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吧 关注:111,916贴子:142,748
  • 6回复贴,共1

用最科学的方法诠释功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我是鬼谷派现世传人。
·
本文纯手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武术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出最科学的发力方式,且避免目标攻击自身的薄弱之处,拳击经过实验证明,专业者可打出自身体重3倍左右的力量。
·
正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
何谓气?气指呼吸节奏、耐力、爆发力。
·
何谓筋?筋指长期的力量和耐力训练导致青筋变粗,经常锻炼且体脂低的朋友们应该都懂,青筋可扩容至筷子方头般粗,不同的锻炼方式,如打篮球、俯卧撑、引体向上,形成的粗青筋位置分布位置也不同,练至极限者,小臂内侧的青筋呈树叶脉络般分布,根根狰狞。
·
何谓骨?以散打和泰拳为例,经常击打指定部位,骨的密度会逐渐集中,当然缺点也有,骨的总密度是不变的,所以说穷文富武,肉蛋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何谓皮?这个很好理解,经常引体向上的朋友们手心里会全是茧,也可以去搜一下李小龙拳头上的老茧,茧的存在能增加摩擦力且减少力相互作用导致的自身疼痛。
·
武术为何弱势?因为自古以来传统武术的师傅带徒弟都会留一手,而这一手恰恰是力量倍增最高的发力方式,恶性的循环往复下去就导致了传武的没落;想要强,只有集百家之长,在实验室测试哪一招哪一式对力量的增幅最高,什么样的步伐和闪避方式最科学,汇总成一门搏击术。当然也希望各位不要自欺欺人说杀人技,擂台的规则保护的并不是只有一方,若拳击的3倍力量增幅击中要害,一样也是杀人技。
·
有用的对打视频素材,各位朋友可以搜一下蝇量级拳击手皱市明与陈国坤、武术世家樊少皇的擂台视频,虽是综艺,但无作假;顺便一提,戴上拳击手套后若没有科学的发力方式,会发现所有的攻击都变得软绵绵,不相信的朋友们可以试戴一下打沙袋,正常人是很难打的砰砰作响的。
·
言止于此,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在帖子下方留言互相探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26 23:39回复
    问:楼主怎么看待“剑圣”于承惠比武视频?
    ·
    答:猴戏,上战场拼刺刀活不过三秒,对手多半是个凑热闹的三脚猫,长棍当短棍使,完全放弃了一寸长一寸强的理念,长棍的正确使用方式是步伐配合,正对目标寻找机会迅速的捅和戳而不是抡和砸,用科学的方式来讲就是受力面积的问题。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28 17:08
    回复
      问:为什么特种兵用匕首喜欢正握法(刀刃朝外),而歹徒都是反握法?
      ·
      答:正握攻击角度广,并且可以用最科学的拳击发力方式,打出自身体重三倍左右的力量,这个力量附加在刀刃上是很恐怖的,而反握则只能刺、削、劈,受力点在虎口,无法用拳击的发力方式,攻击角度也有限,应对多人进攻无法捅刺身后迅速结束战斗;还不明白的话脑内推演一下正握和反握打沙袋和背后目标的刀刃轨迹即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28 17:10
      回复
        问:最实用的两招是什么?
        ·
        答:击剑式直拳和后撤步大摆拳,一攻一守,可进可退,无任何花里胡哨的多余动作,具体呈现方式由自身所学和发力方式有所差异。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7-05 12:58
        回复
          3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21 23:55
          回复
            请问解放军说得那老师或者类似得兴趣班哪里参加得


            IP属地:浙江13楼2025-03-24 14: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