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见回组吧 关注:61贴子:1,858
  • 4回复贴,共1

京都见回组简介(修订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啥,其实俺是给雷到了,然后想到自己之前不负责任的BK词条……冷汗
于是发愤了一下,重新修订了个版本
新版本的主要修改依据是菊地明先生的《京都见回组史录》
准确度嘛……只能保证比之前的版本要强那么一点点(汗),总之脱漏、错误以及语焉不详的地方还是很多滴(<--主要是嫌解释起来很麻烦= =)
想准确了解的亲,建议还是直接看历史书吧,俺这个只能随便看看,禁不起推敲的



IP属地:北京1楼2010-09-09 11:46回复
    京都见回组
    (京都见廻组,きょうとみまわりぐみ)
        幕末时期由幕臣结成的组织,同新选组一起负责京都治安的维护及反幕势力的取缔。
         见回组结成于元治元年(1864年)。初到京都时,队员大多在四条大宫一带的商家借住,庆应元年(1865年)底,位于二条城北、净福寺附近的屯所修建完毕,队员开始陆续搬入;次年初,供队员训练、学习的“文武场”也投入使用。
         按领导者的不同,见回组分为相模守组和出云守组(注1)两队,原则上每队以200人为限,但到鸟羽·伏见之战爆发前,见回组总人数已超过500人。
         同新选组一样,见回组也配备在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麾下,接受京都守护职的调遣。但与新选组的不问出身不同,见回组成员均从直参中选拔。
         大概是因为身份相对高贵,虽然名义上两支队伍做的是同样的事,但管辖领域和待遇却截然不同——自成立之初,见回组就不断挤占着新选组的巡逻地界,至庆应元年(1865年)闰五月将军家茂进京时,新选组已经被彻底赶离了京都中心地带。而且做为幕府设置的正规部队,见回组的“格”要高于新选组。
         组建初期,由于巡视范围划分问题,见回组与新选组和步兵队经常为了犯人归属以及巡视地界等问题发生冲突,庆应元年(1865年)还发生了步兵队枪击观音寺(注2)的事件。
         现今,相比新选组极高的人气,见回组很少为人提及,但在幕末的京都,它确是维护治安的重要力量。除日常巡逻外,见回组还要负责御所及二条城局部地区的警卫,以及参与京都周边不法分子的搜捕。
         见回组最著名的事迹,便是暗杀坂本龙马,即震动当时的“近江屋事件”。 虽然关于暗杀龙马的真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该事件是见回组与头·佐佐木只三郎策划的,主要证据来源于原见回组成员·今井信郎及渡边笃的证词。
         大政奉还后,见回组更名为“新游击队”,并于庆应4年(1868年)参加了鸟羽·伏见之战。战斗中,见回组人员大量折损,实际指挥者与头·佐佐木只三郎也在桥本中弹不治身亡,其遗体葬在纪三井寺(现和歌山县和歌山市纪三井寺)中,并在会津武家屋敷中建有供养墓。此次战役后,剩余的见回组队员随大队返回江户,改名“狙击队”,担任将军庆喜的警卫。随着江户的无血开城及城内警备的解除,见回组也被新政府解散,退出了历史舞台。
    *注1:相模守组,最初由莳田相模守广孝负责,庆应3年相模守辞任后由小笠原河内守长远接替;
          出云守组,最初由松平出云守康正负责,庆应2年出云守因高桥弥八郎事件被免职,继任者先后为堀石见守亲义及岩田织部正通德。
    *注2:观音寺,位于京都西北部、今出川通尽头、北野天满宫南端鸟居附近,当时为见回组与头·佐佐木只三郎的宿舍,步兵队枪击事件后,其将宿舍搬到了二条城北的松林寺内。
    


    IP属地:北京3楼2010-09-09 13:42
    回复
      2025-05-12 11:42:14
      广告
      主要参考资料
             《京都见回组史录》(菊地明,新人物往来社)
             朝日历史文化版《京都见廻组》
             Wi~ki~-佐々木只三郎、京都见廻组
             佐々木只三郎の史料(プライベート·エピソード)
             以及
             其他网络资料
      ———————————— * End * ————————————
      终于放出来了~~撒花~~
      


      IP属地:北京5楼2010-09-09 1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