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茗吧 关注:200贴子:5,272
  • 1回复贴,共1

【短篇书评】当世界为你们熠熠生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旧是书评~~~
大家来欢迎离仔的美文~~~~
照样一楼给度娘,麻烦您别吞别审核谢谢


1楼2010-08-23 23:22回复
                                  当世界为你们熠熠生辉
                                       ——关于《扬花 我最闪亮》
                                       文/柏茗
        曾经,他们是浩渺苍穹中最闪亮的星系。
        光辉耀眼夺目,彼此相互吸引绕转,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相互间却又保持着恰如其分的距离,坚守着各自的运行轨道。他们相隔得纤微而宏远,旁人无从介入、扰乱,只能远远旁观,以各种各样的目光,困惑的,轻蔑的,钦羡的,赞叹的。但旁观也仅仅是旁观而已,这一切,并不足以干扰星系自身的运行。直到今天——是的,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璀璨夜空中最醒目的部分。
        我一直不知该如何定义“80后”这个群体。事实上,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全然准确的答案。多年以来,加注他们身上的形容词多不胜数。但显然,独取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有失偏颇的。这是一个无法也决不容许被单词界定的群体。他们简单,也很复杂;复杂,却也很简单。
        写到这里的时候日历已翻入2010年。那么不如再往回推10年吧。十年前的他们,十八岁。
        十年,真是一个奇妙的单位。
        以一种恰如其分的力度,一日日削去一个人眼角轮廓中的青涩稚嫩,却又保留了最初始的轮廓,“噢,我知道是他”——这样的保留。直至今日再回想起,十年前的我是如何在校门口小书店翻出他们的书,瞅着上头一张张年轻的面容,没来由地羡慕向往起来。于是在小小的心中暗下决心,一路追随。
        转眼间,就已经过了十年。
        十年后的今天,我拿到了手中的这本书,心中不免慨叹。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扬花 我最闪亮》作为一次对“80后”文学的权威盘点与集体检阅,诚然代表了当下青春文学的最高水平。当年的犀利颓废与叛逆已被岁月打磨,蜕变成为敦厚沉稳与温润的微光。这是一种妥协,更是一种智慧。被磨平后的棱角流血、结痂然后消失,但依然存在于心中,只不过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敛起锋芒,静静陈述世界的温暖。
        写作,是一条绵绵不绝的道路。许多许多人在这条路上走着,摩肩接踵,沉默不语。这是一条孤单寂寞的路,每一步都走得辛苦。很多人中途离场,但更多人满怀着期许与盼望加入。无论如何我们总该相信,这样一条道路,一定永远不会断绝。
        《扬花 我最闪亮》不仅集结了笛安、马小淘、蒋峰、水格、周嘉宁、周语等“80后”代表作家,同时推出了陈虹羽、刑颖、李兰宁等众多新人。那些我们挚爱的熟悉面容,那些笑容温暖而热情洋溢的新脸孔,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足以让我们心怀更美好的期望,眼前那条漫长的道路,也许并不是那么难走。
        80后最好的文字。最美好的青春纪念册。
        如此定义这本书,我想是确切的。
        作为“90后”的一员,我对“80后”怀着难以言喻的感情。曾几何时,他们是天际最渺远而不可触及的耀眼星辰,只能抬起头来仰望,为他们轰轰烈烈无怨无悔的青春而艳羡感慨。而现在,当我自己也终于踏上了这条道路,曾经遥不可及的身影们似乎变得亲近了些。偶像或前辈,两种身份兼之,但他们确实已经不是文坛上横冲直撞鲜衣怒马的最新生者了。很多人将“80后”与“90后”的立场分隔对立起来,但我要说,正如时光是一条斩不断的细流,写作是一条无线绵延的道路,“90后”与“80后”之间绝非是对立的。也许是一种传承,也许是一种发展。眼下我们仍无法给出最准确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直至今日,他们仍旧是浩渺夜空中最闪亮的部分。
        站在青春的最尾端,回顾来时的路,欢笑泪水,喜悦悲伤,过去了的都已经不再重要了。不再重要却必定不能被遗忘。那便为过往的青春年少作一次总结吧。拿出最好的文字献给曾经无线璀璨的青春,然后迈开更加沉稳坚定地脚步,走向更加辽阔宽广的未来。
        这条路一定没有终结。
        这一刻,世界为他们熠熠生辉。
    


    2楼2010-08-23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