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动物吧 关注:3,284贴子:208,246
  • 12回复贴,共1

【ffe企划】两亿年后的海洋,大加勒比地区珊瑚礁生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2 12:49回复




    IP属地:陕西2楼2024-05-03 00:16
    回复
      2025-07-23 09:03: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不更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7 08:11
      回复
        两亿年后
        在两亿年内的时间内大陆板块漂移对全球珊瑚礁造成了剧烈的冲击,红海珊瑚礁随着红海的关闭走向彻底的毁灭,珊瑚三角区随着澳洲向亚洲的撞击而崩溃。在1.65亿年后南极洲向旧大陆撞击形成阿斯菲利亚大陆使印度洋珊瑚礁随着印度洋的干涸消亡殆尽,大加勒比地区成为了两亿年后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珊瑚礁分布地,巴拿马陆桥断裂导致的积温减轻海域温度下降和一系列新生物的参与对珊瑚礁面貌进行全新全异的塑造。
        无论如何,生命在这个动荡的新时代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新时代珊瑚礁,由十几个物种组成的大型群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9 19:36
        收起回复
          大量新物种填补了珊瑚礁的生态空缺乃至进一步的加强,而在这些新成员中溟㳖门生物是其中的翘楚。
          溟㳖不是某个单一的物种,它们是由多个类群的藻类,古菌,细菌,真菌,纤毛虫等一系列微生物组成的互利共生系统。溟㳖的雏形脱胎于新生代末期,在人类活动导致的工业污染,海水酸化和全球变暖导致的传统珊瑚礁衰退的环境下,珊瑚真菌群落加强了与珊瑚虫和耐热虫黄藻的共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菌丝进一步侵入珊瑚虫的软组织将整个群落互相链接形成与陆地植物菌根趋同进化的物质交流网络,由真菌分泌的抗氧化物质和抑菌物质修复受损组织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真菌本身直接吸收分解有害物质调整PH值并将营养提供给珊瑚虫。在这个共生过程中来自不同类群的藻类也被吸纳进了这个系统,蓝藻,绿藻,甲藻,红藻都在其中,大量的共生细菌附身其上抑制有害细菌的扩张,硝化细菌进行有害物质分解,而古菌类不断促进这个过程,纤毛虫以细菌为食,自上而下地控制珊瑚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在海英纪溟㳖已经成为了海洋生态的重要组成,其共生业务已经拓展到了海葵,固着双壳类,海洋被子植物。
          溟㳖生态图,简单的展示了溟㳖的多样性与形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30 22:21
          回复
            粘足螺科是刺绣翼螺的后代,它们广泛发布于砂芒纪全球热带与亚热带海域的浅海礁石与植被中以几十乃至上百只的群体生活。粘足螺科经常在溟㳖上生活,刮食表面的低等藻类,碎屑,菌膜为生,它们进一步加强了源于祖先的后足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足以让自己与数个同类牢牢的粘在栖息处。黏足螺科的后足触手对于海水化学物质非常敏感,在繁殖时后足触手会伸长感知其它个体释放出的信息素聚集在一起进行盛大的进食和群体交配,在这场聚会中每一个能受精的个体都能延续自己的生命,庞大的数量也使它们成为食物链基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19 10:20
            回复
              支持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7-19 11:26
              回复
                锉刀螺科是麂眼螺科腹螺属的后代,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海域复杂地形中,普遍有着比祖先更大的体型。锉刀螺全面强化了它们的齿舌,所有齿变得更长以增加耐磨程度,它们的齿舌末端变得宽扁并有锯齿边缘,侧齿齿尖也变得粗大,有较粗的齿尖,甚至部分物种在齿尖进行了矿化。由此锉刀螺得以在进食时能够如同锉刀直接挫开溟㳖的几丁质外皮啃食内部组织。锉刀螺因为特化的齿舌而对其他软质藻类和藻膜的取食效率偏低,所以在食物丰富的情况下,锉刀螺强烈倾向于进食生长速度最快的溟㳖和藻类物种,同时锉刀螺也与生长速度最快的溟㳖和藻类物种协同进化,这使得其它生长速度更慢的溟㳖和藻类不容易被取食,有足够的时间生长而不至于被生长速度快的竞争者压制,从而在漫长的时间中提高了礁石附着生物的多样性。它们的粪便和进食中产生的碎屑也是其它生物的养料,而锉刀螺自己更是重要的食物链基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8-02 21:38
                回复
                  2025-07-23 08:5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招摇海蟑螂广布于砂芒纪沿海地区,经常集结成60到100只的大型群落活动,依靠强劲的咀嚼式口器将附着的藻类,溟㳖,甚至是被子植物都啃噬殆尽,如果没有掠食者控制数量它们很容易泛滥成灾。为了防范天敌,相比于祖先招摇海蟑螂的复眼更加膨大和发达的复眼用于观察,遇到危险时寻找就近的缝隙躲避。雄性招摇海蟑螂在最后一次褪皮后尾须会膨大展现出鲜艳的红色用于性展示,在求偶时数十只雄性会集群挡在雌性面前翘起尾部炫耀,雌性会用育卵囊保护自己的数百个后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8-02 21:39
                  回复
                    吉利服海蟑螂广布与全球沿海地区,在经历海洋生态系统革命后选择了与招摇海蟑螂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吉利服海蟑螂演化出了与自己居住地同样斑驳多彩的体色贴在上面一动不动,直到所在礁石表面附着生物被自己啃食干净为止;吉利服海蟑螂的拟态颜色也会随着它们所在环境的色彩发生变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02 21:40
                    回复
                      刺吸螺科是宝螺科的一支后代,它们利用齿舌聚拢而成的刺吸管刺穿食物注射消化酶后进行吸收。嗜藻刺吸螺属和嗜㳖刺吸螺属是数量庞大的全球海域广布物种,它们通过摄入不同的食物(高等藻类和溟㳖孢子囊)避开了竞争,实现了共处与庞大的种群数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9-16 19:13
                      回复
                        在哪里能看您的全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9-16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