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吧 关注:12,377贴子:527,799
  • 2回复贴,共1

致远舰的一些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致远舰以及配套武器数量问题,出使四国中标注了致远两舰价从28万磅涨到36万磅的出处,养务运动和李鸿章奏议里描述的主炮炮弹和其他武器数量和出使中的不一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08 13:54回复
    其他武器数量和出使中的不一致
    ——
    四国记载的六磅炮等,数量乘以2,大体就一致了。


    IP属地:上海2楼2024-03-08 14:58
    回复
      2025-07-23 08:1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约是马后炮了,不过还是赘述一笔。
      先前没细读,关于致远级“主炮炮弹”数量不相符,可能有两个因素:
      一、薛的《四国日记》所述,常把单舰所配数量与二舰总数相混,即210炮“各种弹子三百个”,二舰则为600发。
      二、《四国日记》所记210炮及配件、弹药价格,算上折扣为“实银四十六万二千三百二十七马克”,相当于22663镑。而李奏报的97667两,根据当时的兑换比率(结合顶楼第二张截图“船价内有”所列项目英镑价,与李奏折对应项目银两数,计算可得),约23648镑,较日记记录多出1000镑左右。210炮炮弹单价,除了实心钢子较贵,其他一般在几十马克,1000镑购300发差不多。
      综言之,将《四国日记》“各种弹子三百个”理解为早先计划的单舰购买数,二舰实际购买总数再增加300发,因此便有了李奏折中“配钢铁等弹九百个”。
      另外有个疑问,船体价格分期支付,造了20来个月,期间银镑折换比率波动不定,最后支付总额平均下来4.13两左右一镑。可其他各项武器、装备,支付所经历的时间少得多,为何对照下来也基本是这个比率?是否有可能李奏报的各项目的银两数,未必是实际支付白银数,而是将最终总支出的银两数与英镑数相除,然后按照统一的比率,套到各项目头上?


      IP属地:上海3楼2025-07-21 16: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