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入了心心念念挺久的元谷S3610和C261硬盘盒,发个帖子和大家分享顺便记录一下。买S3610这个盒子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外观漂亮,符合“我的”审美;
2,金属镂空设计,被动散热效果挺好,尤其是装入7E10或HC320此类的企业盘之后,“不用开盖”旁边放12CM散热风扇即可给硬盘主动散热;
3,USB-C和Esata双接口,通用性功能性均可满足;Esata接口因为不用芯片桥接,相当于直连主板sata,可以跑满SATA3的6Gb/秒速度。经测试接固态硬盘4K性能比接USB口几乎翻倍,不会损失硬盘性能;
4,最新一代ASM235CM桥接芯片,改善发热(比上一代ASM1351好很多,持续读写手指按在上面只是温温的,而ASM1351就很烫),桥接技术成熟,支持USB-C正反插,满速10Gb速度。
5,电路板做工看起来比较规整(此部分楼主不专业)1.3版本是两颗挺大的固态电容,采用船型开关可以过大电流(比直型按压自锁开关好很多,那个标称电流才0.3A)而且看起来好像分两路同时断开(12V和5V)?
C261同时满足以上1、2、4条,而且C261支持15mm厚盘,同时也有外置5V电源输入(接口3.5*1.35mm)可以支持需要大电流的企业固态硬盘。算是顺道买的,主要还是想买S3610。
其他还有几个小细节,可以看出设计师及厂家确实用心做产品,比如脚垫中间开孔便于拆卸螺丝而不用每次都撕开脚垫。2.5硬盘盒也有额外供电接口和拨动开关,可以联系客服刷好不休眠固件等等(顺便说一下客服及官网不提供固件,不能自己刷,有点遗憾)
当然个人觉得值得改进的几点:
1,3.5硬盘按照说明书方法插入后平放下去,两侧手指无法捏住硬盘,很容易啪嗒一下掉下去,C261就比较好,中框两侧开了两个凹槽,更便于安装。解决方法是先将硬盘盒中框立起来,把硬盘从侧面放入,然后再一起旋转放平,最后推入插槽即可。
2,C261长度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感觉按照说明书先斜着插入再推入压平,有点担心SATA接口时候容易损坏。
3,因为需要兼容不同厚度硬盘,四周金属外壳无法有效接触机械硬盘金属盘体,其实底部的散热鳍片更多是装饰美观作用。不过好在四周全部镂空,被动散热还是很不错。
4,要是能像闪迪大师G-DRIVE那样把灯做到前面版,然后搞个logo灯就更好了。
下面上图:
1,外观漂亮,符合“我的”审美;
2,金属镂空设计,被动散热效果挺好,尤其是装入7E10或HC320此类的企业盘之后,“不用开盖”旁边放12CM散热风扇即可给硬盘主动散热;
3,USB-C和Esata双接口,通用性功能性均可满足;Esata接口因为不用芯片桥接,相当于直连主板sata,可以跑满SATA3的6Gb/秒速度。经测试接固态硬盘4K性能比接USB口几乎翻倍,不会损失硬盘性能;
4,最新一代ASM235CM桥接芯片,改善发热(比上一代ASM1351好很多,持续读写手指按在上面只是温温的,而ASM1351就很烫),桥接技术成熟,支持USB-C正反插,满速10Gb速度。
5,电路板做工看起来比较规整(此部分楼主不专业)1.3版本是两颗挺大的固态电容,采用船型开关可以过大电流(比直型按压自锁开关好很多,那个标称电流才0.3A)而且看起来好像分两路同时断开(12V和5V)?
C261同时满足以上1、2、4条,而且C261支持15mm厚盘,同时也有外置5V电源输入(接口3.5*1.35mm)可以支持需要大电流的企业固态硬盘。算是顺道买的,主要还是想买S3610。
其他还有几个小细节,可以看出设计师及厂家确实用心做产品,比如脚垫中间开孔便于拆卸螺丝而不用每次都撕开脚垫。2.5硬盘盒也有额外供电接口和拨动开关,可以联系客服刷好不休眠固件等等(顺便说一下客服及官网不提供固件,不能自己刷,有点遗憾)
当然个人觉得值得改进的几点:
1,3.5硬盘按照说明书方法插入后平放下去,两侧手指无法捏住硬盘,很容易啪嗒一下掉下去,C261就比较好,中框两侧开了两个凹槽,更便于安装。解决方法是先将硬盘盒中框立起来,把硬盘从侧面放入,然后再一起旋转放平,最后推入插槽即可。
2,C261长度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感觉按照说明书先斜着插入再推入压平,有点担心SATA接口时候容易损坏。
3,因为需要兼容不同厚度硬盘,四周金属外壳无法有效接触机械硬盘金属盘体,其实底部的散热鳍片更多是装饰美观作用。不过好在四周全部镂空,被动散热还是很不错。
4,要是能像闪迪大师G-DRIVE那样把灯做到前面版,然后搞个logo灯就更好了。
下面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