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吧 关注:1,706贴子:2,355
  • 6回复贴,共1

分众传媒2024年营销思考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去的十年是品牌营销迷失的10年。这十年,营销在术的层面有很大的进步,但缺乏道的引领。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营销技术更多、更复杂了,营销人却越卷越困惑了。
第一,流量满了,品牌弱了
过去一年里发生的事情是,全球百大品牌的品牌价值下降了19%。
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90%的CMO迫于业绩的短期ROI考核将70-80%的预算投入流量广告、效果广告,导致品牌建设缩水,这就是一年间发生的。
第二,内容碎了,认知浅了
94%的CEO认为主要工作是千人千面的数字化营销,导致企业们生产出了海量的碎片化的内容,而消费却很难对品牌的核心价值产生认知与记忆。
第三,触点多了,关注少了
CCTV昔日的标王为什么价值高,因为触点少,强记忆;而现在的调查显示,在手机或网页上的一个广告被看见率低于10%,停留时间小于2秒,触点太多、渠道太多的结果就是遗忘更快,营销人更难做了。
过去十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大家把品牌塑造这个很有艺术、很有体系性的事情,变成了简单粗暴的流量租赁,租金正在变贵,钱停量停,看上去简单了、可数据化了、可视化了,但距离品牌影响消费者认知的本质却远了。品效需要再平衡,英国IPA对80个品类736个品牌的10年以上追踪调研显示,品牌传播占60%,效果承接占40%是品效平衡的黄金比例。
英国IPA研究显示:流量效果广告的销售回报在头6个月大概率高于品牌广告,6个月后品牌广告在复利效应的带动下对销售的贡献将超越效果广告,以1年周期看,品牌广告的销售回报高于效果广告50%,以3年为一个全周期来看,品牌广告能够带来的整个销售驱动是效果广告的三倍。
品牌广告的本质是“广而告之”,“广”就是中心化集中引爆、形成群体记忆、建立社会共识,后面这几个词都是建立在“规模化精准”的基础上的而非一对一精准,但现在一对一的数字化精准触达、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导致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看似更精准了,但“广告”变成了“窄告”,难以形成社会共识和品牌场能。品牌不是一对一精准而是规模化精准。
凯度中国研究显示“一抖一书一分众”是当前品牌传播的最有效的范式。抖音小红书在线上多维种草形成有效带入,但海量种草很难形成统一的心智认知,而分众是中心思想型媒体,运用集中引爆、将品牌或新品的核心价值反复传播,形成统一心智,二者联动起来就是既有“个性化种草”又有中心引爆效应的“规模化的种树”。以电商为核心的品牌“一抖一书”占50%,分众占50%,两者协同是品牌打造的核心抓手。
营销要升维,放大品牌核心价值是关键,要有流量,更要留心,人心是最大的红利。
核心IP、核心场景、核心事件、核心内容既要通过“一抖一书”社交化传播,更要通过分众进行N倍有效放大。
媒体传播必须助攻增长,增长的前提不仅仅是媒体高触达,更要高关注;还要高频次,有效触动消费者行为改变,助推销售增长。因此买媒体不是买触达更是买触动。
货找人不是品牌,人找货才是品牌。想起水就是农夫山泉,想起高端牛奶就想起特仑苏,想起酱油就是海天酱油……这才是品牌,就是你想起一个品类,第一个到你脑海里的品牌,才是成功的品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8 10:10回复
    目前,网络广告还是大头,品牌广告空间确实被挤压了,这也是央视,纸媒,分众传媒这些品牌广告媒体逐渐衰落,或者发展不够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8 13: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