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鱼吧 关注:211,670贴子:3,456,010

个人经验谈之如何用对设备养好鱼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度娘。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16 02:36回复
    首先,你要明确自己想养哪些品种的鱼,鱼的原产地气候水温,鱼在水域中栖息的位置,鱼的数量,鱼的成年体长,食性。这些信息很关键,因为,它们决定了你需要用的设备的种类,尺寸,规格。
    当然,你也可以先确定鱼缸尺寸,毕竟,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独立鱼房的,也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是大客厅,有恰好的位置可以放置任何尺寸的鱼缸。所以,这种先确定设备的方法,仅限房屋条件有限的鱼友。当然,有限的位置也只能放置有限尺寸的鱼缸,而鱼缸的尺寸,也限制了哪些鱼你能养,哪些鱼你只能想想。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16 02:47
    收起回复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是新手,并不能马上明确自己最终要养哪些鱼,甚至不清楚不知道有哪些鱼。只是偶然心血来潮入了坑。
      这里推荐一个简单的办法,如果你要养国外的原生鱼,可以在b站看看“梦游家Psycho”的探店系列,那里面几乎囊括了大多数鱼类。
      如果你追求中国原生鱼,你可关注“是香饼呀”,“不及汪伦送我猫”和“爱泩客nice”,他们的中国原生鱼系列,几乎囊括了全部你可以买到的中国原生鱼品类。
      有了以上的经验,你大概就能从中选择出哪些是自己想养的鱼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1-16 03:00
      回复
        初步选定了自己想养的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资料了解它们。你可以先用百度查出它们的拉丁学名,再用拉丁学名在顾哥上搜索,基本上第一页的搜索结果,就可以查阅到非常详尽的资料,你还可以结合顾哥的图片搜索,和幼兔上搜索到很多相关的视频,搜索国外的原生鱼都用拉丁学名哦。这样,你获得的信息更多更全。
        我们首先需要从资料中了解的是,我想养的鱼的成年体长,这帮助了你选购鱼缸的尺寸,它的适宜水温在多少度的区间范围内,这决定了你是否使用加温设备,它的食性是杂食荤食还是素食,这影响了你的鱼粮选择,它在原产地活跃于激流,溪流,还是池塘,泥沼。这决定了你的水泵流量以及是否添加造浪,是上层鱼还是中层鱼,或者下层鱼,底栖鱼。不同区层的鱼混养,这可以有效的提升鱼缸空间的利用率。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1-16 03:09
        回复
          这里用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最初定下来想养的鱼:
          斑尾低线鱲(云南,成体12-14厘米)
          齐氏鱊(福州,成体5-8厘米)
          褐吻虾虎(济南,5-8厘米)
          紫身枝牙虾虎(印尼,5-6厘米)
          ① 斑尾低线鱲的成体体长确定了鱼缸长度的最小值是60厘米,当然,120厘米或者更长的鱼缸更好。以上鱼类多是溪流鱼,这让我选择了鱼缸高度低于鱼缸长度的至少2分之一的矮缸,并以沙石为主布景为溪流缸。
          ② 根据这些鱼分布的原生产地纵贯南北,再考虑到我所在的四川,冬季温度在0度左右,夏季温度在30度以上(室内温度一般不超过35度),这就不得不考虑冬季加温和夏季散热的问题。
          ③ 低线鱲有跳缸的习惯,所以需要加设鱼缸盖。
          ④ 枝牙虾虎是其中唯一以啃食藻类为主的鱼,但啃藻并不是特别厉害,所以我不需要很高瓦数的鱼缸灯。能长藻就行,不追求暴藻。
          ⑤ 褐吻虾虎可能会影响或者增加枝牙虾虎的生存压力。前期购买这两种鱼在数量上以枝牙为多,褐吻为少。尝试混养


          IP属地:四川10楼2023-11-16 13:48
          回复
            先说选鱼缸。如果你的米多到可以完全忽略,无脑上ADA就行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淄博产的金晶五线玻璃也是非常不错的,这里可以找“鱼渣实验室”定制。网上有很多是假五线,但这一家的定制起码经得住真假的考验。除了玻璃本身,鱼缸的制作工艺还体现在**上。目前我用的事ADA的鱼缸,**确实无可挑剔。金晶五线也还不错。至于还有一个叫金晶至纯的玻璃制成的鱼缸,因为我没有亲身使用过,网络上亦真假难辨,这里不做讨论。
            这里提到鱼缸的材质和工艺,并非强调我们一定要买好鱼缸,价格贵的鱼缸,这取决于你养的鱼,你所需要的鱼缸容积。个人认为,当你的鱼缸选择60厘米或者60厘米以上的时候(尤其是矮缸),建议在金晶五线,金晶至纯,ADA几个里面选。前两个定制并不算太贵,ADA主要就是充值了(当然,鱼缸品质也很高)。至于你需要的鱼缸是60厘米以下,个人觉得你买啥鱼缸都行。
            鱼缸越大,我们越要考虑玻璃厚度,透明度,水压,**工艺,对我们养鱼、观赏,安全的影响。漏水,破裂,玻璃变色,观赏变形等等,都会随着我们的鱼缸越大,而越受影响。
            我自己是60*30*25的ADA鱼缸,700。这样尺寸的鱼缸,你定制金晶五线或者至纯,也就百来块。


            IP属地:四川11楼2023-11-16 13:58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过滤设备。基本上你可以根据你的鱼缸容积的5-10倍来确定你的过滤设备的水泵的流量。比如我的鱼缸是41升,十倍就是400L/小时为标准去购置。我买的是尼特利2号智控蓝牙,滤筒本身有9升容量。最高20档流量是1500L/小时,可20档调速。其实这对于我的鱼缸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因为考虑到我以后可能会购买更大的鱼缸,所以这里买2号桶是兼顾了以后的需要。其实1号桶都绰绰有余了。但价格差距真心不大,但滤材容量和水泵流量差距还是在那里,所以就直接上了2号。而且海鲜市场从渠道那里买,比某宝的价格要便宜非常多。我的2号蓝牙智控是560拿下。
              市面上还有一种不锈钢过滤桶很受欢迎,这种滤筒多是复刻或者参考ADA过滤桶的设计方案,即“水泵外置以获得桶体积下更大的滤材仓容积”,所以,不锈钢桶容量大,并不是材质问题,而是水泵外置的设计方案问题。水泵外置带来的问题就是你的水泵绝对不能高于你的鱼缸水面,尤其是做滤筒桌面缸的朋友,很不友好。另外,水泵外置这种设计也容易集气,远不如正压桶来得方便。
              这里并不是指不锈钢过滤桶不好,而是它的确存在这两个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你不在意,那就当我没说。在我个人看来,正压桶防集气对我来说很重要。水泵的流量,尤其是实测真实流量,以及长期使用下的衰减,对我来说都是重要参考。


              IP属地:四川12楼2023-11-16 14:11
              回复
                60或者60以上的缸,你就不要考虑壁挂式的那些过滤了。当然,我们常见的还有滴滤,背滤,底滤这些过滤方案的选择。我在家里被要求的地方比较多,家里都是木质家具,空间也不大,家电也比较多。所以完全封闭不挥发气味不蒸发更多水汽,滤材仓和滤材可以单独拿到室外或者阳台去清洗,成了我的刚需,因此,这些过滤方案都被我舍弃了,从而选择了过滤桶方案。
                一个流量足够大的过滤桶,是可以达到基础的造浪的效果的。因为我在选购的时候,直接上了顶配。接下来就是选择进出水口的问题。
                我的态度是,鱼缸里,除了鱼和景,别的东西,能少则少,最好除了进出水口,没有其他任何设备在缸内。
                最后,我选择了盛唐的玻璃进出水,它的除油膜是利用文氏管设计安装在出水口,而且文氏管设计,本身可以通过调节来实现增氧的效果,加上尼特利2号桶水泵本身的大流量。我就实现了出水+除油膜+增氧+造浪四个目标,给缸内省下了许多空间。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11-16 14:21
                收起回复
                  至于其他过滤方案,滴滤的效果最好,但是作为上滤,影响美观是否是你在意的,如果你在意,那这个可以放弃了,如果你不考虑美观,但考虑滤材仓的气味挥发和微生物滋生蔓延,那么滴滤和背滤你都可以放弃了,因为他们都是敞开的或者半封闭的。同样,如果你没有条件在客厅给滤材仓更换或者清洗滤材,或者对木地板,木柜,木质家具有考虑,底滤你也可以放弃了,当然,这些都不是你所考虑的,你虽然没有独立的鱼房,但以上都不在你考虑范围内,也不受其他家人影响,那你随意。


                  IP属地:四川14楼2023-11-16 14:29
                  回复
                    考虑到溪流鱼中鱲的跳缸属性,哪怕你养定了,也不排除跳缸的风险,比如逢年过节来家里做客的熊孩子。所以鱼缸盖是必要之举。但是选购或者定制一款四季通用的鱼缸盖,需要动点脑筋。
                    首先,冷水机我是用不起的,其耗电量,其价格,都是劝退我的因素,好在我身在四川,夏季的室内温度并没有高到不可理喻的地步,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情况下,室内水温可以达到32度左右,那么风扇降温就成了我的首选。
                    风扇降温,实测在60缸可以达到降温2-3度的效果。如果我用网子作为鱼缸盖,我觉得不太好看,用亚克力或者PC板固然好看,但是不透风,因此,我选择了PC板+网子的设计。
                    于是我定制了一款PC板,并做了对称设计,中间大面积挖空,四周密集打孔,我自己再用鱼线编制网格,这就实现了四季通用美观大方的效果,风扇也可以通过网孔吹到水面上,实现降温。
                    上下的对称设计,是考虑到无论是亚克力还是PC材质,都有形变的情况,PC稍微好点。产生形变后,我翻过来盖,反向形变即可。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11-16 14:39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冬季加温的问题,前面说了,我的首要目标是鱼缸内设备越少越好,而加温问题,我必须也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安全,安全,还是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避免水煮鱼的安全,更是家庭防火的安全。对此,我做了如下考量和选择。
                      首先,我选择了过流式的外置加热器,连接出水管道。这里选择的是睿芯小火球热流器,自带温控,外形美观。
                      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带温控的加热器是安全的,因此,必须上双保险,所以我又购置了爬圈常用的RINGDER的独立温控。这就达到了双温控,双保险的效果。
                      独立温控电源插在电源插板上,热流器插在独立温控上。独立温控有防水探头放进鱼缸里。当热流器本身的温控失效的时候,独立温控的防水探头探测到鱼缸温度上升到设备的阈值,就会自动断电,导致热流器关闭,无法再升温工作。
                      大家可以去网上看看那些因为加热设备导致水煮鱼,导致自燃的事件,就明白了双保险的意义。而没有使用鱼缸内置的加热棒而选择外置的过流式加热器,目的便在于鱼缸内部的空间和美观。
                      选择加热器的瓦数,我认为应该是鱼缸水体+过滤桶水体的总容积的2倍。比如我的鱼缸是41升,过滤桶容积式9升,加起来刚好50升,那么我选择的加热的瓦数应该是100瓦。但是因为我选购的这款,最低是300瓦,所以我买了300W这款。
                      瓦数越大,加热越快,但耗电从理论上讲,和小瓦数的加热是一样的,因为能量守恒,但是考虑到冬季低温下,鱼缸水体和空气的热交换,所以,瓦数越大,反而温度控制得越恒定,相对省电。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11-16 14:59
                      收起回复
                        解决了四季温控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讲讲UV-C灯的必要性。
                        很多宣传上说,UV灯可以除绿水,可以除藻,可以杀菌等等,我觉得这个讲得比较绝对。UV灯的效率,和细菌滋生,藻类繁殖的效率,这里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水质波动,有机物高企,喂食过多,鱼类疏密,这些都影响了UV灯的去除效果。所以我对UV灯的看法是,可以“控制”绿水,可以“平衡”藻类疯长,可以“一定程度上”灭除部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微生物。
                        那么,这些“有限”的作用,有没有必要购入呢?我认为有必要。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鱼病,都跟微生物,细菌,真菌有关。既然UV灯可以控制这些东西的滋生和繁衍,那么在治疗鱼病时,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在鱼儿健康时,可以更好的避免鱼儿生病。在鱼缸还没有藻类泛滥时,可以降低泛滥的概率。
                        这里有人会说,我养鱼就是为了爆藻啊。我相信,即便是为了暴藻,都是为了石头和缸壁上暴藻,你选择鱼缸外置的过流式而非鱼缸内置的UV灯,并不会影响你鱼缸内缸璧和石头上的藻类生长。藻类的种子,微生物,水体中的细菌真菌,在通过过滤系统进入到UV灯时,被有限的杀灭,有效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水体。
                        因为是过流式UV灯,是位于鱼缸水进入进水口之后,进入过滤桶(滤材仓)之前,就净化了水体,既不会影响鱼缸壁和石头上的藻类,也不会杀灭和影响滤材仓的硝化细菌。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3-11-16 15:14
                        回复
                          接下来,我们说说灯光的问题。
                          鱼缸灯时一个便宜和昂贵差距特别大的所在。如何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考量,我接下来要说的考量,仅限我个人,你若参考就参考,你若觉得不合就不合。
                          我的态度是,我养鱼是为了观赏,观赏,还是观赏。既然是观赏,那我观赏的要求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点是“真实”,第二点是“好看”。如果为了好看而失真,那这样的观赏和我扔个动态鱼缸手机屏保有啥区别。明确了这一点,我就明白我要什么样的灯了,能够最有效的还原鱼在自然阳光下最真实的色彩。这就好比是阳光下的猪肉和菜市场红灯笼罩下的猪肉。后者固然更艳丽红润,但失了真。水族市场里的很多灯便是如此。
                          其次,既然是观赏,那肯定要用眼睛,而不是鼻子,如果鱼缸灯本身很伤眼(比如蓝光),那我觉得自己追求的观赏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些朋友,养鱼并不是目的,养水草造景才是目的。这里和买猪肉同理,我认为依然是在保证真实的基础上,追求明艳。而不是明艳在前的失真。
                          暴藻的话,本质上还是灯具的瓦数功率问题。哪怕只有5W的灯,也可以催生藻类。但是你对某一种藻类有特别的需要,那么瓦数越高的同时,瓦数调节的阈值范围越大,自然越合适。
                          我自己是溪流缸,对暴藻没有刚需,缸里的鱼中,只有金线飞狐和枝牙虾虎有啃藻的需要,但他们的啃藻效率也就那样。所以我对瓦数要求并不高,在护眼和真实的基础上,我直接选购了小米的电脑屏幕挂灯,5W功率,可以调光,可以转换黄光和自然白光。由于是针对护眼设计的,所以蓝光并不高,达到护眼的效果,显色指数也非常高,还原真实的效果也很不错,但也因瓦数限制,亮度并不是特别高,但对我现在来说,够用了。之后开120缸,我就直接上KESSIL的360X淡水版。
                          至于其他品牌的灯具,我没有亲身使用过,这里不作评论。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3-11-16 15:33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保险的问题,我们养鱼,遇到的最突变的情况,就是停电,尤其是养高耗氧鱼的朋友。所以,停电这个意外情况,我们一定要有提前的应对策略。
                            我的策略就是增氧泵+充电宝。
                            这个500增氧泵,只有1W,气泡足够30条鱼的60缸,8块钱一个,充电宝是紫米,可以供这个增氧泵至少工作2日2夜。这是危机时刻给鱼救命用的。
                            再一个细节是温度计,我用的ADA的挂耳玻璃温度计,是这类温度计里比较准的。电子温度计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不好看。没别的原因,哈哈哈。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3-11-16 15:50
                            回复
                              然后是鱼病防治的问题。
                              这里的防治,是先防后治。既然要防,我们首先要了解常见的鱼病是什么?
                              ① 白点病,是外部寄生虫病,也就是小瓜虫
                              ② 肠炎,可能是细菌引起,也可能是内部寄生虫
                              ③ 水霉,这是真菌
                              ④ 胡椒,这是一种病毒性的淋巴囊肿,也可能是卵甲藻
                              ⑤ 凸眼和烂鳍,细菌感染
                              ⑥ 头洞。内寄,细菌,真菌,都有可能
                              ⑦ 失鳔。可能是进食过量,可能是雌鱼抱卵,可能是吸入过量空气
                              ⑧ 蒙眼。细菌感染
                              大家看,其实导致鱼病的原因,基本上我们可以分为三类:细菌、真菌、寄生虫。
                              既然我们明确了导致疾病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① 较强的过滤系统,净化水体。比如流量,比如滤材,比如滤材容积。我采用的是尼特利2号智控蓝牙桶(500-1500L/小时),9升滤材仓里,6升仟湖OF石英球(实测菌群有效附着面积最大)+滤筒原装的黑棉(过滤大颗粒)+JBL羊绒棉绿棉(二层过滤大颗粒)+沃韦朗S3复合棉(过滤小颗粒和微尘)。
                              ② UV灯,杜绝藻类的过量繁殖形成绿水,有效控制水体中的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数量。
                              ③ 双保险温控,实现鱼缸温度的恒定,避免温度波动带来的细菌有机物等波动。
                              ④ 入缸检疫,避免野采,避免喂食非人工繁殖或杀菌的活体或者冻活食物,代入外部感染。
                              那么,既然我做好了这些预防措施,是否就意味着鱼儿不可能生病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到100%的万无一失,我们只是降低了患病的概率和频率,但如果遇到鱼儿生病,我们也要采取积极的救治。
                              在救治上,首先要区分的是,这个病,是个体的,还是全缸的,是传染的,还是非传染的。这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的方案是整缸治疗还是隔离治疗。
                              确定了治疗方式,就是治疗方案,在我看来,能保守治疗就保守治疗,遇到严重或者危机情况,也要毫不犹豫直接下药,而不是都到了这种情况下你还在那儿用加温加盐,这就执拗了哈。


                              IP属地:四川21楼2023-11-16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