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漏在野吧 关注:9贴子:337
  • 4回复贴,共1


IP属地:上海1楼2024-05-12 22:19回复
    【车驾发京师,途径辽西,直抵陪都,帝王东巡惹得天怒人怨,地动不止,东直门、东便门悉数倾圮,京畿百姓饱受离乱之苦。崇政殿内还开什么储君的朝议,真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然这样的子孝臣贤的圣朝是不允有异声的,叫嚣着社稷为重的衮衮诸公,却在故籍开垦着千里良田,万里鱼塘。是以贫者总无立锥之地,富庶之家阡陌广宇。】
    ·
    守虚,我有隐忧啊。
    ·
    【崇政殿一罢诸王心迹皆明,忆昔当年种种,我们这些人侈谈为国确实是贻笑大方。】赤县之地,本是天子脚下,如今銮驾在陪都,地动不止,天心示警,民心示危。
    ·
    【从抄手游廊转入偏殿之内,殿中置舆图一副,乃是国朝疆域。引灯来观,壁上透射二人身形。】朝廷救灾之急,莫若急于当今,而今诸王并不相安,恐大位之争戕害我庶民百姓。
    ·
    【直隶地方且不说是天子门户,而今赈济之事户部的章程还不曾拿捏。】党同伐异,盘根错节。若吏治不正,则灾赈而未赈,民济而未济,不啻于畿甸百姓无所裨益,唯恐你我之辈,夙愿亦付之东流。
    ·
    【手中一点渤海湾,龙口困遏平津。】目下若能截留海运之力,自南省输济粮米、被服,诚为良方。不过为促成京畿不解之势,两江的漕米大抵是不出借的。
    ·
    【这就又回到了昔年我与守虚农耕之际所论之题了,天下小民碌碌一生,除却供养自身,仍要供养我们这些王公将相,可叹的是,一朝天灾如注,王公卿相所虑的不是君舟民水,而是金银铺地,宝石满路,直上云霄。】此一行,必要以抗命之人头,祭直隶畿甸百姓。得罪千万人,不过是不负四万万罢了。


    IP属地:上海2楼2024-05-12 22:55
    回复
      【执炬立于堪舆之前,看着绢帛上绘制山系水脉的墨线,只觉皇图基业重比万钧,先祖开疆不易,汗父守业更难。博敦的指停在两江之地,不必长篇大论,已心领神会他话外之意。夜风穿廊而入,吹得一豆膏烛明灭不定,博敦的脸由此摇摆在光明与晦暗之间,只有一双虎目睛光如炬,牢牢地钉死在绢图之上。我深看了他一眼,想起昔年在太白楼下把酒诀别之时,他也有如是的神情。便知他入局之意已定,多言无益。明月入户,我也笑着将视线转向壁上,试着看一看他眼中的江山。】

      我依旧是当年的话,你心中所想,只怕与煎水作冰无异。

      【当年我还有一句,弟难以赞同,今日却未出此句。我的昆仲丹心不改,热血如旧,论理,我该倍感欣慰,论情,又难免心生隐忧。方今之天下已非当日先农坛论道时之天下,诸王各有翼助,必不甘屈于人下。甲寅国变,我们戮力斩杀的是乱臣贼子,自然可以刀下无情,所向披靡,将来若要逐鹿,少不了会有与朝夕相伴二十余载的友朋至亲们同室操戈的惊险境况。博敦重情重义,若真到了那一日,只怕会难以割舍棠棣之情。】

      当年我们山穷水尽,才逼得你孤身出城,自陷于锋镞之下,如今你我已膺封亲王,秉轴持钧,博敦,你还要用这么惊险的法子吗?大位之争未必会引来戕害,天下间有一人,既能不负百揆,也不负万民。

      【膺天受命,出震继离者,自然可以代天明命。】

      你看这天下时,其实已自有一番鸿图了。我知你有架海擎天之材,也有解救生民于倒悬之苦的心,博敦,你心中究竟作何想?


      IP属地:广东3楼2024-05-14 21:11
      回复
        【八月蟋蟀入床,寂静中一阵一阵的鸣叫,二人言谈之际辄又阒然无声。秋风悲鸣,辽水刺骨,眼下是孟秋之际,往来直隶,行脚最快也需月余,入冬之后,霜雪刺骨,冻馁人畜,至彼时霰雪飘摇而下,素裹银妆,那满殿的臣工尚有暖阁香薰,蔚然蒸腾宛若溽暑,而披灾的百姓只有寒衾似铁,薄衫似冰。】
        ·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二十三史,罔不如此,若说有此心,不过是一灯传诸灯,终至于万灯皆明而已。
        ·
        【时至今日,我还是喜欢独李白的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太子只有一个,可肃亲王不也是只有一个么?但求开太平于千秋万世而已。
        ·
        我有我自己的道,哪怕他的存在拥有争议。或许你会讲什么成王败寇,后世经传中不见我的名姓,但是或许便是我这一步,后世才得以称之为后世。
        ·
        税法、田赋、人丁、丝绢、商贾,铺陈开来便是我们这样一个千年帝国。数千年了,可有谁提出过我之意图?寰球上下,亘古往来,怕是寻不见的。
        ·
        【昏灯如豆,勾勒出守虚的脸庞,我与守虚既意气相求,自然知晓他心底之意。然而是非成败于民生大业计较起来,委实是——不值一提】
        ·
        【明灯若星,照得九州山河一片清明。】明日你上书言事,总要以国计民生为念,不必顾我。人生在世,必然一鸣惊人才好,但求无愧国家,则韬身死不足恤也。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自古皆然。
        ·
        【抽出腰间宝剑,刹那间电光火石,为苍生执剑,为庶民执犁,复何憾哉?】我若赢,必叫这天下全无纷争,四海咸宁!


        IP属地:上海4楼2024-05-15 17:22
        回复
          【我与重韬并肩十余年,从布库房里掼跤说古,到先农坛里种黍论道,从伊犁河谷天山濯缨,到宣武门外死战守城。天家无情,浩如烟海的坟典里不知记载了多少骨肉相残、同室操戈的惨剧,似我与博敦这般,性情、境遇乃至理想都毫无二致的,除孝宗与德宗外,已少有闻矣。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博敦也不惭这流水同调,云天高谊。十载沉浮,多少人被名缰利锁所束缚,只有他,能在大浪淘沙之后,依然坚定说出那句只为开太平于千秋万世。】

          【烛火不甚明亮,他一句出后,屋中竟有了星沉平野,月上东山的意境。我借这人性之辉看清他忧国恤民、怜念苍生的圣性,也看出他宁折不弯的天真。刘骏弑兄,不因刘劭怀璧;烛影斧声,更不因太宗妒才。凡有血性,必起争心;凡起争心,必以命相搏,如是而已。他身负补天之才,即便如今甘愿屈居人下,将来甘愿做个难申其志的碌碌宗王吗?我无意在今夜搅碎他的好梦,只是在一丈之外,笑看着向壁上壮志踌躇的颀影,等他拔地而起,伟岸成一座屹立在青史之上的山;抑或潜时有方,孕育出一轮普照万方的旭阳。】

          好。

          【一如多年之前,在月光与松明交辉相映的夜里,他说:如有波涛如山,便是我来见你。这一声好,实则是一个重诺。我在心中做了个决定,决定以此身所有,替他争一争,等我将世间所有的污秽、窳败一一刈除之后,到那一日,也许他真能成为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君。】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焉知你的道,我无与谋也?


          IP属地:广东5楼2024-05-15 2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