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见于记载的有三人,即东魏孝武帝元修皇后、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皇后、浮阳公主。
其余散诸见载的,有司马消难妻、东平长公主、阳翟公主。
而其中是否有重复为一人,或是夭折不见记载的,或是无记载的,尚有疑虑。
娄昭君生孝武帝后、孝静帝后。《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
1、东魏孝武帝后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孝武皇后高氏,齐神武长女也。帝见立,乃纳为后。及帝西幸关中,降为彭城王韶妃。”
又据《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献文七王·彭城王勰》,勰子劭,劭子韶。“子韶,子世胄,好学,美容仪。……齐神武后以孝武帝后配之……”
齐受禅后,似未见有封号。及天保十年文宣尽诛元氏,高氏当已卒于前。
2、东魏孝静帝后→太原长公主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孝静皇后高氏,齐神武之第二女也。天平四年,诏聘以为皇后,神武前后固辞,帝不许。兴和初,诏司徒孙腾、司空襄城王旭等奉诏致礼,以后驾迎于晋阳之丞相第。五月,立为皇后,大赦。齐受禅,降为中山王妃。后降于尚书左仆射杨遵彦。”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杨播》条下“杨愔”条:“愔字遵彦,小名秦王。……神武见之悦,……妻以庶女。”
“天保初,……尚太原长公主,即魏孝静帝后也。”
本此,杨愔应先娶高欢某庶女,当非娄氏所出,后又尚太原长公主,即孝静帝后。
齐受禅后,魏孝静帝后为太原长公主。
又,杨愔前妻即高欢某庶女,应为妾室所出,齐受禅前应已卒,无封。
3、浮阳公主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冯娘者,子昂妹也,初为魏任城王妃,适尔朱世隆。神武纳之,生浮阳公主。”
未知降于何人。
4、司马消难妻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司马子如》:“司马子如……长子消难嗣。”
“消难字道融。……又尚公主,而情好不睦,公主愬之。”
“其妻高,齐神武女也,在邺极加礼敬,入关便相弃薄。”
“子谭,即高氏所生。”
此女不知何人所出,齐受禅后,文宣年间称“公主”,应有封号。
5、东平长公主
《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可朱浑元》:“可朱浑元字道元,自云辽东人也。”
“道元弟天元。……天元弟天和,以道元勋重,尚东平长公主。”
又《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愔、子献、天和皆尚帝姑。”此处“帝”即高殷,高殷之姑即高洋之姐妹,如杨愔尚太原长公主,所以可朱天和所尚东平长公主亦应为高欢之女。
6、阳翟公主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燕子献字季则,广汉下洛人。……神武旧养韩长鸾姑为女,是为阳翟公主,遂以嫁之。”
又《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愔、子献、天和皆尚帝姑。”
韩长鸾姑即韩贤之女,韩裔之妹,为高欢所养。
其余散诸见载的,有司马消难妻、东平长公主、阳翟公主。
而其中是否有重复为一人,或是夭折不见记载的,或是无记载的,尚有疑虑。
娄昭君生孝武帝后、孝静帝后。《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
1、东魏孝武帝后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孝武皇后高氏,齐神武长女也。帝见立,乃纳为后。及帝西幸关中,降为彭城王韶妃。”
又据《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献文七王·彭城王勰》,勰子劭,劭子韶。“子韶,子世胄,好学,美容仪。……齐神武后以孝武帝后配之……”
齐受禅后,似未见有封号。及天保十年文宣尽诛元氏,高氏当已卒于前。
2、东魏孝静帝后→太原长公主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孝静皇后高氏,齐神武之第二女也。天平四年,诏聘以为皇后,神武前后固辞,帝不许。兴和初,诏司徒孙腾、司空襄城王旭等奉诏致礼,以后驾迎于晋阳之丞相第。五月,立为皇后,大赦。齐受禅,降为中山王妃。后降于尚书左仆射杨遵彦。”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杨播》条下“杨愔”条:“愔字遵彦,小名秦王。……神武见之悦,……妻以庶女。”
“天保初,……尚太原长公主,即魏孝静帝后也。”
本此,杨愔应先娶高欢某庶女,当非娄氏所出,后又尚太原长公主,即孝静帝后。
齐受禅后,魏孝静帝后为太原长公主。
又,杨愔前妻即高欢某庶女,应为妾室所出,齐受禅前应已卒,无封。
3、浮阳公主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冯娘者,子昂妹也,初为魏任城王妃,适尔朱世隆。神武纳之,生浮阳公主。”
未知降于何人。
4、司马消难妻
《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司马子如》:“司马子如……长子消难嗣。”
“消难字道融。……又尚公主,而情好不睦,公主愬之。”
“其妻高,齐神武女也,在邺极加礼敬,入关便相弃薄。”
“子谭,即高氏所生。”
此女不知何人所出,齐受禅后,文宣年间称“公主”,应有封号。
5、东平长公主
《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可朱浑元》:“可朱浑元字道元,自云辽东人也。”
“道元弟天元。……天元弟天和,以道元勋重,尚东平长公主。”
又《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愔、子献、天和皆尚帝姑。”此处“帝”即高殷,高殷之姑即高洋之姐妹,如杨愔尚太原长公主,所以可朱天和所尚东平长公主亦应为高欢之女。
6、阳翟公主
《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燕子献字季则,广汉下洛人。……神武旧养韩长鸾姑为女,是为阳翟公主,遂以嫁之。”
又《北史卷四十一·列传第四十二·杨播》:“愔、子献、天和皆尚帝姑。”
韩长鸾姑即韩贤之女,韩裔之妹,为高欢所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