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人武学文摘吧 关注:58贴子:920
  • 3回复贴,共1
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打败,或一个人打败了另一个人,比武必有胜负,这个非常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在有些人的心中成为不正常的事呢?
就因为失败者是练太极的,就因为他练太极而失败,就成为“假”、而被“打”?为什么这么多人看练太极拳人的笑话?太极拳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他失败了,只说明他还没练好太极拳,技不如人,继续练就是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胜利者也并不是天下第一啊!
有些人看到练太极拳的败了,就欢呼:嘿,太极拳就是没有用;假设万一是练太极拳的赢了,便千方百计说不是用的太极拳功夫,而是散打加乱打功夫!这是何等无知的思想!
我华夏民族的传统文明乃黄老学说,而其核心即为太极文化!太极道理的应用,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哲学、医学、信仰、是非观、因果律、乃至日月交替、天地运行、四季相续,甚至人类生命的延续,哪一个不是太极大道的体现?
为什么你们容不下太极呢?2017.4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17 09:37回复
    《站桩与练拳要说》
    要拿站桩的要求来要求练拳时的一举一动,、一动一静!练拳只是脚下动,上体内外(外面形体,内里心体。)要如站桩时一样静,身体虽动,心意安宁。
    学是为了致用!大多数人都以为武术的用处就是用于攻防争战,便皆斤斤计较于你来我挡、彼退我进,或以强凌弱、或偷取机巧;自夸高门、贬他小户,等等不一,逐致学者技愈熟而心愈横,不唯不能和气接物,养心性而固灵根,直是天下一己独尊,神体俱强(僵),焉能持久?
    故拳学之道,以知己知人为入门,以明心见性为阶梯,以利人利己为指归!
    古人云:拳者权也,所以权衡轻重也。要拳为我所用,莫使我为利所牵!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17 09:38
    回复
      木头人论武德与修养
      武德并非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种,可以单纯无条件地忍受他人的无礼、无知、无耻,因为你的功夫高于他人;也不是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比如用“卑劣”的方法打败了挑衅者;更不是空谈仁义,必要等敌人完全过了河才进攻的愚痴者,等等一切跟武功没有关系的说法,武德就是一种境界!一种功夫达到相当程度才能产生的境界!
      不对敌人赶尽杀绝,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却反中了暗算,虽然愚蠢,却被人称为有武德,如果不是手下留情或是一念之仁,或收手不及而打伤了对方,即被呼为没有武德!
      呜呼!武道沉沦,即毁此无知者口中矣!何以故?因此等人既不知练武功是协调统一身心以增进智慧之法,更不知武功为谁而练,只因畏于他人流言便不敢不能尽其用,既不敬业,又亏本来意愿,将功夫当作人情卖了,换得一个“有武德”的虚名——虽然私下十分懊恼。
      这只是一种把无知当做“道德”的现象而已。亦足以说明:当武功不具备时,武德即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虚假的面子,因顾及他人言语的可畏。
      只就技术而言:当你占了上风,有了时机,却没有下手,反而一疏忽,又遭了对方的暗算,(当然别人会说对方没有武德,而对你而言,要反思的就不是有没有武德的问题,而是:当时是真的占了先机?是真的能打而未下手,还是貌似能打未下手?如果真控制了对方,才叫占尽先机,对方如何会有机会反击?所以说,我们想达到《孙子兵法》要求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唯一要紧的关键就是提高自身的技术修养。换言之,武德的德,是基于武之上的,无武或武技未能达到相当程度,是没有“德”可言的。一定要突出“德”,那么我们就不要提武德,只讲普通人所谓的人品道德罢了。
      武德的一种表现当是:我具备了打你的条件却没打——这个意思也一定要你感知到,我虽然不打你,你却不能脱离我的控制,也就是说:我不打你只是因为我一念之善,或者说打你没有大的价值,并不会给你反击的机会。战场上或许会有机会,但我已把你关进了牢房!
      武德之德是基于武,没有武,谈德都是妄,妄言多了都成德,武也就消失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7 09:41
      回复
        《说意》
        意者:心中所思,故又称心意!
        太极拳的一切现象,都是心意产生的,心有所思,体有所现,即名为拳!
        心生意于内,无意不成形!意真则形全,意虚则形伪。
        意领气行,气足才能流行全身,获得颐养身心之效。
        无意,则只是肢体游戏,虽也能使身心受益,只是浅层次的健身运动而已。
        太极拳“入门引路需口授”,需口授的便是意——拳之意。太极拳中,意是拳之意,形是拳之形,具意而成形,形意具而神气足,意足则闲,意闲则气定,气定则意静,意静神闲。
        神闲即是此心融入自然,渐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26 0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