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远的远方吧 关注:21贴子:1,266
  • 13回复贴,共1

『琼什郢雪』当时只道是寻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9-24 16:27回复
         无论你喜不喜欢我的故事,如果你喜欢诗词,请进来看一眼。
        这是和岁岁的“陌上花开缓缓归”不一样的诗词随感楼,不同的是,这里的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者一段隐喻。我的小说还在乐此不疲地写着,但是看的人很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诗词表达一下我的小说里的遥遥心愿,为那些值得纪念的青葱岁月,如花红颜。
        女人在历史上都是男人的背影,曹公为女人申诉正名,阿紫为女人感叹,而我,不过是想让一段酝酿了多少年的故事变成文字,就算不能“杜鹃啼血”,至少还能让自己感动感动吧,那些似曾相识的个个形象,背后是一片透明澄净的灰。
         无论你喜不喜欢我的文字,希望你进来看看这些诗词,体会一下那些简单而又美好的心愿,或者是心酸的长情。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身在情常在,如何相决绝……


    2楼2010-09-24 16:3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潘竹幽兰共颓化,此生无份了相思。
      ——黄景仁《秋夕》
      (有才的可以先说哦,欢迎讨论,我想好了再写)


      3楼2010-09-24 19:48
      回复
        我知道在这个吧里我基本上属于最无才的那种了,可是想写两句,希望袋袋不要嫌弃,有时候,爱是坚韧的东西,可更多的时候,它就如一场冬雪,一滴晨露,当春天来临,当太阳出来,它便融化,渐渐消失不见,就在这静静的秋夜,相思也便无益,又何妨惆怅。总会赴一场离别的约会,也明知会醉。终于,相互间的沉默,一切的一切也都染了忧伤的色彩,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并不能让人感到委屈,而真正的委屈,终不能说出口。就是样,放手也好,回首望去,再等,再相思,便也再没有意义。正是这样的秋,在看着这样的诗,无端的生出些凄凉,秋的景致总是那么精彩,却又被文人墨客的平添上了些许哀愁。也许爱到最后,只剩下转身后的冷漠,只留下挥手时的笑容,只余下离别时的感叹,曾经的一切便化为乌有。 


        IP属地:陕西4楼2010-09-25 21:11
        回复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潘竹幽兰共颓化,此生无份了相思。
          ——黄景仁《秋夕》
              这是曼则(雅笙)抽到的签,第一联和第四联是毁坏了的,正如她的命运。
              黄景仁的相思之诗,他思念的女子,会是怎样一个可人儿呢?不得而知,然而这些凄美的句子,却让我没由来地感到另一种无奈和无助,面对命运的无助。
          爱情当真如诗中的那样美,即使是分隔两地,满腹思愁,也是美的吗?“羡尔女牛逢隔岁,”两情若是久长时,哪怕一年相见一次,也是可堪安慰,可那相聚天涯的心呢?如果终日在一起,心却隔着千山万水是相守,还是煎熬?
              “小姑未嫁身如寄,莲子心多苦自知”,怎样的苦和愁,才会如莲子一般涩,如蚕丝一般缠绵不绝?人间最苦的不是有缘无份,而是有份无缘。有的人,纵有七窍玲珑心,参透人间百味,却逃不过情的折磨,宁要相思,不要玉璧上的一道深深的裂痕。纵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璧人,却是裂了的玉璧,毕竟相守,不似相似好。
              所以,黄景仁的相思之苦,也未尝不是相思之美,至少是两地相知,心意相通,好过近在咫尺,心在天涯。那些费尽心机的种种,早已将最初的美好消耗殆尽,或者说,最初的偏见和卑微,便注定了日后即便是时间,也抵不过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此生不悔长相守,夜半却恨苦如兹。双觉若知长相疑,解意不如长相思。


          5楼2010-09-30 20:53
          回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措,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PS:谢谢曹姐的解读,呵呵,爱如清晨一滴雨露,很有感触的哦~~
                欢迎各位讨论拍砖,包括解读诗词,这个楼不是给我一个人开的,一个人写太单调了~~下次再说这首《钗头凤》。


            6楼2010-09-30 21:06
            回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措,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这是陆游对唐琬的一片思念,这也是对父母之命对封建社会本质的反叛,陆游,唐琬,本是一对璧人,却生生地被拆散。蕙仙原本文静灵秀,善解人意,与陆游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只因二人情浓忘我,把什么仕途经济功名利禄都抛于脑后,才引来陆游母亲的反感,硬生生地拆散了一对鹣鲽情深、恩爱逾恒的小夫妻。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去。”……
                  其实情爱缠绵有什么错,唐琬是陆游的解语花,却不被婆婆所容,一纸休书,一曲孔雀东南飞再度上演,只是焦仲卿刘兰芝尚且可以化作鸳鸯共赴黄泉,至纯至孝的陆游与心思柔弱唐琬,却不可能。即使陆游尝试另置别院安置爱妻,以待来日,却终究不得。为一个“孝”,陆游抛弃唐琬,考取功名,可是,以陆游之耿直秉性,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偏安一隅,此路艰辛重重,可见一斑。“位卑未敢忘忧国”,“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我不知道,如果陆母能遇见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后悔当日棒打鸳鸯?报国无门,收复河山遥遥无期,是陆游一生的遗憾,而失去唐琬,则是陆游一生的痛。
                  唐琬是幸运的,离开陆游之后,她得到了赵士程的怜悯和珍惜,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沈园之中,一首钗头凤,将唐琬内心深处的往日情怀抽丝剥茧一一抽出,那表面愈合的伤疤,其实内里是坏的,一旦揭开,再难痊愈。唐琬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熬化了心,熬去了最后一点精气,她走了,她离开了毁了她的爱情的世俗风雨,除了陆游的诗词,和陆游的一颗再也无法修补复原的支离破碎的心中还有唐琬的影子之外,这世上,再没有唐琬了。也罢,也罢,此生已矣,愿待来生,来生,唐琬,可否愿意在沈园等待陆游,来生,陆游可否勇敢一点,带着唐琬逍遥于山水间,再不管那俗事风波,宦海沉浮。
                  “乾坤朗朗,日月昭昭,容得下千千万万个池熙本,容得下千千万万个沈时英,却偏偏容不下两个人好好地在一起。”陆游唐琬,亦然。天地终无情啊,无情的苍天,总是嫉妒那有情的男男女女,总是嫉妒人间圆满的爱情。“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意难平,意难平,天妒有情,此意难平。
                  当看到那“宫墙柳”,没由来地想到了我的故事,那个最不屑于宫廷富贵荣华的女子,却一入宫门,再也逃不开。命运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先动情者如雅笙,人在咫尺心距天涯,猜忌利用让初遇的美好逐点崩溃,一败涂地,两情相悦者如熙本时英,纵使一生等待一生苦守,也逃不开世事命数的羁绊。
                  回到原本的故事,不禁再度喟叹。陆游爱了唐琬一辈子,怀念了唐琬一辈子,“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往事历历在目,黄泉路近,谁说断肠?古之人心,喜新厌旧者多,薄情寡义者众,此番苦恋痴心寥寥无几,却未有好报。情有独钟给人的感动,就在于一个“独”字,此生钟情者,除此再无他,今生今世认定了你,就再也容不下更多的,哪怕别的人再好,也是除却巫山飞云也。这个“独”,东坡做不到,陆游做到了。可歌可泣,可惋可叹!唐琬得人如此,在天有灵,也该瞑目了!
                  毕竟相爱过,也算幸福,至少陆游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是唐琬留给他的。即使日后仕途坎坷,即使日后心力交瘁,思念唐琬即使是痛苦,也会含着一些过去的柔情绵绵的怡然之乐吧?那一首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祭奠着一段不为世俗所容的感情。祭奠陆游唐琬,才有熙本、时英,才有应游、玉昭,阿紫的话我至今依旧感慨如初,再度借用:
                  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莫如唐琬与陆游,莫如王弗与东坡,莫如玉娘与沈铨,千万千万,得一圆满。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7楼2010-10-07 23:47
              回复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措,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这是陆游对唐琬的一片思念,这也是对父母之命对封建社会本质的反叛,陆游,唐琬,本是一对璧人,却生生地被拆散。蕙仙原本文静灵秀,善解人意,与陆游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只因二人情浓忘我,把什么仕途经济功名利禄都抛于脑后,才引来陆游母亲的反感,硬生生地拆散了一对鹣鲽情深、恩爱逾恒的小夫妻。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去。”……
                     其实情爱缠绵有什么错,唐琬是陆游的解语花,却不被婆婆所容,一纸休书,一曲孔雀东南飞再度上演,只是焦仲卿刘兰芝尚且可以化作鸳鸯共赴黄泉,至纯至孝的陆游与心思柔弱唐琬,却不可能。即使陆游尝试另置别院安置爱妻,以待来日,却终究不得。为一个“孝”,陆游抛弃唐琬,考取功名,可是,以陆游之耿直秉性,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偏安一隅、小人当道的朝廷怎能相容?此路艰辛重重,可见一斑。倒不如当初“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花前月下,衷情互诉,醉于闺房郎情妾意,平平静静了此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我不知道,如果陆母能遇见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后悔当日棒打鸳鸯?报国无门,收复河山遥遥无期,是陆游一生的遗憾,而失去唐琬,则是陆游一生的痛。
                     唐琬是幸运的,离开陆游之后,她得到了赵士程的怜悯和珍惜,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沈园之中,一首钗头凤,将唐琬内心深处的往日情怀抽丝剥茧一一抽出,那表面愈合的伤疤,其实内里是坏的,一旦揭开,再难痊愈。唐琬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熬化了心,熬去了最后一点精气,她走了,她离开了毁了她的爱情的世俗风雨,除了陆游的诗词,和陆游的一颗再也无法修补复原的支离破碎的心中还有唐琬的影子之外,这世上,再没有唐琬了。也罢,也罢,此生已矣,愿待来生,来生,唐琬,可否愿意在沈园等待陆游,来生,陆游可否勇敢一点,带着唐琬逍遥于山水间,再不管那俗事风波,宦海沉浮。
                     “乾坤朗朗,日月昭昭,容得下千千万万个池熙本,容得下千千万万个沈时英,却偏偏容不下两个人好好地在一起。”陆游唐琬,亦然。天地终无情啊,无情的苍天,总是嫉妒那有情的男男女女,总是嫉妒人间圆满的爱情。“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意难平,意难平,天妒有情,此意难平。
                     当看到那“宫墙柳”,没由来地想到了我的故事,那个最不屑于宫廷富贵荣华的女子,却一入宫门,再也逃不开。命运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先动情者如雅笙,人在咫尺心距天涯,猜忌利用让初遇的美好逐点崩溃,一败涂地,两情相悦者如熙本时英,纵使一生等待一生苦守,也逃不开世事命数的羁绊。
                     回到原本的故事,不禁再度喟叹。陆游爱了唐琬一辈子,怀念了唐琬一辈子,“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往事历历在目,黄泉路近,谁说断肠?古之人心,喜新厌旧者多,薄情寡义者众,此番苦恋痴心寥寥无几,却未有好报。情有独钟给人的感动,就在于一个“独”字,此生钟情者,除此再无他,今生今世认定了你,就再也容不下更多的,哪怕别的人再好,也是除却巫山飞云也。这个“独”,东坡做不到,陆游做到了。可歌可泣,可惋可叹!唐琬得人如此,在天有灵,也该瞑目了!
                     毕竟相爱过,也算幸福,至少陆游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是唐琬留给他的。即使日后仕途坎坷,即使日后心力交瘁,思念唐琬即使是痛苦,也会含着一些过去的柔情绵绵的怡然之乐吧?那一首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祭奠着一段不为世俗所容的感情。祭奠陆游唐琬,才有熙本、时英,才有应游、玉昭,阿紫的话我至今依旧感慨如初,再度借用:
                     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莫如唐琬与陆游,莫如王弗与东坡,莫如玉娘与沈铨,千万千万,得一圆满。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8楼2010-10-07 23:5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浣溪沙》
                  独倚危楼泪满襟,小园春尽懒追寻。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寄贺方回》
                  PS:下次两首选一,或者一起谈谈。嗯嗯,别让我唱独角戏~
                  


                  9楼2010-10-08 00:04
                  回复
                    这个楼属于高水平...我都不敢说话了...= =不得不佩服袋袋很有才~
                    好吧,个人更喜欢第一首,因为没来由的想到了刚刚赏析过的郑愁予的《错误》
                    闺情本是婉约词中大多所描述的情感,在这首词中,却也于字里行间渲染上了李璟对于家国河山安危的惆怅。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卷”“钩”二字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细微的心里——对于远景的眺望或者对于归人的期盼。又与下句“锁”字照应,出神入化不着痕迹的修饰之间,女子远望期盼却又失望之极的心情悄然展现。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对于“风里落花”四字,看到之后莫名的心动,不仅是因为这是一首伤春词,在春天之中描写落花之景在万物向荣的春日里勾画出了一副略带残破与衰败的景象,更重要的是,与“风住尘香花已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景色,将词人的彷徨与些许颓懒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谁是主”三字,我是不大认同的。千古帝王,语出惊人,三字却也巧妙体现了对于已经江河日下的南唐的担忧。女子的闺情之间插入淡淡的“思悠悠”三字,是诗人心情的体现,女子心情的体现,江水“悠悠”,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青鸟”依稀记得在古诗词中代指传情的信使,如今“青鸟不传云外信”,这惆怅与彷徨便也有了缘由,而“雨中”点明了时间环境,“丁香”则是环境背景的描写,丁香与雨,于细雨蒙蒙之间那凄婉的心情与惆怅的失落相呼相应,全词承“思悠悠”再添三分美感,七分愁思。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其实这句是不大懂的,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曾经看罢之后心生疑问,出现在这首伤春词中,是否有些不恰当了?如今再读,却似乎又明白了几分。“回首”二字是中国古典词中常用的表露愁情的词语,用在这里下接“三楚暮”,那暮色朦胧之间增添了几分灰暗的江水,如绵延无尽由天而来一般,却也不应是诗人的愁思担忧与女子的失望怅惘?借用江水绘愁思,虽不新,却也奇,“暮”的背景色在这幅画图上又添凄凉,可谓感情抒发到淋漓尽致。
                    全诗“愁”字只出现了一次,却一字一句都是精雕细琢的流露出“愁”情,面对南唐飘摇动荡的山河,这位南唐中主,怎能不为此担忧?
                    但,该来的都要来,没有什么能够轻易阻挡,李璟的词作在这种环境下也更显成熟,值得一品。


                    IP属地:河南11楼2010-10-14 22:28
                    回复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浣溪沙》
                      (再不更新,我会挨骂了……)
                          当读腻了李煜的词,蓦然发现,原来诗情也是可以遗传的,诗风也是可以继承的。不同的是,李煜后期的诗词多了几分亡国君主悲歌般的沧桑,而南唐中主李璟,比起李煜前期,则多了几分凄清唯美。
                          这首词,最爱的无非是两个字,一为“锁”,二为“空”,怎样的恨,才能将重重阁楼紧锁,锁住的,只怕是心扉,是你离去之后我永远也打不开的心扉吧。
                          有人说,这是李璟面对后周严重威胁后彷徨无措心情的寄托,也有人说,这是李璟刻画一个思念久不归的丈夫的表达,可这对我而言一点儿也不重要,感受其中相思之苦就好了。
                          愁,愁在何处,在一个“空”,苦在你明知道你的惆怅唤不回你的归人,一场空想而已,却还是剪不断,化不开,心中结。何况也许只是傻傻地白白地苦苦地等,而不一定等得到呢?青鸟传书,终是不达,丁香结愁,便也成空。正如数年后,那些如花般纵情开放的女子明白,一切一切因他而起的愁思,原来都不过是一段虚无缥缈的怅惘,那是一场错遇。纵然不一定是遇人不淑,纵然不一定是痴心错付,但命运的手掌,却让人生变成了一场镜花水月的惆怅,一场无可比拟的笑话。
                          李商隐也有一句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本是寒凉之物,丁香的色彩,丁香的形态,也无不画出一片伤心来。惆怅,永远是在最美的春天,春日越美,春意越盎然,愁思就越深,当然这与秋思不同,秋思,更是一坛苦苦的菊花酒。


                      12楼2010-10-21 23:48
                      回复

                        独倚危楼泪满襟,小园春尽懒追寻。深思纵似丁香结,难展芭蕉一寸心。
                                                               ——《寄贺方回》
                             贺铸,贺方回,原来也有这样一段艳遇。文人大抵风流成性,却不知真情几分。或者说,都是真情真意,只是,给的太多,长的太少。
                             《能改斋漫录》记录了贺铸眷恋的一位女子,久别不见贺铸归来,便寄诗一首如上,表相思之苦。贺铸感动内疚,写下《石州引•薄雨收寒》,后世广为传诵。
                            并不想责怪贺铸凉薄,男子大抵在恋情正浓时,都是山盟海誓,深情缱绻,心未必是假。一旦分离,便不再如从前那般挂在心上。即便这不是他们的本意,却也无法改变久别情淡、人走茶凉的普遍事实。而女子,往往执拗,死心塌地,苦苦守候,直到“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后”,在漫无边际的等待中枯槁了容颜,憔悴了身心,却不知那男子早已将自己抛诸脑后,即使想起,也不过如风卷云不留痕,不过想起而已。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休。”有的女子面对情爱上的失望,苦苦纠缠,痴蛮无理,不肯善罢甘休,殊不知那些似乎不可理喻的背后,是一份不可休止的重情。所幸那女子以最温和柔软的方式表达了无尽的相思和一点点怨念,到底让贺方回忆及过去触动情思了。不知贺方回写下《石州引》之后,有没有回去看看那痴心等待的伊人。独登高楼,君子不归,春日无色,去也无妨,愁绪满怀,血泪流尽,难展寸心。有佳人眷顾如此,词人也怨“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怨”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只是,纵是贺方回怜惜佳人”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那“已是经年,杳杳音尘都绝”也是他自己造成的。唯有担当。
                             自古男子,无情者少,专情者少,不长情,不专情者众。即使女子有慷慨刚烈能恩断义绝者,怕也是伤透了心的。无法求全责备,却深深感怀这个恋着贺铸的女子的同时,感慨“有情还似无情”,“人到情多情转薄”耳。
                             丁香是属于雅笙那样的女子的——淡漠的外表之下,是丁香般的惆怅。任凭她如何浅看浮生,任凭她如何淡泊清雅,他给她的心结却是展不开了。自古动情易,绝情难,一旦交付一片冰心,便是一生一世,东风不回。即使有文君“与君长绝”,即使有朱淑真“从今莫把仇人靠,千言相思一撇消”,即使彻彻底底地断绝了一切与那个人有关的人与事,创伤结下了,情也就断不了。因为那伤口,即使随着时间表面愈合了,内里却是好不了的。不经意间触碰,痛便加深一倍。何况于那女子而言,没有恨,没有怨,只是心结难解,幽思难尽。当日情根深种矣,万般苦痛无怨尤,可终究是到底眷恋日久,曾给予他太多,曾相伴过太久,曾呕心沥血,不管不顾,他真情也好假意也罢,自己难以释怀的,太多太多。百种千般伤痛凝结在一起,化成了丁香般的哀伤。
                             人在咫尺心距天涯,那就是连思念的机会也没有了。良人在侧,却不敢也不能放心接近,这与人不在又有什么分别!突然觉得,有的时候,比起那些残忍真相的揭开,“思远人”的女子们还是幸福的,起码她们可以为自己造一个梦,造一个“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春日美梦,并且沉浸在梦里永远都不要醒来。
                            待君归来,愿君归来,君定归来……
                        


                        13楼2010-10-22 00:56
                        回复
                               罗衣怯雨轻寒透,徒做伤春瘦。个人无奈语佳期,徙倚黄昏池阁等多时。
                              当初不似休来好,来后空烦恼。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
                                                                      张孝祥《虞美人》
                              PS:大家继续啊,谢谢清风,还有十楼的,我知道你是谁,期待你早日申请个百度号。我承认,进度慢了些,真正的好诗好词都还没有上来呢,尤其是夏商周汉魏晋的,那才是有气韵!


                          14楼2010-10-22 01:07
                          回复
                            楼主 好诗词啊


                            IP属地:浙江16楼2011-08-18 1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