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吧 关注:8,023贴子:161,535

回复:晋宫抉 作者:戚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谢安叔父不知像太公、还是外公,还是舅舅你?”褚蒜子笑道。
“他谁都不像,他就是他,一副臭脾气。”
“不管他,我们喝我们的酒。”桓温一挥手。
就是这次短短的会面,褚蒜子料不到今后居然会跟眼前这个年轻人进行长时间的政治较量。
带着浓烈的欲望,自信而睥睨当世,这年轻人有野心。这是褚裒的直觉。
离开乌衣巷谢尚家,顺道送褚蒜子夫妇回府,褚裒一到家,就做出一个重大决定。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1楼2024-07-15 01:02
回复
    第12章 世纪大辩题
    褚裒一到家就向皇帝呈递外调的奏疏,恳请朝廷让他离开京师,外放到豫章任太守之职。
    论级别,他现在的黄门侍郎跟地方太守是一样的,为何会有如此决定?关键是在京都跟皇家关系太近。心思缜密的褚裒思前虑后,如今主弱臣强皇权失势,门阀世家暗流涌动,他身为皇亲国戚,该主动融入皇族,还是靠近哪一方,他无法选择如何站队,为明哲保身,只得选择外调。他不想给女儿女婿带来什么负担,也不想授人以柄。
    朝廷很快就批准了。就在褚裒外出之际,朝廷几名大员纷纷挑起了重担。
    尚书令何充进入权力中枢后,相当勤政,名士领袖王濛和刘惔与僧人竺法深一同探望他,何充只顾看公文不理会他们。王濛取笑他说:“我们今天特地来见你,就是希望你能摆脱俗务,一起清谈,怎么还低头看这些东西呢?”何充冷冷地回答:“我不看这些东西,你们靠什么活下来?”
    庾冰入朝任中书监后也被朝野寄予厚望,他不分日夜处理政事,把繁杂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提拔后进,敬重当朝贤士,时人都称他为贤相。及后庾冰又整理户籍,查出万多名本记录的人,充实人口,增加军资供应,获得朝野上下一致好评。
    蔡谟在徐州,郗鉴曾上表举荐部下有功者共一百八十人,晋成帝批准了,但还未及赏赐郗鉴便去世了,朝廷于是中断此事不再进行赏赐。新官本可不理旧事,但蔡谟还是上疏认为之前已经同意了郗鉴的请求,如今不应中断,朝廷应讲信义,何况郗鉴所表荐的大多是功勋卓著、身经百战的人,于是朝廷下诏听从。一个充分替属下考虑的领导差不到哪里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2楼2024-07-16 00:22
    回复
      这样,一个互相制衡并和谐相处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但不久后就被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给打破了。这让身在王府的蒜子感到权臣之间的争斗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东晋之初,来自印度的佛法已渗入中华文化,加上东晋王朝建立在一场深重浩劫之上,离乱漂荡倍增人们空幻的厌世情绪,现实苦难触发起无数士庶皈依宗教的热情。
      佛教最初从印度传入中国,出家人是不跪拜帝王,只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因为在印度本土,佛教超然世外,僧尼们的社会地位高于俗人,包括君王在内。但这与中国传统礼制不符合。到了东晋时,佛教为朝野所崇尚,僧尼们常常出入朝廷殿堂而不跪拜帝王,这与儒家纲常形成严重的矛盾。
      咸康七年(341年),这天上朝,文武百官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中书监庾冰出列启奏:“陛下,臣有一事要启禀。如今佛学盛行,僧尼们拜见陛下而不下跪,这有悖于我朝规制,应该予以纠正。”
      此言一出,朝臣们莫不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陛下,我不赞同庾大人的意见。”何充反对说,“僧尼们不下跪又不是今天的事情,而是从先皇就开始。我们要遵从先帝故事,尊重佛教律仪,不要让出家人在帝王面前屈膝跪拜。”
      “陛下,臣很是怀疑他们的初衷,他们借方外之事,易礼典弃名教,此风万不可长!”庾冰进一步说。
      “庾大人危言耸听,什么借方外之事,易礼典弃名教!佛教流传已久,神道经久,没有哪个教派能跟它相比。尽管佛之有无难以确定,但寻其遗文,研其要旨,五戒之禁,实助王化。它教育人忘身弃名,也有助于德行的修炼。”何充不认可庾冰的说法,驳斥道。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3楼2024-07-16 00:23
      回复
        “何大人,即便真有佛,将通之于神明,得之于胸怀,却不可废之于正朝。所有我朝的民众必须遵守朝廷的法律与礼仪,而僧尼们却因所说之难辨,‘假服饰以凌度,抗殊俗之傲礼,直形骸于万乘’。这是绝不能允许的,论治则当重国典,应当加以约束。”庾冰说。
        “佛教自有其戒律,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废于圣世,习俗生常,必致愁惧隐之。”显然,何充认为佛教的五戒十善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僧尼们出家追求高尚的情操,贵道忘身,具有“上俾皇极”的作用,不可因僧人不跪拜君王的小节而废其法度。
        “陛下,臣主张出家人应当礼敬王者,认为父子之敬、君臣之序不可动摇。佛门之法修之家可矣,修之国及朝则不可。”庾冰当然不服气。
        “僧尼们每天烧香唱赞,都是先祈祷佛法福佑国家,福佑帝王。其虔诚之意,因其所理、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佛法当尊,不应逼迫僧尼跪拜君王。”何充也麦芒对针尖。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4楼2024-07-16 00:23
        回复
          都是有才的辩论高手,这样几个回合下来,谁也没说服谁。
          由于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晋成帝看了看此时已升任为司徒的司马岳,想听听他的意见。司马岳一时没主意,支支吾吾没有表态。
          于是晋成帝下令停止廷议,诏令礼官散朝后另议此事,拿出处理意见。
          辩论归辩论,但佛教在东晋的传播越来越广成了不争的事实。庾冰的主张没能得到实行,结果是,出家人见到皇帝仍不行跪拜礼。关于僧侣是否应该礼敬王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后的日子里,仍不时被提出来。
          司马岳回家后,闷闷不乐。因为对此事也感到困惑,就跟王妃蒜子说了这事。
          “这看似是两种文化观念之争,其实背后是两股政治力量在博弈。”蒜子敏锐地看到,何、庾两人观点争斗,都想通过对佛教政策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何充通过支持佛教来影响其个人和家族,以及东晋朝廷的佛教政策及其走向。而颍川庾氏如庾冰、庾翼等人则主张适当裁汰僧众,要求出家僧人必须按照世俗礼仪“致敬王者”,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看王爷一筹莫展,蒜子提醒道:“不妨去问问僧人们,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
          “对,爱妃倒提醒了我。明天带你去见一人,说不定她有主意。”
          次日一早,天刚刚发亮,司马岳夫妇就起身,向郊外的龙宫寺出发。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5楼2024-07-16 00:23
          回复
            一路上,司马岳给蒜子做了介绍,要拜访的人是一位奇女子,龙宫寺的僧基大师。她俗姓明,济南人。成年时立志于道,并立下誓愿,要出家以解脱凡俗的牵累。她母亲不答应,暗中把她许配给别人,明女子察觉后,当即绝食,滴水不沾。亲属纷纷劝阻她,但她意志坚定,不可移易。绝食、绝水到了第七天,母亲喊来准女婿来劝她。准女婿是个恭敬信义之人,见僧基差不多快要死了,便向她母亲说道:“人各有志向,难以强夺移易。”她的母亲不得已,只好顺从女儿的意愿。
            “还有这样感人的故事?僧基大师真是其志可坚。”
            “她出家的消息传出后,亲戚们都来祝贺,争着为她铺美席、设佳供。连州郡长官也前来庆祝,有的还亲自为她送行。这个盛大的场面让佛门内外的人都赞叹不已啊。”
            “呵呵,估计很多人笃定她一定会成名。”
            “猜得不错,她出家后,果然操行洁净,严守戒律,精研佛典经籍,在佛学上造诣很深。”
            “佩服!”蒜子不由得点了点头。
            “最厉害的是她运思细密,毫发不爽,又长于谋略策划。”
            “这就是你今天带我来的目的?”
            司马岳笑而不语。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6楼2024-07-16 00:24
            回复
              到了山下,登上石阶,只见龙宫寺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雄伟壮丽的寺庙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寺庙门口,一位眉清目秀、超脱不凡的女尼,见司马岳来了忙上前招呼道:“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三人进入客堂,落座后,上一炷清香,泡一壶好茶。蒜子端过一个玉碗,上面雕刻有她喜欢的丝竹。这丝竹好像就是僧基,远离尘世,在门闩紧闭的寺庙中苦读经文、恪守戒律,以一颗圣洁之心,去叩响她理想中的“超然世界”之门。
              僧基先是跟司马岳聊了些禅宗方面的内容,蒜子并不感兴趣,就插言说了朝廷礼跪之争的事情,应该入乡随俗,还是尊重佛教本身,请僧基大师予以指点迷津。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7楼2024-07-16 00:24
              回复
                “举个例子吧,一孩童问一位长着花白胡须的老者,晚上睡觉时胡须是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老者答不出来。当晚他睡觉时发现不管是胡子放被子里还是被子外,结果都很不自然。”僧基微微一笑道。
                蒜子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顺其自然就好,心安自然快乐。痛而不言是一种智慧,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做评。”僧基继续说道。
                “我明白了。不必争论是非,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感谢大师点拨。”
                三人正畅谈中,突然有琅琊王府家丁来报,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刚刚对佛学有点参悟的蒜子,一个来自皇宫的噩耗让她惊呆了,手指不禁一松,砰的一声茶杯掉地,玉碎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8楼2024-07-16 00:24
                回复
                  第13章 沧笙踏歌去
                  褚蒜子的好姐姐、当今皇后杜陵阳居然薨逝了!她走得太突然,以至于蒜子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咸康七年(341年)的春天早早来临,江南大地一片花红柳绿之景,人们纷纷外出踏青。
                  这天上朝,有人向司马衍禀报,吴郡、吴兴、会稽等三吴之地的女子不知为何流行起头簪白花,远远望去如素柰。
                  司马衍觉得很奇怪,我朝妇女的装饰是有些夸张,但也不至于流行戴白花吧?于是派人去民间调查。信息很快得到反馈,说是天上玉皇大帝的织女去世了,凡间的女儿们都要为她戴孝。晋成帝闻此也就不在意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9楼2024-07-16 23:02
                  回复
                    他的案头放着两份奏疏,一份是御史台弹劾庐陵太守羊聃的;一份是羊聃的侄儿羊贲主动要求解除跟皇家南郡悼公主婚姻的。
                    羊聃当初被召进晋元帝司马睿丞相府后,成了晋元帝的身边红人,多次升迁为庐陵太守。倚仗是景献皇后(司马师第三任妻子)是他的祖姑母,凶狠粗暴,更加纵情放肆,有一点失误的人都加以残杀;怀疑庐陵郡人简良等做贼,杀了二百多人,株连到了孩童,受剃发锁枷等刑罚的又有一百多人。有关部门逮捕了羊聃,押送京师,并奏请应当处以羊聃死罪,但因其是皇亲国戚,应“八议”。“八议”规定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裁决。
                    他的侄儿羊贲怕连累到皇族,主动要求解除跟皇家南郡悼公主的婚姻。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0楼2024-07-16 23:02
                    回复
                      司马衍看完奏疏,大笔一挥,下诏说:“羊聃如此残暴古今没有,有什么八议的!但我尚不忍心杀弃他在市朝,就赐他在狱中自杀吧。”同时下诏说,“罪不相牵连是自古以来的法典。羊聃虽然犯了极刑,但与羊贲有何关系!所以特命不准离婚。”
                      没多久,就在三吴之地的女子戴白花这个传说越传越广之际,三月里,皇后杜陵阳薨逝了。司马衍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心爱的杜皇后是天上的织女,从一位飘逸、出尘的婉约女子,到身居后宫母仪天下,来到人世游历一番后,飘然远去,了无牵挂。
                      杜陵阳去世时年仅二十一岁,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龄。她共在皇后位六年,没有子女。
                      美丽而短暂的生命就这样早早逝去,静水幽潋,沧笙踏歌,繁花渐逝织女忘。年轻的司马衍非常伤心。他下诏按杜皇后生前的遗愿治丧,一切从简,陵墓筑成后,只求打扫干净,不花钱财可以装饰;禁止远近州郡派遣使者进京吊丧。“吉凶典仪,诚宜备设;然丰约之度,亦当随时。况重壤之下,而崇饰无用邪?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刍灵。”
                      但为表达哀思,司马衍让在京城的宫外百官每五天进一次灵堂吊唁,宫内官员一天进一次,一直到杜陵阳安葬完毕才终止。
                      杜陵阳的去世令褚蒜子实在难以接受。想当初她一夜之间长齐牙齿,如今又一夜之间忽然飘去,真是红颜薄命,人生莫测。她去吊唁皇后时,两眼泪流,心如刀绞。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豫章城的褚裒,正带着衙役和百姓在下一个汛期来临前抢修水利设施。
                      豫章城,即南昌古城,位于鄱阳湖与赣江交汇处,是整个赣江流域的地理要冲和行政重心,华东大埠,自古富庶。但由于前几任太守对洪涝防范不重视,导致汛期灾情严重,百姓苦不堪言。
                      望着浩浩荡荡、滚滚东去的赣江,褚裒心潮澎湃,这是他人生第二次重大岗位变化,此时不禁想起第一次岗位调整的情景,是从章安县令调任为太尉郗鉴的参军,那也跟一条江有关。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1楼2024-07-16 23:03
                      回复
                        “庾公恐怕别有用意吧。”何充冷冷地道。他看透了庾冰的那点心思。庾氏兄弟掌权已久,怕司马衍之子继位后会因与皇帝血缘变疏而被离间,失去权力。
                        庾冰被说得面红耳赤,辩道:“何大人也太小看我了。我们庾家向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何充不理他,向皇上据理力争:“如让琅琊王继位,年幼的太子怎么办?国家社稷,灾祸将至!”
                        见两人争论不休,司马衍突然觉得全身乏力,眼前一昏,连忙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吐了一口气,闭目养了下神,随后强打精神地说:
                        “不管是谁继位,朕希望两位爱卿要像侍奉我一样侍奉他。”
                        “臣等谨遵圣谕,定当肝脑涂地、尽心尽力!”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2楼2024-07-16 23:18
                        回复
                          皇宫西堂。接到圣旨的司马岳匆匆赶来,司马衍在龙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
                          “皇弟,你来了。”见弟弟来了,他挣扎着想坐起来,被司马岳劝住了。
                          司马岳跪在龙榻前,紧紧地握住哥哥已然瘦骨嶙峋的右手,心痛不已,安慰了几句。
                          司马衍剧烈地咳嗽起来,然后声音微弱地说:“皇弟,朕立你为皇太弟,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你了,把两个儿子也托付给你。”
                          司马岳鼻子一酸,忍住哭泣,连连点头。
                          “司马皇族的荣光要靠你了!朕累了,朕要睡了。”
                          次日,也就是六月初六,司马衍命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一并接受遗诏,下诏让他的弟弟司徒、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诏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3楼2024-07-16 23:18
                          回复
                            朕以眇年,获嗣洪绪,托于王公之上,于兹十有八年。未能阐融政道。翦除逋昆,夙夜战兢,匪遑宁处。今遘疾殆不兴,是用震悼于厥心。千龄眇眇,未堪艰难。司徒、琅邪王岳,亲则母弟,体则仁长,君人之风,允塞时望。肆尔王公卿士,其辅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协和内外,允执其中。呜呼,敬之哉!无坠祖宗之显命。
                            大意是说,我从幼年时起继承洪业,托身于王公之上,到今一十八年。未能开创和睦的政道,翦灭灾祸,日夜战战兢兢,来不及安居。现在遭遇疾病恐不能康复,因此内心十分惊悸悲痛。千岁遥远,不能忍受其艰难。司徒、琅琊王司马岳,按亲疏关系则是同母之弟,仁德长厚,有人君之风,盛享当时的声望。你们各位王公卿士,要辅佐他!以供奉祖宗明祀,协和朝廷内外,言行符合中正之道。唉!大家要恭敬啊,不要毁坠祖宗的美好命令。
                            第三天,司马衍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司马岳亲自在西边祭奠,灵车启行后,他徒步至阊阖门,登上素色舆车,直到陵园。
                            晋康帝司马岳君临天下的第一天,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建元。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汉武帝的年号。司马岳沿用汉武帝的年号,估计有效仿汉武盛世的雄心。不过,那天他退朝后却很不开心,褚蒜子忙问何故。
                            司马岳说他上朝来到殿前,庾冰、何充两边侍坐。他很客气地说:“朕继皇位,是二位爱聊之力。”谁知何充说:“陛下即位,是庾冰一人之力。若依愚臣的主张,陛下就不能君临天下了。”这让他很是羞愧,差点下不了台。
                            “何爱卿遵从礼法,鲜有私心,这样的直臣难得,陛下你应该高兴才对。”
                            “皇后的意思是庾冰有私心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4楼2024-07-18 17:50
                            回复
                              褚蒜子没有回答。
                              与何充的公心相比,庾冰的私心很快就显露出来。当时的朝政,北下的门阀世家因为要依靠江南本地的势力,所以对地方豪强是采取纵容的态度。有豪强偷盗石头城仓库藏米一百万斛,最后追查起来,却只杀死仓库的督监搪塞责任。一位叫山遐的人任余姚长官,清理出豪强藏匿不报的百姓两千户,在政府征收人头税的方式下,隐藏户口就能避免豪强利益损失,但对国家来说无疑就是偷税漏税。结果没来得及查处,山遐就遭到当地豪强的共同驱逐。
                              当时著名的清谈家殷浩的父亲殷羡任长沙相时,在地方贪婪残暴,为非作歹,激起了民愤。他的上级庾翼要查处他。殷羡闻讯后慌了,连忙托关系找到庾冰,一则他是辅政大臣,二则他是庾翼的亲哥哥,两重关系庾翼这个面子应该可以给。庾冰受托后,写信给庾翼,托他庇护殷羡。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5楼2024-07-18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