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lus吧 关注:118贴子:2,302

性别为何是一种「位置认同」,以及符号化的剩余生产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生殖系统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无法覆盖性别身份的差异,这点我们可以考察消费品来进一步明确:
今天流行的女性消费物,大多数其实都来源于男性。比如裙子、丝袜以及高跟鞋等等物品,其实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都是属于男性的,尤其高跟鞋本来就是一种方便上流男性骑马的工具。
这种象征的性别身份的消费符号能够在两性之前来回切换,恰恰意味着性别身份的不稳固性,换句话说,如果男性/女性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稳固的划分方法,那么某种符号从一开始也必然会属于某一性别,它不会像今天这些消费符号一样来回切换。


IP属地:江苏1楼2024-04-22 10:43回复
    另外,我们可以考察另外两种消费符号,去进一步明晰男性/女性的性别身份到底指什么:
    第一种是脸部按摩仪之类的「美容工具」,大家可以淘宝搜一下,我这里就不放图了。这些脸部按摩仪显然是仿造男性生殖器而设计的,这里面包含了一重「凝视」的逻辑,即女性的美容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内化了的凝视活动,当她在使自己「看上去更好看」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想象一个他者在看她,而消费社会为其提供的工具以一种男性生殖器的形式出现,更为这种「想象自己的被看」提供了一重「自己在欲望异性」的隐晦含义,同样,今天的尖头高跟鞋同样如此。
    第二种是女性的「工作服饰」或者「劳动服饰」,比如牛仔裤的前襟设计本来是转为男性泌尿系统提供的方便设计,它转为男性泌尿系统服务,但今天的女性牛仔裤仍然保留了这种设计,这就很奇怪了。同理,女性的职业装其实是一种把尺寸改小的男性职业装。前者提供的隐晦含义在于,女性牛仔裤是一种男性牛仔裤被遴选后的剩余物,女性并没有获得一种专属于自己的牛仔裤设计,同样的,改小的西装其实是一种「弱化改造」,与男性西装追求合身和平整不同,女性西装要去突显女性的生理特点,从而体现为一种身体上相对于男性的弱化倾向。


    IP属地:江苏2楼2024-04-22 10:52
    回复
      按照拉康的理论,欲望的产生是主体在进入俄狄浦斯第一阶段时,由于母亲他者对自己的「需要」产生误解(此时母亲他者其实是处在象征秩序中,她无法回应前象征秩序中的需要),从而使母亲他者接收到的「要求」与自己发出的「需要」是不等同的,在这里,需要和要求之间的落差迫使主体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到底要什么?
      这里的主语发生了置换,即从「我」换成 「你」,是因为主体在镜像阶段中根本无法分清什么是「我」以及什么是「你」,这里主体的认同是一种错乱的,主体通过镜像对自我的破碎的身体感觉进行整合,而形成的「我」,在这里其实是一种「你」或者「他」。
      同时,由于母亲他者会主体需要的回应的错置,导致主体误以为母亲他者在「使用」主体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母亲他者会被阐释为欲望着菲勒斯,也就是欲望着主体自身的他者),因此在需要和要求之间的差值中产生的欲望,必然是一种翻转的欲望,即——
      我的欲望,其实是我自己被欲望。


      IP属地:江苏3楼2024-04-22 11:00
      回复
        在厘清欲望的机制之后,我们就可以说,通过消费符号去指出的那个欲望着男性的女性,本质上是男性对女性的欲望,即男性欲望着称为女性的欲望。


        IP属地:江苏4楼2024-04-22 11:01
        回复
          为了便于没有精神分析和哲学基础的人理解,这里我写得比较简略。
          上面的内容可以证明性别的不对等性,即性别身份本身是有欲望的机制在的,即男性欲望的女性(等价于男性欲望着成为女性的欲望)。
          但事实上在性别认同机制中不是男/女的二元组问题,这点我们可以考察历史叙事就能发现。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历史从来都不是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客观陈述,而是历史的叙事本身就包含了讲述历史的人对当下的理解,也就是历史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以自身正在经历的现状为目标,去重新陈述曾经发生了什么。
          考察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我们都能发现一种英雄叙事,即总有一个男人是在其他男性群体之外的,并且这个男人拥有最大的权力和最强的能力。
          中国的皇帝,西方神话中的上帝,希腊神话中的朱庇特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结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叙事结构本质上促成了一种对 luan lun 禁止——由于有一个不受 luan lun 禁忌约束的男人,使得其他男人必然处在 luan lun 禁忌的约束之下。
          这个结论乍一看比较荒谬,但其实如果懂一点主奴辩证法或者懂一点精神分析式的主奴辩证,也就是外密性原则就更容易理解了,即一个主体的自我认同,其实构建在对同类主体之中的另一主体的排出之上的,这是一种既是内又是外的关系,所以叫外密性。


          IP属地:江苏5楼2024-04-22 11:24
          回复
            深入浅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2 11:24
            回复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构成性别认同的是一种三元关系,即被放逐的无所不能的男性,以及借此构建自我认同的男性,和男性的欲望对象——女性。


              IP属地:江苏7楼2024-04-22 11:26
              回复
                所以性别机制根本上是围绕着「男性」这一身份构建的,只不过这里的男性从来就不是一个主人位置,而是被奴役的位置——被那个无所不能的男性奴役。


                IP属地:江苏8楼2024-04-22 11:29
                收起回复
                  所以女性的欲望对象从来都不是现实的男性,而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男性,因而男性都喜欢slut ,但又抗拒slut ,并且女性喜欢男性中的强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4-22 11:59
                  收起回复
                    厉害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22 12:29
                    回复
                      这个三元关系具体就是:
                      1. 拥有菲勒斯的男性;
                      2. 被阉割的男性;
                      3. 作为欲望对象的女性。
                      其中任何一个性别都必须放在这组三元关系下进行考察才能获得意义,这就是所谓结构主义视角,进而在这样一组结构中,任何一个中情况本质上都是一个位置,即——
                      1. 被放逐者;
                      2. 因放逐他人而被阉割者;
                      3. 被欲望者。
                      因此三者之间互相施动而都成为受动方。
                      这也就是为什么性别是一种位置认同,因为性别本身就是处在这种一种三元结构互相作用的位置,而从来不是一种意义。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4-22 13:40
                      回复
                        拉康的性别理论通常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上内容就是第一个阶段中拉康主要陈述的东西,主要在第三期研讨班中,而在解释为什么女性作为一种性别他不能像男性一样通过外密性原则去构建自己的意义,拉康用的说法是「女体(指拥有女性生殖系统的主体)不具备任何可被象征化的材料,所以引发了认同」。这一点就成为保包括伊利格瑞在内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家攻击的点,而这一点又在第二十期研讨班 encore 中通过性化公式得到修正。
                        性化公式中阐述了一种剩余的逻辑(以下出自我写过的其他东西)——
                        在所有(男性)主体都收到菲勒斯功能的支配下,存在一个(男性)主体不受菲勒斯功能的支配。后者就是前者为了确立自我而施行的外密性原则;对于女性来说,则是所有女性主体不全被菲勒斯功能支配,没有一个女人不受菲勒斯功能支配。后者则是一种与无限性联通的,被拉康用宗教式神秘体验阐释的「他者原乐」。
                        对于女性位置有个关于拉康和他情人的小插曲,这里就不八卦了。
                        也就是说,女人的不完整,也就是不具备可象征化的材料,实际上并非体现在两性生殖器的差异上,而体现在原乐的差异上,女性拥有一种无法被象征化,即不存在他者的他者原乐(之所以女性会有他者原乐,是因为女性本质上就是被男性建构出来的,欲望着菲勒斯的欲望对象,也就是男性的幻想本质上是成为女性的欲望对象,因而女性本来就有一重他者身份,即女性对菲勒斯的欲望),因此导致女性在主体的匮乏性之外还有一重「剥夺」,这种剥夺实际上是象征化的失败。与之相比,男性的享乐整个就是受到(欠缺的)菲勒斯功能支配的,因此形成了基于符号秩序下的幻想。
                        所以引发性别认同问题的其实是菲勒斯支配(**的支配、符号秩序的支配)以及符号秩序的匮乏性。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4-22 13:45
                        收起回复
                          也就是说,正是符号秩序的不完备,导致从一开始就去认同他者化的女性位置的主体,因为不存在他者的他者(性秩序只有三元,没有第四元),导致必然会产生剩余——既然是象征秩序规定了主体位置的同时也规定了享乐模式,因此这种剩余会体现为一种在符号秩序外的享乐模式,就是他者原乐。
                          关于符号秩序的不完备性应当如何理解,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拉康说,性别对立本质上不是男性和女性的对立(这是他对当时法国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回应,因为当时拉康也成为女性主义者的攻击目标之一),而是有性者和无性者的对立,这里的有性者指的其实是拥有菲勒斯的那个被放逐的男性。
                          换句话说,事实上性别从来都是只有一个——菲勒斯——而不是两个或者三个,性别秩序的三元组本质上是围绕菲勒斯而结构的。
                          这个论点对于理解性别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为什么性别只会有一个(以下内容同样出自我以前写的东西)——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果这世上真的有某类符号可以完全覆盖人类和人类之间某些天然的差异,那么这类符号的数量只有「一」,不会有「二」以及更多,可类比为,如果人类的「性别(天然的)」真的可以用某种符号代替,那么这个符号就只会有一个而不是两个。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性别身份的场景置换为另一个更简单的场景:
                          假设小美和小帅是一对好朋友,小美现在手里有一块糖,它想要将其没有保留、完全均等地共享给小帅,请问它应该怎么做?
                          有些人可能会说:可以量尺寸,再除以二,很抱歉,这世上没有任何加工工艺的精度能完全保证这颗糖的密度和重量是绝对平均分布的;
                          另一些人可能会说:那可以称重,再除以二,很抱歉,这世上同样没有任何测量仪器的精度能完全保证自己能够绝对反映这颗糖的重量的。
                          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测量仪器和技术与现实世界之间无法绝对地一比一对应,就会导致小美是不可能把这颗糖绝对平均地共享给小帅的,那么,还有什么做法?
                          很简单,就是让小美成为小帅,此时两者拥有的糖就是绝对平均且毫无保留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果某类性别划分机制可以完全覆盖人类的所有性别上的差异,那么这个机制中的性别只会是一个而非两个或更多。
                          所谓「测量仪器」无法和现实世界绝对对应,指的其实就是「芝诺悖论」。
                          对世界进行测量,其实就是「符号化」,而无法绝对对应,就是符号秩序的不完备。
                          因此任何一种符号化的手段都必然会有剩余,这就是剩余生产性,正因如此 LGBT 运动即使使用了这世上所有的字母之后,仍然无法穷尽人类的性别差异,这就是因为任何符号化的尝试都必然有剩余,最后你只能用「无」或者「全」这样的概念去指代那个剩余。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4-22 13:56
                          收起回复
                            明确了以上理论后,我们就能发现,同性恋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即符号化性别认同的倒错和剩余享乐——
                            前者为在同性恋关系中仍然保留性别认同,只不过这种性别认同与符号秩序分配给他的位置之间不同,因此这种一种倒错结构;
                            后者为在同性恋关系中不承认性别,因此他们的享乐模式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女性位置上的他者原乐而产生的,因此者就是一种剩余享乐——剩余性别/无性别。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4-22 13:59
                            收起回复
                              当然拉康不可能仅止步于此,他会进一步指出「菲勒斯不存在」。换句话说,符号秩序的不完备其实是根本性的,那个被放逐的拥有菲勒斯的男性其实是不存在的,它仅仅是一个被结构出来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不等于他自身」。
                              也就是说,性别的划分只有「一」根本上也是假象,事实上性别的划分是「非一」,他者原乐的存在从外部整个否定了符号秩序,使得菲勒斯性别根本上成为一种幻想。
                              而他者原乐的这种否定性,使其处在真理位置——不可被符号化的,只能被「半说」(half-sense)的真理——也就是对符号秩序的否定。


                              IP属地:江苏16楼2024-04-22 14: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