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站上的 钛山TysonTan在他的《GPD Win MAX 2 (2023) 使用报告》中是这样写的:
「打字体验极佳是 GPD Win MAX 2 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自从到手以来,我几乎天天都用它工作好几个小时,其中键盘好用是最大的因素。
它明明只是一台 10.1 寸的设备,键盘的宽度是被左右压缩了的。所有的“常识”都告诉我:这样的键盘不可能好用。这也是我在购买之前最担心的地方。我甚至打算随身额外携带一个罗技 MX Keys Mini 键盘专门用于打字。
然而我惊讶地发现,GPD Win MAX 2 的键盘打字体验居然非常好。这还不是“对于一台 10.1 寸设备来说可以接受”的那种好,而是对比全尺寸静电键盘也不落下风,打字时有它独特的愉悦感的那种好。甚至在我趴在床上左右手大角度夹角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输入的高效和愉悦。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总结出了对我来说它的键盘好用的一些理由:
机身刚性好。不管如何用力敲击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不存在因为键盘整体因为敲击时下陷而导致触发失败的情况。不会在快速打字时漏掉任何字符。
键帽的纵向高度没有被压缩。键帽的横向宽度虽然有压缩,但主要是最左、最右两列键压缩。键帽之间的间隙也没有压缩。所以虽然看起来局促,实际打字的时候却完全不觉得局促。错字率非常低。
机身厚,导致键盘高度和全尺寸全高键盘一样。比起那些盲目追求轻薄的笔记本的键盘高度,这种高度才更适合人手的生理结构。
触摸板位于键盘上方,不会在打字时误触。手掌放在桌面上,而不是放在笔记本上,因此不会有被额外抬高的不适感。从手掌到键帽的高度保持了和全尺寸标准键盘一样的高度差,使用时自然舒展。
键盘有背光。虽然键盘的字体偏大,笔画偏细,又纵向拉长,乍看很不美观,但背光亮起时却恰到好处,既看得清字符又不会晃眼。
屏幕的大小恰到好处,在自然的打字姿势时的距离让它不会显得太大,眼球不需要频繁运动。长时间打字不累。
绝大多数笔记本在以上这些方面总会有一两项做得特别糟糕,毁掉了整体的打字体验。就算有全尺寸的键盘,打字体验不如 GPD Win MAX 2 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GPD Win MAX 2本来是为了兼顾游戏设计,但是输入文字的效果竟然比某些10英寸的轻薄本还便利。这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打字体验极佳是 GPD Win MAX 2 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自从到手以来,我几乎天天都用它工作好几个小时,其中键盘好用是最大的因素。
它明明只是一台 10.1 寸的设备,键盘的宽度是被左右压缩了的。所有的“常识”都告诉我:这样的键盘不可能好用。这也是我在购买之前最担心的地方。我甚至打算随身额外携带一个罗技 MX Keys Mini 键盘专门用于打字。
然而我惊讶地发现,GPD Win MAX 2 的键盘打字体验居然非常好。这还不是“对于一台 10.1 寸设备来说可以接受”的那种好,而是对比全尺寸静电键盘也不落下风,打字时有它独特的愉悦感的那种好。甚至在我趴在床上左右手大角度夹角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输入的高效和愉悦。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总结出了对我来说它的键盘好用的一些理由:
机身刚性好。不管如何用力敲击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形。不存在因为键盘整体因为敲击时下陷而导致触发失败的情况。不会在快速打字时漏掉任何字符。
键帽的纵向高度没有被压缩。键帽的横向宽度虽然有压缩,但主要是最左、最右两列键压缩。键帽之间的间隙也没有压缩。所以虽然看起来局促,实际打字的时候却完全不觉得局促。错字率非常低。
机身厚,导致键盘高度和全尺寸全高键盘一样。比起那些盲目追求轻薄的笔记本的键盘高度,这种高度才更适合人手的生理结构。
触摸板位于键盘上方,不会在打字时误触。手掌放在桌面上,而不是放在笔记本上,因此不会有被额外抬高的不适感。从手掌到键帽的高度保持了和全尺寸标准键盘一样的高度差,使用时自然舒展。
键盘有背光。虽然键盘的字体偏大,笔画偏细,又纵向拉长,乍看很不美观,但背光亮起时却恰到好处,既看得清字符又不会晃眼。
屏幕的大小恰到好处,在自然的打字姿势时的距离让它不会显得太大,眼球不需要频繁运动。长时间打字不累。
绝大多数笔记本在以上这些方面总会有一两项做得特别糟糕,毁掉了整体的打字体验。就算有全尺寸的键盘,打字体验不如 GPD Win MAX 2 也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GPD Win MAX 2本来是为了兼顾游戏设计,但是输入文字的效果竟然比某些10英寸的轻薄本还便利。这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