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儿,距离自己的高考已经三十年了。离开东港二中也有三十年了,期间,近二十年前,研究生毕业还回东港二中去试讲了下,想回东港二中当老师。但巧合的是,在校门口碰到以前二中的老师,和他交流了下,征求了并接受了他的意见。
记得是1991年的8月17日,那一届的东港二中开学(当时还是叫东沟县第二中学)校门口的大门挺旧的,旁边还有一两块小菜地,前面好像有两排瓦房,靠近东边的一排是初中,西边的一排是一些二中老师的住家。当时学校的操场是四百米的标准大圈,最痛苦的就是体育课测验1500米。
91年入学的高中生是赶上了各种实验改革,是第一届高中生军训的,是第一届高考制度由理七文六转为三+二的,是第一届搞毕业会考的,现在回想来,当时也没感觉到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同样的竞争标准。
现在,人已到中年,也马上就是年过五十了,感叹时间的飞逝,同时也容易回想以前的时光。
每次回东港老家,都会和几个二中学生交流一下,如果要提建议,我最想提的是,恢复以前二中的周日下午休息的老传统。甚至周日放假一天,月末放假两天。真的不能老是用旧标准,臆想认为把学生多留要学校,成绩就一定好。感觉现在的学生有些累,也有些气。
这几天,东港二中有点封闭了,没收外地学生,其实建议放开,每年收一两百名外地学生,正常收费,这些费用可以用于学校的发展,困难生的补助等,多些学生,也有利于东港经济的发展。
记得是1991年的8月17日,那一届的东港二中开学(当时还是叫东沟县第二中学)校门口的大门挺旧的,旁边还有一两块小菜地,前面好像有两排瓦房,靠近东边的一排是初中,西边的一排是一些二中老师的住家。当时学校的操场是四百米的标准大圈,最痛苦的就是体育课测验1500米。
91年入学的高中生是赶上了各种实验改革,是第一届高中生军训的,是第一届高考制度由理七文六转为三+二的,是第一届搞毕业会考的,现在回想来,当时也没感觉到什么,反正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同样的竞争标准。
现在,人已到中年,也马上就是年过五十了,感叹时间的飞逝,同时也容易回想以前的时光。
每次回东港老家,都会和几个二中学生交流一下,如果要提建议,我最想提的是,恢复以前二中的周日下午休息的老传统。甚至周日放假一天,月末放假两天。真的不能老是用旧标准,臆想认为把学生多留要学校,成绩就一定好。感觉现在的学生有些累,也有些气。
这几天,东港二中有点封闭了,没收外地学生,其实建议放开,每年收一两百名外地学生,正常收费,这些费用可以用于学校的发展,困难生的补助等,多些学生,也有利于东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