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宋江怒杀阎婆惜”,作者早就大赞县令青天大老爷,宋江宅心仁厚,处处写阎氏母女之恶。然而仔细看,阎婆惜反而是全场最真的一个人。到最后,【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的时县令拿唐牛儿当了宋江的替罪羊;后来唾骂阎婆惜泼烟花、刘高夫妇贪酷害民的花荣,反而又献了屠杀百姓逼降秦明之计。说来又是一个对称,宋江在一头一尾,分别收了花荣、董平这两个性格如出一辙的“伪”人。
宋江像当世大多数儒生一样,虽然真的有忠君报国之心,但也确实苦恋功名。不过作者虽然未必喜欢宋江这种在很大程度上用报国掩盖个人功利心的人,但恐怕也不反对招安。《水浒》流露出来的对儒学的信仰反而比那些唾骂它的士大夫们都坚定的多。
宋江像当世大多数儒生一样,虽然真的有忠君报国之心,但也确实苦恋功名。不过作者虽然未必喜欢宋江这种在很大程度上用报国掩盖个人功利心的人,但恐怕也不反对招安。《水浒》流露出来的对儒学的信仰反而比那些唾骂它的士大夫们都坚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