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在气相色谱仪操作过程当中,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延长仪器使用命、降低故障频率、提高分析准确性?
一、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仪器验收仪器时,不仅要清点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还要检查仪器说明书是否齐备,并妥善保存这些资料。在独立操作仪器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说明书,并严格按规程操作。这是做好分析的前提,而且一旦仪器出了问题,也好与厂商交流。特别在保修期内,如果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故障或仪器损坏时,则是不在仪器保修范围之内的。
二、压力调节阀:
使用性能可靠的压力调节阀也许人们不能控制仪器上装什么阀,但一定要保证钢瓶上一级减压阀的质量。一些质量不好的新阀也会有漏气、压力不稳的现象。所以,经常检漏,随时发现问题是一个好的习惯。如果不注意上述问题,轻则造成气体浪费,重则出现安全问题(损坏设备或者酿成安全事故)。
三、色谱进样器:
及时清洗色谱进样器干净的色谱进样器能避免样品记忆效应的干扰。更换样品时要清洗进样器’用同一样品多次进样时也要用样品本身清洗进样器。一支进样器暂时不用时(比如下班),更要彻底清洗,否则残留在其中的样品可能将针芯粘牢,造成进样器报废。使用自动进样器的用户也应注意此问题,最好根据使用频率、样品性质定期清洗和更换进样器。
四、石墨密封垫:
及时更换毛细管柱密封垫色谱柱的石墨密封垫,尤其是毛细管色谱柱两端的石墨密封垫的漏气是GC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一定不要在不同的色谱柱上重复使用同一密封垫。即使是同一色谱柱上卸下重新安装时,最好也更换新密封垫,这样能保证更高的工作效率。如果装上色谱柱后发现漏气而再更换密封垫,就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即使旧垫仍能使用,也要比原来拧得更紧一些,这时就会存在压断毛细管色谱柱的风险。
五、进样口隔垫:
定期更换进样口隔垫进样口隔垫漏气是GC另一个常见的故障。虽然现在很多色谱仪具有载气泄漏报警功能,但也不能保证可发现所有微小的漏气,更别说没有自动检漏功能的仪器了。比如,一名刚接触GC/MS(质谱)的操作人员,一昼夜就用光了一瓶氦气,且发现MS图上有~些含硅的离子峰。检查各个阀及管路均未发现问题’最后才发现是隔垫使用太久,中间已有一个透光孔,氦气在此处发生泄漏。另外隔垫的老化、降解也会给分析带来干扰。比如其碎屑掉进气化室就可能导致鬼峰。
六、使用记录:
保留完整的仪器使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是仪器的履历,应逐日记录,包括操作者、分析样品及条件、仪器工作状态等等。一旦仪器出现问题,这是查找原因的重要信息。
七、更换零部件:
更换零部件要逐一进行,修理仪器时,不要一次更换多个部件,否则会造成故障原因的判断失误。应该一次更换一个零部件,测试完再更换另一个零部件,这样会能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来源:色谱仪维修 http://www.bjled006.com/
一、按说明书规范操作:
仪器验收仪器时,不仅要清点所有零部件是否齐全,还要检查仪器说明书是否齐备,并妥善保存这些资料。在独立操作仪器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说明书,并严格按规程操作。这是做好分析的前提,而且一旦仪器出了问题,也好与厂商交流。特别在保修期内,如果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故障或仪器损坏时,则是不在仪器保修范围之内的。
二、压力调节阀:
使用性能可靠的压力调节阀也许人们不能控制仪器上装什么阀,但一定要保证钢瓶上一级减压阀的质量。一些质量不好的新阀也会有漏气、压力不稳的现象。所以,经常检漏,随时发现问题是一个好的习惯。如果不注意上述问题,轻则造成气体浪费,重则出现安全问题(损坏设备或者酿成安全事故)。
三、色谱进样器:
及时清洗色谱进样器干净的色谱进样器能避免样品记忆效应的干扰。更换样品时要清洗进样器’用同一样品多次进样时也要用样品本身清洗进样器。一支进样器暂时不用时(比如下班),更要彻底清洗,否则残留在其中的样品可能将针芯粘牢,造成进样器报废。使用自动进样器的用户也应注意此问题,最好根据使用频率、样品性质定期清洗和更换进样器。
四、石墨密封垫:
及时更换毛细管柱密封垫色谱柱的石墨密封垫,尤其是毛细管色谱柱两端的石墨密封垫的漏气是GC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一定不要在不同的色谱柱上重复使用同一密封垫。即使是同一色谱柱上卸下重新安装时,最好也更换新密封垫,这样能保证更高的工作效率。如果装上色谱柱后发现漏气而再更换密封垫,就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即使旧垫仍能使用,也要比原来拧得更紧一些,这时就会存在压断毛细管色谱柱的风险。
五、进样口隔垫:
定期更换进样口隔垫进样口隔垫漏气是GC另一个常见的故障。虽然现在很多色谱仪具有载气泄漏报警功能,但也不能保证可发现所有微小的漏气,更别说没有自动检漏功能的仪器了。比如,一名刚接触GC/MS(质谱)的操作人员,一昼夜就用光了一瓶氦气,且发现MS图上有~些含硅的离子峰。检查各个阀及管路均未发现问题’最后才发现是隔垫使用太久,中间已有一个透光孔,氦气在此处发生泄漏。另外隔垫的老化、降解也会给分析带来干扰。比如其碎屑掉进气化室就可能导致鬼峰。
六、使用记录:
保留完整的仪器使用记录仪器使用记录是仪器的履历,应逐日记录,包括操作者、分析样品及条件、仪器工作状态等等。一旦仪器出现问题,这是查找原因的重要信息。
七、更换零部件:
更换零部件要逐一进行,修理仪器时,不要一次更换多个部件,否则会造成故障原因的判断失误。应该一次更换一个零部件,测试完再更换另一个零部件,这样会能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来源:色谱仪维修 http://www.bjled0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