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是一份怎样的报告呢?很简单的逻辑:联盟中和纳什拿同等工资的球员的比赛数据;和,与纳什有相似比赛数据的球员的工资情况。在列的比较球员有:比卢普斯,卡塞尔,白巧克力,手套,托尼帕克,阿尔斯通等等。考虑到工资帽和交易特例,与小牛接近的人选更像是贾森基德,巴郎戴维斯或者是麦克毕比。但这几个人的合同和东家只会让交易的操作性更差。
库班看过了这一大坨数据。很显然,从纸面上看,纳什好的一塌糊涂。但库班想到更多的是那些甜蜜的岁月,更衣室和谐的气氛。要知道,签约一名球员之前,不仅仅只是体检,看赛场数据,签合同这么简单,对球队足够忠诚?对队友足够有爱?除此之外,还有谁能像纳什更适合做这支球队的冠军拼图?
无比纠结啊,当库班再次审视纸面上的纳什,球队主将的好友。库班清楚纳什在球队更衣室里的低位,清楚他与每个队友之间的基情。不给任何队友脸色看,不插手任何人的琐事,无论何时都会120%的努力争取胜利,有目共睹,所有球员的楷模。
达菲的"报告"上,不仅没有他所希望纳什得到的报价,在库班看来,纳什给这只球队带来的无形的价值却是无价。换句话说,达菲比库班低估了纳什对于小牛的价值,但库班的报价高估了达菲的底限。
直到2004年的夏天,我们诟病的纳什最多的是什么? 是他始终无法掌控全场比赛? 是他没有哪怕一点敢死队的气质?是他极少缺席比赛? 纳什的伤病情况像个迷,你明知道他一定有伤,却无法理解他极高的出勤率。在那几个赛季,我们印象极深的是每场要打40多分钟的球员,如阿伦·艾弗森。唐却始终把纳什的出场时间控制在33~35分钟。后来有了哈里斯,签下了丹尼尔斯,这算是一种制服组的策略吧,既然有了备胎,何不抽空锻炼下我们的小正太呢?2004年夏天,面对大唐和小唐的问题是,新赛季,如何分配三名后卫的出场时间呢?而库班的问题是,如何分配这三个人的薪水。
库班先前的一种固定思维是:如果制服组在交易或是续约过程中犯错,在缴纳奢侈税截止日之前,弥补错误是很简单的。大不了找其他一只倒霉蛋球队做一次"错误的交易",说不定就会有不错的效果。比如尚处在工资帽之下的球队,或是为了球队根本不惧怕任何形式的奢侈税。另库班奇怪的是,明明手里攥着肥的流油的电视转播合同,为什么这么多球队就不肯出奢侈税呢?达拉斯在03,04赛季连续两赛季的工资总额位列联盟第三,05~10这5个赛季都缴纳奢侈税的球队也只有两只,纽约和达拉斯。但谁都不会喜欢长合同,谁都不会。对于库班来说尤甚,失去交易的自由度,操作上的被动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个这,他给纳什的合同长度是5年,2009年的纳什35岁。
2004年的夏天,库班想到自己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中纠结着其他球员的上场时间和薪水;想到他可能无法获得更多交易来的选秀权;想到可能会没有的中产空间和交易特例;他会缩卵。这支球队没有总冠军,尽管他们的老板一直带着一顶不差钱的帽子。但库班有足够的理由:05年的新一轮劳资协定谈判将启动,在一部分制服组看来,缩紧银根是大势所趋。而到多年以后,或许在04年夏天的每一个长合同都会显得愚蠢。
所以,对纳什耐久度的担忧,对联盟趋势的保守预判,未来市场的不乐观,让库班开始焦躁,他不得不提出一个数字,纳什具体合同的数字。但他实在想不清楚到底多钱合适。于是,游戏进入了第三轮,库班的等待,他在观望其他球队的报价,看看别人会出多少钱。
每年此时,自由球员都会通过自己的好友,或是媒体提出自己的愿望,包括球队,或是自己希望得到的薪水。这无可厚非,因为这都是浮云,广告,推销?爆尿都算不上。在库班的一通电话和老唐的一番公关之后,小牛制服组发现,或许真正对纳什感兴趣的,只有菲尼克斯太阳。也正是那年夏天,菲尼克斯放出话来,他们将追逐布莱恩特。其实克朗格洛追逐科比可不是一两天了,但从来没有提出什么可行性的交易方案,甚至报价。加上太阳队的制服组刚刚经历变动,很可能不差钱;而观其薪水情况,显然留了不止一名球员的工资空间,这让库班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不久之后,菲尼克斯将提出对纳什的合同报价,如果有更大胆的假设,那便是菲尼克斯或许将围绕三十岁的史蒂夫纳什建队。但如果菲尼克斯签下纳什的话,也很难说球队就有没有中产特例可以用了,这是他们最大的问题,7月1日,联盟没有放出下赛季工资帽的具体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