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吧 关注:12,276贴子:107,593
  • 1回复贴,共1

长安十二时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安十二时辰》由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其背景设定为唐朝天宝三年上元节当日的帝都长安。虽然《长安十二时辰》属于历史戏说剧的类型,但其叙事却考证了真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剧中的角色、人物是虚拟的设定,却能够很大程度上与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一一对应。如剧中的李必对应了历史上的李泌,世称“李邺侯”。剧中的李必年纪虽轻却履历非凡,而历史上真实的李泌也确实天资聪颖,深得唐太宗的赏识。剧中的何执政对应的是历史上的大诗人和大书法家贺知章,程参对应的是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边塞诗人岑参。除此之外,仔细考究会发现剧中与历史真实人物对应的角色一共有十二位,这些都使《长安十二时辰》的叙事有了“确定的历史”质感。创作者除了在历史人物角色上做了大量的历史考证之外,还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插入叙事之中。如剧中的李必多次进宫与圣人论道并非虚构,唐玄宗确实多次召他进宫讲解《老子》。其次剧中太子与右相的权力之争并非刻意营造的戏剧冲突,而是根据唐代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来,有真实的史料佐证。
《长安十二时辰》对于历史的尊重和考究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对于盛唐的想象,比起以往随意解构历史来博流量和求关注的古装剧,观众更能够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在该剧播出时甚至掀起了一股跟着《长安十二时辰》学历史的热潮。
2.古今碰撞的情节设计
除此之外,基于《长安十二时辰》改编于网络文学,制作方在追求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如剧中的“大案牍术”与当代的大数据类似,被人称为“古代黑科技”。这是一套以档案数据为基础处理事务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卷宗中的数据来精准分析,用于推测真相和预测未来。而剧中的望楼的原型则是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摄像头,它专门配备眼力好的士兵,时刻监控长安坊间敬也会和普通人一样,面临各种的困境抉择。比如张小敬为获得破案线索,在地下城城主葛老威的逼迫下出卖暗桩小乙,使小乙最终被残忍杀害。但最后为了保全小乙的全尸,不惜忍痛割下自己的小指与葛老威进行交换。在肩负沉甸甸的责任时,张小敬也无法顾全情义,但却愿为情义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张小敬并不是被刻意打造出来的英雄,也没有过多的“主角光环”。但他坚守原则,为保长安城的安全奋不顾身的努力却赋予了他一种“英雄气质”。除张小敬之外,还有许多有着普通的外在,却具有伟大的家国情怀的人物形象。这种聚焦于小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方式,更能够使观众共情,许多人在观看该剧时都会由剧中的情节联想到自己当下的生活。因此《长安十二时辰》虽为古装剧,却也产生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传达创新
1.视听语言塑造历史氛围
古装剧为还原出历史原貌,呈现古风古韵的视觉表达,需要对镜头、光线、色彩、构图等参与构建画面的元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长安十二时辰》在第一集的开头就根据历史上唐代长安城的市坊规划设计了一个长镜头来展现上元时节的大唐风貌。随着长镜头的移动,画面内容不断变化。屋檐上挂着上面有“元”字的大灯笼、身着唐朝传统服饰的琴女在抱着琵琶演奏、街上等待开市的商贩们熙熙攘攘。这长达两分半的长镜头使观众的视点随着摄像机的运动而变化,仿佛已置身于上元节前的大唐,从而获得一种“沉浸感”体验。除此之外,《长安十二时辰》对于色彩的使用遵循中国古典美学风格,以中国传统配色来构成画面呈现。这种别出心裁的色彩设计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不但使画面具备了一种高级感,也巧妙增强了历史氛围感。最后,《长安十二时辰》的插曲也是参与塑造历史氛围的重要元素。剧中的曲子多为唐代古典乐器所演奏,如琵琶、笛子、鼓,歌词则选择了唐代诗人所作的古诗词,如李白的《清平乐·禁庭春昼》《短歌行》《长相思》等佳作。这些插曲婉转动听,带给观众听觉享受的同时参与渲染场景气氛,使观众更好地体会大唐风貌。
古装剧除精心打造画面呈现和听觉享受以外,合理选择搭配视听元素塑造历史氛围感也非常重要,这是古装剧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剧的创作特点。然而当偶像剧盛行时,以往部分古装剧也多使用高饱和度的色彩与光线,并大量添加画面滤镜来刻意迎合审美。但这种制作方式在突出人物形象精美的同时,却使画面缺乏了古风古韵的质感。除此之外,以往部分古装剧选择现代流行歌曲作为影视插曲,然而声音与画面的不匹配会产生一种违和感,使观众在观看时突然“出戏”。但近年来古装剧的视听元素选择与搭配就更加注重打造真实历史情景,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展现古装剧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然而对于观众来说,古装剧向真实历史情境的“回归”,恰恰构成一种充满差异化的创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09 08:59回复
    吧头像怎么回事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3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