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毛阿敏出道,历经歌坛三十九年,始终以作品说话。这也是毛阿敏成为歌坛常青树的原因,不靠CZ靠作品,把数不清的优秀作品传递到我们面前。对于社会大众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端庄大气、昂扬激荡的演唱风格,这一时期正是毛阿敏的JUN旅年代,留下了很多代表作,如《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马兰谣》等成为有口皆碑的JUN旅三部曲,被无数歌手翻唱,甚至入选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FU兴之路》;以及同一时期形成,2000年以后继续发扬光大的深情款款、细腻委婉的演唱风格,《渴望》、《诺言》、《同一首歌》、新版《绿叶对根的情意》等等,国民经典。对毛阿敏有进一步专业了解的,还能熟知93-96年她在香港转型时期的演唱风格,细腻感性,如《不问》、《长相思》、《花女孩》等等;以及新世纪后的美通风格代表作,圣洁厚重,《记号》、《告别时光》、《我亲爱的爸爸》等等,很优美。
但其实毛阿敏在1987年以前,还有过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甜美清新唱法。代表作既有翻唱的《走过咖啡屋》、《粉红色的回忆》,也有大陆原创《青蛙的歌声》、《妈妈的小诗》、《什么也没有说》等等。据说当时时兴这种唱法,毛阿敏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但是,她的甜,有自己的特点,是俏美的甜,听着她的歌,脑海中就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甜美可人、立体的小女孩形象,甜而不腻,很美。而看她的表演,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种活生生的形象,《青蛙的歌声》眼神特生动,动作也松弛大方,《白兔谣》眼神特活泼,一个活生生的小兔形象映在眼前。《什么也没有说》温婉温柔,视听效果也很舒服。刚出道时毛阿敏唱过很多这种儿歌、甜歌,现在看起来依然养眼,赏心悦目,同时觉得很有趣。
翻唱歌曲中,她的《走过咖啡屋》、《粉红色的回忆》,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意浓浓的纯净,有朝气,不带风尘气的甜美唱法,和港台风尘气息的甜美就划上了分水岭。不仅如此,细听《走过咖啡屋》,尾音都带着浓厚的敏韵,比如“忍不住慢下了脚步”的“步”,“我也就挥不了孤独”的“独”,“由情侣变成了陌路”的“路”,“对你的情感依然如故”的“故”,发音带着个人标签,而且体现出科学发声的特点,能够听出阿敏有美声底子,声音既是纯流行,又有韧性,所以阿敏才成就了三十多年用不坏的好嗓子。
这个时期还不是大歌时代的阿敏,她只是参加团里演出时偶尔唱唱大歌,但唱大歌的嗓音和后来还不太一样,比较清纯。谷老师从严肃唱歌的角度,说是一杯白开水。可是我要说,年轻就是一笔财富,保留了青春、清纯本色的敏腔,同样让我们怀念。后来同样唱大歌的一些歌手,她们的粗嗓子是唱不出这种甜美腔调的。所以没有万能的歌手,多彩已经不错。当然,谷老师的要求是对的,为的是毛阿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歌艺,进一步成熟,最后也看到了效果。
1987年底,毛阿敏加入谷家班后,由于谷老师收毛阿敏的创作初衷是写厚重大歌,培养这方面的歌手,看到毛阿敏具备这个条件,因此将她有意往这个方向培树,再加毛阿敏自身的悟性和努力,没过几年,毛阿敏就成为能把大歌唱出深度和情怀的,那个老百姓记忆中的阿敏,各类严肃词曲作者非常喜欢和她合作。毛阿敏风格完全发生了改变,情感厚度增强,台风和演唱也深情大气,确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