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1,024贴子:1,284,197

回复:【第二版】少见的有关曹操或者其他有趣文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符苌打败桓温,但为晋军所射杀】
《晋书·载记十二·符健》:初,桓温之入关也,其太子苌与温战,为流矢所中死。
【(桓温)及至潼关,又为苌等所败】,司马勋奔还汉中。(此事与张郃追败诸葛亮身亡相似,虽破敌,然意外身死)。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12-16 14:09
回复
    【苻坚治理关中,民得其利】
    《晋书·载记十三·符坚上》:坚以关中水旱不时,议依郑白故事,发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渎,以溉冈卤之田。及春而成,百姓赖其利。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3-12-25 19:56
    回复
      我想看原图,楼主快私信发我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12-26 19:14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12-26 19:14
        回复
          【明太祖论刘邦与李世民的优劣】
          《皇明宝训》:帝谕侍臣曰:“汉高祖、唐太宗孰优?”侍臣对曰:“太宗虽才兼文武,而于彝伦之间多有慙德。高祖豁达大度,且能逆料后事。先儒尝论汉大纲正,唐万目举。以此言之,高祖为优。”
          帝曰:“不然,高祖记丘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颉侯。性复猜忌,而诛夷功臣之家。但觉其阴狠多疑,不见其豁达大度也。太宗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无俎醢韩彭之惨。以吾评之,太宗为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3-12-27 18:12
          回复
            【朱元璋劝降王保保】
            《续资治通鉴》 :壬午,吴王遣使与库库特穆尔书曰:“曩者尹焕章来,随遣汪何报礼。窃意当此之时,博啰提精兵往云中,与京师密迩,其势必先挟天子。洛下恐在其号令中,故力与之竞,若归使者,必泄其谋,故留而不遣。今阁下不留心于北方,而复千里裹粮,远争江淮之利,是阁下弃我旧好而生新衅也。兵势既分,未免力弱。是以博啰虽无馀孽跳梁于西北,而凤翔、鹿台之兵合党而东出,俞宝拒战于乐安,王仁逃归于齐东,幽燕无腹心之托,若加以南面之兵,四面并起,当如之何?此皆中原将士来归者所说,岂不详于使臣复命之辞!足下拘留不遣,果何益哉?【意者阁下不过欲挟天子令诸候,以效魏武终移汉祚;然魏武能使公孙康擒袁尚以服辽东,使马超疑韩遂以定关右,皇后、太子如在掌握中,方能抚定中原。阁下自度能垂绅措笏,决此数事乎?恐皆出魏武下矣】。倘能幡然改辙,续我旧好,还我使臣,救灾恤患,各保疆宇,则地利犹可守,后患犹可弭。如或不然,我则整舟楫,乘春水之便,命襄阳之师,经唐、邓之郊,北趋嵩、汝,以安陆、沔阳之兵,掠德安,向信、息,使濠、泗之将自陈、汝捣汴梁,徐,邳之军取济宁,淮安之师约王信海道舟师,会俞宝同入山东,加以张、李及天宝努腹心之疾,此时阁下之境,必至一崩瓦解。是拘使者之计,不足为利而反足以为害矣。惟阁下与众君子谋之,毋徒独断以贻后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12-27 20:25
            收起回复
              【汉惠帝四年汉朝正式废除秦“挟书律”】
              《资治通鉴·卷十二》: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4-01-03 00:08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4-01-04 14:31
                回复
                  【魏晋之际,内朝官贵重于外官】
                  《通典·选举四》:汉魏以来,内官之贵,于今最崇。
                  《艺文类聚·职官部四》:今之士大夫,多不乐出宰牧,而好内官。今皆先经外郡,治民著绩,然后入为常伯、纳言及典兵宿卫、黄门、散骑、中书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4-01-05 14:14
                  回复
                    尚镕《三国志辨微》:(鲁肃劝借荆州)
                    昭烈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鲁肃以为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是肃之劝借荆州秖以荆州初得,恩信未洽,因昭烈素得荆人之心借使抚安共拒曹操,非有爱于昭烈,久假而不欲还也。后金人得宋之汴京令刘豫帝八年亦是此意,不料蛟龙得雨,遂难卒制。昭烈西得益州,既无还荆州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于是始悔失计,面责关侯。寿深得其情故作鲁肃传于肃劝借荆州之下,以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数语插入著其计之得失各半又于吕蒙传未载权与陆逊论周瑜肃蒙之语,评为优劣允当,袁子才极称肃之计得,赵瓯北又谓无借荆州之事,皆非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01-06 02:35
                    回复
                      【汉代河东郡分为汾水以北与汾水以南两地】
                      《汉书·尹翁归传》:“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4-01-17 23:26
                      回复
                        【孙吴江防部署】
                        《斐然集》卷25《先公行状·设险论》:地有常险,则守亦有常势。当孙氏时,上流争襄阳而不得,故以良将守南郡与夷陵。下流争淮南而不得,故以大众筑东兴与皖口。中流争安陆而不得,故以三万劲卒戍邾城。今黄冈是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4-03-11 06:13
                        回复
                          沈约论曰:魏武始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而都正俗士,随时俯仰,凭借世资,用相陵驾;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3-11 08:57
                          回复
                            【苏辙论刘裕】
                            《古史论·宋武帝》:以帝之明,非不知诸将之不足以保秦,而志有所在,不暇它虑矣。悲夫!以目前之利,而弃百世之功,【有曹公削平之业,而俯从司马父子攘窃之陋,此君子之所追恨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5-01-19 23:18
                            回复
                              【近人马宗霍评价曹魏书法家】
                              马宗霍《书林藻鉴》:三国规模,以魏京为最宏。文士云蒸,书家鳞萃;鸿都流风,去之未远。中郎(蔡邕)虽往,法度可寻;孟皇(梁鹄)尚存,翰墨自在。观夫《正始石经》,接武《熹平》,则邯郭(淳)之遗也;凌云榜题,比肩安定(梁鹄),则仲将(韦诞) 之迹也。胡昭尺牍,动见模楷,刘廙草书,许通笺奏,此皆其著者。而郃阳残石(黄初残石)之朴茂,胶东断碑之凝重,《范式》之体邻《衡方》,《王墓》之意出《夏承》, 虽不知书人姓名,亦自可费。至于元常(钟繇)专工,伯儒(卫凯)兼善,更无论矣。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5-01-19 2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