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三大企业排放达标仍致千人血铅超标m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5日17:39 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3月24日电题:“血铅超标”处置暴露标准“错位”
新华社记者林嵬、梁鹏
河南省济源市在处理2009年千余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
环境保护部门调阅近5年监测数据并实地测查发现,济源三大铅冶炼企业均实现达标排放。企业既已达标,群众为何中毒?
这类事件暴露企业现行排放标准与人体健康标准互不配套、存在差距等问题。
困惑一:老企业,新“准入”
2009年下 m半年,继陕西凤翔、湖南武冈、昆明东川区相继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河南济源检测出中重度铅中毒儿童1000多名。
济源有“中国铅都”之称,铅产量占全国的30%。豫光金铅、万洋、金利三大企业实力在全国行业排名前列。
事件发生后,济源以豫光金铅、万洋、金利三家企业主要生产单元为中心,以1000米范围为界划定防护区,组织群众搬迁。
克井镇佃头村距离豫光金铅公司排污口超过1000米,没有列入防护区,村民强烈要求享受防护区同等保护。
济源市副市长田志华说:“群众要求有合理性,但企业与人居距离标准到底是多少,国家规定十分模糊。如果将距企业1000米以外的村庄纳入防护区,2000米外的怎么办?”
我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3月正式实施,规定居民集中区以及医院和食品、药品企业“周边1公里内,不得新建铅锌冶炼项目,也不得扩建除环保改造外的铅锌冶炼项目。”
济源三大铅企建厂在“准入条件”出台前。这些老企业如何确定与民居的距离,“条件”中没有明确规定。
济源套用国家标准处置善后。田志华说:“由于缺乏明确标准,济源邀请国内环保专家对所有涉铅企业周边环境进行‘后评估’,以确定哪些企业要关停,哪些群众要搬迁。”
困惑二:排放达标,仍存祸害
济源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空气质量2003年列全省倒数第二,属重度污染。济源2004年起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铅冶炼烧结锅工艺,2006年起连续3年跻身河南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
记者走访三家企业,发现厂区内没有明显烟尘,废水闭路循环已实现。济源市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真理说:“我们每月对企业检测至少2次,还有夜间突击检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从近5年驻厂检测和在线检测数据看,豫光、金利、万洋三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河南省环保厅监测发现,企业周边地下水都是一类二类水,空气质量良好。造成铅污染的原因一是铅、镉等重金属及其氧化物多年富集;二是当地政府重点防控企业达标排放,忽视了排放达标后仍存在的环境影响。初步监测结果表明,三大铅冶炼企业1公里内土壤不同程度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河南省科技资询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易移成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人体健康标准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环境对污染物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因此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人体健康标准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不同规定。”
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之间存在差距。我国空气质量标准铅含量年均值是每立方米1微克,而工业排放标准是每立方米10毫克,相差1万倍。虽然大气有稀释作用,但两项标准能否衔接有待研究。
新华社郑州3月24日电题:“血铅超标”处置暴露标准“错位”
新华社记者林嵬、梁鹏
河南省济源市在处理2009年千余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
环境保护部门调阅近5年监测数据并实地测查发现,济源三大铅冶炼企业均实现达标排放。企业既已达标,群众为何中毒?
这类事件暴露企业现行排放标准与人体健康标准互不配套、存在差距等问题。
困惑一:老企业,新“准入”
2009年下 m半年,继陕西凤翔、湖南武冈、昆明东川区相继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河南济源检测出中重度铅中毒儿童1000多名。
济源有“中国铅都”之称,铅产量占全国的30%。豫光金铅、万洋、金利三大企业实力在全国行业排名前列。
事件发生后,济源以豫光金铅、万洋、金利三家企业主要生产单元为中心,以1000米范围为界划定防护区,组织群众搬迁。
克井镇佃头村距离豫光金铅公司排污口超过1000米,没有列入防护区,村民强烈要求享受防护区同等保护。
济源市副市长田志华说:“群众要求有合理性,但企业与人居距离标准到底是多少,国家规定十分模糊。如果将距企业1000米以外的村庄纳入防护区,2000米外的怎么办?”
我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3月正式实施,规定居民集中区以及医院和食品、药品企业“周边1公里内,不得新建铅锌冶炼项目,也不得扩建除环保改造外的铅锌冶炼项目。”
济源三大铅企建厂在“准入条件”出台前。这些老企业如何确定与民居的距离,“条件”中没有明确规定。
济源套用国家标准处置善后。田志华说:“由于缺乏明确标准,济源邀请国内环保专家对所有涉铅企业周边环境进行‘后评估’,以确定哪些企业要关停,哪些群众要搬迁。”
困惑二:排放达标,仍存祸害
济源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空气质量2003年列全省倒数第二,属重度污染。济源2004年起逐步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铅冶炼烧结锅工艺,2006年起连续3年跻身河南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
记者走访三家企业,发现厂区内没有明显烟尘,废水闭路循环已实现。济源市环保局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李真理说:“我们每月对企业检测至少2次,还有夜间突击检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从近5年驻厂检测和在线检测数据看,豫光、金利、万洋三家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河南省环保厅监测发现,企业周边地下水都是一类二类水,空气质量良好。造成铅污染的原因一是铅、镉等重金属及其氧化物多年富集;二是当地政府重点防控企业达标排放,忽视了排放达标后仍存在的环境影响。初步监测结果表明,三大铅冶炼企业1公里内土壤不同程度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河南省科技资询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易移成说:“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人体健康标准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环境对污染物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因此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人体健康标准中相关指标值作了不同规定。”
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之间存在差距。我国空气质量标准铅含量年均值是每立方米1微克,而工业排放标准是每立方米10毫克,相差1万倍。虽然大气有稀释作用,但两项标准能否衔接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