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99贴子:2,996,821
  • 5回复贴,共1
01
我非常喜欢看律政剧,因为其中涉及到认知判断的问题,有罪无罪的判定,不是单单依靠证据来判定的,更是对证据认定的正确的认知判断。这其中,就存在合理怀疑这一规则,即使有确凿的证据,但如果辨方能提出合理怀疑,就可以使证据不能当做被定罪的依据。


1楼2024-03-28 21:12回复
    02
    所谓的合理怀疑,是指不能完全排除其它的可能性,就是说,这个证据,是由其它的完全可能的情况形成的,而并不只有检方认定的唯一的情况。
    这种合理怀疑的法则,用在解读老子的经文上,实际非常有效,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解读是唯一正确的,而排除其它解读的也有可能才是正确的。比如,“恍惚”。
    前几天,我妹妹说我中午睡觉打呼噜了,其实我并不是在打呼噜,我是在“恍息惚息,其中有象”,但她这么一说,我就怀疑了自己一下,我是不是真的只是在打呼噜?我能不能排除是在打呼噜这个合理怀疑?


    3楼2024-03-28 21:29
    回复
      03
      首先,恍惚的状态有古经为证:
      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陈泥丸曰:“醉倒酣眠熟睡时,满船载宝过漕溪。”
      紫阳曰:“恍惚之中寻有象,冥杳之内觅真精。有无由此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黄庭曰:“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4楼2024-03-29 19:45
      收起回复
        04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此谓禅
        禅的定义之一,是透过现象而看透本质,比如透过佛祖拈花的表面动作,而知道佛祖究竟想表达的什么内在的意思。
        禅的定义之二,是心心相印,只有迦叶和佛心相同,所以能知道佛在说什么,而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心,就无法知道佛拈花的意思。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表达”的自由性和宽泛性,比如你要是知道了我的心意,那我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即使我说错、说漏,说得莫名其妙、古怪、毫无章法逻辑,其他人都无法理解,你却依然可以知道我表达的什么。


        5楼2024-03-29 20:18
        回复
          05
          当禅的方式的理解,遇上了合理怀疑的法则,那就完了,那就意味着,你所以为的一切,可能完全、全部、彻底都可能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误解,你从头到尾,从始至终,从每一个细节到全部整体,多少年的所有研究,都完全可能全是错的,而你自己浑然不觉,只是在错误中越陷越深,在误解中越来越自信而已。你所有的努力,甚至为之奋斗的一生,都可能是错的!


          6楼2024-03-29 20:40
          回复
            06
            然而,即使我真的全错了,从头到尾错了,我依然可以找到坚信自己绝对不会有错绝对正确的地方。我以这点正确而可以完全摆脱自己的全错对自己的否定,而坚定地肯定自己。这个正确的一点就是信。


            7楼2024-03-29 2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