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吧 关注:28,032贴子:97,563
  • 9回复贴,共1

黄盛璋教授研究李清照所犯的硬核错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17 10:30回复
    《金石录后序》记录的“颁金”谣言,黄盛璋解释:谓“(赵明诚)以财物颁赐金人,意即通敌。”
    “颁”字用于尊对卑,“颁金”谣言实际是:谣传金酋颁赐财物给了赵明诚。


    IP属地:广东2楼2024-04-17 10:59
    回复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
      敝人辨:“少陆机作赋之二年”与李清照出嫁时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全文都压根没有直接或间接说自己十八岁出嫁。黄盛璋称:李清照非常明确地交待自己建中辛巳年十八岁出嫁,毫无逻辑、毫无事实依据。


      IP属地:广东3楼2024-04-17 11:41
      回复
        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
        敝人辨:《后序》落款时间为:绍兴二年、壬子年八月初一日甲寅时辰,纯用干支表示为:壬子年 己酉月 戊子日 甲寅时辰,对应公元1132年9月11日凌晨3~5点钟。《后序》落款标写时间完全符合夏历历法。黄盛璋所改的《后序》落款时间是夏历历法不存在的时间。


        IP属地:广东4楼2024-04-17 13:07
        回复
          致黄盛璋:宋代记清照改嫁明确无疑的仅2家,非7家
          黄教授:
          您在《李清照事迹考辨》一文中称:“宋代记载清照改嫁明确无疑的共有7家”。而我查实,能够称得上“宋代记载清照改嫁明确无疑的”仅有2家,而非您所称的共有7家。
          您所称的7家,其中3家记李清照事,未见有“改嫁”或等同于“改嫁”的词语,且均未提及清照涉张汝舟案,这3家为:晁公武、赵彦卫、陈振孙。兹说明如下:
          1、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载“右皇朝李氏,格非之女,先嫁赵诚之,……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先嫁……”后面没有明确说明,可以理解为后来改嫁,也可以理解为后来丈夫死了,她独个儿流落江湖。晁公武并未“明确无疑”地指清照改嫁,只是“明确无疑”地指清照“然无检操”。晁公武可能直接或间接听王灼说过清照改嫁事,晁公武个人应该是倾向于采信清照改嫁之说,但不敢100%肯定,不好明确地述录到书上,于是写下模棱两可的文字以避捏造具体事实以毁谤人之非。晁公武没有提及清照涉张汝舟案。【基于“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写的“先嫁”】≠【后来改嫁】;【然无检操】≠【改嫁】。
          2、赵彦卫本人在《云麓漫钞》中称“李氏自號易安居士,趙明誠德夫之室”,并未言清照改嫁;赵彦卫收录于《云麓漫钞》中的《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也没有“改嫁”或等同于“改嫁”的词语,却分明有意诱导读者隐隐约约觉得清照曾经改嫁。最早提到《启事》(《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是胡仔,没有理由怀疑《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是赵彦卫伪作。赵彦卫没有提及清照涉张汝舟案。
          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名士李格非文叔之女,嫁东武赵明诚德甫。晚岁颇失节。”陈振孙也未“明确无疑”地指清照改嫁,陈振孙应该看到过前人笔记记载清照改嫁、其人无节操之类的文字,陈振孙个人应该是倾向于采信清照改嫁之说,但不敢100%肯定,不好明确地引录到书上,于是写下“晚岁颇失节”这样含糊其辞的话,以避捏造具体事实以毁谤人之非。陈振孙也没有提及清照涉张汝舟案。【晚岁颇失节】≠【改嫁】。
          您所称的7家,其中2家:洪适、李心传,此2家之宋代刻版书,久已失传;此2家之书在历史流传中,多次被后人加入自己的著作。兹辨述如下:
          1、洪适撰的《隶释》版本流传情况较复杂。《隶释》成书后,民间曾有很多抄本流行。宋刻本《隶释》失传已久,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刻本是明万历戊子(1588年)王云鹭刻本,系依抄本经重新编整后刻印,其所依抄本“或曰元人手抄,亡其姓氏”。清代乾隆戊戌(1778年)汪日秀据王本重刻,经过“一一为之厘定增补”,这一版本后来为洪氏晦木斋翻刻,成为今日的通行版本。《隶释》在流传过程中,被人加入了不少文字,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所见《隶释》中“李又更嫁”文字,无从确定是否原撰者洪适所写。
          2、李心传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现存有光绪五年(1879 年)仁寿萧氏和光绪八年广雅书局两种刻本,还有1936 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1956 年中华书局曾用原纸型重印)。这三个本子都来源于《四库全书》本,而《四库》本《要录》又是从《永乐大典》中录出。修《大典》时曾在注文中加进了一些后人的著作,修《四库全书》时又有窜改,再经过多次传抄、翻刻,这几个版本都有不少问题。”《要录》在流传过程中,被人加入了不少文字,这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明朝、清朝官方在《要录》中加补了大量注文,《要录》中注文:“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自号易安居士。”文字无从确定到底是原书撰者李心传所写、还是后人加入。
          宋代记清照改嫁明确无疑的实际仅有2家:胡仔、王灼,二人都是苏轼的狂热崇拜者,二人都对清照在《词论》中批评了苏轼的词作强烈不满,胡仔伪造《投内翰綦公崇礼启》,王灼诬易安居士写无与伦比的淫言歌词,正是此二人诬清照改嫁。
          易安居士吧吧务敬致
          注:本文是以信函格式写成的作文,实际并未发给黄教授。本文正文摘自《苏轼的狂热崇拜者胡仔、王灼诬易安再嫁考》,文字有整理。


          IP属地:广东5楼2024-04-17 13:20
          收起回复
            中国人说:诗无达诂,文无达诠;西方人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诗词文章(包括档案实录),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但诗文总有硬核不容狡辩的部分,总不能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IP属地:广东6楼2024-04-18 0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