从百官公卿表来看,汉武大帝的功臣大都善终,还是高位善终!司马阉驴等历代文贼只提那几只不得善终的大臣,以偏盖全,是何用意?阉驴的天生无耻,可见一斑!
下面还是用数据事实说话,以下为汉武帝的三公九卿人选:
先看三公之一的丞相:汉武帝共有十三名丞相,即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其中,卫绾、窦婴、许昌、薛泽是被免职,窦婴免后与田蚡争权,被族。其余三人皆是善终。
田蚡、公孙弘、石庆、田千秋是病死于丞相之位,正常死亡。田蚡因与窦婴争权,杀死窦婴后心理负担太重而死。
李蔡是坐盗景帝园堧地自杀,庄青翟因为与三位长史陷害御史大夫张汤自杀,赵周以太子太傅为丞相,明知列侯酎金轻而不报,下狱自杀,公孙贺则是因为儿子公孙敬声贪污北军军饷被揭发下狱,公孙贺为了救儿子,逮捕了大侠朱安世,以此来为儿子赎罪,结果反被朱安世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诅咒武帝,以至于族诛。刘屈氂是因为与贰师将军陷害太子,被诛。
武帝十三位丞相,只有五位是不得善终的,其余的都是正常免职或者病故,何来丞相死亡率高?难道丞相犯罪就不能按法律处罚?
汉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但自太尉田蚡之后,大汉不再设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即为三公之二,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皆是善终。卫青薨后,武帝临终前始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此三人皆高位善终。
三公之三的御史大夫:牛抵、赵绾(被窦太后逼令自杀,与武帝无关)、庄青翟(被免,后为丞相)、韩安国(病故)、张欧(病免,食上大夫禄)、公孙弘(后迁丞相)、番系、李蔡(后迁丞相)、张汤(被陷害自杀)、石庆(后迁丞相)、卜式(贬为太子太傅)、儿宽(病故)、延广、王卿(有罪自杀)、杜周(病故)、暴胜之(有罪自杀)、商丘成(坐祝诅自杀)、桑弘羊为御史大夫,昭帝时为霍光所杀,与武帝无关。共十八人,仅六人死于非命,李蔡并非死在御使大夫位上,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何来非正常死亡率高?
下面还是用数据事实说话,以下为汉武帝的三公九卿人选:
先看三公之一的丞相:汉武帝共有十三名丞相,即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其中,卫绾、窦婴、许昌、薛泽是被免职,窦婴免后与田蚡争权,被族。其余三人皆是善终。
田蚡、公孙弘、石庆、田千秋是病死于丞相之位,正常死亡。田蚡因与窦婴争权,杀死窦婴后心理负担太重而死。
李蔡是坐盗景帝园堧地自杀,庄青翟因为与三位长史陷害御史大夫张汤自杀,赵周以太子太傅为丞相,明知列侯酎金轻而不报,下狱自杀,公孙贺则是因为儿子公孙敬声贪污北军军饷被揭发下狱,公孙贺为了救儿子,逮捕了大侠朱安世,以此来为儿子赎罪,结果反被朱安世告发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诅咒武帝,以至于族诛。刘屈氂是因为与贰师将军陷害太子,被诛。
武帝十三位丞相,只有五位是不得善终的,其余的都是正常免职或者病故,何来丞相死亡率高?难道丞相犯罪就不能按法律处罚?
汉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但自太尉田蚡之后,大汉不再设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即为三公之二,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皆是善终。卫青薨后,武帝临终前始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此三人皆高位善终。
三公之三的御史大夫:牛抵、赵绾(被窦太后逼令自杀,与武帝无关)、庄青翟(被免,后为丞相)、韩安国(病故)、张欧(病免,食上大夫禄)、公孙弘(后迁丞相)、番系、李蔡(后迁丞相)、张汤(被陷害自杀)、石庆(后迁丞相)、卜式(贬为太子太傅)、儿宽(病故)、延广、王卿(有罪自杀)、杜周(病故)、暴胜之(有罪自杀)、商丘成(坐祝诅自杀)、桑弘羊为御史大夫,昭帝时为霍光所杀,与武帝无关。共十八人,仅六人死于非命,李蔡并非死在御使大夫位上,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何来非正常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