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露出略显窘迫的亲切笑脸:“很遗憾,我以为迟到了。吓到女士们我很抱歉。哦,我讲课的过程中不需要魔杖,所以请你们暂且收起它。”仍是那个歉意的笑容,“光阴宝贵,让我们开门见山——请翻开《中国历代佛道史》第一章,《东方魔法史》是辅助教材。如果有必要,我会实际演示。”
不知情的同学非常失望,哈利等人却急切地照做。不过大家都有同样的问题:教材翻不开。又没人好意思问。赫敏特地瞟了一眼德拉科,那个金发小子照例是一脸的清高,但是不肯看讲台,也没有像以前的课一样挑刺。
赫敏看着教材,明明是两本装帧精美的方方正正的书,封面也很突出,但就是像胶水一样粘在扉页上。许多同学偷偷地用了魔法,又学《妖怪们的妖怪书》那样捋书脊,都没能打开。赫敏很意外,因为她在无生那里看时,书都是翻好的,她当时就读了个滚瓜烂熟,也就没去看后来买的新书。
“再次抱歉,我忽略了这点。”无生把书捧到眼前,“大家像我一样举起书,注视着书名快速念‘疾!’记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鹜。”
“疾!”全班同学都照做,赫敏的书最先打开,哈利、德拉科也紧随其后,但是很多同学还都在“疾”个不停,很像第一次抓飞天扫帚的情景。
等到大家的书都打开后,无生开始娓娓讲解:“中国没有巫师,或者说,中国的魔法之士不叫巫师,而是分为两大派:中国自己创建的是道教,尊元始天尊为始祖,优秀者可封号为真君;另一派是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以如来佛祖也就是释迦牟尼为尊,得道高僧称为佛、仙或罗汉,统称为菩萨。这之中唯一例外的是佛教中的观音大士,性别为女,她在道教中亦有原型,名慈航真人;而她在佛教中的全称是慈航普渡、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活菩萨。
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就巧妙地把佛教和道教融合为了一体,让他们在玉皇大帝统治的凌霄宝殿内外相安无事、共享太平。但这部书是以佛为尊,所以如来的身份最高,坐镇雷音寺,隐然有世外高人自成一格的风范。佛、道这两个派别虽说各有神通,但一般的门下之士或者叫法师、或者叫国师,没有固定的称号。他们和西方的巫师有很多大同小异之处,比如飞行、隐身、武器、变形和修炼过程等。下面举例说明,可以对照书中的相应图片。
飞行术,巫师要借助飞天扫帚,而佛道之士不用,他们只需要云彩和莲台,通常一跺右脚便可踩到祥云,就是传说中的腾云驾雾。云的色彩代表了身份,级别越高,云朵颜色越缤纷,七彩祥云是第一级,只有元老才配踩;一般的神仙就只能踩白云。而八宝莲台更是只有佛祖才能趺坐,普通佛门中人只可在铜或其它材料的莲台上打坐;道士则只有蒲团。佛、道教的首领在飞行时,头上还能显示出光环、庆云、宝塔、璎珞、舍利子、莲花、香灯等等。东方的飞行术,速度极快,《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还有些神仙喜欢坐骑,也叫脚力,狮、虎、象、鹿、犼、仙鹤、神牛等等都是他们常骑的动物。”
无生伸出右足尖,略一点地,就轻飘飘地飞到了吊灯上,长发依依,随长袍无风自动。她安然端坐,继续讲课:
“隐身法,他们不像巫师一样幻影移形,也不用隐形衣,而是默念咒语,忽然就能隐身(德拉科和赫敏都暗暗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非常自由,可以到处移动;但不能用它来行恶事,否则立时失灵。”
最后一句余音尚且袅袅,无生已经从吊灯上消失了踪影,当她突然出现在潘西身边,可把这趾高气扬的女孩吓得不轻。无生顽皮一笑:
“武器,不是你们那整齐划一的魔杖,而是各有不同。粗粗一算也有个几百种。比较特别的是《西游记》里的主人公孙悟空有条如意金箍棒,能无限度地缩小,甚至能从三万六千斤缩到相当于魔杖的长短粗细,还能缩小成绣花针塞进耳孔。外观改变了,质量却不变,当然那是物理问题,我们不涉及。
还有佛家的念珠,通常他们的信徒人手一串,但不是武器,因为佛教中人讲究慈悲为本,爱惜生命,救人就有,杀人不行,所以他们不主张动用利器。日本动漫《圣斗士》中如来(释迦)的化身沙加有一串神奇的念珠,相当于冥斗士的生死簿,这个是比较浪漫化和理想化的想法了。佛家也有时用杖,除了赵文卓版才得人心的法海的禅杖外,嵩山少林寺的棍僧很著名,也多是为了救人,不算仙佛之术。而其实高明的佛多用圈,金刚圈、伏魔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