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到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有空的时候,测试了手头上有的各种充电设备。给各位做个参考吧。

测试了17次从1%到100%,其中有1次是用光了【极限续航】电量的。
单次的充入电量大约是4300mAh,如果包含极限续航部分的话大约是4500-4550mAh。【电量1%提醒时,实际上还有5%左右,大约200多mAh的电量,可以刷日用类APP半个小时。但一般人如我,是不太可能在极限续航模式下去使用手机的。所以我也只测试用过一次。】
前后一个多月,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所以这个结果只能是作为大致上大方向上的参考,意义还是有的。
====
如果不打开“快充加速”,手机会通过限制充电电流,尽量维持电池温度在38度以下;如果打开则会限制在45度以下。
无线充电模式下,“快充加速”开关不生效,手机会尽量控制在38度以下——只是一般不太控得住,会略微超出一些。
====
在我的测试条件,是否打开“快充加速”,充慢时间相差大约6-10分钟。如果套厚壳,散热条件差,室温高,差距会被拉大。如果室温低,差距会缩小。
无线充,如果使用80w、100w的底座,或者使用老款底座但自己加强了散热,无论充电速度还是温度,都是可接受的。充电速度只比有线慢充慢几分钟。电池温度也很低,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
放在办公室用的备用充电头方面。
如果手头有旧的30w、33w、45w充电头,小米14会尽量使用10v3a/3.3a的协议充电,基本可以一小时左右充满手机,发热极低。充电头的相对价值较低,不那么怕被人顺手牵羊,很适合常年丢在办公室里。
67w充电头、65wGaN,或者其它的类似米系充电头、充电插排(紫米65w插排),小米14会尽量使用20v3.25a这个协议充电,都可以获得和原装头差不多的充电速度,价格则要便宜不少。
90w原装头,以及更高功率的120w等米系充电头,小米14会尽量使用20v4a这个协议充电,在理论上,充电速度差不多。但这些充电头比较贵,如果办公室会有人顺,那还是会挺心疼的,如果每天都要带走那也麻烦。
====
除了小米、黑鲨、紫米、酷态科,尽量不要买其它品牌的充电头,一般都不兼容,价格也不见得低。
第三方充电头,据我所知,根据具体的QC、PD协议的不同,大部分都只能支持到11w、23w两种“快”充模式,大致分别是9v1.2a、9v2.5a。
====

====


测试了17次从1%到100%,其中有1次是用光了【极限续航】电量的。
单次的充入电量大约是4300mAh,如果包含极限续航部分的话大约是4500-4550mAh。【电量1%提醒时,实际上还有5%左右,大约200多mAh的电量,可以刷日用类APP半个小时。但一般人如我,是不太可能在极限续航模式下去使用手机的。所以我也只测试用过一次。】
前后一个多月,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所以这个结果只能是作为大致上大方向上的参考,意义还是有的。
====
如果不打开“快充加速”,手机会通过限制充电电流,尽量维持电池温度在38度以下;如果打开则会限制在45度以下。
无线充电模式下,“快充加速”开关不生效,手机会尽量控制在38度以下——只是一般不太控得住,会略微超出一些。
====
在我的测试条件,是否打开“快充加速”,充慢时间相差大约6-10分钟。如果套厚壳,散热条件差,室温高,差距会被拉大。如果室温低,差距会缩小。
无线充,如果使用80w、100w的底座,或者使用老款底座但自己加强了散热,无论充电速度还是温度,都是可接受的。充电速度只比有线慢充慢几分钟。电池温度也很低,不会影响电池寿命。
====
放在办公室用的备用充电头方面。
如果手头有旧的30w、33w、45w充电头,小米14会尽量使用10v3a/3.3a的协议充电,基本可以一小时左右充满手机,发热极低。充电头的相对价值较低,不那么怕被人顺手牵羊,很适合常年丢在办公室里。
67w充电头、65wGaN,或者其它的类似米系充电头、充电插排(紫米65w插排),小米14会尽量使用20v3.25a这个协议充电,都可以获得和原装头差不多的充电速度,价格则要便宜不少。
90w原装头,以及更高功率的120w等米系充电头,小米14会尽量使用20v4a这个协议充电,在理论上,充电速度差不多。但这些充电头比较贵,如果办公室会有人顺,那还是会挺心疼的,如果每天都要带走那也麻烦。
====
除了小米、黑鲨、紫米、酷态科,尽量不要买其它品牌的充电头,一般都不兼容,价格也不见得低。
第三方充电头,据我所知,根据具体的QC、PD协议的不同,大部分都只能支持到11w、23w两种“快”充模式,大致分别是9v1.2a、9v2.5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