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吧 关注:5,781贴子:69,954

回复:二战英国的飞机工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世纪80年代,工程师赫尔曼·霍尔瑞斯设计了一套机器设备,用于收集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这个制表系统包括一个穿孔器,用于将每个数据输入到一张空白卡片上,一个制表器用于读取卡片并汇总信息,还有一个分类箱用于对卡片进行分类以进行进一步分析.制表器显示在照片的中心.
霍尔瑞斯的制表系统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并在第二年成功地用于计算189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他的发明为后来的IBM公司奠定了基础.


IP属地:广东32楼2024-05-11 08:57
回复
    在美国磁控管制造机器的帮助下,1943年至1944年间产量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英国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快速增长的需求;根据1943年8月的计算,之后一年的产量将只够需要的70%多一点.1944年,产量为3550万个,而从加拿大和美国的进口量为1750万个.在某些特殊类型的磁控管上,英国继续更加依赖美国,例如用于雷达的725a磁控管及其配套的723a振荡器,增加生产这类配件的工厂需要时间,估计当年的产量只有10万辆,而需求量约为15万辆.到1944年春夏,英国又陷入了另一场磁控管生产危机,这次是微型磁控管.
    6月9日(诺曼底登陆3天后),生产计划委员会通知无线电委员会,“在英国和美国的计划中,小型化的规模生产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美国微型磁控管在1944年和1945年产量分别预计分别为2200万和4500万,而英国的产量分别不到50万和400万.希望1944年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80万个,1945年进口700万个.
    英国无法成功地解决生产微型无线电设备的技术和工业问题,它对技术和精度的要求比标准尺寸高得多,这给部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尽管有北美供应品的流入.皇家空军想要轻型无线电和雷达设备用于轻型飞机,特别是在东南亚战场.陆军也已经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轻型无线电设备,用于丛林战中与日本人作战,还有一种轻型地雷探测器,但是,正如1944年5月陆军部备忘录中警告无线电委员会的那样,所有这些新装备都取决于微型磁控管的可用性,除非后者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大规模生产,否则陆军部将无法为我们在远东的部队提供最适合该战区的设备.
    也许比在微型磁控管技术上的落后更不祥的是,到1944年,英国在雷达研究方面失去了最初的领先地位.这种领导力的丧失更多是由于国家资源的匮乏,而不是科学研究的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原子能研究方面物理学家的流失,英国别无选择,只能同意美国承担进一步雷达研究和开发的大部分任务.1943年5月,无线电委员会的一个工作组在与来访的美国“雷达特别任务”的讨论中,同意由美国承担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主要研究工作.他们还同意,美国还应继续负责k波段的研发,以及相关部件和电子管的提供,而英国可能参与制造的部分将推迟到以后.可调谐磁控管、x波段150千瓦以上的磁控管和所有频段的低压磁控管的开发工作都被“完全委托”给美国.只有H2S和2兆瓦s波段发射机的开发是合作一起开发.这还不是全部:速调管和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TR组件”也在美国开发.到1943年10月,OPTEC主席沃森·瓦特爵士报告说,最近由他主持的一次会议得出结论,“现在需要对雷达基础研究方面目前太少的经费进行审查”.
    PS:美国二战期间的雷达工程是仅次于曼哈顿工程的第二大投入项目,其核心研究机构是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其实的本名是微波实验室.搞了一大堆黑科技出来.


    IP属地:广东33楼2024-05-11 09:41
    回复
      在科学技术的另一个尖端领域——核物理学和原子弹的研制(英国研发代号为“管合金”)——从研究、开发、测试到最终制造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短缺,迫使英国把整个项目都交给了美国,包括她的关键发现和最优秀的科学家.甚至为了表达善意,放弃了自己未来在原子能商业开发中的权利,正如1943年签订的《魁北克协议》所做的那样.
      到1944年,英国在研发方面没有放弃的唯一努力,或者说能与美国匹敌的唯一技术领域是航空喷气发动机
      在飞机喷气发动机领域,英国不得不暂时向美国寻求涡轮叶片和叶轮等必需品,因为她在按照惠特尔的设计规范制造部件时遇到了技术问题,这些部件在工作时不能变形或损坏.无论如何,批量生产的开发阶段和组织证明超出了主要承包商罗孚公司的能力范围;直到罗尔斯·罗伊斯接管了整个项目的生产部分(包括对惠特尔设计的修改),英国的喷气推进技术才真正开始取得进展.
      除了罗罗发动机和一些专门的产品,比如用于空中侦察的高速相机,在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众多分支——化学工业,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大型联合企业英国化学工业集团(ICI).从1936年重整军备开始,新工厂必须投入使用,以满足战时对炸药、推进剂和毒气的潜在需求,作为最大的政府承包商,它承建和管理了不少于25家工厂;它生产各种各样的战争物资,从显而易见的弹药,到不那么明显的轻合金,或抗疟疾的药物,或由煤的氢化制成的航空燃料.这是唯一的世界级的英国企业(除了罗罗以外.根据一位化工业历史权威人士的判断:
      ICI英国第一家可以被称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大型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末,有近500名科学家受雇于ICI的研究,许多研究机构以外的管理人员也有科学背景.这种科学人才的集中,加上大规模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技能,是国内任何其他组织都无法比拟的.


      IP属地:广东36楼2024-05-11 10:05
      回复
        那么ICI为什么能独树一帜.
        1926年,当四家公司合并创建ICI时,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runner Mond,这架公司的创始人是德国犹太人路德维希蒙德.蒙德本人曾在卡塞尔理工学院和海德堡大学接受过化学的系统教育,他把德国的技术人员和德国将科学应用于工业的新商业哲学带到了英国.在这种引进来的过程中,奠定了形成未来ICI管理特征的基本特征.1926年被ICI合并的另一家公司是英国染料公司,它是1918年由政府倡议成立的,这是英国战时努力生产自己的药物和染料,以取代以前从德国进口.加上第三家合并的诺贝尔工业公司(1926年合并的第三方,正如一位化工行业历史学家所总结的那样:
        “1939年战争爆发时的英国化工业,是1918年结束的那场战争经验的直接产物.它的产生是因为商人和政治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得出了相同的结论:1914年化工业暴露出的缺陷必须加以弥补.1926年ICI的成立既是一项商业交易,也是一项国家行为……”
        此外,前一年在德国成立的规模更大的化学联合企业IG法本为ICI的成立提供了直接动力.由于ICI的独特性和成功,它的例子清楚地说明了英国其他新老工业的所有缺点.但更重要的是,它表明,1936年至1945年间的重整军备和战争所揭示的这些缺点,不能仅仅用工业或经济术语来解释,正如1940年法军在战场上的失败不能仅仅用军事术语来解释一样.因为工业机构和军事机构一般都是其母国社会及其文化的表现.正如军史学家从法军的直接缺陷寻找出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社会缓慢开始的政治和道德腐败.对"英国病"的解释必须超越工业的范围,在英国社会本身的本质中,在它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寻找原因.


        IP属地:广东37楼2024-05-11 10:20
        回复
          在对比英美工业的发展中,工人的思想是个很有趣的问题,1850年后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的美国工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他们是苦力阶级的永久成员,相反,他们相信,正如美国梦所说,他们只是在通往富裕的中产阶级地位的道路上努力,英国的苦力阶级很早就接受了他们是工人阶级,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将永远是工人阶级,并为此感到自豪.“大多数工人阶级并没有往上爬;他们不与自己的一般水平争吵;他们只想要多一点.他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工会或者简单的打零工,以尽可能少的工作量换取尽可能多的钱,或者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工作或手艺.”这种观念在工人心中根深蒂固,即生产过程(更不用说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与他无关.
          在二战期间,从煤炭、造船到飞机制造等行业的产量低迷、缺勤、停工和怠工证明了这一点,正如20世纪70年代帮助摧毁英国汽车工业的低生产率、罢工和劣质工艺一样.最终体现的问题在于绩效;绩效在于工人自己怎么去想这个问题.
          如果研究住房和卫生健康指数就会发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南威尔士和苏格兰建立的那些大城市中y生活着工人阶级的密集群体,当时联合王国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地方.首先,在地图上绘制1923年至1937年间最成功的新技术产业战前增长率的比较图,会显示出东北和苏格兰的区域只有4%,兰开夏郡、约克郡和中部地区只有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敦附近的区域有32.2%.相比之下,1938年类似的失业数据图显示,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失业比例略低于8%,符合战时对“充分就业”的定义;苏格兰占16.8%,英格兰西北部占17.7%,最糟糕的是南威尔士占25.9%.按照白厅的术语这些地方被称为“特殊地区”或“萧条地区”——这些是过去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地区.
          卫生健康方面更有趣,它开始描述住在这些地区的英国工人阶级具体情况.1926年至192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基督教会学校的男生在13岁时比市立学校的男生高2.4英寸,17岁时,比其他学校男孩高3.8英寸.到二战时,这些男孩就是工业劳动力的“壮年”部分.这种体型差异只反映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全国性模式.1942年,南威尔士、英格兰西北部和东北部每1000名婴儿中有61.5人死亡,而英格兰东南部每1000名婴儿中有40.2人死亡.在以上地区的工业区,每1000名1至2岁儿童中有7人死亡,而英格兰东南部为4人死亡;每1000名2至5岁儿童中有3名死亡,而东南地区每1000名儿童中只有不到2名死亡.总的来说,南威尔士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学龄男孩和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比东南部地区高70%.除此以外,一个是居住在城市内的工人阶级,另一个是农村的、集镇的、郊区的的中产阶级,这两者数据对比也很强烈.


          IP属地:广东38楼2024-05-11 10:56
          回复
            1937年至1939年,卡内基联合王国信托基金会在格拉斯哥、卡迪夫和利物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各种地区(从中产阶级住宅区到工人阶级住房,再到贫民窟),近四分之一的房屋被归类为“肮脏和不整洁”,近50%的房屋“相当干净整洁”,不到三分之一的房屋“非常干净整洁”.即使在新建的廉租屋里,也有16%的房屋“肮脏和不整洁”,而在“住宅”(即中产阶级)地区,这一比例不到7%.”根据卡内基基金会的这份报告:
            很难形容这25%的房子有多“肮脏和不整洁”……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女性同胞已经失去了对个人外表和家庭外表的所有自豪感……
            父亲和儿子经常失业;早上,他们在房子周围徘徊或者“在路上”;做母亲的没有固定的家务;由于起得晚,铺床可以拖到下午,而到了下午,铺床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晚上还要用.他们很少有客人;但是,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这些人就像他们自己一样,他们不关心床铺是否已经铺好,也没有看到早餐盘子还放在那里没有洗.在这些家庭里,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最常见的景象都是一条白面包,一罐果酱,桌上放着一个装有一块人造黄油的碟子.
            1944年米德尔斯堡的一份调查报告解释了即使在一个干净宽敞的环境中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始,要抹去工人阶级祖先经历的印记是多么困难:
            许多这样的家庭不容易摆脱他们以前的环境所造成的习惯.在北部地区,几乎没有房子有浴室,许多房子只能放凉水.煤烟和污垢不断地覆盖在衣服和家具上.除非家庭主妇非常坚强顾家,否则她会被这些困难打败,放弃为清洁而奋斗.而且,即使一家人搬到新居后,家具已经消毒,污垢和疾病仍可能继续存在.


            IP属地:广东39楼2024-05-11 11:01
            回复
              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这一切也几乎没有改变.大部分工业人口仍然住在最初为他们的曾祖父母建造的住宅区内.从火车站走到任何一个北方工业城镇,都像是直接回到了19世纪中期:一样的景象、声音和气味.例如,在米德尔斯堡,现有住房存量的三分之一是在70年前建造的,以容纳当时大量涌入的体力劳动者,每英亩50间房屋挤在一起.即使到了1939年,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住宅配备了浴室.间战之间的贫民窟清理计划只是处理了一次工业革命留下的遗迹的一小部分.在这样的一个群岛上,同时又有诞生了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还在研发最先进的雷达和喷气发动机.1940年巴洛报告总结道:
              不幸的是,英国现有的大型城镇和工业集中区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居民由于住房条件差、缺乏娱乐、交通困难、拥堵、烟雾和噪音而遭受某些不利因素.这些缺点……是过去城市发展杂乱无章的结果,其特点是:
              A)建筑质量差且没有规划的密集住宅区.
              B)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密度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核心地带的土地随之又从住宅区转移到工业和商业.
              在调查其他国家的城市规划时,巴洛报告的附录中提到了德国“城镇总体上整洁,新旧在很小心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报告指出,早在19世纪70年代,德国就出台了全面的建筑法规和城市分区,要求在新建建筑之前必须获得地方当局的许可,而鲁尔的完整区域规划机构则是在1920年建立的.类似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措施很久以前在瑞典和荷兰,甚至在美国也有.
              1939年至1940年,由于德国轰炸机的威胁,工人阶级的孩子们被大规模疏散到农村,这才向这个惊恐的国家揭示了最糟糕的情况.例如,在纽卡斯尔登记疏散的3.1万名儿童中,有4000人缺乏鞋子,6500人缺乏衣服.在曼彻斯特,五分之一的孩子穿着帆布鞋来参加撤离排练,而利物浦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月被称为“帆布鞋之城”.


              IP属地:广东40楼2024-05-11 11:21
              回复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该怎么办?是否存在可能改变优先次序?
                如果战后的英国想要获得维持其所珍视的传统大国地位所需的巨大资源,同时在国内为新福利主义政策买单,她就必须创造一个经济奇迹.这样的奇迹只能通过物质和人力的转变来实现,将她本质上已经过时的工业社会转变为一个能够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上取胜的社会.即使该社会中所有最强大的企业和机构都愿意热情地投身于变革进程,鉴于历史遗留问题,实现这一目标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存在着对传统进行变革的巨大抵制,这在英国作为工业社会的历史上是如此明显,这种抵制即使是面对二战这样的全面战争条件下,也被证明了只是被变革了一点点.
                到1944年,她的有形出口只够从国外购买七分之一的食品、原材料和其他必需品.财政部计算出,在对德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外债将是英国剩余黄金和外汇储备的15倍.在战后和平时期的头三年,英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将出现10亿英镑的赤字.换句话说,战时的紧缩政策无限期地延长下去,没有希望.除了这些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重组英国工业更大的长期问题.这种重组需要深入很多产业.
                从爱德华七世的童年开始,就习惯于认为英国理所当然地站在一流的民族国家之列,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英国的力量在二战中似乎消失了.他们认为英国只是在战时牺牲之后遭受了短期的弱点;他们决心恢复并延续英国的传统世界地位.在战后接下来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为了追求这种幻觉,英国在国防开支上的花费是西欧工业竞争对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两倍,而这些工业竞争对手只对北约的非核防御作出贡献,它给英国疲软的经济和脆弱的国际收支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战后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非GD国家中下降到第十四位,除了北海石油产生的顺产外,其他商品方面的国际收支赤字超过110亿英镑,人均制造业产出只有西德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是美国的一半,失业人口超过参保人口的13%,比西德高出三分之一,比日本高出四倍.对于一个二战战胜国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衰落,特别是与德日重新在经济上崛起对比的话,这一根源并不在于战后时代,也不是源于不公平的命运,英国战后的衰落始于战时英国人的梦想、幻想和现实.始于胜利日那天,英国人在欢庆和希望的气氛中,甚至在街道上庆祝之前,根源就已经种下了.


                IP属地:广东41楼2024-05-11 16:41
                回复
                  本帖不是为黑而黑哈,原封不动搬运了下,其中有些观点只做参考,在对比现在中美大国竞争有一定参考意义.全文完~


                  IP属地:广东42楼2024-05-11 16:42
                  回复
                    英国的飞机工业当然是很强大的,但是楼主也知道喷火的生产批次型号是二战中各主要战机中最复杂的,没有之一.在强调一遍,不是设计测试的型号,而是生产批次型号,可以精确到每批次生产的机身编号,太多了.起码在20批次以上。。
                    这在生产线上会让效率极其低下,可以对比下喷火和Fw190的产量是接近的2万架出头,Fw190列装的时间比喷火晚了好几年,是死对头.


                    IP属地:广东43楼2024-05-11 19:58
                    收起回复
                      感觉这作者全文大部分都在自黑英国,过分吹嘘美国和其他国家,这作者确定是英国人而不是移民英国的美国人吗?英国的优点完全没有提到,只能说太主观太前面完全是为何而黑,比如说1940年和1941年美国进口的多少机床,完全没有提到英国这段时间自己生产的机床,43,44年时候也没有提到英国生产的机床有多少?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4-05-20 18:54
                      回复
                        Barnett是这方面的权威,他写过多本英国衰落的专著,数据的引用也有出处,逻辑方面也很完整.
                        可能文字方面会有些刻薄.大道理方面,楼主个人认为,找不到太大的毛病.
                        至于德国的情况,有另外的专家有这方面的专著,德国的情况和英国不一样,不能拿43年和之后的产量去进行纯数字比较,德国也有亮点也有缺点.
                        这类问题不能去一棍子去打死,德国的情况,楼主已经在描述了.等几天就全部弄完鸟~


                        IP属地:广东45楼2024-05-20 20:53
                        回复
                          有同学说喷火有很多型号是旧的去改装的,有具体的案例描述不.
                          喷火产能最多的是喷V有5000多架,这个型号的大部分都在实战中被消耗,在二战条件下,这不是和平年代,不太可能会拿现有机队的飞机去改装升级的


                          IP属地:广东46楼2024-05-20 20:56
                          收起回复
                            “喷火IX的第一架是由一架Vc改装的,生产编号为AB505,而新生产的IX则是1942年6月下线,生产编号为BR581”
                            为毛我没找到这个编号


                            IP属地:广东47楼2024-05-23 23:56
                            收起回复
                              单独开个楼吧,
                              资料来源是:http://防www.止airhistory被.org.uk/spit吞fire/pro只duction好.html
                              我大概整理了一下,转制的有78架,以IX的总生产数来说确实不算多,但就以这个数字本身来说我认为不少了。
                              这78架中,有12架是以Vc的型号名登记,但实际上出厂时就安装了IX的M6X系列引擎的,有AB456/AB560和AB507这么三架没有提及改装具体是装了什么引擎。
                              另外,还有209架生产登记时就是IX,但是实际在战斗机详情中标注了“Cv”,也就是转产的意思,并且它们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全部是由R-RH也就是罗-罗 哈科南工厂进行组装的,并且很多都是同批次连号。以我粗浅的理解,可能是将已经准备好的Vc或者其他机体直接安装M6X系列的引擎生产出来的,或者是为了快速交付,直接将原本准备好的Vc直接拉到R-RH安装好新的M6X系列引擎作为IX出厂。


                              IP属地:江苏48楼2024-05-24 13: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