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听!
听过雯婕这首伤痛情歌的人,哪怕是再沉稳的,至少内心都会有这种感觉。
那么,这首《被偷走的爱》为什么会这样好听?是由于它那韩式风味?器乐搭配?词炫曲妙?再或者是歌手的声音和演绎方式?
老实说,此歌词并不算得上炫,曲也算不得上是绝妙。但是,此歌据说是作曲者根据歌手的声线特点所量身定做,所以听起来就感到出乎意料的好了。由此可知,歌声是最主要的,其它都是为了让这歌声抒放得更完美,更能够吸引人。如果不是这样,那怕是更好的主题,更好的歌意,也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听众也就不会觉得好听。
好的声音,与之契合恰到好处的词、曲,这就是好听的基本前提。
由于这首歌具有了这样的前提,再加上器乐的合理搭配,那氛围,那音韵就出来了。
这首歌在器乐上应该是由不小规模的管弦乐器组成,但它的编排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它是以钢琴为主,以吉它为辅,其它管弦作烘托这样的方式来配乐的。我们知道,钢琴的特点是磅礴大气,而吉它则是最宜用来表现细腻成分的。整个编曲,虽然不外由序幕、发展、高潮、收尾等几个章节组成,但是由于该歌曲深透着某些韩式风格,再加上器乐的编排搭配合理,就显得它的别具风味,给国人一种新鲜感了。
可是,仅有这些还不能够称之为“好听”的,真正的“好听”,应该是能够伤人于音韵,能够杀人于歌境,能够让人们为之沉沦,为之震撼的。
这首歌之所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最闪亮之处就是歌手把画龙点睛这样的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由于有了这种画龙点睛的技巧,她的别具一格的尚式唱腔自然就更具有魅力、魔力。
所谓画龙点睛,就是对歌曲的细节的巧妙处理,特别是对关键的转音之处的处理。只要用心去听,不难发现,雯婕对歌中的几个这样的细节的处理是很得当的,是恰到好处的。就拿“是我的心在泣 耳边仍有你的气息”那段高潮乐章来说,里边的那句“我的痛 我的苦”,转的就很好,特别是那个“苦”字,那高音凄然恸痛,再加上那特别的尚式颤音,把那凄痛感发挥到极至,使得整首歌效果也达到极致。
当然,副歌部分,也为这首歌加了不少分的。
关于这首歌,我就说到这里了,相信大家肯定会比我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我很喜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古诗,因为它把凡事之所以美,就在于它“恰到好处”这样个道理告诉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