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亮身份:怪兽宇宙十年老粉,哥吉拉全系列都看过,怪兽片阅历应该算是比较丰富的,职业是商业编剧,但是笔者对电影的口味比较邪门。
再叠甲:从电影角度看怪兽宇宙没有好电影,除了gxk几乎全是严重的偏科生。无论是14还是kotm都可以算是半部烂片,综合质量最高的骷髅岛也只是不那么烂。笔者对怪兽宇宙作品的审美倾向并不是为了看“好看的电影”,更接近用重口味小薄本导管。
怪兽宇宙是在2014版哥吉拉后确立的一个概念,而在2014打下的设定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之后的怪兽宇宙作品。而这其中有两条极其重要的设定:
1、地球自古以来就被泰坦(巨大生物)占据。这是哥吉拉的世界,人类只是刚好生活在其中。而人类的历史能够较为平缓地走到今天只是一个假象,一个偶然。
2、在历史的背面有一个叫“帝王”的神秘组织在监视和管理那些巨大生物。
这两条设定就像是怪兽宇宙的基本公理,贯穿始终,就算2014版的大量内容已经被明里暗里地吃掉了,但这两个设定是被极其坚定地流用下来了。
是的,这并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设定,不如说是经典美式阴谋论的再利用,特别是第二条几乎已经把deep state写你脸上了。
但就是这两条设定为怪兽宇宙蒙上了一层浓浓的B级cult片滤镜,因为这两条设定就是B级片常用的啊!
你甚至可以说怪兽宇宙就是一系列用A级预算炮制的B级片,而且是特别偏邪典的那种,这其实是一种相当新奇的观影体验,往往那些B级怪物片因为预算过低所以视听语言极其低劣,而怪兽宇宙是用顶级的制作去还原鲨卷风那样的便宜怪物片的观感。
于是怪兽宇宙之前的作品就从单纯的怪兽片变成了混合类型片。
14版哥吉拉是灾难片,骷髅岛是越战片+美式怪物片,怪兽之王几乎是一部宗教片,GVK……GVK比较像一部3A格斗游戏。
也是因为这种cult片和混合类型片的特征,这就迫使怪兽宇宙的作品可以偏科但一定不能平庸,它必须得在某方面做到极致。
14版在末日氛围的营造上做到了极致,骷髅岛有辛辣的讽刺,怪兽之王就像上面说的,他是一部宗教片,但是它崇拜的是怪兽,而GVK则是将怪兽互殴做到了极致。
这就是GXK最大的问题所在,它是个六边形战士,但是小的六边形。它没有偏科——但他也没有做得特别好的地方,仿佛它就是温家德在吃进去了观众意见后拉出来的一坨大的。
观众说要看怪兽,不要人类戏,他就压缩人类戏份,给你拍八十分钟金刚的奇幻漂流。
观众说要看斗兽,他就在GVK的基础上超级加倍,让四个怪兽群殴。
然后,就……没了。
怪兽戏份是多了,但是特效质量也差了。
斗兽是斗兽了,但是打得也不好看啊,反派太捞了。
最后GXK就成了一部没有偏科的,流水线式的商业大片,一般观众肯定会喜欢它的。
顺便附带gvk的评论
碎碎念和迷思:
对于《哥吉拉大战康》这部影片,我是不会去评述它的文本如何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片会很弱智,只要它能呈现出劲爆的怪兽大战就已经十分足够了。从这点来说,《哥吉拉大战康》可以说是做得无可指摘,影片的怪兽大战量大管饱,破坏力十足,绝对够劲。但我始终又有点不爽,我一直觉得这片走得太近了。这片的摄像机距离怪兽们太近了。怪兽宇宙前两部哥吉拉电影(2014版和2019怪兽之王),摄像机,或者说,观众的视角和怪兽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不是说它没有大特写,而是镜头和怪兽之间总是刻意塑造了一面墙,将怪兽和观众切割开来。于是观众和怪兽之间很难建立起情感联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而这都是为了将怪兽(特别是哥吉拉)塑造成一种“不可理解的自然神形象”。“不可理解”一直是传奇哥吉拉这个形象的重点,他代表的是一种非人格的、威严的、超越的大自然伟力的具象化,它是高于人类的。即使《怪兽之王》中展现了哥吉拉和人类的沟通方式(在海中哥吉拉通过背鳍发光的方式警告人类),但他总归是不在乎人类能不能看懂,他只是展现着自己的意志。而在芹泽博士自我牺牲时,你也只能感受到怪兽之王和人类之间那若有若无的,仅仅比空气浓稠一点的情感联系。虽然它总是咆哮,但它是沉默的。
但《哥吉拉大战康》又采取了另一种描绘手法,当摄像机的镜头怼到怪兽的面前,展现哥吉拉因为痛扁了王康而感到高兴的时候,哥吉拉突然就变得可理解了。你会想:哦,原来他也会因为打扁了仇敌而爽到啊!他有了人类的特质和情感。它不再沉默,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威严。或者说,祂变得庸俗了。从电影上映之后我就时常在想,这样的哥吉拉和漫威的超级英雄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叠甲:从电影角度看怪兽宇宙没有好电影,除了gxk几乎全是严重的偏科生。无论是14还是kotm都可以算是半部烂片,综合质量最高的骷髅岛也只是不那么烂。笔者对怪兽宇宙作品的审美倾向并不是为了看“好看的电影”,更接近用重口味小薄本导管。
怪兽宇宙是在2014版哥吉拉后确立的一个概念,而在2014打下的设定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之后的怪兽宇宙作品。而这其中有两条极其重要的设定:
1、地球自古以来就被泰坦(巨大生物)占据。这是哥吉拉的世界,人类只是刚好生活在其中。而人类的历史能够较为平缓地走到今天只是一个假象,一个偶然。
2、在历史的背面有一个叫“帝王”的神秘组织在监视和管理那些巨大生物。
这两条设定就像是怪兽宇宙的基本公理,贯穿始终,就算2014版的大量内容已经被明里暗里地吃掉了,但这两个设定是被极其坚定地流用下来了。
是的,这并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设定,不如说是经典美式阴谋论的再利用,特别是第二条几乎已经把deep state写你脸上了。
但就是这两条设定为怪兽宇宙蒙上了一层浓浓的B级cult片滤镜,因为这两条设定就是B级片常用的啊!
你甚至可以说怪兽宇宙就是一系列用A级预算炮制的B级片,而且是特别偏邪典的那种,这其实是一种相当新奇的观影体验,往往那些B级怪物片因为预算过低所以视听语言极其低劣,而怪兽宇宙是用顶级的制作去还原鲨卷风那样的便宜怪物片的观感。
于是怪兽宇宙之前的作品就从单纯的怪兽片变成了混合类型片。
14版哥吉拉是灾难片,骷髅岛是越战片+美式怪物片,怪兽之王几乎是一部宗教片,GVK……GVK比较像一部3A格斗游戏。
也是因为这种cult片和混合类型片的特征,这就迫使怪兽宇宙的作品可以偏科但一定不能平庸,它必须得在某方面做到极致。
14版在末日氛围的营造上做到了极致,骷髅岛有辛辣的讽刺,怪兽之王就像上面说的,他是一部宗教片,但是它崇拜的是怪兽,而GVK则是将怪兽互殴做到了极致。
这就是GXK最大的问题所在,它是个六边形战士,但是小的六边形。它没有偏科——但他也没有做得特别好的地方,仿佛它就是温家德在吃进去了观众意见后拉出来的一坨大的。
观众说要看怪兽,不要人类戏,他就压缩人类戏份,给你拍八十分钟金刚的奇幻漂流。
观众说要看斗兽,他就在GVK的基础上超级加倍,让四个怪兽群殴。
然后,就……没了。
怪兽戏份是多了,但是特效质量也差了。
斗兽是斗兽了,但是打得也不好看啊,反派太捞了。
最后GXK就成了一部没有偏科的,流水线式的商业大片,一般观众肯定会喜欢它的。
顺便附带gvk的评论
碎碎念和迷思:
对于《哥吉拉大战康》这部影片,我是不会去评述它的文本如何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片会很弱智,只要它能呈现出劲爆的怪兽大战就已经十分足够了。从这点来说,《哥吉拉大战康》可以说是做得无可指摘,影片的怪兽大战量大管饱,破坏力十足,绝对够劲。但我始终又有点不爽,我一直觉得这片走得太近了。这片的摄像机距离怪兽们太近了。怪兽宇宙前两部哥吉拉电影(2014版和2019怪兽之王),摄像机,或者说,观众的视角和怪兽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不是说它没有大特写,而是镜头和怪兽之间总是刻意塑造了一面墙,将怪兽和观众切割开来。于是观众和怪兽之间很难建立起情感联系,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而这都是为了将怪兽(特别是哥吉拉)塑造成一种“不可理解的自然神形象”。“不可理解”一直是传奇哥吉拉这个形象的重点,他代表的是一种非人格的、威严的、超越的大自然伟力的具象化,它是高于人类的。即使《怪兽之王》中展现了哥吉拉和人类的沟通方式(在海中哥吉拉通过背鳍发光的方式警告人类),但他总归是不在乎人类能不能看懂,他只是展现着自己的意志。而在芹泽博士自我牺牲时,你也只能感受到怪兽之王和人类之间那若有若无的,仅仅比空气浓稠一点的情感联系。虽然它总是咆哮,但它是沉默的。
但《哥吉拉大战康》又采取了另一种描绘手法,当摄像机的镜头怼到怪兽的面前,展现哥吉拉因为痛扁了王康而感到高兴的时候,哥吉拉突然就变得可理解了。你会想:哦,原来他也会因为打扁了仇敌而爽到啊!他有了人类的特质和情感。它不再沉默,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威严。或者说,祂变得庸俗了。从电影上映之后我就时常在想,这样的哥吉拉和漫威的超级英雄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