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春秋吧 关注:1,148贴子:101,822
  • 32回复贴,共1

何为阴阳相生、相克、统一?周易大神有理解透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四年悟易,不入门径,混混沌沌,自习文字晦涩难懂,象义杂悟。求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18 00:26回复
    你首先得明白阴阳是什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18 06:28
    回复
      2025-07-19 22:16:48
      广告
      阴阳是相对来说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18 06:28
      收起回复
        好比你与恶人接触,你是阴。你与善人接触你呈现阳的状态。描述这两种情形时的卦象不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18 06:31
        回复
          在等级社会里,上为阳,下为阴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18 06:39
          回复
            这是学易的必经阶段。
            建议从儒家经典开始,先读《周礼》了解古代典章制度。
            不要被阴阳框住了,这样去谈相生相克统一会更容易。
            五行生克即使没有阴阳的框架也可成立。至于统一,建议去读《春秋繁露》,春秋大一统。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幷见。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不夺民时,使民不过岁三日,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强弱之难,无谗贼妒疾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发衔哺而游,不慕富贵,耻恶不犯,父不哭子,兄不哭弟,毒虫不螫,猛兽不搏,抵虫不触,故天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风雨时,嘉禾兴,凤凰麒麟游于郊,囹圄空虚,画衣裳而民不犯,四夷传译而朝,民情至朴而不文,郊天祀地,秩山川,以时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立明堂,宗祀先帝,以祖配天,天下诸侯各以其职来祭,贡土地所有,先以入宗庙,端冕盛服,而后见先,德恩之报,奉先之应也。
            桀纣皆圣王之后,骄溢妄行,侈宫室,广苑囿,穷五采之变,极饬材之工,困野兽之足,竭山泽之利,食类恶之兽,夺民财食,高雕文刻镂之观,尽金玉骨象之工,盛羽旄之饰,穷白黑之变,深刑妄杀以陵下,听郑卫之音,充倾宫之志,灵虎兕文采之兽,以希见之意,赏佞赐谗,以糟为邱,以酒为池,孤贫不养,杀圣贤而剖其心,生燔人,闻其臭,剔孕妇,见其化,斮朝涉之足,察其拇,杀梅伯以为醢,刑鬼侯之女,取其环。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纣愈自贤,周发兵,不期会于孟津者,八百诸侯,共诛纣,大亡天下,春秋以为戒,曰蒲社灾。周衰,天子微弱,诸侯力政,大夫专国,士专邑,不能行度制法文之礼,诸侯背叛,莫修贡聘,奉献天子,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孽杀其宗,不能统理,更相伐锉以广地,以强相胁,不能制属,强奄弱,众暴寡,富使贫,并兼无已,臣下上僭,不能禁止,日为之食,星霣如雨,雨螽,沙鹿崩,夏大雨水,冬大雨雪,霣石于宋五,六鹢退飞,霣霜不杀草,李梅实,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地震,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画晦,彗星见于东方,孛于大辰,鹳鹆来巢,春秋异之,以此见悖乱之征。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讥天王以致太平,刺恶讥微,不遗小大,善无细而不举,恶无细而不去,进善诛恶,绝诸本而已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21 12:40
            收起回复
              具体做法如下
              郊天祀地,秩山川,以时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立明堂,宗祀先帝,以祖配天,天下诸侯各以其职来祭,贡土地所有,先以入宗庙,端冕盛服,而后见先,德恩之报,奉先之应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21 12:42
              收起回复
                天之大数毕于十旬,旬天地之间,十而毕反,旬生长之功,十而毕成,十者,天数之所止也。古之圣人因天数之所止以为数,纪十如更始,民世世传之,而不知省其所起;知省其所起,则见天数之所始;见天数之所始,则知贵贱逆顺所在;知贵贱逆顺所在,则天地之情着,圣人之宝出矣。是故阳气以正月始出于地,生育长养于上,至其功必成也,而积十月;人亦十月而生,合于天数也。是故天道十月而成,人亦十月而成,合于天道也。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于发孟春,毕于孟冬,而物莫不应是;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三王之正,随阳而更起;以此见之,贵阳而贱阴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21 12:44
                收起回复
                  2025-07-19 22:10:48
                  广告
                  孝子之行,忠臣之义,皆法于地也,地事天也,犹下之事上也,地,天之合也,物无合会之义。是故推天地之精,铉阴阳之类,以别顺逆之理,安所加以不在?在上下,在大小,在强弱,在贤不肖,在善恶,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刑反德而顺于德,亦权之类也,虽曰权,皆在权成。是故阳行于顺,阴行于逆;逆行而顺,顺行而逆者,阴也。是故天以阴为权,以阳为经;阳出而南,阴出而北;经用于盛,权用于末;以此见天之显经隐权,前德而后刑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21 12:46
                  收起回复
                    天道大数,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阴阳是也。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出则阳入,阳出则阴入,阴右则阳左,阴左则阳右,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于前,冬交于后,而不同理;并行而不相乱,浇滑而各持分,此之谓天之意。而何以从事?天之道,初薄大冬,阴阳各从一方来,而移于后,阴由东方来西,阳由西方来东,至于中冬之月,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阴适右,阳适左,适左者,其道顺,适右者,其道逆,逆气左上,顺气右下,故下暖而上寒,以此见天之冬右阴而左阳也,上所右而下所左也。各月尽,而阴阳俱南还,阳南还,出于寅,阴南还,入于戌,此阴阳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阳日益而槛,故为暖热,初得大夏之月,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别而相去,阳适右,阴适左,适左由下,适右由上,上暑而下寒,以此见天之夏右阳而左阴也,上其所右,下其所左。夏月尽,而阴阳俱北还,阳北还而入于申,阴北还而出于辰,此阴阳所始出地入地之见处也。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槛,故至于季秋而始霜,至于孟冬而始寒,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天地之功终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21 13:06
                    回复
                      看看这个吧https://tieba.baidu.com/p/8146668536


                      IP属地:湖北12楼2023-12-21 15:45
                      回复
                        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用于描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它们之间通过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太阳系。
                        相生关系指的是一颗行星对另一颗行星具有滋养、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木生火,是因为木星在外,火星在内;火生金,是因为火星在外,金星在内。
                        相克关系则是一颗行星对另一颗行星具有克制、抑制作用。例如,木克土,因为木星在内,土星在外;水克金,因为水星在内,金星在外。
                        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平衡系统。这种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各种元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动态平衡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表达了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动态平衡状态。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农业、占卜等领域,至今仍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影响。


                        IP属地:北京13楼2023-12-26 17:32
                        收起回复
                          悟一字你明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18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