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村婚姻失衡调查(下)
低保鲜率:一言不合,说离就离
与结婚时水涨船高的彩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农村婚姻的“保鲜率”越来越低:在一些农村地区,夫妻离婚从“丢人现眼”到“见惯不怪”,离婚群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承担着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重要功能,家庭的破碎往往带来多重危害。
从“丢人败兴”到“不稀奇”
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三合村,村民张大姐告诉半月谈记者,村子里10对结婚有一半都离婚了,离婚的原因五花八门。
“以前离婚,人们觉得丢人败兴,现在不稀奇了。”中部某省一农业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位负责人说。半月谈记者在农村地区走访发现,过去许多老人聊天时不愿谈及家中亲朋子女离婚,如今不再避讳,“离婚”甚至成为不少人春节聚会闲聊的热门话题。
辽宁省台安县是一个拥有30万人口的小城。在台安县民政中心“知心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仅今年3月,就已调解了160余对闹离婚的夫妻。调解员王钼说,现在离婚夫妻数量逐渐增加,工作日平均要调解8对夫妻左右。
吕梁山区某县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受离婚冷静期和疫情影响,从2020年到2022年,该县离婚登记数从954对降至604对,2023年又回升至836对。离婚登记数快速回升的同时,该县结婚登记数持续疲软,2023年仅为3335对,与2022年基本持平。
半月谈记者采访多地民政部门了解到,当前农村离婚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某县民政局婚姻登记股股长张强(化名)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来离婚的多是四五十岁,现在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25岁~35岁的大约可以占到离婚人群的六七成。
受访人士表示,现在年轻人冲动离婚不少。“离婚的原因大多简单直接。一次异性转账、不打扫家务都有可能引发离婚。”王钼说。张强认为,现在年轻人个性强,成家后有了矛盾谁也不让谁,再加上如今不认为离婚是个啥事,“一言不合,说离就离”。
中部某县法院民事庭负责人说,在离婚案件中,有一半涉及婚外情,其中网络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各种社交软件、“找附近”“摇一摇”等功能,给出轨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手机上的出轨痕迹更易被发现,往往成为离婚的导火索。
单亲留守儿童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承担着重要功能,家庭的破碎往往带来多重危害。
——单亲留守儿童成长受困。多地受访者表示,夫妻离异,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不少农村年轻夫妻离婚后,一方出走,一方外出打工或再娶,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其身心成长相较于正常家庭儿童,往往面临更大的困境。
长期参与农村支教的马莹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在河南省汝州市一个农村进行暑期支教,所教班上20多个孩子中超1/3来自离异家庭。“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半月谈记者还注意到,单亲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和被侵害的比例更高。受访对象介绍,当地一群家庭失管青少年集结成团伙,以夜间钻入商铺、挨个拉车门等方式实施盗窃,屡屡犯案,让公安部门十分头疼。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当前农村结婚负担较重,即便是再婚,彩礼也需要七八万元,原本已经倾尽全力为儿子成家的父母,不得不在抚养孙辈的同时,再度承担起为儿子成家的重担。
在北方某山区县,一位村支书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一些老人“管了儿子又要管孙子”。村里一位70岁的老人,儿子离婚后再娶又生了一个,之前结婚留下的大孙子一直是老人管,现在这个孙子也20了,老人在种地之余还四处打零工,就为了给孙子成家多攒点钱。
——极端事件风险升高。基层法院一位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近些年压力最大的就是防止离婚案件“民转刑”。之前发生过一起夫妻闹离婚,男方冲动之下开车撞人,造成人员身亡。
强化保护家庭的“第一道防线”
基层法院受访者表示,近年来离婚案件增加,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前期预防不足,农村社区对家庭的介入乏力,等到矛盾激化了就“法院见”。“以前村里有村委会干部、妇女主任上门调解,大家也愿意听,比来法院效果好,深话浅话都能说。现在没有人做调解的工作,一闹架就让去法院,其实第一道防线上解决是最好的。”
一位县妇联主席说,现在妇联队伍是“队伍庞大、力量薄弱”,许多基层妇联干部身上兼着各种工作,能用在妇女家庭工作上的精力有限;同时,不少基层妇联干部比较年轻,在调解家庭矛盾方面能力不足、意愿不强,发挥的作用有限。
多位基层民政干部表示,一些夫妻在离婚时推卸养育孩子责任,一些人甚至表示“孩子跟谁生不是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年轻人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责任感欠缺。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等专家建议,持续加强婚前教育和婚姻指导,提高农村年轻夫妻的婚姻责任感和建造维护幸福家庭的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重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的作用,妥善处理夫妻矛盾,促进家庭和睦。
针对单亲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相关部门应落实好帮扶保障政策,积极探索介入帮助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减少父母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地区发动志愿者、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以“一对一”形式常态化开展亲情电话、功课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取得积极效果。(来源:半月谈)
低保鲜率:一言不合,说离就离
与结婚时水涨船高的彩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农村婚姻的“保鲜率”越来越低:在一些农村地区,夫妻离婚从“丢人现眼”到“见惯不怪”,离婚群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承担着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重要功能,家庭的破碎往往带来多重危害。
从“丢人败兴”到“不稀奇”
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三合村,村民张大姐告诉半月谈记者,村子里10对结婚有一半都离婚了,离婚的原因五花八门。
“以前离婚,人们觉得丢人败兴,现在不稀奇了。”中部某省一农业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位负责人说。半月谈记者在农村地区走访发现,过去许多老人聊天时不愿谈及家中亲朋子女离婚,如今不再避讳,“离婚”甚至成为不少人春节聚会闲聊的热门话题。
辽宁省台安县是一个拥有30万人口的小城。在台安县民政中心“知心大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仅今年3月,就已调解了160余对闹离婚的夫妻。调解员王钼说,现在离婚夫妻数量逐渐增加,工作日平均要调解8对夫妻左右。
吕梁山区某县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受离婚冷静期和疫情影响,从2020年到2022年,该县离婚登记数从954对降至604对,2023年又回升至836对。离婚登记数快速回升的同时,该县结婚登记数持续疲软,2023年仅为3335对,与2022年基本持平。
半月谈记者采访多地民政部门了解到,当前农村离婚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某县民政局婚姻登记股股长张强(化名)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来离婚的多是四五十岁,现在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25岁~35岁的大约可以占到离婚人群的六七成。
受访人士表示,现在年轻人冲动离婚不少。“离婚的原因大多简单直接。一次异性转账、不打扫家务都有可能引发离婚。”王钼说。张强认为,现在年轻人个性强,成家后有了矛盾谁也不让谁,再加上如今不认为离婚是个啥事,“一言不合,说离就离”。
中部某县法院民事庭负责人说,在离婚案件中,有一半涉及婚外情,其中网络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各种社交软件、“找附近”“摇一摇”等功能,给出轨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手机上的出轨痕迹更易被发现,往往成为离婚的导火索。
单亲留守儿童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承担着重要功能,家庭的破碎往往带来多重危害。
——单亲留守儿童成长受困。多地受访者表示,夫妻离异,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孩子。不少农村年轻夫妻离婚后,一方出走,一方外出打工或再娶,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其身心成长相较于正常家庭儿童,往往面临更大的困境。
长期参与农村支教的马莹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在河南省汝州市一个农村进行暑期支教,所教班上20多个孩子中超1/3来自离异家庭。“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
半月谈记者还注意到,单亲留守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和被侵害的比例更高。受访对象介绍,当地一群家庭失管青少年集结成团伙,以夜间钻入商铺、挨个拉车门等方式实施盗窃,屡屡犯案,让公安部门十分头疼。
——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当前农村结婚负担较重,即便是再婚,彩礼也需要七八万元,原本已经倾尽全力为儿子成家的父母,不得不在抚养孙辈的同时,再度承担起为儿子成家的重担。
在北方某山区县,一位村支书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一些老人“管了儿子又要管孙子”。村里一位70岁的老人,儿子离婚后再娶又生了一个,之前结婚留下的大孙子一直是老人管,现在这个孙子也20了,老人在种地之余还四处打零工,就为了给孙子成家多攒点钱。
——极端事件风险升高。基层法院一位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近些年压力最大的就是防止离婚案件“民转刑”。之前发生过一起夫妻闹离婚,男方冲动之下开车撞人,造成人员身亡。
强化保护家庭的“第一道防线”
基层法院受访者表示,近年来离婚案件增加,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前期预防不足,农村社区对家庭的介入乏力,等到矛盾激化了就“法院见”。“以前村里有村委会干部、妇女主任上门调解,大家也愿意听,比来法院效果好,深话浅话都能说。现在没有人做调解的工作,一闹架就让去法院,其实第一道防线上解决是最好的。”
一位县妇联主席说,现在妇联队伍是“队伍庞大、力量薄弱”,许多基层妇联干部身上兼着各种工作,能用在妇女家庭工作上的精力有限;同时,不少基层妇联干部比较年轻,在调解家庭矛盾方面能力不足、意愿不强,发挥的作用有限。
多位基层民政干部表示,一些夫妻在离婚时推卸养育孩子责任,一些人甚至表示“孩子跟谁生不是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年轻人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责任感欠缺。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等专家建议,持续加强婚前教育和婚姻指导,提高农村年轻夫妻的婚姻责任感和建造维护幸福家庭的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重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的作用,妥善处理夫妻矛盾,促进家庭和睦。
针对单亲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相关部门应落实好帮扶保障政策,积极探索介入帮助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减少父母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些地区发动志愿者、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以“一对一”形式常态化开展亲情电话、功课辅导、心理疏导等活动,取得积极效果。(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