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矿井概况
跃进煤业位于山西省盂县县城东南直距约12.5km路家村镇西沟村-石板片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于盂县路家村镇管辖。该矿西北距盂县县城直距约12.5km,东南距阳泉市约26km,东距阳(泉)-盂(县)二级公路(214省道)2km,京昆高速公路(G5)从煤矿外东北部穿过,阳泉市西环高速公路由煤矿外西部通过;煤矿距跃进新建铁路集运站约1.5km,石太铁路高速客运专线由盂县城北穿过,至阳泉还可接太旧高速公路和石太铁路货运专线;由煤矿向西北可达盂县县城,向西南可至寿阳县城,向东南可至阳泉市区,通过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现有井田面积4.7851km2。
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部、阳泉国家煤炭规划矿区北部;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井田批采8-15号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为8、9、15号煤层,其中:8号煤层厚度为1.1-1.6m,平均1.39m;在井田中部相对较薄,向四周均有逐渐增厚的趋势,8号煤层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13%;为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厚度为3.9-6.1m,平均4.86m;在井田西部-中部-东部相对较薄,向北部、南部均有逐渐增厚的趋势。9号煤在井田东北部、中西部存在局部小范围分叉现象,因其分布范围小而不具代表性,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数14%;为稳定可采煤层;15号煤层厚度为6.95-8.6m,平均7.76m;在井田北部、东部、西南部相对较薄,向西部总体有逐渐增厚的趋势。15号煤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数7%;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本井田位于阳泉国家煤炭规划区北部,即阳泉大单斜构造北翼北端。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煤矿总体呈缓波状起伏的褶曲构造,共发育次一级宽缓的褶曲4个,地层总体走向为NNE-NE-SW或NW-SE向,倾向NW-NNW、SE 或NE、SW,地层倾角多在2°-7°之间,一般在5°左右,井田南部局部可达13°;全井田共发育2条正断层,落差在3.0-10.0m之间,分布在井田西北部和东南部边缘;井田内无岩浆岩侵入体。
根据原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下发的《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批准以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为主体,由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山西阳泉盂县顺安煤矿和新增区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山西阳泉盂县顺安煤矿,将资源并入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兼并重组后企业更名为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开拓开采方式:斜井开拓;地下开采
开采工艺: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号煤层)、综采放顶煤工艺(**号煤层)
批准开采煤层:*号~*号煤层
目前开采煤层:*号、*号煤层
井田面积:****km2
生产规模:***万t/a
生产能力:***万t/a
经济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矿 长:***
总工程师:***
矿井的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辅助进风井、**号煤回风斜井和9号煤回风立井五个井筒。
开采水平:矿井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940m开采**号煤层,二水平标高+858m开采**号煤层。
采区划分:井田内**号煤层共划分为五个采区,北部大巷两侧为一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南部南北大巷两侧为四采区和五采区。目前,一、二、三采区已经采完,四采区除了高压线塔煤柱外只剩局部边角区域可供开采,五采区是矿井主要开采区域。
**号煤可采区区域仅可布置****和****采煤工作面,将**号煤划分为一个采区即一采区,剩余即进行大巷煤柱回收。
**号煤一采区与15号煤五采区同时开采。15号煤层先采五采区,最后回收四采区部分资源。
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提升方式:主斜井装备一部DTⅡ-**型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地面安装一台JK-2/30X型单滚筒提升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方式,担负矿井设备、材料升降和矸石提升任务。同时副斜井安装一部RJKZ45-35/1200U(A)型可摘挂式架空乘人装置,承担人员升入井任务。
矿井运输:井下原煤采用带式输送机接续运输方式。
⑴ **号煤层
**号煤层运输大巷采用两部DTⅡ-10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其功率分别为45kW、75kW,带速2m/s,运输能力分别为500t/h、400t/h。**号煤层南北运输大巷采用一部 DPS-10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功率为2×40kW,运输能力为500t/h,带速2m/s,另一部采用SSJ-1000型胶带输送机,其功率为110kW,运输能力为630t/h,带速2m/s。*****运输顺槽一部SSJ1000/125型胶带输送机,其功率均为2×110kW,运输能力为630t/h,带速2m/s。
****综放工作面运煤路线: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号煤层南北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号煤层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井口煤场。
⑵ **号煤层
**号煤运输大巷采用一部DSJ100/63/11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号煤胶带巷采用一部DSJ100/63/11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能力均为630t/h。**号煤转载巷采用一部DTL100/50/37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能力为500t/h。****运输顺槽安设两部DSJ100/100/2×75型带式输送机。
****综采工作面运煤路线: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号煤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号煤胶带巷带式输送机→**号煤转载巷带式输送机→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井口煤场。
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in。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煤层自燃倾向性:*、**号煤层均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爆炸指数:*、**号均有煤尘爆炸性。
矿井水涌出量:开采9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时,矿井最大涌水量在77m3/d(3.2m3/h)左右,矿井正常涌水量在60m3/d(2.5m3/h)左右;开采15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90万t/a时,矿井最大涌水量在1899m3/d(79.1m3/h)左右,矿井正常涌水量在1370m3/d(57.1m3/h)左右。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19年3月编制的《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本矿安装使用的井下通讯系统的型号是:矿井采用一套KT105A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作为矿井调度交换机用户的延伸,可以满足井下检修人员和井下重要生产岗位人员移动通信的需求,并提供紧急情况下报警及抢险救灾的应急通信手段。无线通信系统与井上下的调度电话有互通互联的功能。井下配备18台KT105-F1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配备有55部KT105A-S(A)型矿用本安型手机,全面覆盖矿井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轨道大巷等人员通行的巷道。装备了一套KJ90X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地面设有监控机房,监控主机选用2台高性能、高稳定的工控机,1用1备。系统可以分别对井下的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主要通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一氧化碳和温度等环境和生产系统参数进行集中监控。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盂县路家村。全矿员工****人。井下员工****人。
矿井边界保护煤柱符合规定要求,矿区周边无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
1 总则1.1适用范围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跃进煤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当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矿山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Ⅱ级(重大事故)响应、Ⅲ级(较大事故)响应、Ⅳ级(一般事故)响应等。我矿在制定预案时结合企业实际,并参照国家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矿山企业响应分级标准,具体分如下:
(1)Ⅰ级响应
可能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及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及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及以上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Ⅱ级响应
可能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3)Ⅲ级响应
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4)Ⅳ级响应
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万元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主要由抢险救灾指挥和管理机构,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跃进煤业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应急救援工作组组成。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通信信息组、物质装备组、交通运输组、后勤服务组、财力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善后处置组。
2.2.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机电副总、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技术副总、通风助理
成 员:各专业副总经理、安全部、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科、机电部、通风部、人力资源部、各队负责人
2.2.2应急救援办公室主 任:***(调度主任兼应急办主任)成 员:调度室人员
2.2.3应急救援工作组(1)抢险救援组组 长:***(生产副总)副组长:***(机电副总)、***(通风助理)
成 员:救护队队长、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科、安全部、通风部、机电部等部门负责人(2)医疗救护组:组 长:***(副总经理)
成 员:医院成员(3)技术专家组:组 长:***(技术副总)成 员:各副总工程师、安全部、技术部、机电部、通风部、保卫部、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4)通信信息组:组 长:***(机电副总)成 员:信息中心成员(5)物资装备组:组 长:***(总经理)成 员:供应部、销售部、机电部成员(6)交通运输组:组 长:***(副总经理)
成 员:车队成员(7)后勤服务组组 长:***(副总经理)组 员:总务部成员(8)财力保障组组 长:***(财务总监)组 员:财务部成员(9)治安保卫组组 长:***(武装部长)成 员:保卫部成员(10)善后处置组组 长:***(工会主席)成 员:工会成员、人力资源部成员
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日常管理职责
(1)负责修订、编制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监督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和培训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保养与更新。
(3) 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 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2.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
(3) 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
3. 总指挥职责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
(1)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预警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发布抢险救援命令,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上级机关应急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预警级别、应急救援级别,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根据事态发展,决定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外部援助请求;
(7)监察应急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做好稳定矿井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4.副总指挥职责: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全面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的落实情况。
(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5.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矿长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配合值班矿长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发展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
6.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矿长、矿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矿长和矿其他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总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1)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预警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发布抢险救援命令,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上级机关应急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预警级别、应急救援级别,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根据事态发展,决定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外部援助请求。
(7)监察应急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7.成员职责
(1)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事故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矿领导指示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3)根据矿领导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
(4)参与赔偿、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5)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6)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
(7)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8)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保障应急过程的通讯畅通。
(9)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
(10)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11)负责核实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人数,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安全撤离,并如实详细的汇报事故基本情况。
2.2.1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1.日常管理职责:
(1)负责修订、编制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和培训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保养与更新。
(3)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2.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救援小组成员及应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3)指挥、调度井下现场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
2.2.2应急工作组职责
(1)抢险救援组
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职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区分伤重程度,使重试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的治疗效果,并将治疗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应急领导机构,以便领导及时做出决策。
(3)技术专家组
职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通信信息组
职责:做好联络及宣传报道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5)物资装备组
职责:做好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对入库物资要严格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应急物资及时、无误的发放,另外加强物资的周转使用,及时补充,对在库物资加强保养维护保持物资的完好状态.熟练掌握各类应急物资的用途和性能账目清楚,随时保证计划量内的物资储备,月末要清点库房、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内库材料领取、使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6)交通运输组
职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车辆供应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井下运输作业要保证供车充足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人员及物资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事故现场。
(7)后勤服务组
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8)财力保障组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财力保障及时到位,无条件服从指挥部财力调用命令,保障各方面工作运行正常。
(9)治安保卫组
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人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10)善后处置组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及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 应急响应3.1信息报告
3.1.1信息接报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时,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30分钟内向晋盂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24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6.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当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总指挥必须立即报告盂县应急管理局(盂县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上报电话:0353-8083066或0353-8095939。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按规定及时续报,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其他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事故上报内容:
1.事故发生煤矿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煤矿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事故信息上报和续报使用《调度值班信息》,上报《调度值班信息》后1小时内补报《煤矿事故信息表》,事故抢险结束后上报《山西省煤矿伤亡事故信息调度汇报卡》。
3.1.2信息处置与研判
(1)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现场的事故单位(安全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向矿调度室、安全部汇报。调度室负责首先通知到县人民医院,并根据事故灾情立即按顺序汇报到矿值班领导→董事长→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生产副总→各相关单位。现场带班人员在可能发生事故时下达停产撤人指令。公司在1小时内向盂县应急管理局、阳泉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2)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一旦接到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级别,立即按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
调度指挥邻近队组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
通知医疗行动组,一是赶赴现场抢救;二是在医院内部按医疗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伤员的抢救准备工作。
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
(3)各专业组应急救援程序
及时听取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应急信息;掌握事故(事件)的基本信息,明确本专业组的职责、任务;由各专业组组长负责,迅速核实本专业组的全体成员名单、通讯方式;及时通知专业组成员到指定地点集结待命;由组长负责向本专业组成员交代应急救援任务,并明确分工;按照公司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办公室的命令实施救援;组长掌握本专业组的应急救援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只有接到指挥部应急结束的命令后,方可以停止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资源调配
由救援保障组全面实施应急物资调配工作;
全面了解事故性质、范围等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安排物资装备的调配任务;
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组织人员将物资、设备、设施出库,并及时送达应急救援现场;
救护队接到事故应急救援的命令后,立即调集应急救援所需队伍、装备等资源赶赴事故现场,实施应急救援,并随时汇报应急进展情况。
医疗保健站接到事故应急救援的命令后,立即开展伤员救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情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及时组织调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
当事态超出矿方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汇报盂县应急管理局请求救援,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5)应急处置研判
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3.2预警
3.2.1预警启动
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对事故信息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测,对于暂时达不到响应条件,而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事件,应立即发布预警信息(预警方式包括:扩音电话、固定电话、人员定位系统紧急寻呼、井下广播系统等)。
(1)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预防性处置措施;
(2)指令矿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做好资源调配、信息发布和汇报材料起草等应急准备工作;
(3)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确定预警终止或启动应急响应。
3.2.2响应准备
(1)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救援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30分钟之内成立各级应急机构。
(2)应急指挥部根据对事故的分析判断,迅速制定《应急方案》,明确分工。指挥部成员听从安排,按照职责分工,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3)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技术处理组做出事故应急范围的划定,抢险救灾组做好救援力量的出动准备,物资供应组做好相应事故类型应急设备、物资的调集,后勤保障组做好现场疏散撤人、治安维护等相应准备工作。
(4)应急指挥部与上级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请求扩大响应级别,增援应急力量。
3.2.3预警解除
事故地点及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全部获取预警信息,撤离至安全地点,事故基本平息,总指挥宣布预警解除,启动应急响应。
3.3响应启动
应急响应行动的原则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消除事故隐患,恢复正常秩序。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根据总指挥命令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在生产调度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启动相应事故救援预案,总指挥快速准确的安排部署救援工作。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及严重程度,分析判断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以及需要的救援物资设备,技术处理组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救援方案,根据事故性质确定抢险救灾组组长。联系阳泉市应急救援大队,做好备好相应的救援设备,做好出动准备,预计救援需要的设备、物资的数量及型号,后勤保障组调集物资及设备,当矿方物资及设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立即联系周边矿井,尽一切可能调集救援物资。财务管理部做好财力保障,专款专用,减少审批流程。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的对外发布事故信息。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必须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审定。同时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
3.4应急处置
(1)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一切抢救事宜统一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
(2)根据现场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价,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3)若需外部救援配合救援时,当其到公司后,现场救援指挥部派专人负责联络、接应,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4)现场抢险
治安保卫组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范围,并维持相关区域的秩序,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通道。
医疗救护组负责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转送。
抢险救援组组织抢险队伍,开展、配合抢险救援行动,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搜救;并控制危险源,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通信信息组负责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指挥部之间的通讯、广播以及各种可视信号的传输畅通;确保井下各地点电话畅通,受灾地点设备受到破坏时,以最快速度恢复事故地点的正常电话通迅。
交通运输组负责将伤亡人员运输到地面,把救灾人员和设备、器材等紧急物资运到救灾指定地点。
技术专家组协助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后勤服务组为急救行动提供后勤保证。包括应急人员的食宿等。
物质装备组负责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资保证。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信器材等。
财力保障组负责发生突发事件时的财力保障,确保应急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各组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5应急支援
(1)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抢险救灾组立即向公司指挥部汇报。
(2)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提高响应级别并通知相关救援部门和单位,增加救援力量,保障现场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
(3)地方公安部门或阳泉市应急救援大队救援力量到达后,跃进煤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积极配合上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必要时公司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3.6响应终止
(1)事故涉险人员抢救完毕(遇险、失踪人员全部被发现),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有关部室和专家验收并批准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2)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事故现场处理完毕,由事故救援指挥部下达事故危险解除命令,宣布进入应急恢复阶段。
(3)事故处理完毕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写出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后期处置
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抢险救援行动完成,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检查确认后,汇报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核准后,宣布进入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救援人员撤离。
(1)对事故现场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废水等污染物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处置管理办法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次生污染环境事件。
(2)妥善处理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置、救济、补偿,按国家和有关工伤保险规定进行保险理赔,并做好其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3)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4)清理现场需由善后处理小组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也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防护措施。
5 应急保障5.1通信与信息保障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与山西晋盂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阳泉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等单位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
(2)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的住宅电话和手机作为应急专线电话、移动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
(3)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应建立专线通信联系。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通信联系畅通。
(4)现场应急指挥部与井下基地,井下基地与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系也须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建立起来。
5.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设立兼职救护队。有19人,能够在5~10分钟内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本公司与阳泉市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护协议,必要时请求救护大队的支援。
当应急救援人员发生变化后,本公司应急救援人力资源按照应急制度的规定及时补充。
5.3物资装备保障
本公司现有的应急救援物资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呼吸器、氧气袋、医疗急救箱、担架等。
本公司的应急物资由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保证应急物资能随时投入使用。
5.4其他保障
5.4.1经费保障
每年各科室将需要配备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清单报应急救援办公室研究审核,财务科将需要完善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列入年度安全费用计划。
财务科负责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保证在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时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保证能够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5.4.2交通运输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场所、人群等安全保护,维护好治安秩序,开设应急“绿色通道”,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以矿车队为主要运输力量,应急期间由救援指挥部统一调动有关运输队伍。调度室建立物资运输信息网络,确保应急救援期间运输车辆通讯畅通、调运及时。运输力量不能满足需求时,由救援指挥部向公司提出支援申请。
在矿井应急响应时,由保卫队进行矿内交通管制和警戒,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救援时间,保证应急救援人员、装备、物资等的及时调运。
5.4.3治安保障
事故发生后,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发放通行证,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加强对现场重要目标、重点场所的防范保护,保障救援顺利进行。
5.4.4技术保障
本公司技术专家组负责救援方案的研究,及时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为抢险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等。
5.4.5医疗保障
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协调好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等。负责现场伤员急救和转院治疗工作,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技术支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医疗保障。同时本公司与附近医院签签订有医疗救护协议,由协议医院承担本公司的工伤急救、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
5.4.6后勤保障
后勤服务组负责上级援助人员和兄弟单位增援人员的接待工作,负责救援人员、家属、上级部门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矿井概况
跃进煤业位于山西省盂县县城东南直距约12.5km路家村镇西沟村-石板片之间,行政区划隶属于盂县路家村镇管辖。该矿西北距盂县县城直距约12.5km,东南距阳泉市约26km,东距阳(泉)-盂(县)二级公路(214省道)2km,京昆高速公路(G5)从煤矿外东北部穿过,阳泉市西环高速公路由煤矿外西部通过;煤矿距跃进新建铁路集运站约1.5km,石太铁路高速客运专线由盂县城北穿过,至阳泉还可接太旧高速公路和石太铁路货运专线;由煤矿向西北可达盂县县城,向西南可至寿阳县城,向东南可至阳泉市区,通过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现有井田面积4.7851km2。
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北部、阳泉国家煤炭规划矿区北部;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井田批采8-15号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为8、9、15号煤层,其中:8号煤层厚度为1.1-1.6m,平均1.39m;在井田中部相对较薄,向四周均有逐渐增厚的趋势,8号煤层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13%;为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厚度为3.9-6.1m,平均4.86m;在井田西部-中部-东部相对较薄,向北部、南部均有逐渐增厚的趋势。9号煤在井田东北部、中西部存在局部小范围分叉现象,因其分布范围小而不具代表性,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数14%;为稳定可采煤层;15号煤层厚度为6.95-8.6m,平均7.76m;在井田北部、东部、西南部相对较薄,向西部总体有逐渐增厚的趋势。15号煤可采性指数1.00,厚度变异系数7%;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本井田位于阳泉国家煤炭规划区北部,即阳泉大单斜构造北翼北端。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煤矿总体呈缓波状起伏的褶曲构造,共发育次一级宽缓的褶曲4个,地层总体走向为NNE-NE-SW或NW-SE向,倾向NW-NNW、SE 或NE、SW,地层倾角多在2°-7°之间,一般在5°左右,井田南部局部可达13°;全井田共发育2条正断层,落差在3.0-10.0m之间,分布在井田西北部和东南部边缘;井田内无岩浆岩侵入体。
根据原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2009年下发的《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补充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73号文),批准以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为主体,由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山西阳泉盂县顺安煤矿和新增区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关闭山西阳泉盂县顺安煤矿,将资源并入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矿,兼并重组后企业更名为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开拓开采方式:斜井开拓;地下开采
开采工艺:综采一次采全高工艺(*号煤层)、综采放顶煤工艺(**号煤层)
批准开采煤层:*号~*号煤层
目前开采煤层:*号、*号煤层
井田面积:****km2
生产规模:***万t/a
生产能力:***万t/a
经济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矿 长:***
总工程师:***
矿井的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辅助进风井、**号煤回风斜井和9号煤回风立井五个井筒。
开采水平:矿井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940m开采**号煤层,二水平标高+858m开采**号煤层。
采区划分:井田内**号煤层共划分为五个采区,北部大巷两侧为一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南部南北大巷两侧为四采区和五采区。目前,一、二、三采区已经采完,四采区除了高压线塔煤柱外只剩局部边角区域可供开采,五采区是矿井主要开采区域。
**号煤可采区区域仅可布置****和****采煤工作面,将**号煤划分为一个采区即一采区,剩余即进行大巷煤柱回收。
**号煤一采区与15号煤五采区同时开采。15号煤层先采五采区,最后回收四采区部分资源。
通风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提升方式:主斜井装备一部DTⅡ-**型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地面安装一台JK-2/30X型单滚筒提升机,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方式,担负矿井设备、材料升降和矸石提升任务。同时副斜井安装一部RJKZ45-35/1200U(A)型可摘挂式架空乘人装置,承担人员升入井任务。
矿井运输:井下原煤采用带式输送机接续运输方式。
⑴ **号煤层
**号煤层运输大巷采用两部DTⅡ-10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其功率分别为45kW、75kW,带速2m/s,运输能力分别为500t/h、400t/h。**号煤层南北运输大巷采用一部 DPS-1000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功率为2×40kW,运输能力为500t/h,带速2m/s,另一部采用SSJ-1000型胶带输送机,其功率为110kW,运输能力为630t/h,带速2m/s。*****运输顺槽一部SSJ1000/125型胶带输送机,其功率均为2×110kW,运输能力为630t/h,带速2m/s。
****综放工作面运煤路线: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号煤层南北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号煤层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井口煤场。
⑵ **号煤层
**号煤运输大巷采用一部DSJ100/63/11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号煤胶带巷采用一部DSJ100/63/11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能力均为630t/h。**号煤转载巷采用一部DTL100/50/37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能力为500t/h。****运输顺槽安设两部DSJ100/100/2×75型带式输送机。
****综采工作面运煤路线: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号煤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号煤胶带巷带式输送机→**号煤转载巷带式输送机→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井口煤场。
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in。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煤层自燃倾向性:*、**号煤层均属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煤尘爆炸指数:*、**号均有煤尘爆炸性。
矿井水涌出量:开采9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时,矿井最大涌水量在77m3/d(3.2m3/h)左右,矿井正常涌水量在60m3/d(2.5m3/h)左右;开采15号煤层生产能力达到90万t/a时,矿井最大涌水量在1899m3/d(79.1m3/h)左右,矿井正常涌水量在1370m3/d(57.1m3/h)左右。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19年3月编制的《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本矿安装使用的井下通讯系统的型号是:矿井采用一套KT105A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作为矿井调度交换机用户的延伸,可以满足井下检修人员和井下重要生产岗位人员移动通信的需求,并提供紧急情况下报警及抢险救灾的应急通信手段。无线通信系统与井上下的调度电话有互通互联的功能。井下配备18台KT105-F1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配备有55部KT105A-S(A)型矿用本安型手机,全面覆盖矿井采掘工作面、主要运输轨道大巷等人员通行的巷道。装备了一套KJ90X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地面设有监控机房,监控主机选用2台高性能、高稳定的工控机,1用1备。系统可以分别对井下的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主要通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一氧化碳和温度等环境和生产系统参数进行集中监控。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山西阳泉盂县跃进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盂县路家村。全矿员工****人。井下员工****人。
矿井边界保护煤柱符合规定要求,矿区周边无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
1 总则1.1适用范围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跃进煤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当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矿山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Ⅱ级(重大事故)响应、Ⅲ级(较大事故)响应、Ⅳ级(一般事故)响应等。我矿在制定预案时结合企业实际,并参照国家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矿山企业响应分级标准,具体分如下:
(1)Ⅰ级响应
可能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及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及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及以上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Ⅱ级响应
可能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3)Ⅲ级响应
可能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及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4)Ⅳ级响应
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万元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组织机构主要由抢险救灾指挥和管理机构,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跃进煤业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应急救援工作组组成。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下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通信信息组、物质装备组、交通运输组、后勤服务组、财力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善后处置组。
2.2.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机电副总、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技术副总、通风助理
成 员:各专业副总经理、安全部、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科、机电部、通风部、人力资源部、各队负责人
2.2.2应急救援办公室主 任:***(调度主任兼应急办主任)成 员:调度室人员
2.2.3应急救援工作组(1)抢险救援组组 长:***(生产副总)副组长:***(机电副总)、***(通风助理)
成 员:救护队队长、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科、安全部、通风部、机电部等部门负责人(2)医疗救护组:组 长:***(副总经理)
成 员:医院成员(3)技术专家组:组 长:***(技术副总)成 员:各副总工程师、安全部、技术部、机电部、通风部、保卫部、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4)通信信息组:组 长:***(机电副总)成 员:信息中心成员(5)物资装备组:组 长:***(总经理)成 员:供应部、销售部、机电部成员(6)交通运输组:组 长:***(副总经理)
成 员:车队成员(7)后勤服务组组 长:***(副总经理)组 员:总务部成员(8)财力保障组组 长:***(财务总监)组 员:财务部成员(9)治安保卫组组 长:***(武装部长)成 员:保卫部成员(10)善后处置组组 长:***(工会主席)成 员:工会成员、人力资源部成员
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日常管理职责
(1)负责修订、编制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监督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和培训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保养与更新。
(3) 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 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2.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
(3) 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
3. 总指挥职责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
(1)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预警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发布抢险救援命令,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上级机关应急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预警级别、应急救援级别,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根据事态发展,决定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外部援助请求;
(7)监察应急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做好稳定矿井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4.副总指挥职责: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全面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的落实情况。
(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5.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矿长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配合值班矿长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发展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
6.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矿长、矿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矿长和矿其他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总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1)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预警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响应组织进行应急救援行动;
(3)发布抢险救援命令,委派现场抢险指挥人员,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机关,与上级机关应急响应组织或机构进行联系,通报事故、事件或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升高或降低预警级别、应急救援级别,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根据事态发展,决定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外部援助请求。
(7)监察应急响应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8)决定职工、家属、救援人员从事故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从事故受影响区域撤离;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响应组织;
(10)批准新闻发布;
(11)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2)批准各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
7.成员职责
(1)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事故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矿领导指示上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3)根据矿领导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
(4)参与赔偿、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5)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6)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
(7)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8)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保障应急过程的通讯畅通。
(9)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
(10)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11)负责核实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人数,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安全撤离,并如实详细的汇报事故基本情况。
2.2.1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1.日常管理职责:
(1)负责修订、编制矿井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和培训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保养与更新。
(3)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2.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1)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救援小组成员及应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3)指挥、调度井下现场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
2.2.2应急工作组职责
(1)抢险救援组
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职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区分伤重程度,使重试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的治疗效果,并将治疗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应急领导机构,以便领导及时做出决策。
(3)技术专家组
职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通信信息组
职责:做好联络及宣传报道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5)物资装备组
职责:做好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对入库物资要严格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应急物资及时、无误的发放,另外加强物资的周转使用,及时补充,对在库物资加强保养维护保持物资的完好状态.熟练掌握各类应急物资的用途和性能账目清楚,随时保证计划量内的物资储备,月末要清点库房、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内库材料领取、使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6)交通运输组
职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车辆供应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井下运输作业要保证供车充足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人员及物资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事故现场。
(7)后勤服务组
职责: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8)财力保障组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财力保障及时到位,无条件服从指挥部财力调用命令,保障各方面工作运行正常。
(9)治安保卫组
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人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10)善后处置组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及工伤保险的理赔工作,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 应急响应3.1信息报告
3.1.1信息接报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时,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30分钟内向晋盂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并在24小时内,填写事故紧急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单位的经济类型、企业规模。
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
6.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当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总指挥必须立即报告盂县应急管理局(盂县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上报电话:0353-8083066或0353-8095939。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按规定及时续报,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其他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事故上报内容:
1.事故发生煤矿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煤矿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事故信息上报和续报使用《调度值班信息》,上报《调度值班信息》后1小时内补报《煤矿事故信息表》,事故抢险结束后上报《山西省煤矿伤亡事故信息调度汇报卡》。
3.1.2信息处置与研判
(1)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现场的事故单位(安全员)必须及时、准确地向矿调度室、安全部汇报。调度室负责首先通知到县人民医院,并根据事故灾情立即按顺序汇报到矿值班领导→董事长→总工程师→分管副总→生产副总→各相关单位。现场带班人员在可能发生事故时下达停产撤人指令。公司在1小时内向盂县应急管理局、阳泉市应急管理局报告。
(2)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一旦接到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级别,立即按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
调度指挥邻近队组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
通知医疗行动组,一是赶赴现场抢救;二是在医院内部按医疗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伤员的抢救准备工作。
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
(3)各专业组应急救援程序
及时听取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应急信息;掌握事故(事件)的基本信息,明确本专业组的职责、任务;由各专业组组长负责,迅速核实本专业组的全体成员名单、通讯方式;及时通知专业组成员到指定地点集结待命;由组长负责向本专业组成员交代应急救援任务,并明确分工;按照公司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办公室的命令实施救援;组长掌握本专业组的应急救援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只有接到指挥部应急结束的命令后,方可以停止应急救援行动。
(4)应急资源调配
由救援保障组全面实施应急物资调配工作;
全面了解事故性质、范围等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安排物资装备的调配任务;
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组织人员将物资、设备、设施出库,并及时送达应急救援现场;
救护队接到事故应急救援的命令后,立即调集应急救援所需队伍、装备等资源赶赴事故现场,实施应急救援,并随时汇报应急进展情况。
医疗保健站接到事故应急救援的命令后,立即开展伤员救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情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及时组织调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
当事态超出矿方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汇报盂县应急管理局请求救援,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5)应急处置研判
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3.2预警
3.2.1预警启动
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对事故信息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测,对于暂时达不到响应条件,而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事件,应立即发布预警信息(预警方式包括:扩音电话、固定电话、人员定位系统紧急寻呼、井下广播系统等)。
(1)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预防性处置措施;
(2)指令矿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做好资源调配、信息发布和汇报材料起草等应急准备工作;
(3)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确定预警终止或启动应急响应。
3.2.2响应准备
(1)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指挥救援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30分钟之内成立各级应急机构。
(2)应急指挥部根据对事故的分析判断,迅速制定《应急方案》,明确分工。指挥部成员听从安排,按照职责分工,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3)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技术处理组做出事故应急范围的划定,抢险救灾组做好救援力量的出动准备,物资供应组做好相应事故类型应急设备、物资的调集,后勤保障组做好现场疏散撤人、治安维护等相应准备工作。
(4)应急指挥部与上级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并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及时请求扩大响应级别,增援应急力量。
3.2.3预警解除
事故地点及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全部获取预警信息,撤离至安全地点,事故基本平息,总指挥宣布预警解除,启动应急响应。
3.3响应启动
应急响应行动的原则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消除事故隐患,恢复正常秩序。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根据总指挥命令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在生产调度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启动相应事故救援预案,总指挥快速准确的安排部署救援工作。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及严重程度,分析判断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以及需要的救援物资设备,技术处理组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救援方案,根据事故性质确定抢险救灾组组长。联系阳泉市应急救援大队,做好备好相应的救援设备,做好出动准备,预计救援需要的设备、物资的数量及型号,后勤保障组调集物资及设备,当矿方物资及设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立即联系周边矿井,尽一切可能调集救援物资。财务管理部做好财力保障,专款专用,减少审批流程。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的对外发布事故信息。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必须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审定。同时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
3.4应急处置
(1)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一切抢救事宜统一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
(2)根据现场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价,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3)若需外部救援配合救援时,当其到公司后,现场救援指挥部派专人负责联络、接应,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4)现场抢险
治安保卫组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范围,并维持相关区域的秩序,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通道。
医疗救护组负责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护理、转送。
抢险救援组组织抢险队伍,开展、配合抢险救援行动,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搜救;并控制危险源,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通信信息组负责确保各专业队与总调度室、指挥部之间的通讯、广播以及各种可视信号的传输畅通;确保井下各地点电话畅通,受灾地点设备受到破坏时,以最快速度恢复事故地点的正常电话通迅。
交通运输组负责将伤亡人员运输到地面,把救灾人员和设备、器材等紧急物资运到救灾指定地点。
技术专家组协助现场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措施;对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后勤服务组为急救行动提供后勤保证。包括应急人员的食宿等。
物质装备组负责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资保证。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和指挥通信器材等。
财力保障组负责发生突发事件时的财力保障,确保应急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各组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事故呈现扩大趋势,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3.5应急支援
(1)在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抢险救灾组立即向公司指挥部汇报。
(2)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提高响应级别并通知相关救援部门和单位,增加救援力量,保障现场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
(3)地方公安部门或阳泉市应急救援大队救援力量到达后,跃进煤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积极配合上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必要时公司总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3.6响应终止
(1)事故涉险人员抢救完毕(遇险、失踪人员全部被发现),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有关部室和专家验收并批准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2)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事故现场处理完毕,由事故救援指挥部下达事故危险解除命令,宣布进入应急恢复阶段。
(3)事故处理完毕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写出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后期处置
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抢险救援行动完成,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检查确认后,汇报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核准后,宣布进入应急恢复阶段,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救援人员撤离。
(1)对事故现场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废水等污染物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处置管理办法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次生污染环境事件。
(2)妥善处理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置、救济、补偿,按国家和有关工伤保险规定进行保险理赔,并做好其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3)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4)清理现场需由善后处理小组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也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防护措施。
5 应急保障5.1通信与信息保障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与山西晋盂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阳泉市应急管理局、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等单位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
(2)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的住宅电话和手机作为应急专线电话、移动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
(3)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之间应建立专线通信联系。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通信联系畅通。
(4)现场应急指挥部与井下基地,井下基地与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系也须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建立起来。
5.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设立兼职救护队。有19人,能够在5~10分钟内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本公司与阳泉市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护协议,必要时请求救护大队的支援。
当应急救援人员发生变化后,本公司应急救援人力资源按照应急制度的规定及时补充。
5.3物资装备保障
本公司现有的应急救援物资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呼吸器、氧气袋、医疗急救箱、担架等。
本公司的应急物资由专人负责检查和维护。保证应急物资能随时投入使用。
5.4其他保障
5.4.1经费保障
每年各科室将需要配备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清单报应急救援办公室研究审核,财务科将需要完善的应急装备物资器材列入年度安全费用计划。
财务科负责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保证在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时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保证能够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5.4.2交通运输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场所、人群等安全保护,维护好治安秩序,开设应急“绿色通道”,保证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以矿车队为主要运输力量,应急期间由救援指挥部统一调动有关运输队伍。调度室建立物资运输信息网络,确保应急救援期间运输车辆通讯畅通、调运及时。运输力量不能满足需求时,由救援指挥部向公司提出支援申请。
在矿井应急响应时,由保卫队进行矿内交通管制和警戒,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救援时间,保证应急救援人员、装备、物资等的及时调运。
5.4.3治安保障
事故发生后,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发放通行证,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加强对现场重要目标、重点场所的防范保护,保障救援顺利进行。
5.4.4技术保障
本公司技术专家组负责救援方案的研究,及时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为抢险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等。
5.4.5医疗保障
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协调好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等。负责现场伤员急救和转院治疗工作,负责联系外部医院技术支援,为应急救援提供医疗保障。同时本公司与附近医院签签订有医疗救护协议,由协议医院承担本公司的工伤急救、医疗、预防、保健等任务。
5.4.6后勤保障
后勤服务组负责上级援助人员和兄弟单位增援人员的接待工作,负责救援人员、家属、上级部门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