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平吧 关注:56贴子:171
  • 0回复贴,共1
【自按】不管研究工作和佛事活动怎样紧张,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半个月内写篇小博客,可是,这次不行了。无奈,只好把以往讲经的节录拿出来塞责。
我此次回京是到北京大学迁悬置近三十年的户口,自从1988年我的干部组织介绍信、工资关系和户口迁进北京大学,我就再没有迁出过。互联网有史以来对我的空前诽谤就不提了,记得期间在江西抚州有个小痞子还叫嚣:“我就说你假冒北大教授了,有种你去告我!你不告就是不打自招。”老实说,我真想起诉他,可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就一直没有自己的户口和身份证,法院立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出示身份证。
2015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2015)96号文件》,北京市公安局也相继出台了《1196号关于户籍登记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根本要义就是“人人都必须有其户口,这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这两个文件精神,我2016年开始主动办理户口,经过几番周折,2017年我首次回北大迁户口,尤其是2018年和今年,我数次往返于天台山和北大燕园派出所之间,但就是迁不出户口,也没有明确答复。这是很让我无奈,以至于连篇博客也写不下去,我的修行还太欠缺。
诚如众善知识所知,背弃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修正主义,同理,背弃“四圣谛”和“八正道”的佛教的与时俱进也一定是邪门歪道。不能与时俱进的佛教是教条主义的佛教,最终必然贻害佛教,佛教需要与时俱进。

何谓出家?似乎出家就是不结婚、进寺院修行,甚至还要外加一个剃光头。这种理解就好比唐国强穿上毛泽东的衣服就是毛泽东,是不是毛泽东并不在于穿毛泽东曾经穿过样式的衣服。同样道理,在学习和弘扬佛教上勇猛精进就是出家。我们向往形神兼备,可是,时过境迁必然导致形的缺失,因此,神似就是现实意义的是。相反,拘泥于形而阻止佛教与时俱进才是对佛教的善意亵渎。
时代在变迁,是否结婚,以及是否理净头发与出家的本质已不再抵触,这与以往的历史时期不同。在以往,结婚生子与出家是抵触的。养家就无法全心全意弘扬佛法;全心全意弘扬佛法就只好出家。在新的历史时代,当然这个历史时代是末法时期的一部分,是否结婚生子已不再与勇猛精进相抵触。以我的愚见,像弘一法师那样自己出家而让妻子坐在山门外哭叫丈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反,如果叔同先生说服妻子也出家,或者,双双保持家庭但都在修习和弘扬佛教上勇猛精进又有什么不好呢?

佛教就是释迦牟尼发起的后人不断跟进的幸福主义运动,献身于幸福主义运动从而让人类早日走向幸福是高尚的。可是,在以往的历史时期,献身于这场幸福主义运动就不能有家庭,不能尽繁衍生息的天职,甚至,导致更多愚昧的人去繁衍生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导致人类至少是从生理意义上的劣化,这种局面在五个五百年后应该结束了。
在修习和弘扬佛教上勇猛精进是出家的神,而禁止结婚不过是出家的旧形,采用与时俱进的新形,从而形成新的形神兼备是出家的自我涅槃。
末法时期绝不是佛教的衰微,而是佛教旧形的衰微,末法时期是释迦牟尼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的新历史时期。不难理解,不管物质怎样丰富,只要没有人人彻悟共产主义社会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佛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方面对极乐世界的描述是不足的,应该借鉴马克思主义。

有许多糊涂的佛教徒把社会上的某些破坏佛教的荒唐现象归因于马克思主义;也有多得不胜枚举的马克思主义混子把佛教归结于“对世界颠倒的认识”和“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其实不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来对佛教敬仰有加。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佛教中,已经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指出:“佛教徒处于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在释迦牟尼时代,辩证法达到成熟。辩证法来源于佛教。”


IP属地:北京1楼2023-12-13 20: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