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吧 关注:2,802贴子:75,159
  • 15回复贴,共1

李世民征高句丽至少带了25万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军先锋军 兵力:6万 将领:李勣 李道宗 张士贵
《资治通鉴》:“又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步骑六万”
《旧唐书•高丽传》:“又以特进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为副,领将军张士贵等率步骑六万趋辽东”
《命将征高丽诏》:“可先遣使持节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勣,副总管江夏郡王道宗,士马如云,长驱辽左。奋夷岳之威,屠豕蛇于险渎;乘建瓴之势,斩鲸鲵于镂方”
《新唐书》:“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道宗副之,张士贵、张俭……帅骑士六万趋辽东”
水军 兵力:7万 将领:张亮 程名振
《资治通鉴》:“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战舰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
《旧唐书》:“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将军常何等率江、淮、岭、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
《旧唐书•程名振传》:“即日拜右骁卫将军,授平壤道行军总管。前后攻沙卑城,破独山阵,皆以少击众,称为名将”
《唐会要》:“张亮水军七万人”
七万人应该是后来路上增加过了的兵力
后续部队 兵力:4万 将领:李世民
《旧唐书》:“太宗亲御六军以会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十九年春二月庚戌,上亲统六军发洛阳……夏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城南,因大飨六军以遣之”
《资治通鉴》:“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
《册府元龟》:“太宗遣使于百济国中采取金漆,用涂铁甲,皆黄紫引曜色迈兼金。又以五彩染玄金制为山文甲,并从将军。甲申,太宗亲率甲骑万余,金光曜日,与李勣会于城下”
《唐会要》里说:“初入辽也,将十万人”,也就是说唐军在陆上的总兵力是10万(不算异族的部队)。10-6=4 也就是说李世民带的后续部队有4万人
异族部队 兵力:5万(推测)
《资治通鉴》:“及兰、河二州降胡趣辽东”
《命将征高丽诏》:“行军总管执失思力,行军总管契苾何力率其种落,随机进讨。契丹蕃长于句、折奚蕃长苏支、燕州刺史李玄正等,各率众,绝其走伏”
《克高丽辽东城诏》:“北狄西戎之酋,咸为将帅;奚霫契丹之旅,皆充甲卒。如貔亿计,跃马千群,总萃辽东之城,攻其南面”
新罗军 兵力:3万
《旧唐书》:“太宗将亲伐高丽,诏新罗纂集士马,应接大军。新罗遣大臣领兵五万人,入高丽南界,攻水口城,降之”
《三国史记》:“太宗亲征高句丽,王发兵三万以助之”
李世民这次征战高句丽,至少出动了25万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22 01:04回复
    好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22 08:57
    回复
      先不说对不对,上史料就是好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23 11:40
      回复
        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分裂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辽河是隋唐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
        所以进攻的隋唐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隋唐军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隋唐军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隋唐军队自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
        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后来在唐高宗时代,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24-01-25 09:03
        回复
          5万人是个啥概念?差不多10000户 ,比南方很多州的人都多。那些降胡总共有个万八千可能都算多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1-26 2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