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漫画也快有两年了,也是陆陆续续看了五六遍,最近和好友又聊起这本书,又来看了看8u们的帖子,有感而发,对人物的塑造,内心刻画,感情递进这些就不过多说了,细腻而丰满,我认为无可挑剔。单想就8u们对结局的评价说点。
很多8u对结局不满意的原因是“留白式结局”,认为高野老师迫于社会大众的爱情观念,不敢把两个年龄差十八岁的人结合为情侣,所以留下一个开放式的暧昧结局。当然,也有人觉得“留白”不错。但是在我看来,这不完全是留白式结局,这种“暧昧”没有实际纽带,类似恋人未满的挚友关系,就是作者想给他们的结局。
最终卷真修穿着小片给他选的衣服去约会,真修提议两人分别想象将各自代入眼前的电影海报之中,这一段情节。可以很明显的察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们之间的“纽带”和“关系”都不重要,不论是姐弟同事同学母子,他们都会像现在一样幸福。同样的,他们现在也很幸福。
其实在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我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惋惜,和一些8u有着类似的感受,但是当我看到高野老师在最终卷尾页上感谢读者时写的 “直到最后都在自由的创作”,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没能理解他所想要表达的,于是我又看了一遍第九卷,尝试去理解聪子姐姐的那段话。
这一段中的聪子姐姐所表达的“相互拓展了各自的世界”,其实在最后看烟花之前有体现出来。在烟花时基本上所有出现过的人物都有了单独的分镜、对话,起初我认为是难逃俗套的“大团圆结局”———给所有人都来一个镜头,然后男女主看烟花就结束。
然而这是对应的聪子姐姐前面说的话,“拓展了各自的世界,不宣称‘你是我的’ ”。心中有挂念的人,但周围的景象与声音不会被他们忽视,真修也不像那次圣诞节为了见聪子姐姐时一路跑来,撒谎且忽视别人的心意与礼物,这都是聪子姐姐带给真修的成长。
结局烟花大会的手机通话我认为也是非常传神,虽然不如玉子爱情故事中的纸杯电话,有更具象更明显的含义。通过电话传来那句真修的“一起看烟火”,神合而形离,不管相距多远,感情也能像电波一样无形的传递。同时呼应了真修小时没能一起去的烟花大会。聪子姐姐的这句“请你看着我”所确定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比情侣要珍贵得多。这句话也是我看过的最惊艳的表白。
很多人看到了作者挑战禁忌,挑战18岁的巨大年龄差距的情感,却没能看到作者挑战传统的爱情结局和形式。一边希望着好似母子的两人能够打破禁忌互相深爱,一边又希望着传统老头的告白结局。
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为18岁的年龄差距感到了深深的担忧,要怎么在一起,要怎么说服双方的家庭接受,怎么打破传统观念?我带着这些担忧看完。像上面所说我第一次看完也有些失望,再看一次后才理解了高野老师的深意。
互相深爱就必须要捆绑在一起吗,当少见的爱情遇到了社会观念的阻挠,一定要不顾一切打破束缚在一起吗?什么叫爱呢?必须男女吗?如果是俊男美女就算爱,如果一方丑那另一方就是为钱而来吗?为一部虚拟作品的两位角色接受了年龄差距,那么地位差距呢?外貌差距呢?在现实中遇到,自己又会怎么想呢?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思考着这些,逐渐改变了我的爱情观,慢慢没有了那些歧视,恶意烂俗的揣测。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发散的思考,也许和作品的主旨并没有关系。但《我的少年》确实改变了我许多,懂得包容、理解。这些都成为我深爱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以后也不会有别的作品来动摇他的地位。
至于看有些人说的没能在一起的结局辜负了小片,还不如直接把小片上了等等,虽然发表意见是你的权利,但我着实的感到恶心。
说了那么多偏题的,我的总结就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开放结局———高野老师借小片之口表达的“模棱两可暧昧不清”、“谁都不会幸福”的结局,就是高野老师想给他们安排的———挑战传统恋爱形式的结局。你认为是作者笔力不够也好,或认为是迫于社会伦理的压力导致的开放式结局也好,毕竟各有己见,谁都无法强制扭转别人的观念。这也是我开头说“不完全是开放结局”的原因,毕竟我有很多观点别人看来也许是过分解读。
我并不认为《我的少年》是完美无缺的作品,中后段的节奏稍显拖沓,一些情节的设计也稍有瑕疵并不完美。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我为自己能在性格偏执时遇到这部作品,由衷地感到庆幸;也为有与我一样深深喜爱这部作品的人而发自内心满足。
很多8u对结局不满意的原因是“留白式结局”,认为高野老师迫于社会大众的爱情观念,不敢把两个年龄差十八岁的人结合为情侣,所以留下一个开放式的暧昧结局。当然,也有人觉得“留白”不错。但是在我看来,这不完全是留白式结局,这种“暧昧”没有实际纽带,类似恋人未满的挚友关系,就是作者想给他们的结局。
最终卷真修穿着小片给他选的衣服去约会,真修提议两人分别想象将各自代入眼前的电影海报之中,这一段情节。可以很明显的察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他们之间的“纽带”和“关系”都不重要,不论是姐弟同事同学母子,他们都会像现在一样幸福。同样的,他们现在也很幸福。
其实在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我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惋惜,和一些8u有着类似的感受,但是当我看到高野老师在最终卷尾页上感谢读者时写的 “直到最后都在自由的创作”,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没能理解他所想要表达的,于是我又看了一遍第九卷,尝试去理解聪子姐姐的那段话。
这一段中的聪子姐姐所表达的“相互拓展了各自的世界”,其实在最后看烟花之前有体现出来。在烟花时基本上所有出现过的人物都有了单独的分镜、对话,起初我认为是难逃俗套的“大团圆结局”———给所有人都来一个镜头,然后男女主看烟花就结束。
然而这是对应的聪子姐姐前面说的话,“拓展了各自的世界,不宣称‘你是我的’ ”。心中有挂念的人,但周围的景象与声音不会被他们忽视,真修也不像那次圣诞节为了见聪子姐姐时一路跑来,撒谎且忽视别人的心意与礼物,这都是聪子姐姐带给真修的成长。
结局烟花大会的手机通话我认为也是非常传神,虽然不如玉子爱情故事中的纸杯电话,有更具象更明显的含义。通过电话传来那句真修的“一起看烟火”,神合而形离,不管相距多远,感情也能像电波一样无形的传递。同时呼应了真修小时没能一起去的烟花大会。聪子姐姐的这句“请你看着我”所确定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比情侣要珍贵得多。这句话也是我看过的最惊艳的表白。
很多人看到了作者挑战禁忌,挑战18岁的巨大年龄差距的情感,却没能看到作者挑战传统的爱情结局和形式。一边希望着好似母子的两人能够打破禁忌互相深爱,一边又希望着传统老头的告白结局。
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为18岁的年龄差距感到了深深的担忧,要怎么在一起,要怎么说服双方的家庭接受,怎么打破传统观念?我带着这些担忧看完。像上面所说我第一次看完也有些失望,再看一次后才理解了高野老师的深意。
互相深爱就必须要捆绑在一起吗,当少见的爱情遇到了社会观念的阻挠,一定要不顾一切打破束缚在一起吗?什么叫爱呢?必须男女吗?如果是俊男美女就算爱,如果一方丑那另一方就是为钱而来吗?为一部虚拟作品的两位角色接受了年龄差距,那么地位差距呢?外貌差距呢?在现实中遇到,自己又会怎么想呢?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思考着这些,逐渐改变了我的爱情观,慢慢没有了那些歧视,恶意烂俗的揣测。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发散的思考,也许和作品的主旨并没有关系。但《我的少年》确实改变了我许多,懂得包容、理解。这些都成为我深爱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以后也不会有别的作品来动摇他的地位。
至于看有些人说的没能在一起的结局辜负了小片,还不如直接把小片上了等等,虽然发表意见是你的权利,但我着实的感到恶心。
说了那么多偏题的,我的总结就是:我认为这并不是开放结局———高野老师借小片之口表达的“模棱两可暧昧不清”、“谁都不会幸福”的结局,就是高野老师想给他们安排的———挑战传统恋爱形式的结局。你认为是作者笔力不够也好,或认为是迫于社会伦理的压力导致的开放式结局也好,毕竟各有己见,谁都无法强制扭转别人的观念。这也是我开头说“不完全是开放结局”的原因,毕竟我有很多观点别人看来也许是过分解读。
我并不认为《我的少年》是完美无缺的作品,中后段的节奏稍显拖沓,一些情节的设计也稍有瑕疵并不完美。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我为自己能在性格偏执时遇到这部作品,由衷地感到庆幸;也为有与我一样深深喜爱这部作品的人而发自内心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