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_心网心...吧 关注:111贴子:1,139

亲子心理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0后“孩奴”的心理
心理研究
     “孩奴”的非正常心理———过分追求物质,主动养成“奴性”
     父母一生为子女打拼,成了“孩奴”,很多人觉得这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孩奴”是部分家长过分追求物质的结果,是被夸张的“孩奴”恐惧症。“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奶粉都要原装进口。”“上学要上名校,望子成龙就要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其实,这都是物质压力下家长的“奴性”,是对高消费行为的普遍夸大。他们因为对孩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所以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而失去了自我价值,这种“奴性”不值得提倡。
“奴性”表现一:孩子是唯一的生活重心
     很多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奴”。
     从清晨的冲奶粉、洗刷奶瓶,到洗尿布、洗衣服,直到最后的做饭全都是父母亲力亲为,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虽然明知道自己对孩子过于紧张的情绪影响到了家人,甚至忽略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但他们仍然执迷不悟。心理专家认为,生活重心过于偏重孩子,对自己和孩子都是太大的负担。建议父母给自己和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多关注自己精神状态的愉悦充实。
     “奴性”表现二:凡是孩子的消费就失去理性
     很多年轻的父母为自己的宝贝选择物品时,偏要挑选价格相对比较贵的,一件普通的婴儿装就要花上几百元。在教育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优越环境,家长不惜花高价买高档玩具,一套布偶玩具动辄千元,拍一套儿童照优惠价就2880元。众多商家也盯住了儿童消费这一领域,儿童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无法承受之重。富养孩子,渐渐演变成为单纯物质上的富足。为了让孩子去名校,不少家庭在名校地段购买了昂贵的房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家事论坛
     个性评论1:亲子之爱不该被成本核算所否定
     “孩奴”,代表着一种令人忧虑的倾向。它说明,有人开始为要不要为人父母而犹豫不决。它甚至能说明,在一个长久以来将亲子之情视作基石的社会里,生儿育女头一次在大范围内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幸福。
     我们承认,养育孩子的成本正在变得高昂,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将孩子视作负担的理由。生活成本,尤其是城市生活的成本,让许多人感到压力,这些压力无可避免地影响到生儿育女。这种压力是现实存在的,然而,养育后代从来不只是一个经济命题,它包含亲情之美、伦理之常。
     “孩奴”这个称呼,叫我们心存不安。这种不安,源于我们对民生艰难的体味———如果面对抚育后代这样基本的选择,社会成员也被迫精打细算而犹豫不决,这说明这种艰难已经到了某种必须正视的程度。
我们希望那些忧虑成为“孩奴”的人,静下心来进行一次深思熟虑,而不是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我们希望对“孩奴”的恐惧早日平息,这既需要靠整个社会系统尽快地良性化发展,也需要已为人父母或将为人父母者,以更良性的心态,体会生育和养育后代的美妙。
     个性评论2:“孩奴”是对80后的又一次诬蔑
     一个“80后”写道:难道我们连对孩子的责任都承担不起了?“上有老、下有小”,哪个时代的人不要承担?怎么到了80后就成了“孩奴”了呢?作为一个多子女的家庭,虽然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如现在,可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是负担、是累赘。不可否认,房子问题和孩子问题让我们觉得有点“沉重”,有时候,肩膀觉得疼,心里觉得苦。我们也希望能“轻松”一点。但是我们决不是“奴隶”。我们创造的是自己的生活。马上就要进入老年社会了,养老的问题也逐渐地显现,难道还要再创造一个“父母奴”?真是不像话和荒唐。



1楼2010-09-20 17:53回复

         再回到80后孩奴的问题上,相对于父辈甚至70后,我们有了更多的生理知识和教育知识。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更为宽松和民主的成长环境。在孩子从孕育到成材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能以更加“互动”的方式完成。这将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不要说自己是孩子的奴隶。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是“孩奴”,当初何必要生。“80后孩奴”是对80后的又一次诬蔑!
         专家支招
         心理攻略要不要做“孩奴”,因人而异
         养育子女,一定要做好准备,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要不要成为“孩奴”这个问题上要因人而异,如果这个家庭在收入、房子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孩子出生了,即使当“孩奴”也没什么。但如果两方面都还没做好准备,生下小孩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有一些准妈妈在产前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身边的家人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开导。也建议一些有工作的准妈妈,没必要过早地停下工作在家待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桂英表示,对于在是否生育问题上有犹豫的夫妻而言,他们都觉得:如果生,那就要好好养。正因为一定要好好养,所以才会有顾虑,怕让下一代受苦。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靠政府。由政府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公共服务。
         理财攻略80后如何摆脱“孩奴”命运
         专家认为,“孩奴”要减负,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育儿观念,另一方面要及早树立理财意识。
         在要孩子之前就应有计划地专门做一些储蓄,不论数目多少,都要考虑生孩子的手术费用、孩子出生后的基本开支、休产假带来的家庭收入缩减等因素,这样能有效避免宝宝降临带来的过分经济紧张。
         另外,为了保障家庭本金的安全性相对较强,对于没有投资技巧和要求省心的家长选择基金定投要好些。基金定投不仅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佳投资工具,而且能开源节流,强迫储蓄,用小额资金也能积累颇丰的财富。
         孩子出生后就应该议购买保险。0-6岁这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一些小意外,给孩子准备一份意外医疗险是非常必要的。7-12岁时,教育基金、医疗保障一个都不能少。由于年龄偏大,购买儿童保险相对保费较贵,投保时可以选择具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12岁以后,则需要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一方面可以选择现金返还类的寿险解决教育基金的问题,一方面也可选择储蓄养老类的保险提前投资孩子的未来。
         孩子保险应遵守几个原则:第一,费用不宜太高,交保费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投保要早,孩子年龄越小保费相对越便宜,尤其当子女成年后,很多少儿险都附加了一些功能,当交费期满,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寿险产品;第三,有条件的话


    2楼2010-09-20 17:53
    回复
      孩子为什么有自卑的心理?
         不少在幼儿园接受能力出现困难的儿童,由于学东西学得慢,时常受到老师的训责、父母的打骂和小朋友的歧视,幼小的心灵受到刺激,就会逐渐产生自卑心理。自尊心越强的幼儿,自卑心理也越重。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若不能及时消除,从心理角度而言,要想争取优异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儿童产生了自卑心理以后,总感到自己处处时时不如别人。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他们不是知难而进,想方设法去克服、解答难题,而是难字当头,怕字领先,畏畏缩缩,遇难而退,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种自卑心理,严重地妨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怎么会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呢?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少训斥,还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孩子在实践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并从成功中体会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领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这样,就能增强自尊心,克服和消除自卑心理。
      


      4楼2010-09-25 10:20
      回复
        摆脱与孩子无话可说的尴尬
           近日,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心理专家讲坛”第六站的活动现场,学生们提出了自己在与父母沟通中的困惑。
             他认为,“现代社会普遍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和家长的沟通问题,特别是中学生,有的时候家长问十句孩子也不答一句,双方都觉得无话可说;另外父母跟孩子说话一说就顶,或者你说东他说西,沟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原因之一就是少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反抗,第二次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说,孩子在少年期会出现第二次反抗,不愿处处听从父母的指示,而且比较相信自己推论出来的东西,坚持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通常表现得比较执拗。
             第二个原因是时代变迁带来了两代人的差距。现在很多家长不懂得网络、短信、流行歌曲、歌星,孩子想从事的职业也是父母所不熟悉的,因此,与过去相比,父母在孩子当中也没有那么权威了。
             此外,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总是不信任子女,对子女的过度照顾又使子女能力很差,使得他们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教育,又常常导致他们的反抗。
             但这还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刘华山说,“造成沟通困难的原因还有父母对孩子了解不够,以及他们的沟通技巧不足。”现在父母对子女更多的方式是说教、羞辱、恐吓、盘问,父母说话总是说“别人的孩子如何”,“我当学生的时候如何”,其实做家长的也不是事事能做到拔尖,可他们却对孩子要求很高,这种心态往往容易滋生矛盾。
             刘华山认为,与一般的人际沟通不同,亲子之间的沟通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是一种服务、一种责任,父母的言语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和自重,也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所以彼此应该相互接纳,承认对方意见的合理性,并努力减少冲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情绪发泄。
        


        7楼2010-10-08 13:45
        回复
          缓解产后抑郁,先抱妻子再抱孩子
          典型案例:
               老汪最近满腹委屈,妻子生完孩子后,他可是卖足了力气,每天一下班就抱起孩子喂奶换尿片,家里能干的活都抢着干。可妻子却得上了产后抑郁,刚生完孩子那周,对孩子不太热情不说,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哭。有一天晚上老汪太累了睡得死死的,孩子哭他没听见,后来竟然被妻子的哭声惊醒了。
               心理分析:
               其实,老汪的这种疑惑和困扰,来自于对产妇心理的不了解。怎么说呢?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荷尔蒙水平在72小时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这种激素的剧烈变化,加上初为人母的角色变化等原因,会导致50%—70%的产妇出现反应性的抑郁。这些产妇常表现为哭泣、易激怒、疲乏等,一般在一周内可自行缓解。而产前本来就有情绪问题,或者初期抑郁没有有效处理的话,10%—20%产妇会出现中度至重度抑郁。不管症状是轻是重,延续时间是短是长,都会对孕妇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那些对宝宝表现出无反应、反应迟钝的消极情绪的产妇,会导致孩子神经系统刺激缺乏,神经心理发育受到抑制,影响情绪、智力发育和心理行为发展。
          心灵处方:
               分娩后,产妇的身心都经受着重大转折带来的压力,最需要伴侣的支持和关爱。所以,老汪回家后最先要做的事情,不是抱起孩子,而是要抱一抱妻子,问问她今天的心情,一天的琐事,交流宝宝的情况。除了这样温馨的小细节,夫妻双方还可以把带孩子的时间变成“三个三十分钟制”,即丈夫带半小时,两个人一起带半小时,由保姆或长辈带孩子、夫妻享受二人世界半小时。
          


          8楼2010-10-09 14:29
          回复
            变态心理的遗传几率有多高?
            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是不能遗传的,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又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会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
                 在历史上,对于人的心理能不能遗传,曾经有过遗传决定论之争。例如,19世纪末叶的英国科学家高尔顿(A.Galton)曾出版了《遗传的才能与性格》和《遗传。天才》等许多著作,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才能和性格都是遗传来决定的。在中国也有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也认为人的心理才能是由遗传来决定的。但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却坚决反对遗传决定论,主张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又环境决定的。20世纪初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J.B.Watson)就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儿童,他能把他们塑造成科学家、音乐家、流氓无赖或者小偷等等。这两种观点都未免偏颇。
            如果说,人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都是遗传下来的,这显然不会令人信服。但我们说有些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这是合乎逻辑的。近几十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的重大进展,表明了揭示遗传影响的物质基础,阐明遗传的具体机制已经有了可能。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列症,躁狂抑郁症和癜癎性精神病等所谓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对精神病人的家属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亲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则患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上海市1964年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做了普查,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其具体关系见表。
                 精神病患者家属中远、近亲的患病率
                 亲缘关系患病率
                 父母33.21%
                 同胞30.10%
                 父母的同胞13.56%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12.66%
                 第一代堂兄姐妹6.46%
                 第二代堂兄姐妹4.20%
                 表叔伯父与表舅姨3.64%
            今天遗传的作用已经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事实,遗传的物质因子在染色体上,是所谓的遗传基因,而染色体则是在细胞体中。那么,染色体和基因究竟是什么物质?父母的遗传信息又是怎样传给子女,进而代代相传的呢?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遗传物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是由盘曲得很紧的双股螺旋核糖核酸分子。基因就是这种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携带着蛋白质和酶的合作等遗传信息。
                 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相同或相似就是遗传的表现。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个体之间生物性状的不同或差异,称为变异。遗传性是人类世代相继的根据。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遗传物质的变异出现于染色体的,一般称为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畸变);出现于基因的,一般称为基因突变。发生了突变的基因,称为突变基因。突变基因所引起的性状多属于正常范围,少数可引起机体结构或功能的异常,称为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如为显性则在相继的一代即可出现症状,如为隐性即可能在隔代才会产生症状。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可归纳为三大类,一类只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称为单基因遗传病;一类是由染色体畸变而引起的,且与环境因素有关称为多基因遗传病。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一般认为躁郁症(特别是抑郁的)与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因素有关部门;先天愚型(又称伸舌样痴呆或唐氏综合症)则是染色体畸变造成的遗传病;精神分列症,有人认为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疾病;但更多的人认为与多基因遗传的因素有关。
            


            11楼2010-10-14 11:28
            回复
              7岁女孩为何让奶奶“滚”?
              社会各界对不少“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群体的处世原则颇有微词,对他们批判声还未散去,00后也开始进入人们的“批判靶子”。近日,重庆一名7对女孩因嫌弃穿着寒酸的奶奶,语出惊人:“滚!我不想看到你!”。本文要讨论的是00后为何也开始放“狂言”了。
                   7岁孙女嫌弃奶奶穿着寒酸让其快滚
                   据《重庆晚报》消息,上月底,重庆市民张先生工作繁忙,没空开车到学校接女儿放学,就让母亲代替自己接孩子。“滚!滚!我不想看到你。”不知哪里来的怒气,姣姣见到接自己的奶奶时,竟然吼出了伤人的话。随后,姣姣自己上了回家的公交车,理也没理奶奶。事发后,老人伤心地离开儿子家。难过的父亲张先生来到重庆市急救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师白炼给支了个“狠招”,让姣姣在受到伤害痛哭流涕后,明白了要尊重人,财富需要自己创造的道理。
                   父亲挫折教育 女儿知错
                   第二天,张先生就带着女儿来到超市,开始实施“挫折教育”计划。“爸爸跟你玩个游戏,但什么时候开始玩,不能告诉你。”姣姣听见玩游戏,很高兴。父女两人开始在超市买东西,很奇怪,张先生专挑一些瓶瓶罐罐买。
                   付款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超市。突然,张先生脚下一滑,摔在地上,塑料袋中的瓶子碎了一地。“爸爸,你怎么了?”姣姣关心地跑上去,想扶起爸爸。张先生立即像变了个人,大骂女儿:“你一点都不懂事,我看到你都烦。”姣姣一时没反应过来,呆在一旁。“你走开点,走、走、走!”张先生继续在众人面前骂。姣姣见父亲这样说自己,委屈和尴尬地哭了起来。
                   “这就是爸爸给你做的游戏。”张先生从地上站起来,告诉姣姣,瓶罐是专门买的,游戏结束了。“很难过吗?爸爸并不是真讨厌你。”张先生趁机告诉女儿,其实奶奶当时也很难过、委屈。当晚,姣姣就给奶奶打了电话,请老人回来。为避免尴尬,她没有直接承认错误:“奶奶,我不和你抢电视看了。你回来,我们一起上街买衣服。”
                   专家:00后的家长普遍与孩子沟通不足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3的家长表示,和孩子每周沟通三次,每次时间超过20分钟;有1/3的家庭每周一次的沟通率都没有。这样的结果就是,父母对孩子好的标准就是给多少零花钱,不仅造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还加剧了同学间的攀比。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关系专家、上海世博会指定培训专家李庆军说,孩子和父母没有沟通,也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怪异的原因。一些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很在意自己在家长和同学面前的表现。李庆军建议家长,少给点零用钱,多给孩子一些拥抱、一些鼓励。
                   跟孩子展开有效的沟通很重要,正如专家所言,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是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加强亲子关系教育,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和鼓励,远比满足她物质上的需求重要得多。


              13楼2010-10-18 15:28
              回复
                父母的建议影响孩子的成长
                     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回应、评价和要求仍旧是极为重要的。学业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父母是否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业的责任心和必要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正因为学习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孩子会从学习中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些每天对孩子喊着“你给我好好学习”的父母,用催逼的方式破坏了孩子的责任心,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在这方面吃苦头的父母比比皆是。相反,那些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能让孩子在努力中品尝到自我价值的父母,则可说是给了孩子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孩子逐渐进入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被老师、同龄人、公众人物等取代。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依旧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梦想是否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孩子是否能在学业之外拥有自己的空间,都与父母作为应答者的表现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父母是否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将会影响到孩子能否顺利地成长。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感情和理性方面都尚未成熟,易于冲动的他们因为缺乏必要的经验而容易选择一些过激的做法。他们面临异性的诱惑、同性的竞争、自我性格的构建等主要的问题,在生活中摸索并尝试建立令他们满意的自我,就仿佛矿工在黑暗中淘金。他们的探索有可能失败,他们的冲动有可能走火,他们的伤痛需要抚慰。遗憾的是,他们的父母虽然依旧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在精神方面,父母并不在场。悲剧不时在发生,许多人一生都不能抚平少年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成长的疼痛、心路历程的落寞和挣扎,让很多懂得心理学的人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在场”的父母。
                     总之,在很长时间里,孩子通过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通过父母的评价来自我认识,通过父母的允许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和父母互动,构建和发展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在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中,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价值观,以及爱和归属感。同时,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了对待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安慰与调节、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待欲望、物质、压力等各种事物的态度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关键的。
                     结语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教育者,主要就是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影响孩子的。而这三种方式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把它们分开来说,仅仅只是为了使文章的线索更清晰。总之,尽管教育子女需要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但是父母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境界永远是教育的前提。那些为了孩子的将来而奋斗的人,那些为了孩子而更严格地要求、提升自己的人,他们的行为是明智的,也是高贵的。
                


                14楼2010-10-20 15:10
                回复
                  宝宝缺少安全感的三表现
                  宝宝情绪有时良好,有时恶劣,然而,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在什么情绪中,于是,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忽视婴幼儿的心理因果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让我们一起透视宝宝安全感,了解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三大表现。
                       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儿园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来自于老师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师面前非常不自信,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生怕做错什么。
                       引导原则:抚爱式交流当他与老师交流出现上述紧张表现时,首先:我装作“不知其然”的样子。仅仅用“摸摸他的头、蹲下来亲切地看着他、对他和蔼地笑笑”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回应他的紧张表现,也通过这些间接向他传达“老师是友善的”这个讯号,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时,我们若表现得很关注,或者用“语言”直接介入、问询的话,反而会促使其更加的紧张、不自在。
                       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杰杰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传达友善的信号时,他也终于从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开始会用“微笑”回应老师了。
                       心理疏导
                       在请他回答问题时,走到他跟前去,不断地用眼神、语言、肢体动作鼓励他。当然,这种鼓励要包含着使孩子能够感受得到的真诚。不论他讲得对或者错,老师都尽量寻找闪光点肯定他。让他进一步体会到老师对其表扬的“真实性”。家长来接他的时候,告诉家长他如何的棒,诸如:“杰杰非常不错”之类的话语。
                       不久,在老师面前,杰杰的紧张表现缓解了。回答问题从“结结巴巴”逐渐过渡到“完整的讲述”,而后“举手回答”且能“大声而完整地讲述”了。有时候,杰杰还会跑到老师面前:冲老师笑笑或者拍拍老师后又走开了。虽然他没有说话,但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足以体现杰杰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了。
                       表现二: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我班孩子小妤,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
                  引导原则:充分的母爱
                       尽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长用来作为传达或补偿“母爱”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被忽视了: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小妤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导致孩子情感的不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
                       给予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是婴儿安全感满足心灵平和的基础,同时,母亲给予婴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也是婴儿精神愉悦笑迎生活的资本。为孩子购买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交流,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15楼2010-10-22 16:58
                  回复
                    宝宝缺少安全感的三表现
                    宝宝情绪有时良好,有时恶劣,然而,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在什么情绪中,于是,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忽视婴幼儿的心理因果关系,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让我们一起透视宝宝安全感,了解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三大表现。
                         表现一:“害怕”或“害羞”的情绪
                         幼儿园里的新生杰杰小朋友,非常开朗,活跃,和小朋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是个适应性很强的孩子。不过,当和老师交流时,他就完全判若两人了:老师和他说话时,他就像做错事似的,马上将头低下来,眼睛一点也不敢看老师;小手不断地变换摆放位置,神情非常紧张的样子。
                         老师提问时,明明他刚才和同伴们一起已经大声把答案都说出来了,可是只要老师请他单独回答,他马上就脸涨地通红,说话也结结巴巴、一字一顿了,声音小得象蚊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他就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来自于老师的安全感。因此,他在老师面前非常不自信,总是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生怕做错什么。
                         引导原则:抚爱式交流当他与老师交流出现上述紧张表现时,首先:我装作“不知其然”的样子。仅仅用“摸摸他的头、蹲下来亲切地看着他、对他和蔼地笑笑”等肢体语言或者表情回应他的紧张表现,也通过这些间接向他传达“老师是友善的”这个讯号,以“淡化”其不安的心理。此时,我们若表现得很关注,或者用“语言”直接介入、问询的话,反而会促使其更加的紧张、不自在。
                         第一次这样做的时候,杰杰的反应是“戒备”的;而当我“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向他如此传达友善的信号时,他也终于从半信半疑到完全接受了,他开始会用“微笑”回应老师了。
                         心理疏导
                         在请他回答问题时,走到他跟前去,不断地用眼神、语言、肢体动作鼓励他。当然,这种鼓励要包含着使孩子能够感受得到的真诚。不论他讲得对或者错,老师都尽量寻找闪光点肯定他。让他进一步体会到老师对其表扬的“真实性”。家长来接他的时候,告诉家长他如何的棒,诸如:“杰杰非常不错”之类的话语。
                         不久,在老师面前,杰杰的紧张表现缓解了。回答问题从“结结巴巴”逐渐过渡到“完整的讲述”,而后“举手回答”且能“大声而完整地讲述”了。有时候,杰杰还会跑到老师面前:冲老师笑笑或者拍拍老师后又走开了。虽然他没有说话,但这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足以体现杰杰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了。
                         表现二:妈妈在与不在“大变样”
                         我班孩子小妤,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在家时:和保姆阿姨在一起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送入园时,保姆送来园的时候,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妈妈送,小妤非哭得一塌糊涂不可:“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不要走……”没有妈妈的场合,小妤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小妤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
                         究其原因,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象小妤这一类宝宝,在平常生活中大有人在。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比率日益增多。许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常常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看管。虽然说在物质条件上,孩子们并不缺啥,但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关键的一环——母爱,却往往不能保证。
                    引导原则:充分的母爱
                         尽管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都被家长用来作为传达或补偿“母爱”的方式,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被忽视了: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的交流,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小妤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导致孩子情感的不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
                         给予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是婴儿安全感满足心灵平和的基础,同时,母亲给予婴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也是婴儿精神愉悦笑迎生活的资本。为孩子购买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具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交流,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表现三:外表强悍与内心脆弱
                         恺恺小朋友平时非常容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只要未遂其意,他必定要用“拳头”来取得“胜利”,若老师指出其错误,他则常常用“仰天长啸”表示抗议或者直接“攻击”老师。
                         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会如此固执和偏激呢?
                         这一类孩子,往往家庭的氛围不和谐,或者家长的态度粗暴,教育方法不得当影响到了孩子。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产生了戒备,抵触的心理,从而将这种心理也反应在了行动上。往往其外表的强悍反而更加证明了其内心的敏感与脆弱,也就造成了孩子“愤世嫉俗”的外部表象。
                         引导原则: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的确,由于缺乏安全感,会导致孩子:胆怯、畏生、敏感、内向而不爱交往、偏激而固执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外部表现。
                         因此,对于这一类孩子,建议家长先从自身做起:从权威型家长逐步向民主型家长转变,逐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讲道理的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长本身“榜样”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与交往习惯。
                    


                    16楼2010-10-22 18:37
                    回复
                      红包管理权惹家庭纷争 "压岁钱咋管"打爆心理热线
                      明天,北京市120万中小学生将正式开学。托“压岁钱”的福,孩子们的腰包寒假里也赚了个盆满钵满。记者昨天从北京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今年因为压岁钱的管理权,不少家庭频频惹发纷争,热线电话快被打爆了。
                           家长想控制孩子不愿意
                           初四起,北京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们便忙得不亦乐乎,热线电话响个不停,登门拜访的家长也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咨询电话中,因为压岁钱引发的矛盾成为一大热点。仅昨天上午,为孩子压岁钱犯愁而打电话咨询的家长便有10来位。
                           “孩子过年有钱了,家长担心孩子胡花,希望能控制一下。但孩子们觉得自己的钱,家长凭什么管,结果产生反抗情绪。”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分析了“压岁钱”带来的麻烦。
                           金条进红包可能藏陷阱
                           专家咨询中发现,部分中小学生压岁钱的数额超过万元。除了亲友给的,还有部分是父母的下属送的,甚至有人还在压岁红包里塞进了金条。
                           温方说,下级给上级领导孩子送压岁红包,也让一些家长感到头疼,因为有的红包能查出数额,有的则无从核对,甚至有些孩子收到后不告诉家长。这类压岁钱都会带来人情债,甚至暗藏陷阱。温方建议家长对此应“特别谨慎”,对孩子过年收到的东西弄清来路和数额,有证有据,并提前教育家人和孩子学会拒绝。
                           不同家庭处理方式不同
                           “压岁钱也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好时机。”温方表示,不同家庭状况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亲子关系密切的家庭,父母可为孩子保管压岁钱;孩子独立性较强,父母可多指导孩子管理手头的钱财;孩子自我约束性较差又不易管教,可把钱存进孩子的银行账户,引导孩子打理自己的生活。
                      


                      18楼2010-10-25 16:22
                      回复
                        孩子学习能力差需从心理上找原因
                             11岁的男孩可可从读小学一年级时起,成绩就不是特别好。可可的父母一直以为是孩子贪玩影响学习,所以他们放弃了各种休息时间,陪着孩子去读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但可可父母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可可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下滑。在朋友的提醒下,可可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
                             经过多次诊断,心理医生认为可可患有“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据心理医生介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或智力发育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这种障碍来源于认识处理过程的异常,由一组障碍所构成,表现在阅读、拼音、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有特殊和明显的损害。
                             心理学专家介绍说,本病常在语言发育障碍与感知觉缺陷基础上延续而来,随着生理发育和教育进程,大多可自行缓解或减轻,但常遗留拼写障碍并持续终生。一些患儿还会继发品行障碍,甚至带有一定的反社会行为。成年之后,出现抑郁、自杀和精神障碍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若早期干预,给予特殊教育,调整改善环境会有较大改善。
                             他们建议说,如果确诊孩子属于“学习技能发育障碍”,一定要注意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一、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
                             二、明确技能障碍的种类和神经心理学缺陷,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技能强化训练;
                             三、辅以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能性急,因为这种障碍是内在的质的异常,不能期望在以后出现“追赶性发育”而弥补。
                        


                        21楼2010-10-29 15:17
                        回复
                          保姆对孩子影响大过父母
                          现代家庭,双职工的夫妻很多,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保姆身上。由于和保姆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多,孩子在心理上会对保姆形成依赖心理,产生一种隐形的母子关系,保姆就成了孩子的“心理妈妈”。专家表示,对孩子来说,“心理妈妈”的影响要大过父母,因而不能忽视对保姆的少儿心理培训,也不要频繁换保姆,否则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
                               频换保姆孩子患“心病”
                               芊芊妈最近颇为心烦,原来芊芊的班主任近日打电话说,芊芊在班里总是欺负一个女同学,对方的家长找到学校,强烈要求给女儿换班。一家人为芊芊的攻击性感到不可思议。
                               心理咨询师喜玛说,通过了解得知芊芊曾经换过4个保姆。第一个保姆带她的时间最长,将近两年,其他3个保姆只有几个月不等。“如果频繁更换保姆,相当于让孩子一次次失去‘心理妈妈’,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危害,形成心理隐患。”喜玛说,芊芊的攻击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总是失去,所以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表现出来就是攻击别人,因为攻击别人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喜玛表示,在她接待的问题孩子中,有很多都是保姆带大的。她说:“很多父亲母亲也是高学历、有修养的人,可由于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把小孩交给保姆照顾,而对保姆的开导和培训又不够,这就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隐患。”
                          心理妈妈”更需要心理培训
                               作为“心理妈妈”,保姆对孩子的影响可能大过父母。而具备了心理护理意识的保姆,则可以有效缓解孩子成长中的多动症、封闭、自卑等心理隐患,把他们扶上正常的轨道。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去听亲子讲座,但很少见家长会带着保姆去听的。”喜玛说,“其实保姆更需要这些知识。”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多动症,表现欲强,精神不集中;另一种是过于封闭内向,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受到欺负。要校正这些问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陪伴和沟通。家长可能有知识,但要忙工作,不能陪孩子,此时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有“心理妈妈”了。
                               “有条件的家庭,不妨请文化素质高一些的保姆,给他们做些心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学会怎样做‘心理妈妈’”。喜玛说,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父母就要亲自教给保姆一些心理应对技巧。家长要给保姆比较大的宽容度,遇到问题,家长不能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你是怎么带的”这样的话,否则保姆便不敢指出孩子的问题了。
                               更换保姆先调节孩子情绪
                               作为“心理妈妈”,保姆的突然离开会让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分离性焦虑。因而一旦选定了保姆,就不要轻易更换。即使不得不换,也要安排好过渡。
                               其实,换一个保姆未必是坏事。这可以给孩子一个与新的成年人建立关系的机会,可以锻炼他的适应能力。不过,父母要尽可能地向新来的保姆介绍孩子的情况,让她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保姆照顾孩子的方式越是符合孩子的期待,孩子就能越快地适应。
                               虽说适应新保姆要花一些时间,但这也要有个限度。如果新保姆已经来了两三个月,孩子还是没有对她产生好感,比如,他不像原来那样,会高兴地扑到保姆的怀里,或者不愿意和新保姆待在一起。家长就需要仔细观察一下了,是不是新保姆的脾气有些急躁?或者她对孩子照顾得不够周到?还是孩子有点儿过于敏感?
                               如果孩子和保姆之间确实“不过电”。父母就要想办法再换一个人了。特别是,如果孩子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比如睡不好,吃不好,经常发脾气……这表明孩子已经产生了深层的不适。父母就不应该再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了。可以对孩子说:“你和这个阿姨在一起不舒服,对吗?妈妈再找一个阿姨来照看你吧。”
                          


                          22楼2010-10-30 14:37
                          回复
                            孕期应避免的几种心理
                            在怀孕期间,你可能会经历许多不同的心里问题,其中一些对于你来说可能还会十分陌生。常见的心里主要有以下几种:
                                 焦急心理:
                                 有的妇女得了不孕症,盼子心切,病急乱投医。听说某地名医有祖传秘方,就慕名登门求医。听说远方有某名医治疗不孕症有高深造诣,千里寻医在所不惜,东碰西撞,缺乏系统检查。
                                 紧张心理:
                                 一些不孕病人,旅途劳累,环境变迁,精神紧张,
                                 恐惧心理:
                            某些神经质类型患者,往往造成多年不孕,经过心理治疗并建立正常夫妻生活后,即可怀孕。
                                 暴躁心理:
                                 有些妇女怀孕后,爱发脾气,尚不知孕妇发怒时,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会剧增,并通过“胎盘屏障”,使胎儿直接受害,在怀7-10周时,经常发怒,可能造成胎儿腭裂和兔唇;
                                 猜想心理:
                                 总想在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担心宝宝的性别给自己的压力(来自夫家),无形中给孕妇造成心理负担;
                                 怕羞心理:
                                 一些高龄产妇,当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晚怀孕?为什么这样晚才找医生?他们往往叙述有结婚多年不孕史。由于思想闭塞、存有怕羞心理,不敢到医院检查,等年龄大了,心理发了急,才硬着头皮去找妇科医生看病,耽误了治疗时机。
                                 抑郁心理:
                                 不孕病人,往往精神疲惫,抑郁易怒,胸闷乳胀,四肢无力,腹部胀气,苦恼万分,精神负担很重,抑郁成疾。
                            


                            23楼2010-11-01 15:25
                            回复
                              职场妈妈“自救”之法
                              对于很多职场女性来说,晋级为“妈妈”既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又带来诸多的忧虑和困惑。生育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更是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段。职场女性务必在生育之前认真地思考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做好生涯规划,以免陷入“职业危机”。
                                   案例
                                   Vivi,30岁,去年8月份生下一女儿,不久前返回工作岗位,自己感觉已经遇到了职业发展瓶颈,现在单位运营发展前景一般。
                                   她打算重新换份工作的想法由来已久,婚前想等结了婚再换,婚后丈夫又劝她生了孩子再考虑跳槽,如今孩子生下来了,她决定认真盘算一下,换份可以奋斗终生的工作。但麻烦接踵而来: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自己年龄三十出头,换工作的成本肯定要高于从前,因为有了一定的资历,跳槽容易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心理负担明显加重。作为职场妈妈,她又希望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到年幼的孩子,与80后相比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足够的竞争力去勇敢争取自己想要的工作。另外,她对自己是否需要转行来扩大择业范围这一点犹豫不决,很担心自己反复考虑之后做下的决定是错误的,但又担心现在不决定再拖下去想要补救就更难了。
                                   职业规划师点评
                                   女性害怕因为生育而影响职业生涯发展,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什么Vivi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呢?我们认为,Vivi现在找工作的要求比先前高了很多。因为要照顾宝宝,所以找工作的时候除了要考虑自己的适应能力外,还要关注公司离家的距离;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担心不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无法快速融入到新的职场,更害怕找不到比目前待遇更好的公司。其实Vivi完全可以进行一些自救行动:
                                   1.从工作经历中提炼价值。虽然Vivi在职场上打拼了多年,积累了不少职场经历,但往往很难把这种经历转换成有价值的资本,很多时候,经历的关联性还比较小。这时可以梳理以往职场生涯的经历,找出长处和优势所在,用以往的职业资本的积累作为铺垫,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现在最适合的位置在哪里,从而快速找到那个平台。职场经历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你在过往的经历中所积累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工作经验等竞争实力,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
                                   2.我需求与职业的平衡。在考虑是否跳槽的过程中,Vivi需要认真审视自己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同时要对现在的公司有一个理性和客观的分析:自己是否喜欢这份职业,是否适合在这家企业发展,自我需求能否在现有企业得到实现,如果准备跳槽那么又该以什么标准去选择企业。理清了这些问题,找到了自我需求与职业的平衡点后,求职的问题就不难了,而且职业发展会更加快速
                              3.既要有职业规划更要有行动。Vivi一直想着要换一份工作,而迟迟没有付诸行动,面对旧环境难免产生厌倦,对新工作又表现出迷茫。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很可能会形成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她的职业生涯。我们的调查发现,职业发展较顺利的职场妈妈中有着共性,那就是在生育前她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或者在专家的辅导下拥有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应该怎么发展,重返职场后他们可以很从容地恢复到最佳状态,继续朝着自己的方向稳步迈进。相反,有高达85%遭遇职场危机的白领女性们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十分不清晰。Vivi没好提前做好这个规划,幸好还有机会立即补上这课。
                                   很多职场女性在面试求职方面走了太多的弯路,花了很长的时间求职却总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结婚生子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是一生中终会完成的幸福使命。如今职场各项技术飞速发展,高新企业内部结构也在日益完善,倘若因为“生育事业”而远离职场,形成过长的“职业空白期”,无疑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俗话说:“有能力的人不是善于解决问题,而是善于避免问题。”职场妈妈往往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只要我们提前做好预防,其实很多问题我们都还是能够避免的。
                              


                              24楼2010-11-02 1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