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直观地体现鸭子的生长优势,这里选取了同为4-5岁的鸭龙(对应已知最小的渐进个体RSM P2610.1)和霸王龙(“Baby Bob”)作比较。可以看出该年龄段下的鸭龙拥有巨大的体型优势,而此时的霸王龙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崽子。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鸭龙和捕食者的差距会逐渐缩小。14-15岁左右时,有的霸王龙个体已经可以把鸭龙反超,但对另一些同龄的捕食者而言,它们依然是具有挑战性的猎物,比如下图的兰斯矮暴龙正模CMNH 7541【备注3】

【备注3】根据今年SVP年会摘要中克里斯托弗·格里芬等人的研究,矮暴龙正模很可能是一个已经完全成熟的个体。由于正模标本只保留了头骨,缺少可供组织学取样的肢体或肋骨元素,研究人员选取了可能包含生长记录的舌骨部位来检测矮暴龙的成熟状态。令人惊讶的是,CMNH 7541的舌骨有强烈的迹象表明该个体已经完全成年:其皮质被广泛重塑并保留了至少14个生长停滞线(LAG)。此外,髓腔被发育良好的骨内板层包围,最外层的皮质保留了外周休止线(EFS)。通过对其他主龙类(包括现存的鸵鸟、美洲短吻鳄、钝吻古鳄和以鸭龙、腔骨龙、异龙为代表的非鸟恐龙)及鳞龙类(巨蜥)的组织学分析也表明,舌骨与肋骨的组织学最为相似。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尽管目前仍有观点将矮暴龙视为霸王龙的幼年个体,但最可能的解释还是矮暴龙正模代表了一个独立、小型化的暴龙类物种。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鸭龙和捕食者的差距会逐渐缩小。14-15岁左右时,有的霸王龙个体已经可以把鸭龙反超,但对另一些同龄的捕食者而言,它们依然是具有挑战性的猎物,比如下图的兰斯矮暴龙正模CMNH 7541【备注3】

【备注3】根据今年SVP年会摘要中克里斯托弗·格里芬等人的研究,矮暴龙正模很可能是一个已经完全成熟的个体。由于正模标本只保留了头骨,缺少可供组织学取样的肢体或肋骨元素,研究人员选取了可能包含生长记录的舌骨部位来检测矮暴龙的成熟状态。令人惊讶的是,CMNH 7541的舌骨有强烈的迹象表明该个体已经完全成年:其皮质被广泛重塑并保留了至少14个生长停滞线(LAG)。此外,髓腔被发育良好的骨内板层包围,最外层的皮质保留了外周休止线(EFS)。通过对其他主龙类(包括现存的鸵鸟、美洲短吻鳄、钝吻古鳄和以鸭龙、腔骨龙、异龙为代表的非鸟恐龙)及鳞龙类(巨蜥)的组织学分析也表明,舌骨与肋骨的组织学最为相似。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尽管目前仍有观点将矮暴龙视为霸王龙的幼年个体,但最可能的解释还是矮暴龙正模代表了一个独立、小型化的暴龙类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