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吧 关注:8,023贴子:161,535

回复:晋宫抉 作者:戚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我把皇宫给烧了!”随着苏峻的一声令下,叛军顺着风势放火,烈焰冲天,将所有宫庙、宫室、官署都化为灰烬。为了发泄,苏峻还纵兵抢掠,侵逼宫女,驱役百官,一时间京师内外哭声震天。军阀毕竟是军阀,官库所藏的金银布匹等物,都被苏峻洗劫一空。
占领了建康城,苏峻自称骠骑领军将军、录尚书事,相当于丞相的位置,又随意任命亲党,完全掌握了政权。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这一幕几乎是二十年前八王之乱中张方的翻版。成都王司马颖的部下张方劫持晋惠帝到长安后,升任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拥兵专政,为所欲为。他放纵士兵几乎将洛阳的物资搜刮殆尽,还打算焚毁宗庙和宫室,幸有旁人极力相劝才让京师洛阳躲过大难。
苏峻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遗憾的是他非曹孟德,他只是一个缺少谋略的武夫。
苏峻对王导很敬重,不敢加害,仍让他官居原职并处于自己位置之上。
“苏帅,您要尽诛朝中大臣,包括王导,重新安置上自己的心腹。这样才能稳固,否则这些人迟早是隐患。”路永等将领劝道。
“王导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在朝廷很有权威。再说他人品不像庾亮那样差,杀了他恐怕不好向天下人交代。”苏峻有所顾虑。
“此事我主意已定,请勿多言。”见路永等人还要多说几句,苏峻大手一挥道。
“苏帅,请慎重考虑啊!”路永有些急了。
“你们***!”
路永等人悻悻而退,与苏峻萌生了矛盾。
晋成帝被软禁在一间仓库里。苏竣每天都到晋成帝面前飞扬跋扈恶语相向,凌辱到极点。不过让苏峻感到惊讶的是,才八九岁的皇帝表现出一副非常冷静的样子,既不畏惧,也不猥琐,而是泰然处之,埋头静读《诗经》《论语》。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5-11 22:25
回复
    另一间仓库,三十五岁的太后庾文君正捶胸顿足,悲愤万分。听说苏峻放火烧了皇宫,甚至连七庙也不放过,真是罪孽啊。一想到先皇遗志,一想到社稷江山被践踏,庾文君就忍不住号啕痛哭。
    她原本很幸福,丈夫晋明帝英俊又有治国能力,无奈天妒人才英年早逝;哥哥庾亮聪明又有政治手段,可惜大难当前只顾自己逃命。这个从小与哥哥随父亲居住在会稽的名媛,被山清水秀的江南风情及严格的家教熏陶得才情俱佳的女子,既重孝道,又懂礼节。她对哥哥很信任,自己则很少干预朝政,平时在后宫清静地过日子。
    当下最让她揪心的是儿子——当今的皇帝被苏峻怎么样了?
    “嘭”的一声,门突然被撞开。庾文君一惊,只见苏峻带着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闯了进来。
    “微臣见过皇太后。”苏峻稍微做下揖。
    虎狼在前,庾文君倒一下子镇定起来了,带着几分威严问道:“苏大人,朝廷刚刚平定过王敦之乱,正拨乱反正,朝廷待你不薄,封你高官给你厚禄,你还起兵作乱,意欲何为?”
    苏峻辩解道:“回太后,我等起兵实出无奈,本想为国抗敌,不想朝廷出了奸佞,我不该为皇上清君侧吗?”
    “不要以奸佞为借口,这个理由我见多了。退一万步说,即使有奸佞贼臣,也应该由皇上处理。”庾文君冷冷地说。
    “哼!皇上会处理吗?还不是你们庾家说了算!太后难道忘了汉朝外戚专政的教训了?”苏峻不服气地顶了句。
    “不跟你说这个了,请苏大人马上撤离军队,返回驻地,恢复朝廷秩序,或许我和皇上可宽恕你。”
    “太后,现在摆在你面前只有一条路,请你劝降庾亮,招抚其部队,否则你我都不好意思再见面了。请太后三思!”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05-11 22:25
    回复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苏峻恼羞成怒吼道。
      “苏帅,大事不好,皇上要逃跑了!”外面士兵急匆匆赶来报告。
      什么?苏峻马上夺门而出。他把庾文君交给几个士兵,士兵满脸淫笑地扑向庾文君。
      原来,王导获悉路永等人与苏峻产生矛盾,这位东晋老臣,不愧是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马上派人暗中诱劝路永等人,谋划让晋成帝潜逃出来投奔陶侃、温峤的勤王军,以免遭受苏峻毒手。
      由于苏峻防守很严,加上事情泄露,事情未能成功。王导带着两个儿子随路永逃奔到白石。参与密谋的钟雅和右卫将军刘超两人逃得慢,被苏峻的参军任让当场逮住。见此情况,晋成帝紧紧抱住二人,不让士兵拉走,并悲泣着说:“还我侍中、右卫。”
      但任让哪会听从这位小皇帝的旨意?
      苏峻赶到时很是生气,马上命令将钟、刘二人关进大牢,经过审讯后,将二人杀害。
      钟雅是个很有骨气的人。苏峻还没攻陷建康时,有人劝钟雅,“古人都知道,看到希望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像您这样性情耿直的人,一旦建康被攻破,您一定不会为仇敌所容,为什么不采取权宜之计,却要坐着等死呢?”
      钟雅道:“国家有战乱而不能拯救,君主有危难而不能救助,各自逃避以求免祸,那我算什么呢?”他拒绝逃跑,始终跟随保护着小皇帝。
      苏峻刚刚处理完皇帝密谋逃跑一事,又有人急匆匆来报告:皇太后悬梁自尽了!苏峻闻讯后,挤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褚裒火急火燎地赶到郗鉴军中。郗鉴正需要有人起草盟誓书,以联合更多勤王义军。褚裒不愧是大才子,倚马可待、立马可取,完成盟誓书。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05-11 22:29
      回复
        “贼臣苏峻、祖约不恭顺天命,不怕王师诛讨,凶暴逆行,破坏国家纲纪,无视五常之伦理,动摇国家根基,威逼胁迫幼小的君王,毁坏国家的栋梁支柱,残害忠良之臣,祸及黎民百姓,使天地神祇祖宗灵位无所归依。
        “所以天下为之怨恨,亿万人民为之泣血,我们奉旨讨伐,以除灭元凶。现今主上陷于危难,百姓处于倒悬,忠臣志士无不心存报国之念。凡入我同盟者,一经盟誓之后,齐心合力,以救社稷。若二寇不消灭,绝不退缩偷安。有谁违背誓言,天神不容!”
        郗鉴看后直夸褚裒,次日便设祭登坛,慷慨陈词,使三军士气大振。一张盟誓书胜过十万大军。
        同仇敌忾,拯救社稷。郗鉴与征西大将军陶侃、江州刺史温峤等几路军队联合起兵,从四面八方向京师方向包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4-05-13 08:04
        回复
          第4章 褚裒受封赏
          咸和四年(329年)春天,在郗鉴、陶侃和温峤几路大军的起兵救援下,勤王之师和叛军展开激烈战斗,狼烟四起、血流成河。
          苏峻叛军不是吃素的,进攻吴郡,打败诸路义军。攻陷宣城,杀害太守桓彝。到处抢劫,擒获不少,军威日渐强盛。温峤很是提心吊胆,生怕勤王不成反而被苏峻灭了。
          但,是人就有软肋。在最后一战,苏峻显然被连续胜利的果实冲昏了头脑。温峤与赵胤率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下,进逼苏峻主力。苏峻令儿子苏硕和苏孝带数十名骑兵迫近赵胤,打败了赵胤军。天哪,勤王之师如此不堪一击,万人军队居然被数十人击败!
          苏峻看见赵胤败走,对身边的人狂笑着说:“我儿子苏孝能攻破贼兵,我还不如儿子吗?”说完就离开部众,带领数名骑兵北上突入敌阵,结果被人用长矛投中。苏峻从马上坠落,被斩首分割,焚烧尸骨。
          元凶毙命,群龙无首,叛军转胜为败,终于溃不成军。
          祖约逃回历阳,不久也被赵胤部队攻陷。祖约只得弃城北逃,率宗族及亲信数百人投降后赵石勒。对石勒来说,祖逖是他一生畏惧的敌人,也是他一生敬重的朋友,而这个无耻的弟弟,石勒十分鄙薄,很久都不愿接见他。
          叛乱的主要参谋任让被俘后,有人为他求情。
          晋成帝怒不可遏,指着求情的人喊道:“此人杀我侍中、右卫,罪大恶极,决不可赦。”
          这场前后历时三年、给东晋带来巨大灾难的苏峻、祖约叛乱终被门阀士族联合平定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4-05-13 08:04
          回复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郗鉴和褚裒一前一后骑着马,两人拖着一身的疲惫,但掩不住满脸的喜悦。
            同为“流民帅”的郗鉴感慨不已,叹道:“有才华有能力的苏峻,死得不是其所啊。”
            “是啊,苏峻凭借际遇,想起兵谋利,遗憾的是他不是捐躯在抗胡的路上,而是惨死于我朝内部叛乱,悲剧!”褚裒对这位亦师亦友的上司很是赞同。
            “你知道他为何会惨败吗?”
            “是不懂战略、轻视对手、骄兵必败?”褚裒想了想。
            “你只讲对了一半。”郗鉴摇了摇头,“当初苏峻如果杀了王导和皇上,可能会是另一番局面。他不杀王导,可以看出人性的怜悯,残酷的战争中只要有一点点的人性,就会败下阵来。”
            褚裒不懂郗鉴要表达什么,想回答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位向来以儒雅有见识著称的“流民帅”接着说:“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力欲胜过人性欲。当我们捡起失败者的头颅审视的时候,也许可以发现一点人性,当我们仰视胜利者的微笑时,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权欲。”
            褚裒大为佩服,他知道这位上司的文哲功底,从小就博览经籍,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
            “郗帅说得对,苏峻是面镜子。”褚裒点头道。
            “但不管如何,正义永远是不会输的。”郗鉴若有所思地对褚裒道。
            “圣旨到,皇上紧急召见郗鉴大人。”正这时,一骑皇宫使者来报。
            于是郗鉴一行加快速度,往皇宫疾驰而去。一路上,只见建康宫殿宗庙都被焚为灰烬,京城几成废墟,民生凋敝,物价飞涨,怨声载道。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4-05-14 16:26
            回复
              好在皇宫后面的建平园未遭毒手,晋成帝临时以这里为宫殿,召集四处逃散的文武百官议事。
              “苏峻之乱,晋几亡矣,宗庙宫室,尽为灭烬。国家有难,承蒙众爱卿,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感念,义无反顾,兴兵勤王,救朝廷于颠覆之际,救百姓于倒悬之时。如今苏峻等逆臣贼子已伏诛,大快人心。王室危而复安,三光幽而复明,功格宇宙,勋著八表。有功之人都应予以封赏,为国殉难者均予以厚葬。”晋成帝几度哽咽地说。
              朝廷升郗鉴为司空,加侍中,封南昌县公。
              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官散骑常侍,晋爵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封陶侃为太尉、都督七州军事,封长沙郡公,仍驻荆州。
              王导平叛无功,不升不降。但因他是元帝亲任旧臣、三朝元老,陶侃、温峤、郗鉴又都领兵在外,故被推举留京辅佐成帝,重新执掌朝政。
              由于司空郗鉴的极力推荐,加上褚裒的自身表现,朝廷封褚裒为都乡亭侯,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相当于司徒身边的参谋官。
              封赏完毕,群情鼓舞,皆大欢喜。
              “皇上,微臣叩谢皇恩浩荡。但是谁激起苏峻叛乱的,给天下造成那么大的伤害,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恐怕也要给天下一个交代吧?”因平叛有功刚被任命为侍中的蔡谟启奏说。
              “是啊,是啊,这要给个说法。”殿上文武交头接耳,一阵骚动。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皇上,我有罪!”面对舆情汹汹,庾亮出列,上前一步,从衣袖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奏疏,不慌不忙开展危机公关,为自己辩解:
              “臣是凡夫俗人,没有经世之大才,只因是皇亲,才累次获得不该有的职位。这样得到的越多,天下对我的议论怨谤也越多。皇家正值多灾多难之际,我未敢抽身告退,听从朝廷派遣辗转奔波,不管安闲烦劳以尽职守。臣知道自己担当不了这样的重任,但不敢违背先帝的旨意。
              “先帝当年恩顾于臣,情同布衣。皇恩深重,而臣命是轻,于是因感遇而忘身。再加上陛下年幼,尚且亲理万机,治理内外,臣处在这个地位上,只能是激励驱驰,不敢有一点马虎。虽然知道这也无济于事,也只能这样以死报效。自己才能低职位高,我进不能安抚朝廷内处,退不能崇贤敬长,才使行四海有所离心,非议四起。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4-05-15 20:52
              回复
                苏峻、祖约肆行凶逆之事,罪过由臣引发,即便寸寸斩割屠戮,也不足以向七庙的神灵谢罪,不足以平息天下人的责难。朝廷又有什么道理再将臣与他人相提并论,臣又有什么脸面跻身于人伦呢!
                “臣欲自投草泽之中,是出于悔过愧疚之心,而陛下诏书称其为独善其身。圣旨没有体察到我的本意,是加重了我的罪责。愿陛下纠正先朝任用我的失误,虽然宽大为怀,保全性命,但应予以弃置,让臣自生自灭,则天下就会知道朝廷奖惩劝诫的纲纪了。”
                庾亮一番言论之后,朝堂上的大臣们多在嘀咕:这哪是检讨,分明是自我表扬!检讨不可不谓深刻,煽情不可不谓到位,技巧不可不谓高明。蔡谟哑口无言,他朝王导使了使眼色:真不愧是我朝才俊!
                褚裒边听边想,给庾亮梳理了下,无非是四重意思:第一,苏峻等谋逆之人早有异心,我这是为国除害;第二,我勤于国事,做得多错得多,难免会得罪人,但是我的一切都是出于公心;第三,其实我早有退隐之心,都是皇恩浩荡让我出山,我是勉为其难;第四,请求杀了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当然最好是饶我一死,让我自生自灭。
                比谁心里都明白的褚裒觉得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以退为进,看似自己独揽一切责任,实则把所有责任往谋逆分子、皇帝身上推,自己倒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高,实在是高!
                “这是国家社稷之灾难,不是舅舅的责任。”果然,疏奏上后,晋成帝下诏给庾亮定性,“这封奏疏让朕不禁动容,所言恳切凄恻,令人读之感叹。实在是舅舅处在为天下责难的位置,你已把道理都说尽了。如果天下都不明大义,你所遵循的理既是完全正确,又何必要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呢!”意思是你庾亮所做的都是对的,人们对你的不理解,完全可以不管,那是他们愚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4-05-16 13:59
                回复
                  不仅不能处罚你,你反而有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一,叛贼苏峻作乱,其残暴程度连书史都没有类似的记载,是为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共怒。他今年不反,明年当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舅舅你毅然召他入京,正是不能容忍他的无礼于君。第二,如果说是你自己率兵征讨,导致失败,应该绳之以法,以严肃国法,倒有道理。可舅舅又求告方镇,合众席卷而下,舅舅披着甲胄,使逆贼苏峻枭首伏诛。大事既平,天下安定,使朕得以返朝,社稷复安,宗庙有奉,这难道不是舅舅和两三位重臣忘身奋战的结果吗?
                  我想任命舅舅为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你看如何?
                  才九岁的皇帝能有这番想法,确实不简单,除了背后有人指点外,估计母后去世舅舅作用更加突出是重要的因素。
                  事后,有人不服,提出异议,还是坚持要追究庾亮责任,并且指责他为奸邪之徒。
                  晋成帝说:“大家都说庾亮奸邪,我为什么不知道?”
                  此话传到褚宅,褚裒心想:“庾亮奸邪,天下人都知道,唯有皇上不知,这正是他的奸邪之处!”
                  但褚裒永远不会说。如果说了,他就不是褚裒了。在苏峻叛乱中殉难的桓彝曾如此评论他,“褚裒有皮里《春秋》。”意思是他表面不做评论,内心却看得一清二楚,有所褒贬。何况此时的褚裒还是个无足轻重、人微言轻的角色。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4-05-16 13:59
                  回复
                    第5章 蒜子露头角
                    这几天,晋成帝一直郁郁寡欢,忧愁不已,城内国库空虚,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整个建康动荡不安。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商议眼下该怎么办?如何安定百官和黎民的心?
                    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这里吃饭都成问题,我们还是搬家吧。但都城往哪里迁呢?
                    温峤出列说:“臣建议迁都豫章比较妥,豫章自古有帝王之气,处于王朝东西的中轴线上,地理位置重要,华东大埠,物产富庶,交通阡陌,供给自有保障。”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4-05-19 11:21
                    回复
                      这个提议马上遭到顾毗等大臣的反对,“启禀皇上,臣以为定都会稽更佳,此处靠近建康,不费周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利于江山万年。”他的观点引起祖居三吴之地的大臣们的附和。
                      这两种意见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晋成帝都不知哪样为好。见王导一声不响,没任何想表态的意思,晋成帝走下台阶,来到王导面前,“敬问王公,您的意见呢?”
                      王导朝皇帝鞠了鞠躬,“启奏皇上,依老臣之见,哪里都不迁,就在建康重建皇城。理由有三:一者,建康,古时的金陵,过去就是帝王之都,而孙仲谋、刘玄德都说这里是帝王之宅。二者,古代帝王不会因简陋豪华而移都,如果能弘扬卫文公以大布之衣大帛之冠为君的风尚,则可无事不成。若不勤勉耽于安乐,即使找到一块乐土,也会变成废墟。三者,北方敌寇像游魂一样,窥伺我们的空隙。我们一旦有胆怯的表现,跑到南越之地,再想得到威望和实力,恐怕难以办到。”
                      王导诚恳地说:“大灾刚过,现在首要的任务应当是皇室镇静,这样老百姓自然就定下心来。”
                      话语刚落,褚裒等朝臣不禁伸出大拇指为老臣的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点赞,高,高,实在是高!于是所有关于迁都的提议戛然而止。
                      “好啊!”晋成帝也很赞同,“朕就请司徒王公来主持重建皇城,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四周瞬间鸦雀无声,这个建议获得一致通过。
                      次日一大早,王导带着褚裒等人一路实地调查。所有被烧毁的皇宫、宗庙、牌坊、茶肆、民宅,褚裒都一一做了详细记录。一连数日,从东头到西头,他们几乎走遍了建康城。
                      司徒官署。王导正和褚裒在商量修建事宜,与图国艰,以度厄运。
                      “季野(褚裒的字),老夫想听听你的想法。”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4-05-20 22:54
                      回复
                        “这个,下官不敢,还是听大人的吩咐和安排。”
                        “年轻人,说说吧,让我做做参考。”
                        “那下官斗胆说了。大人,下官以为京城被毁严重,在原地重建费时费劲,还不如在旁边的地方予以建设。”
                        “哦?那你说说看,以何地为好?”
                        “下官仔细观察了,最好在原地址的东边吴昭明宫、苑城的旧址建筑新的皇宫,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新的都城。”
                        “说说你的理由。”王导呷了一口茶。
                        “皇家建筑群体中要突出设计的‘唯我独尊’。建筑无论大小,中轴线都只设计一条,象征着‘唯一’,此地能表现出‘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的威仪;如建宫殿也能表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气派。”
                        “你继续说,该如何设计?”王导想不到褚裒对建筑方面还有些内行。
                        “阴阳是宇宙、生命构成的两种基本元素。建筑讲究‘负阴抱阳’,一般在房屋选址时后面应有主峰龙脉山,左右有次峰或冈阜的左辅右弼山,前面有月牙形的池或弯曲的水流,水的对面还有对景的案山,轴线坐北朝南。‘负阴抱阳’须坐北朝南,北面是阴面、南面是阳面。”
                        “从周秦以来,凡城市规制,宫殿、坛庙、住宅、祠堂的体量、形式、色彩、用材都有详细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皇家建筑,建议采用阳性的暖色格调。红墙、琉璃瓦,显得金碧辉煌。屋顶的阴阳考究还涉及瓦和地面颜色的对应关系,屋顶为天,天为乾、属阳。屋顶之下为地,地为坤,属阴;而普通民居,则用青砖瓦墙,色调淡雅朴素大方,成为皇家建筑对应的阴性色彩的格调。”
                        王导大为佩服,两人越聊越开心,越聊越深入,以至于废寝忘食。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4-05-20 22:54
                        回复
                          看来先前郗鉴把褚裒推荐给王导是有含义的。一是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可以跟在王导身边历练,二是王导需要这样的人才为他出谋划策。
                          就这样,王导他们从330年,开始重建建康宫,克难攻坚,玉汝于成,在332年12月建成,又称台城。
                          新建的都城宫墙三重,外周八里。南面正面是大司马门,直对都城正门宣阳门,两门之间是二里长的御道。御道两侧开有御沟,沟旁植槐、柳。大司马门前东西向横街,正对都城的东、西正门。
                          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郊。宫城北有华林园,原是东吴的旧宫苑。玄武湖旁的覆舟山上有乐游苑,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
                          王导还特别重视都城的洪涝灾害,在城外筑长堤以防水患,并引湖水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和宫内诸沟,再下注南城壕。从此,历经东晋、宋、齐、梁、陈,台城的位置再没有变动过。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4-05-20 22:54
                          回复
                            那天,褚裒到王导府上禀告如何搬迁之事。
                            “不忙说政务,这是今年头春的雨花茶,你尝尝看。”王导一边翻着《礼记》,一边叫下人给褚裒沏了一壶茶。
                            褚裒接了过来,稍稍一闻,香气扑鼻,只见雨花茶外形圆绿、条索紧直、峰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你可知雨花茶的来历?”王导问道。
                            “下官不知,请大人告知。”褚裒谦恭道。
                            “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老妇人突然不见了。再后来,雨花台一带开始遍布葱郁碧绿的茶园。”王导撸了撸胡须,慢慢道来。
                            “哦,还有这个来历。但恕下官直言,这种茶虽好,还不如我家乡河南阳翟的贡茶哩。”阳翟是夏启的都城,夏启曾经在此会盟诸侯进行钧台之享,就用这种茶招待各路诸侯。阳翟后来成了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阳翟茶成了贡茶。
                            “还有这种茶?走,去你家喝一杯。”王导一下子来了兴趣。
                            “还没谈正事呢。”
                            “先喝茶。”王导一招手,褚裒就跟了出去。
                            褚宅。褚裒唤出夫人,见过王导。喝茶前,谢夫人吩咐用人端上一盘橙子。她知道王导爱吃橙子。王导随手拿起一瓣已经被切开的橙子,正待往嘴里送时,突然发现橙肉上有些许盐巴,忙问这是何故。
                            “这是我家那丫头的主意,说这样味道会更香甜。”谢夫人笑着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4-05-20 22:55
                            回复
                              王导吃了起来,果然味道很不错,香甜可口,丝毫没有酸涩感。他便问褚裒女儿在不在府上。
                              不一会儿,从闺房里走出一位十来岁的小姐,只见那小姐生得纤巧削细,面凝鹅脂,唇若点樱,眉如墨画,神若秋水,说不出的柔媚细腻,一身翠绿的裙子,犹如雨打碧荷,雾薄孤山,说不出的空灵轻逸。
                              “大人,这就是犬女褚蒜子。”褚裒介绍道。
                              “王大人,小女子有礼了。”蒜子敛衽,微低头,轻蹲身,上前道万福。
                              王导乐呵呵地向褚蒜子招手,“告诉老夫,怎么想到橙子会放盐巴?”
                              “回禀大人,盐吸收橙子里面的水分,果肉当中的一些有香味的成分就容易挥发出来,于是散发出香气。它还能抑制酸涩味,化痰止咳呢。”蒜子浅浅一笑。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4-05-26 0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