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毯先生》是刘德华和宁浩的第三次合作,可能大家都一直以为刘德华和宁浩是第一次合作,但其实不对,刘德华和宁浩第一次合作是2005年拍摄的《疯狂的石头》,2006年上映的作品,第一次合作根据现在这次的宣传,当时刘德华委托余伟国找到宁浩,愿意投资宁浩拍摄一部电影,是因为看了宁浩2003年的作品《香火》,发现宁浩很会讲故事,而且故事的深度很深,非常有潜力的一个导演。不过余伟国在这次宣传的时候说,当初不是答应给500万拍《疯狂的石头》,但因为这样的阴差阳错,成就了宁浩,也促成了后来宁浩在《桃姐》中的客串,这次在《红毯先生》中的表演。
在《红毯先生》中,刘德华毋庸置疑是绝对的主角,整部电影,可以删掉很多人的镜头,戏份,但是刘德华的戏份是完完全全,贯穿整个剧情的。所以在最初的所有的宣传中,我们都没见到客串的梁家辉、王晶,还有剧中的经纪人扮演者单立文。就连summer的扮演者瑞玛·席丹也没有出现在这次的宣传活动上,只有特别出演的林熙蕾,还有配角的危笑出现在了一些宣传活动的场合上,但这次的路演,几乎是宁浩和刘德华两个人完成的工作,在宣传上的孤军奋战,或许是影片第二次该档期上映的原因,市场到底喜欢不喜欢这种类型片,这电影到底好不好,那还是要认认真真的自己看完才有话语权。
《红毯先生》整个主题是讲述关于沟通的故事,只不过是借了明星,演艺圈这么一个外衣去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红毯先生》会表示看不懂,或者说认为不好?因为看不懂,自然会认为不好,但是看不懂和影评质量差,是完全两码事。
但不得不说的是《红毯先生》和《人潮汹涌》在某些设定上,有些雷同,《人潮汹涌》在设计剧情上,刘德华饰演的杀手失忆后去当群众演员,那些努力的桥段啊,都是刘德华自己,同样的《红毯先生》一些演戏的,表演的都是关于刘德华,尤其是关于努力,还是刘德华自己的故事。甚至大家都会认为隐婚,就是刘德华自己的故事。
《人潮汹涌》当初上映票房也不理想,排片也不理想,但是依靠口碑,业界的支持,包场,口碑的发酵,最终票房拿到了7亿以上,所以当初《人潮汹涌》的逆袭,让这部电影赚钱了,今天轮到《红毯先生》的时候,虽然这部作品,参加了很多的电影展,刘德华也去加拿大获得了奖项(与电影无关的奖项),但是在上映的时候,最初春节档,不少电影都跟影院签署分线排片的合同协议,但是刘德华宁浩的《红毯先生》没有参与其中,发布了一张“观众说了算”的这个海报,也是这张海报,导致电影排片非常不理想,导致电影上映当天的全国排片只有8%,而且很多排片时间,都在午夜、凌晨,黄金时段的排片都送给了同档期的电影。这很明显是故意冷落,故意不给排片,哪怕你是刘德华,你是红了44年,你在2023年主演电影总票房是中国2023年总票房的十分之一,10%这么好的成绩,人家一样可以不搭理你,甚至院线完全不给这位新上任的影协副主席的面子。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全年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元,2023年刘德华分别上映了主演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累计超40亿、《金手指》累计票房超过5.7亿,《潜行》累计票房超过3.8亿,三部电影加起来总票房突破了49亿。也就是说全年中国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的情况下,刘德华主演的三部作品就占比高达10%,这样的数据说明的是刘德华依然拥有很高的人气和很好的票房号召力。
刘德华拥有很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但是影院不给排片,也无济于事。就好比一款产品,再好,商超都不进货上货架,你的东西就卖不出去,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如果破局,我觉得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才是最关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也就是说,当你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影院,你在全国都有自己的影院的时候,再比如万达影院附近,就拥有你自己的影院,万达不给你排片的时候,你就自己给自己增加排片,那么自然你的排片就能够上去,想看的人,也能找到地方去看。排片到午夜这种情况,也就迎刃而解。当然创建自己的影院,需要投资人,需要金钱等等,但是万事不改变,最后沦落的只会是国产影片的观影水准。
但更重要的解决方案,依然是院线排片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应该给每一部作品公平的排片的机会,如果说都同样的排片情况下,某一部作品确实是没人喜欢,没人买票观看,那说明,它真的不好,但是如果影院使用自身的优势,故意的不给电影排片,不让观众观看,那观众就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就只能买票去看有排片的作品了。
再好的酒,它没有好的平台,没有好的宣传,没有好的吆喝,也只能变成普普通通的二锅头,同样的道理《红毯先生》,无论是怎样的黑色喜剧,无论如何的去讲述关于沟通的故事,无论是不是刘德华这样红了43年的巨星来演,只要你的作品不被推广出去,你就没办法得到你应该得到的荣耀。
影片在2月16日发布撤档通知后,在2月17日、18日,还是可以在上海的一些影院看到1到2场的排片,也还是有一些观众会买票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所以电影的撤档,在一些认为这部作品值得被推广出去的影院,他们不会那么快的撤档,他们还是希望好酒都能被人们所知晓。
至于撤档后,刘德华的《红毯先生》是不是能够在下一个档期上映的时候获得相对而言公平的排片,那还是要看这些院线的这种抵制是不是会持续下去,这种抵制,或许会刘德华宁浩妥协他们的要求,然后不再被抵制,也可能刘德华宁浩的坚持可以去改变这样的奇怪的影院排片的现象,如果说刘德华宁浩可以改变这个现象,那么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不会被人为的压迫。
中国院线的电影排片,应该百花齐放,才能够百家争鸣,有些电影院春节就排四部电影,其他都不排,影院虽然要赚钱,但也应该把选择权交给观众,而不是把选择权交给自己,让观众被迫选择。这次春节档期一半的作品都选择了撤档,我想他们不是质量真的差,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公平的对待,对于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而言,他们开始有了骨气,当这种骨气蔓延起来,越来越多的影片在得不到公平排片的时候,都选择不再在院线上映,转投到网络视频上线,每个人只需要花最多10元就可以观看一部大制作的影片的时候,那个时候损失最惨重的不是观众,也不是制作团队,而是现在的院线,风水都是轮流转,当一个状态太过于极致,极端的时候,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去改变它的傲慢和极端。我认为这次春节一半电影撤档,是给中国院线排片的规则带来一个警示,如果再不重视,观众未来能看到的影片都将会是拉低观众的观影水准,越来越多的好作品,有深度的作品,都将无法呈现到院线上映。
电影工业的道路很漫长,但如何选择持久走下去,是需要所有电影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未来的。
在《红毯先生》中,刘德华毋庸置疑是绝对的主角,整部电影,可以删掉很多人的镜头,戏份,但是刘德华的戏份是完完全全,贯穿整个剧情的。所以在最初的所有的宣传中,我们都没见到客串的梁家辉、王晶,还有剧中的经纪人扮演者单立文。就连summer的扮演者瑞玛·席丹也没有出现在这次的宣传活动上,只有特别出演的林熙蕾,还有配角的危笑出现在了一些宣传活动的场合上,但这次的路演,几乎是宁浩和刘德华两个人完成的工作,在宣传上的孤军奋战,或许是影片第二次该档期上映的原因,市场到底喜欢不喜欢这种类型片,这电影到底好不好,那还是要认认真真的自己看完才有话语权。
《红毯先生》整个主题是讲述关于沟通的故事,只不过是借了明星,演艺圈这么一个外衣去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为什么很多人对于《红毯先生》会表示看不懂,或者说认为不好?因为看不懂,自然会认为不好,但是看不懂和影评质量差,是完全两码事。
但不得不说的是《红毯先生》和《人潮汹涌》在某些设定上,有些雷同,《人潮汹涌》在设计剧情上,刘德华饰演的杀手失忆后去当群众演员,那些努力的桥段啊,都是刘德华自己,同样的《红毯先生》一些演戏的,表演的都是关于刘德华,尤其是关于努力,还是刘德华自己的故事。甚至大家都会认为隐婚,就是刘德华自己的故事。
《人潮汹涌》当初上映票房也不理想,排片也不理想,但是依靠口碑,业界的支持,包场,口碑的发酵,最终票房拿到了7亿以上,所以当初《人潮汹涌》的逆袭,让这部电影赚钱了,今天轮到《红毯先生》的时候,虽然这部作品,参加了很多的电影展,刘德华也去加拿大获得了奖项(与电影无关的奖项),但是在上映的时候,最初春节档,不少电影都跟影院签署分线排片的合同协议,但是刘德华宁浩的《红毯先生》没有参与其中,发布了一张“观众说了算”的这个海报,也是这张海报,导致电影排片非常不理想,导致电影上映当天的全国排片只有8%,而且很多排片时间,都在午夜、凌晨,黄金时段的排片都送给了同档期的电影。这很明显是故意冷落,故意不给排片,哪怕你是刘德华,你是红了44年,你在2023年主演电影总票房是中国2023年总票房的十分之一,10%这么好的成绩,人家一样可以不搭理你,甚至院线完全不给这位新上任的影协副主席的面子。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累计全年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元,2023年刘德华分别上映了主演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累计超40亿、《金手指》累计票房超过5.7亿,《潜行》累计票房超过3.8亿,三部电影加起来总票房突破了49亿。也就是说全年中国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的情况下,刘德华主演的三部作品就占比高达10%,这样的数据说明的是刘德华依然拥有很高的人气和很好的票房号召力。
刘德华拥有很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但是影院不给排片,也无济于事。就好比一款产品,再好,商超都不进货上货架,你的东西就卖不出去,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如果破局,我觉得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才是最关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也就是说,当你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影院,你在全国都有自己的影院的时候,再比如万达影院附近,就拥有你自己的影院,万达不给你排片的时候,你就自己给自己增加排片,那么自然你的排片就能够上去,想看的人,也能找到地方去看。排片到午夜这种情况,也就迎刃而解。当然创建自己的影院,需要投资人,需要金钱等等,但是万事不改变,最后沦落的只会是国产影片的观影水准。
但更重要的解决方案,依然是院线排片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解决,应该给每一部作品公平的排片的机会,如果说都同样的排片情况下,某一部作品确实是没人喜欢,没人买票观看,那说明,它真的不好,但是如果影院使用自身的优势,故意的不给电影排片,不让观众观看,那观众就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就只能买票去看有排片的作品了。
再好的酒,它没有好的平台,没有好的宣传,没有好的吆喝,也只能变成普普通通的二锅头,同样的道理《红毯先生》,无论是怎样的黑色喜剧,无论如何的去讲述关于沟通的故事,无论是不是刘德华这样红了43年的巨星来演,只要你的作品不被推广出去,你就没办法得到你应该得到的荣耀。
影片在2月16日发布撤档通知后,在2月17日、18日,还是可以在上海的一些影院看到1到2场的排片,也还是有一些观众会买票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所以电影的撤档,在一些认为这部作品值得被推广出去的影院,他们不会那么快的撤档,他们还是希望好酒都能被人们所知晓。
至于撤档后,刘德华的《红毯先生》是不是能够在下一个档期上映的时候获得相对而言公平的排片,那还是要看这些院线的这种抵制是不是会持续下去,这种抵制,或许会刘德华宁浩妥协他们的要求,然后不再被抵制,也可能刘德华宁浩的坚持可以去改变这样的奇怪的影院排片的现象,如果说刘德华宁浩可以改变这个现象,那么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不会被人为的压迫。
中国院线的电影排片,应该百花齐放,才能够百家争鸣,有些电影院春节就排四部电影,其他都不排,影院虽然要赚钱,但也应该把选择权交给观众,而不是把选择权交给自己,让观众被迫选择。这次春节档期一半的作品都选择了撤档,我想他们不是质量真的差,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公平的对待,对于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而言,他们开始有了骨气,当这种骨气蔓延起来,越来越多的影片在得不到公平排片的时候,都选择不再在院线上映,转投到网络视频上线,每个人只需要花最多10元就可以观看一部大制作的影片的时候,那个时候损失最惨重的不是观众,也不是制作团队,而是现在的院线,风水都是轮流转,当一个状态太过于极致,极端的时候,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去改变它的傲慢和极端。我认为这次春节一半电影撤档,是给中国院线排片的规则带来一个警示,如果再不重视,观众未来能看到的影片都将会是拉低观众的观影水准,越来越多的好作品,有深度的作品,都将无法呈现到院线上映。
电影工业的道路很漫长,但如何选择持久走下去,是需要所有电影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