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强省会”战略成为主流,有很多人对此是不满的。有一种特别流行的说法,“强省会”的本质是省会占有了其他城市本该拥有的资源,是省会在“吸血”所在的省。省会的强大,是以其他城市的凋敝为代价的,真正发达的省份
,应该有多个中心城市,不应该省会独大。
其实,“强省会”还是“多中心”,本质上是“比较优势”决定的。在沿海省份,只要是沿海城市都可能有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而在内陆,只有拥有空港和铁路枢纽的省会才更适合发展制造业。所以沿海可以多中心,内陆只能强省会。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的事实。
如果我们拉长视角来看,会发现,在计划经济时代,省会城市比现在要弱得多。很多人认为,“强省会”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然而我研究数据却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强省会”当然有权力导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市场选择。而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弱省会”,反而是权力扭曲资源配置的产物。
现在很多非省会城市的人不满省会,最主要的论据就是,咱们以前也阔过。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非省会城市的GDP高于省会城市,并不是偶然现象,甚至是一种常态。河北省会1968年才从保定迁到石家庄,但其实在整个五六十年代石家庄的经济都是比保定强的;河南更典型,虽然郑州从1954年就成为了省会,但郑州GDP和洛阳明显拉开差距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
为什么当年省会和非省会城市的差距比较小呢?
这其实源于计划经济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决策机制。
计划经济时代,非农产业几乎就等同于工业。在吃饭要靠饭票,出门要靠介绍信的年代,餐饮娱乐旅游这样的第三产业占比是很低的,当时民众收入很低也没有那个消费能力。当时的工厂都是“企业办社会”,工厂里有食堂,有学校,有医院,有电影院。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本质上就是若干个厂区拼在一起。厂多的城市,就是大城市,厂少的城市,就是小城市。
当时的工厂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都是政府,更直接地说,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当时中央政府是有对应具体行业的部委的,比如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等,每个部都有自己这个系统的企业,所以是部而不是省来决定工厂设在哪里。中央部委在布置工厂的时候,这些厂是不是在省会,压根不是考虑的因素,“一五”计划时很多城市不是省会,但却比省会得到了更多的项目,石家庄、洛阳、包头都是如此。非省会比省会项目多,工厂多,经济比省会好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而且计划经济年代,很多投资决策并不是出于经济原因。尤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启动“三线建设”之后,很多工业投资并不考虑经济性,而是考虑战备,越是“山”“散”“洞”的地方越要搞工业,而到了承平年代,这些地方显然就不再是工业布局的理想地点了。同时,战备需求意味着分散供应链,而市场经济则需要集中供应链,所以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格局比现在分散得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大都市化,内陆省份的“强省会化”,其实是市场经济转轨之后才出现的新现象。
为什么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产业结构变了,投资主体变了,人口的流动性也大幅增加了。
首先来看产业结构。现在,中国的非农产业里,第三产业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工业,超过60%的城镇就业人口从事的是服务业。服务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消费力的人群,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公务员、教师、医生和央国企的岗位也会相应越多,这些都是天然的消费群体,所以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服务业增长会显著快于其他城市。
其次,投资主体变了。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区域经济时,仍然是“政策万能论”,一个地方好就是因为“国家投入”,一个地方不好就是“国家没投入”。其实,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解释力的,但在当下的解释力就弱得多了,像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投入当然国家意志很重要,但绝大多数的产业投资,已经变成了民间和外商投资。
省会城市相较其他城市,在交通、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医疗等福利等等领域,通常都是有优势的。而且,绝大多数省会城市都是有历史积淀的,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被验证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宜居的城市。所以,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会更加青睐省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选择,而并不只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意志。
再次,人口迁徙趋于自由。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口是无法自由迁徙的。即使是顶级名校毕业,被分配到大西北大西南的小县城,那当事人也没法讲条件。所以当时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在人口吸引力上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而随着人们可以自主择业自由迁徙,福利更好、资源更多的大城市就天然会吸引更多人口,最终形成正向循环的马太效应。
,应该有多个中心城市,不应该省会独大。
其实,“强省会”还是“多中心”,本质上是“比较优势”决定的。在沿海省份,只要是沿海城市都可能有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而在内陆,只有拥有空港和铁路枢纽的省会才更适合发展制造业。所以沿海可以多中心,内陆只能强省会。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的事实。
如果我们拉长视角来看,会发现,在计划经济时代,省会城市比现在要弱得多。很多人认为,“强省会”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然而我研究数据却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强省会”当然有权力导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市场选择。而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弱省会”,反而是权力扭曲资源配置的产物。
现在很多非省会城市的人不满省会,最主要的论据就是,咱们以前也阔过。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非省会城市的GDP高于省会城市,并不是偶然现象,甚至是一种常态。河北省会1968年才从保定迁到石家庄,但其实在整个五六十年代石家庄的经济都是比保定强的;河南更典型,虽然郑州从1954年就成为了省会,但郑州GDP和洛阳明显拉开差距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事了。
为什么当年省会和非省会城市的差距比较小呢?
这其实源于计划经济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决策机制。
计划经济时代,非农产业几乎就等同于工业。在吃饭要靠饭票,出门要靠介绍信的年代,餐饮娱乐旅游这样的第三产业占比是很低的,当时民众收入很低也没有那个消费能力。当时的工厂都是“企业办社会”,工厂里有食堂,有学校,有医院,有电影院。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本质上就是若干个厂区拼在一起。厂多的城市,就是大城市,厂少的城市,就是小城市。
当时的工厂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都是政府,更直接地说,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当时中央政府是有对应具体行业的部委的,比如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等,每个部都有自己这个系统的企业,所以是部而不是省来决定工厂设在哪里。中央部委在布置工厂的时候,这些厂是不是在省会,压根不是考虑的因素,“一五”计划时很多城市不是省会,但却比省会得到了更多的项目,石家庄、洛阳、包头都是如此。非省会比省会项目多,工厂多,经济比省会好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而且计划经济年代,很多投资决策并不是出于经济原因。尤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启动“三线建设”之后,很多工业投资并不考虑经济性,而是考虑战备,越是“山”“散”“洞”的地方越要搞工业,而到了承平年代,这些地方显然就不再是工业布局的理想地点了。同时,战备需求意味着分散供应链,而市场经济则需要集中供应链,所以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格局比现在分散得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启动了市场经济转轨。中国的大都市化,内陆省份的“强省会化”,其实是市场经济转轨之后才出现的新现象。
为什么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产业结构变了,投资主体变了,人口的流动性也大幅增加了。
首先来看产业结构。现在,中国的非农产业里,第三产业的占比已经超过了工业,超过60%的城镇就业人口从事的是服务业。服务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消费力的人群,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公务员、教师、医生和央国企的岗位也会相应越多,这些都是天然的消费群体,所以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服务业增长会显著快于其他城市。
其次,投资主体变了。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区域经济时,仍然是“政策万能论”,一个地方好就是因为“国家投入”,一个地方不好就是“国家没投入”。其实,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解释力的,但在当下的解释力就弱得多了,像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投入当然国家意志很重要,但绝大多数的产业投资,已经变成了民间和外商投资。
省会城市相较其他城市,在交通、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医疗等福利等等领域,通常都是有优势的。而且,绝大多数省会城市都是有历史积淀的,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被验证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宜居的城市。所以,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会更加青睐省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选择,而并不只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意志。
再次,人口迁徙趋于自由。在计划经济时代,人口是无法自由迁徙的。即使是顶级名校毕业,被分配到大西北大西南的小县城,那当事人也没法讲条件。所以当时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在人口吸引力上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而随着人们可以自主择业自由迁徙,福利更好、资源更多的大城市就天然会吸引更多人口,最终形成正向循环的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