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岁的盼着快点长大,四十多岁的希望时光慢些。不知不觉,这两个希望就将我送进了不惑之年,站在了人生最大一个分水岭。四十多年来,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老实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过。但总体来说,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还没有做。也许,这也是对生命之路过半但却依然梦未实现的一种紧迫感吧。
记得最初的梦想,是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因为我很清楚,靠谁没谁,只能靠自己。于是从很早很早起,我就开始为之而准备和努力。但直到青春已然一去不回腾然回首之时,才发现,有些东西不是单靠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好在,曾经关于家的梦想,在历尽曲折之后,终于还是来了。
老实说,二十多年来,人生的目标是很清楚的,既有追求,也接地气。当悲欢离合、得失荣辱都见怪不怪时,四十岁的人应该有的那份成熟和从容,自然就会如期而至。如今很明显的感觉到,在面对很多事情时,就会多了一份冷静和理性。以前"看不惯"的人和事,如今都能"看惯";以前想不通的很多东西,如今也都能想通;以前看来根本就无法接受的事情,今天也能淡然接受。
年轻时,总觉得老一辈的话"过时".但如今,却不止一次地佩服他们。他们的话,句句是经典,用心悟就得服。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说起,"成亲要看根骨",大致意思就是无论是男孩子娶妻子还是姑娘家找丈夫,先得看看对方整个家庭的家教,尤其是从父母以及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和为人处世的风格,基本就能断定对象是取是舍。事实证明,"不信这个邪"的,大多要吃亏。
四十岁的坎,成为了筑起内心一座围墙的根基。"四十而不惑",也足以证明这个坎,代表的就是绝对成熟后的理性,而且年纪越大,这个要基就越坚固。但世界告诉所有人,理性不代表僵化,时代在进步,人就需要在理性的同时持续充满新鲜的思维与活力。所以,越是在变老,就越是要警醒自己,必须要与时俱进,既要回首往昔投下留恋一暼,又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翻新"自己。
其实,四十岁过后才发现,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那时候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兴趣班,也没有补课,孩童的天性在山间田野被释放得淋漓尽致。即便偶尔被父母小打一顿,但一觉醒来又立刻满血复活,继续遵循着天性去感受着丝毫无忧的快乐。尽管那时的生活水平很低,但与同村孩子一起哪怕光着脚在田野里奔跑,在狭窄的院落穷巷追逐,感受到的都是快乐的极致,
记得最初的梦想,是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因为我很清楚,靠谁没谁,只能靠自己。于是从很早很早起,我就开始为之而准备和努力。但直到青春已然一去不回腾然回首之时,才发现,有些东西不是单靠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好在,曾经关于家的梦想,在历尽曲折之后,终于还是来了。
老实说,二十多年来,人生的目标是很清楚的,既有追求,也接地气。当悲欢离合、得失荣辱都见怪不怪时,四十岁的人应该有的那份成熟和从容,自然就会如期而至。如今很明显的感觉到,在面对很多事情时,就会多了一份冷静和理性。以前"看不惯"的人和事,如今都能"看惯";以前想不通的很多东西,如今也都能想通;以前看来根本就无法接受的事情,今天也能淡然接受。
年轻时,总觉得老一辈的话"过时".但如今,却不止一次地佩服他们。他们的话,句句是经典,用心悟就得服。记得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说起,"成亲要看根骨",大致意思就是无论是男孩子娶妻子还是姑娘家找丈夫,先得看看对方整个家庭的家教,尤其是从父母以及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和为人处世的风格,基本就能断定对象是取是舍。事实证明,"不信这个邪"的,大多要吃亏。
四十岁的坎,成为了筑起内心一座围墙的根基。"四十而不惑",也足以证明这个坎,代表的就是绝对成熟后的理性,而且年纪越大,这个要基就越坚固。但世界告诉所有人,理性不代表僵化,时代在进步,人就需要在理性的同时持续充满新鲜的思维与活力。所以,越是在变老,就越是要警醒自己,必须要与时俱进,既要回首往昔投下留恋一暼,又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翻新"自己。
其实,四十岁过后才发现,出生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那时候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兴趣班,也没有补课,孩童的天性在山间田野被释放得淋漓尽致。即便偶尔被父母小打一顿,但一觉醒来又立刻满血复活,继续遵循着天性去感受着丝毫无忧的快乐。尽管那时的生活水平很低,但与同村孩子一起哪怕光着脚在田野里奔跑,在狭窄的院落穷巷追逐,感受到的都是快乐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