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6日
漏签
0
天
x4基石吧
关注:
14,118
贴子:
198,879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玩乐
4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x4基石吧
>0< 加载中...
星门网络工业布局发展分析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贴吧用户_0327NSA
响尾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浅玩了800多小时,个人来讲不是很喜欢一些up推荐的开局捡驱逐舰然后开始倒卖卫星这开局一流程,总是有一种买办和利用bug的感觉。因此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如何从零建立一套鲁棒和高效的生产线,前期为了积累资本,后期则是脱离对各大势力的工业体系的依赖。7.0很快就要更新了,尝试了一下测试服发现E社调整了一些星区资源的分布,于是想在7.0正式发布之后重开一个档实践一下800多小时以来的想法。借着这个机会将这些思考整理成文档,一是作存档以备之后参考,二是向各位分享一下个人的愚见。
送TA礼物
IP属地:英国
1楼
2024-04-12 10:48
回复
贴吧用户_0327NSA
响尾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 工业布局方案分析
星门网络的工业布局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案,各有优劣:
1.1.总部复合工厂
围绕HQ总部建造的超级复合工厂,涵盖从P0的固气资源加工到舰船生产的一切生产流程,一座超级工厂便可以生产所有的工业产品。
1.1.1.优势
省略中间产品运输过程
产线调整简单
产品产消比反映直观
1.1.2.劣势
生产模块调整不够灵活
建造速度缓慢
产品销售需要借助贸易节点进行分销
1.2.单一工业基地
在特定的星区中建立工业基地,和总部复合工厂方案不同,单一工业基地方案将每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分散于各自的生产型空间站中。工业基地的选址初步确定于“诺皮利奥的财富”星区,其优势在于交通便利,并且贯穿星区的高速公路可作为总线极大缓解这一方案具有的中间产品物流迟滞问题;然而劣势在于“诺皮利奥的财富”星区距离P0资源开采地距离较远。
1.2.1.优势
生产模块调整灵活
建造速度快
充分利用星区地块资源
1.2.2.劣势
产品销售需要借助贸易节点进行分销
可能出现重复建造
中间产品物流过程可能迟滞并且需要额外的运输舰队
1.3.区域性工业中心
在每一个势力的领空选择一个星区作为区域性工业基地,按照势力工业分布由高级到低级地建立相适应的工业生产体系
1.3.1.优势
由于是市场导向所以理论上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
1.3.2.劣势
空间站分布零散导致的管理不便
很难具有完整生产门类的工业体系
建造重复和中间产品物流迟滞的问题相比前两种方案更加严重
IP属地:英国
2楼
2024-04-12 10:50
回复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327NSA
响尾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 工业布局发展路径
鉴于上述三种工业布局方案的优缺点和实际发展情况,计划将工业布局发展路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区域性工业中心的形式。在各势力领空按照实际市场情况建立稳定高价值产品供应链,积累原始资金。同时在这一阶段开始建立星门网络的开采站网格体系,实现产品及下游生产线的自主供应。
第二阶段采用单一工业基地方案,依托某一星区(具体位置待定,初步计划于“诺皮利奥的财富”)建立P1及以上的完整工业产品线和造船厂生产线。同时进行产业升级,将主要收入来源产业从P1,P2产品加工转变到造船上来。
第三阶段采用总部复合工厂方案,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创世计划所要求的总部移动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方向是依托已建立的的工业生产体系将HQ建造为一个具有自给自足生产能力和巨量资源仓储能力的复合型超级工厂。
IP属地:英国
3楼
2024-04-12 10:51
回复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327NSA
响尾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3. 工业布局方案可行实现细节
3.1.区域性工业中心
P1到P3的加工厂应建立于各个工业中心,形成产业集群,而P0资源开采站则应分布到矿脉上去。
开采站网格和产业集群建立的过程中都应注意每个空间站的产品单一化,即将能量电池生产和P1到P3产品的生产线分开。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能量电池看作一种特殊的P0资源。
3.2.单一工业基地
单一工业基地应包括P1到P3资源、造船厂和船坞等一系列工厂,但不应涵盖包括能量电池生产线在内的一切P0资源采集站。开采站网格应与一切生产线解耦合。
应注意中间产品的物流问题,依托高速公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选择“诺皮利奥的财富”作为基地预选地的依据。
3.3.总部复合工厂
在总部建立复合工厂最大的目的在于利用总部的机动性作为战略性武器瞬时投送大量兵力,因此如何在投送后在前线快速建立生产能力是一切设计的首要需求。
与前两种工业方案不同,考虑到在远程投送后落地的位置可能远离现有开采站网格,故计划中的HQ复合工厂应具有包括P0资源开采在内的全部生产流水线。
IP属地:英国
4楼
2024-04-12 10:57
回复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0327NSA
响尾蛇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4. 工业建设中的细节问题
4.1.空间站的设计
空间站的设计应秉持“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放”的思想。由于X4逆天的建造系统,对空间站骨架的修改可能导致连接其上的子部件悬空甚至位移,因此在空间站建立及后续扩建或者更改功能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空间站骨架的修改。
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即避免使用仓储模块、生产模块、居住模块等一切功能性模块作为空间站的结构部分。空间站的拓扑结构应是一颗深度为2的树:一切功能性模块作为叶结点与骨架连接。
4.2.空间站物流
阻碍空间站生产效率的最大问题在于中间产品的物流。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并不是为一个空间站指派的运输单位越多,运输效率越高。在空间站产能不高的情况下,指派的运输单位越多有时反而运输效率越低下。在观察运输行为后可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运输单位是在极少量装载的情况下离港贸易,而闲置的这一部分运输容量被完全闲置浪费。综上,指派的运力应符合该空间站的单位时间产能。
4.3.空间站产品规划
4.2指出,空间站的生产效率瓶颈很多时候在于中间产品的贸易问题。出于这个原因,对于生产型空间站单一产品似乎是效率最高的方案。其一是防止了某种产品滞销导致其在运输舰和仓储模块中累积的问题。其二是为各种产品解耦合,方便快速调整某种特定产品产量。后一种原因也是我在“区域性工业中心”方案和“单一工业基地”方案中将能量电池产线也与各生产空间站分离并作为一种特殊的P0资源看待的原因。
4.4.贸易网格和产品分销网络
实践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大量的管理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处于两星和三星的技能水平,对应的贸易距离则是3跳甚至两跳。所以这种情况下,与其移动工业中心,远不如建立一个产品分销网络灵活和高效。这种贸易网格由仅有仓储模块和停靠模块的贸易型空间站组成,通过设置采购价格和售卖价格梯度可以实现自动将产品运输到远离生产位置的星区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我所有的生产型空间站都设置了内部贸易限制,只有贸易网格的空间站设置对外贸易。这种分销网络在后期拥有大量空间站的情况下会极大地简化对销售产品的调整流程——虽然以略微降低物流效率为代价。
IP属地:英国
5楼
2024-04-12 11:24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游戏王漫展群不让聊打牌?
2909370
2
ICU病床父亲最后笔画求破译遗言
2894403
3
TES让一追二战胜WE
2867620
4
美国没活了?对华关税又接着上升
2621700
5
王者荣耀联动哪吒2
2125500
6
IG投资人张总开团朱开
1528825
7
耳机吧惊现撒旦
1461504
8
中超浙江外援布彭扎坠楼身亡
1160741
9
女友把爱豆当宝把我当成草
989098
10
又到了崩铁水温吐槽环节
737352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