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洼村办校记黄草洼村办学记贾文富
黄草洼村,是阜平县吴王口乡一个山高坡陡、土地贫脊的小山村。解放前,人们过着糠菜半年粮、辛苦度岁月的穷日子。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孩子出生后,有了劳动能力,就帮着父母家人干农活儿。所以,很少有人读书识字,全村只有两三户生活较富裕的人家有识字的人。写个地契、文书之类的东西,都需要花钱请先生代劳。解放后,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土改斗地主,分田地,家家有地种,人人有饭吃。紧接着,人民政府号召“村村办学校,人人要识字”。大山深处的黄草洼村民听到这个消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村里要办学堂了!真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茶余饭后,人们聚集在一起,纷纷议论:“既要请教书先生,还要盖个像样的学堂。”人民政府办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一九五〇年春天,上级派来了一位老师,名叫孙毓伟。老师来了,还得有教室,还要招收学生,村干部们马上忙活起来。村里有处老院,靠西边有三间正房,当时闲置没有人住,教室就暂时定在那里。学生不分年龄大小,愿意学的都参加,一统计有几十个。课也好上,都是一年级,开始学识字。只是因年龄大小,要分开学。年龄大的,白天还要干农活儿,只能安排晚上学。老师白天教年龄小的,晚上教年龄大的。时间久了,干脆把晚班叫做“夜校”。学校就这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学了。 办学堂,要有长远打算。首先要建个像样的教室,老师教学要有黑板,学生写字也要有桌椅。限于当时的条件,黑板就用黄土在墙上抹一方块,弄点锅眉灰刷黑,凑合可以使用。学生写字没石板、石笔,就拿块瓦片,每个学生给一截老师用剩的粉笔头。开始是自带小凳子,后来寻到几块木板,弄成高低错落的几排桌凳。这样,总算初步有了教室的雏形。 当时,黄草洼还没通电。上课,白天还可以;晚上没有光亮,是学不成的。点灯的煤油,既贵又不容易买到,那也得想办法学。有的带个素油灯,有的带着羊油罐当蜡,也有端上火盆,点燃干柴照亮的。宁静的小山村,漆黑的夜晚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人,一个人,一个人有左手和右手。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两手合力吃饭菜。” 那时学语文的拼音字母,还是老式的中文拼音字母,英文字母还没有代替中式的汉语拼音。“ɑ”写作“ㄚ”,“u”写作“ㄨ”。老师根据字形编写的顺口溜,让学生们容易记住:“欺(qㄑ)一拐,哥(ɡㄍ)两拐,摸(mㄇ)像门框,厂(hㄏ)喝彩。啊(ɑㄚ)是丫,乌(uㄨ)是叉,鹅(eㄜ)像秤钩,安(ɑnㄢ)像马……” 学文化,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是件很吃力的事,光学会读远远不够,还要会写才行。整个黄草洼,掀起了一股学文化热潮。年轻人聚到一块就谈论学识字,互相探讨,你考我写,你念我听。还有个放羊的后生,弄到一本《新华字典》,把羊赶到山上,有时间就对着拼音学文字,看着解释识字义,用木棍在土地上写笔画,每天都学几个字,学了不少字。他出个字,能考住不少识字人。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杂货的货郎担子,货物中就有石板和石笔。石板镶有木框,两面平整光滑,可写百十多个字。那个年代纸很少,低年级上学有个石板,是很让人羡慕的事。一块石板四角钱,当时就卖了不少,但也有不少人没买。因为,四角钱对于一些农家来说,是一个大开销,没舍得买。 接下来,村干部召集全村人商量建学校盖教室的事。深山老林盖房子,木料不用愁,山上有的是;盖房需出工,大家都表示随叫随到。全村人一致认为,盖学校就要盖黄草洼最好的房子,这种理念与现在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脉相承。地点就选在村东头打麦场最宽阔的地带。备料开始了。全村劳力都出动,不几天就备齐了盖房所需的材料。大梁是从村边后山上砍的青树。青树坚硬耐腐,是大山中较为上讲究的树种。开始包台子打地基了。为了孩子们不受冻,地基包成了地灶式。从地灶口点燃柴禾,火焰苗直抽各个地道,过火又快又好。按大家的要求,请来的木匠把教室盖成了四间五道檩重梁房。重梁就是梁上再架一根梁,五道檩是除脊檩、边檩外,两边都有二路檩。这样结构的房,在黄草洼建筑史上还属首次,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建学堂是何等重视!学堂盖好了,三间教室,靠东边的一间用门窗隔开,是老师的办公室和卧室。门窗也精雕细琢,弄出花样,上边是方格子窗棂,下边是条木状木板。装起来是教室,拆开了是舞台,一屋两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黄草洼盖戏楼前,唱戏和一些较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可以说是物尽其用,物超所值。
黄草洼村,是阜平县吴王口乡一个山高坡陡、土地贫脊的小山村。解放前,人们过着糠菜半年粮、辛苦度岁月的穷日子。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孩子出生后,有了劳动能力,就帮着父母家人干农活儿。所以,很少有人读书识字,全村只有两三户生活较富裕的人家有识字的人。写个地契、文书之类的东西,都需要花钱请先生代劳。解放后,穷苦百姓翻身做了主人。土改斗地主,分田地,家家有地种,人人有饭吃。紧接着,人民政府号召“村村办学校,人人要识字”。大山深处的黄草洼村民听到这个消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村里要办学堂了!真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茶余饭后,人们聚集在一起,纷纷议论:“既要请教书先生,还要盖个像样的学堂。”人民政府办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一九五〇年春天,上级派来了一位老师,名叫孙毓伟。老师来了,还得有教室,还要招收学生,村干部们马上忙活起来。村里有处老院,靠西边有三间正房,当时闲置没有人住,教室就暂时定在那里。学生不分年龄大小,愿意学的都参加,一统计有几十个。课也好上,都是一年级,开始学识字。只是因年龄大小,要分开学。年龄大的,白天还要干农活儿,只能安排晚上学。老师白天教年龄小的,晚上教年龄大的。时间久了,干脆把晚班叫做“夜校”。学校就这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学了。 办学堂,要有长远打算。首先要建个像样的教室,老师教学要有黑板,学生写字也要有桌椅。限于当时的条件,黑板就用黄土在墙上抹一方块,弄点锅眉灰刷黑,凑合可以使用。学生写字没石板、石笔,就拿块瓦片,每个学生给一截老师用剩的粉笔头。开始是自带小凳子,后来寻到几块木板,弄成高低错落的几排桌凳。这样,总算初步有了教室的雏形。 当时,黄草洼还没通电。上课,白天还可以;晚上没有光亮,是学不成的。点灯的煤油,既贵又不容易买到,那也得想办法学。有的带个素油灯,有的带着羊油罐当蜡,也有端上火盆,点燃干柴照亮的。宁静的小山村,漆黑的夜晚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人,一个人,一个人有左手和右手。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两手合力吃饭菜。” 那时学语文的拼音字母,还是老式的中文拼音字母,英文字母还没有代替中式的汉语拼音。“ɑ”写作“ㄚ”,“u”写作“ㄨ”。老师根据字形编写的顺口溜,让学生们容易记住:“欺(qㄑ)一拐,哥(ɡㄍ)两拐,摸(mㄇ)像门框,厂(hㄏ)喝彩。啊(ɑㄚ)是丫,乌(uㄨ)是叉,鹅(eㄜ)像秤钩,安(ɑnㄢ)像马……” 学文化,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是件很吃力的事,光学会读远远不够,还要会写才行。整个黄草洼,掀起了一股学文化热潮。年轻人聚到一块就谈论学识字,互相探讨,你考我写,你念我听。还有个放羊的后生,弄到一本《新华字典》,把羊赶到山上,有时间就对着拼音学文字,看着解释识字义,用木棍在土地上写笔画,每天都学几个字,学了不少字。他出个字,能考住不少识字人。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杂货的货郎担子,货物中就有石板和石笔。石板镶有木框,两面平整光滑,可写百十多个字。那个年代纸很少,低年级上学有个石板,是很让人羡慕的事。一块石板四角钱,当时就卖了不少,但也有不少人没买。因为,四角钱对于一些农家来说,是一个大开销,没舍得买。 接下来,村干部召集全村人商量建学校盖教室的事。深山老林盖房子,木料不用愁,山上有的是;盖房需出工,大家都表示随叫随到。全村人一致认为,盖学校就要盖黄草洼最好的房子,这种理念与现在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脉相承。地点就选在村东头打麦场最宽阔的地带。备料开始了。全村劳力都出动,不几天就备齐了盖房所需的材料。大梁是从村边后山上砍的青树。青树坚硬耐腐,是大山中较为上讲究的树种。开始包台子打地基了。为了孩子们不受冻,地基包成了地灶式。从地灶口点燃柴禾,火焰苗直抽各个地道,过火又快又好。按大家的要求,请来的木匠把教室盖成了四间五道檩重梁房。重梁就是梁上再架一根梁,五道檩是除脊檩、边檩外,两边都有二路檩。这样结构的房,在黄草洼建筑史上还属首次,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建学堂是何等重视!学堂盖好了,三间教室,靠东边的一间用门窗隔开,是老师的办公室和卧室。门窗也精雕细琢,弄出花样,上边是方格子窗棂,下边是条木状木板。装起来是教室,拆开了是舞台,一屋两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黄草洼盖戏楼前,唱戏和一些较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可以说是物尽其用,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