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朋友在讨论关于小兰原生家庭塑造的问题,我想起来之前有看过一个分析视频(已经不记得是哪位up了)也提到过相似的理论,就是《柯南》是一部子本位的作品,虽然在伦理上是先有父再有子,但在漫画创作上,肯定是先有了二代这些核心角色,再为他们匹配父母的。
在当时我是接受这个理论的,觉得合理。但在毛利兰这个角色的性格成因是否受原生家庭设定影响这件事上,我产生了质疑。我也觉得由兰去反推父母是蛮不顺的,总觉得怪怪的,因为实际上在这个作品里原生家庭并不对角色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大家深入分析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有关联,但这份关联又太顺理成章了,毛利与妃英理在这部作品里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夫妻,青山本可以把他们设计地像别人一样和和美美,但却偏偏做出了如此戏剧化的设计。
带着这份纠结,我想到了《青山刚昌短篇集》,其中的迷你侦探桐岛祥二怎么看都是毛利小五郎的前身啊(百度百科也确实有这样的标注),而且这个角色身上我同时看到了毛利小五郎(侦探身份,色鬼)、工藤优作(推理能力)、柯南(变小,借助博士的发明)三个人的影子,而芦原麻美身上则有着小兰和园子的影子——这个故事里甚至还有黑衣人。除此之外,虽然《彷徨的红蝴蝶》是在动画化时才将主角改为工藤优作和有希子的,但在原作中,男主其实就叫优作,北方优作。所以,也许真的是先有父呢。
当然,这些场外信息没有什么直接参考价值,但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会带来一个思路的转变。对于读者来说,《名侦探柯南》是从0开始,但对于青山来说,这是他早年间作品的延续,也许从一开始,他就在写二代的故事,只是我们先看到的是【后篇】而已,毕竟这个故事从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
不知道这些可不可以作为在人物分析时,由父及子的依据。
在当时我是接受这个理论的,觉得合理。但在毛利兰这个角色的性格成因是否受原生家庭设定影响这件事上,我产生了质疑。我也觉得由兰去反推父母是蛮不顺的,总觉得怪怪的,因为实际上在这个作品里原生家庭并不对角色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大家深入分析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有关联,但这份关联又太顺理成章了,毛利与妃英理在这部作品里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夫妻,青山本可以把他们设计地像别人一样和和美美,但却偏偏做出了如此戏剧化的设计。
带着这份纠结,我想到了《青山刚昌短篇集》,其中的迷你侦探桐岛祥二怎么看都是毛利小五郎的前身啊(百度百科也确实有这样的标注),而且这个角色身上我同时看到了毛利小五郎(侦探身份,色鬼)、工藤优作(推理能力)、柯南(变小,借助博士的发明)三个人的影子,而芦原麻美身上则有着小兰和园子的影子——这个故事里甚至还有黑衣人。除此之外,虽然《彷徨的红蝴蝶》是在动画化时才将主角改为工藤优作和有希子的,但在原作中,男主其实就叫优作,北方优作。所以,也许真的是先有父呢。
当然,这些场外信息没有什么直接参考价值,但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会带来一个思路的转变。对于读者来说,《名侦探柯南》是从0开始,但对于青山来说,这是他早年间作品的延续,也许从一开始,他就在写二代的故事,只是我们先看到的是【后篇】而已,毕竟这个故事从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
不知道这些可不可以作为在人物分析时,由父及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