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旋涡吧 关注:43贴子:3,359

贴吧收藏:寒夜鸣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10-08-23 21:27回复
    预测70吧的未来(欢迎各位来预测)
    现在应该是70吧的一个繁荣期,30-40岁的吧友们大部分家已成,儿已立,事业稳定,父母安康。所以大多以自己为中心,看看帖子主题吧:
    吟诗作对的甚嚣尘上,
         忆苦思甜的方兴未艾,
         寻找同生缘的热热闹闹,
         网罗初恋的急急切切,
         对围城的感悟,
         对情感的困惑
         ……不一而足。
         10年后,应是70吧的一个低谷,40-50岁,儿女皆已长大,问题接踵而来,父母也随岁月老去,病痛加身。家庭的重担使人再没更多的心思精力来此闲逛、浏览,毕竟虚幻的网络敌不过沉重的现实。至多有人偶尔上来问一下“女儿早恋怎么办”“哪家的医院实力强”之类的问题。
         20年后,将会迎来70吧的一个复兴期。50-60岁,一个个逐渐成了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又进一步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很多吧友已退休或将退休,时间非常的富裕,怎么打发这无聊的时间或珍惜这仅存的时光?便又想起了70吧。主题完全转移,例如:
         我的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今天生日,吧主忙加精置顶祝福一番;
         儿子或女婿多么有出息,吧友们忙讨论比较一番。
         甚至出现老头们组个“钓协”“花协”:交流一下鱼怎么钓、花怎么养。
         老太太们组个“婆婆阵线联盟”:商讨交流对付儿媳的36计等等。
         时光流转,吧友们一个个陨落,70吧里便不时置顶一个个白色的祭祀帖。
         ……………………
         2069年,96岁高龄的最后一个老网虫兼吧主寒夜鸣蛩望一望空无一人的70吧,长叹一声,用颤颤巍巍的手指发出了最后一个自己加精自己置顶无人点击无人回帖的主题帖,里面只有两个字:闭吧!
         2070年,随着21世纪70年代第一个婴儿嘹亮的啼哭,新的“70吧”又在酝酿之中了。
                                                                                                                 
    (完)
    2010-3-19 10:45 回复  
    


    4楼2010-08-24 12:26
    回复
      2025-07-02 19:36:56
      广告
      辞根散作九秋蓬
                                                       一
            一日,对桌的同事——一个20多岁的男孩子,从电脑上传过来一点东西,神神秘秘的。我好奇地打开,哑然失笑,原来是有意思的几道选择题,现列出来,与君共享:
          
            一.家乡话_词语翻译(选择题)   
           1.带品      (       )
              A.瞌睡         B.睡觉          C.喷嚏           D.吃饭   
           2.或歇      (      )
             A.休息          B.哈欠          C.柳树           D.什么   
           3.也了盖(      )
             A.脸              B.手指头      C.额头           D.膝盖   
           4拨了盖(      )
             A.腿              B.膝盖          C.额头          D.头顶   
           5.歇湖子(      )
             A.很苦的榴莲      B.苍蝇       C.壁虎       D.燕子   
           6.吗楞(     )
             A.猪              B.草鱼           C.蝴蝶         D.蜻蜓   
           7.蛤蟆故度子(      )
            A.蝌蚪            B.蟾蜍           C.老青蛙     D.青蛙的头   
           8.月么等儿(      )
             A.月亮的光圈       B.月亮       C.星星      D.刚升起的月亮
            我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做,每做对一道,他便欢呼一声,仿佛找到老乡。每当做错,他便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操着我不曾听过的古怪发音。整个过程他一直处于兴奋之中。
            这个男孩的家离这儿有千里之遥,一个人出来打拼着实不易。平时这个男孩沉默寡言,有时甚至稍显羞涩。我想,故乡、亲人其实离他并不远,一直装在心里罢了。
                                               二
            还有一个同事,老家东北,很开朗的一个小伙子,爱唱歌、讲笑话,与他交往的每个人都会被他那欢乐的情绪感染。
            记得有一次单位举行歌咏比赛,自然少不了爱唱歌的他。可我听到他唱到《父亲》中“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时,分明地看到他眼中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烁,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了。
            也许平日的忙碌会使人无暇顾及一些东西,可当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一句亲切的乡音时,我们会会停下手中的一切,怅立良久;当夜晚,躲进都市的混凝土建筑时舔舐白日的伤口时,心底会涌出一种叫“思乡”的东西。
            “辞根散作九秋蓬”,叶落还终究有归根的时候,可那四散飘飞的秋蓬啊,将魂归何处???
      2010-3-25 15:56 回复  
      


      5楼2010-08-24 12:26
      回复
        贴托(贴吧里的托)公司今日开张 寒夜大老板开门接客
        亲爱的吧友,
        你是否正在为自己的帖子无人点击而烦恼?
        你是否正在为自己的发言无人回复而苦闷?
        你是否正在为自己的帖子沉下去而彷徨?
        你是否正在为想自己把自己的帖子顶上来而不好意思?
        你是否正在为自己在708的人气指数太低而抓狂?
        那么,
        就一切交给我们贴托公司吧!
        本公司可以使你一天帖子点击过万!
        本公司可以使你人气指数飙升猛涨!
        本公司可以使你成为708最耀眼的新星!
        因为本公司实力雄厚
        有普通马甲上万套
        会员马甲3000套
        名人堂马甲数百套
        甚至还有极品吧主马甲一套
        当然了
        收费是有一定差距的。
        普通马甲点击一次1个贴吧豆,回复一次2个贴吧豆;
        会员马甲是普通马甲的10倍
        名人堂马甲是会员马甲的10倍
        至于极品吧主马甲吗?
        点击一次5000个贴吧豆,回复一次10000个贴吧豆(还必须有贵宾卡)
        我们公司的口号是:
        我的轻轻一次点击,托起您贴吧里闪亮瞬间
        我的静静一次回复,托起您的整个贴吧人生
        诚招形象代言人一名
        条件一个:貌似忠厚即可。
        今天9.5折    欢迎惠顾              
        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业务员:寒夜鸣蛩
        2010-4-6 10:51 回复  
        


        8楼2010-08-24 12:29
        回复
          免费乘坐708,欢声笑语带回家
          仅以此文献给我所热爱的708以及厮混在此的男男女女。
                                                            ——题记
                708线路的公交车是辆单程车,司机分别是两名寡言的英俊帅哥和一名同样惜字如金的漂亮美眉。车体上刷着蓝色的大字广告语:“免费乘坐708      欢声笑语带回家”。
              
                708路公交车上的乘客年龄都差不多,寒暑几易,乘客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总有一部分乘客留恋于此,时不时上来坐一坐,或是喜欢乘车的感觉,或是只为上来抽支烟,或者什么都不为,就是看看帅哥司机和美眉司机。
              
                旅途是轻松快乐的。你讲个笑话,我说个故事,你作首诗,我唱支歌。有时也有情感问题的探讨,有时也有社会热点的争执。车厢是个社会,浓缩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呈现了世间的千姿百态。但车上的人尽量将浓郁的忧愁化解,将点滴的欢乐绽放,所以每个人下车回家时满载的都是好心情。
              
                有的乘客很有趣,有的抱只猫,有的牵只羊,就这样施施然地上车。更有甚者,有一次,竟然有名乘客带只蛐蛐儿来车上聚众斗蛐蛐儿。有只蛐蛐儿脱颖而出,打遍全车无敌手,众乘客送给那蛐蛐儿一个绰号——“寒夜鸣蛩”。
              
                708路公交车毕竟开了多年了,车也显得有些破旧,有些不太爱护公物的乘客到处乱刻乱画。仔细读来,这车厢文化还蛮有趣儿。看,上面一排扶手上刻了一溜儿的语录,还有两条立柱扶手分别是什么接龙;车后厢角落里一边是寻找初恋,另一边是寻找同生缘;哈,这把椅子有趣儿,椅背前面刻的是“708最适合偷情的十大人物”,椅背后面赫然刻着“708最不适合偷情的十大人物”,哈哈哈哈!
              
                708路公交车越行越远,车也越来越旧,乘客自然也越来越老,连猫和羊都长了胡子,蛐蛐儿也窜出了须子。但欢乐越来越多,温馨越来越浓。
              
                30车站早已远远地抛在了车后,前面是40车站,再往前是50车站、60车站、70车站……
              
                突然想起土耳其诗人塔朗吉(Cahit Sitki Taranci)的一首诗:
              
                去什么地方呢?这么晚了,
                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了很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亲。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201.04.07
              
          2010-4-8 10:00 回复  
          


          9楼2010-08-24 12:29
          回复
            修车老黄
            电动车扎胎了,便去修车,扛是扛不了的,死沉死沉的,便带个打气筒,随打随骑,反正不过二里地。
                 我的那个累啊,50米一打啊,路上行人便看到了奇特的一景:一个戴眼镜的疑似知识分子的人,迅速给车胎打气,然后跨上车快蹬,跑50米停下来做重复的动作……
                 一辆辆小鳖车屁股冒烟地从身边疾驰而过,我擦了擦脸上的汗:他妈的,汽油怎么不涨到100块钱一升?我愤愤然朝马路牙子上吐了口唾沫。
                 终于到了修车点,修车的老黄是熟人,老婆的小学同学,来这儿我琢磨着怎么也能省俩钱。
                 每次来“老黄”“老黄”的称呼,其实他比我还小两岁。个子最多一米五,每次见脸都黑黑的,手也满是油污。老黄自3岁就没了爹娘,跟着两个哥嫂,等到了该说媳妇儿的年龄便被赶了出来。后来学了这修车的手艺,攒了俩钱,说了个回头儿(寡妇)。
                 见我来,老黄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脸上带着卑微的笑。活比较多,我便坐在马扎上,一边看他干活一边和他拉家常。他又一次说起我媳妇儿上小学时是多么的聪明,多少男同学怎样给她偷着递纸条儿,这些我都听过便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还说多么羡慕我们吃皇粮的,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看着报纸便一月好几千。我心里嘀咕:怎么着咱也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你怎么和我比。刚一得意,想起在路上的“壮举”便又泄了气。
                 内胎口子太大了,补不上,需要换条内胎。我仔细看了看,便“嗯”了句。
                 这时老黄的媳妇来了,推着他不到一岁的女儿。老黄便撂下手里的活去逗孩子,刚想摸孩子的脸,突然想起满手的油污,便笨拙地在衣服上使劲地擦着。
                 我望着小推车里这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又看着旁边那个幸福地笑着的父亲。这时的老黄在我的眼里是如此的陌生。
                 孩子走后,话题自然转到了老黄的身上,他兴奋地向我说着自己的三年计划,争取多攒些钱在附近市场租个阁楼,孩子上幼儿园便能在城里了,自己也成了城里人了。说这话时老黄的脸上的神情是自豪的,我接不上话,只是心里翻腾不已。
                 车修完了,照例又让了好几块钱,这次我却很认真地同他争执,又硬塞给了他。
                 回去的路上,风吹在骑电动车的我的脸上,很舒服。
                 望着身边的车水马龙,我想:汽油还是别涨价了,再涨就通货膨胀了。
            2010-4-9 21:07 回复  
            


            11楼2010-08-24 12:31
            回复
              阴宅(仿七步鬼话)
                   魂游地府,见街窄屋繁,栉次鳞比。细观,一隅窝棚,阴气缭绕,污水横流,出入皆面黄肌瘦之鬼;一隅平宅,狭而齐,出入之鬼面有安色;一隅皆别墅,美轮美奂,檐牙高啄,且有牛头马面为之守户,出入皆脑满肠肥之鬼也。
                   女鬼导游为吾解之。窝棚为屈死鬼之所也,平房为横死鬼之所也,语未必,吾拍手大呼:“别墅必为府主一众之所也?”女鬼摇头:“非也。此乃恶鬼及贪污之鬼之所也。”见吾不解,稍环顾而后附耳曰:“府主怕恶鬼,且地府需运转也。恶鬼秉承阳世之恶,又具阴转之体,横行地府,府主亦惧也;贪污之鬼挟冥币万千,且阳世不时有人贡之,俗语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府主亦鬼不能免俗也。”
                   吾默然。
              2010-5-12 10:04 回复  
              


              16楼2010-08-24 12:36
              回复
                朋友,每年你都认真扫墓吗
                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一年一度的结婚纪念日就是扫墓日。
                                                                ——题记
                      妻今早“呀”了声,然后说前天是结婚纪念日,这段时间忙糊涂给忘了,我听了也后悔的直拍脑袋:十年大扫啊,就这样给错过了。这事儿没有补过的,只好写篇文章祭奠一下。
                    
                      “万丈坟墓平地起”。十年前,我和妻欢欢喜喜满怀憧憬地开始建墓。选最坚固的砖、最强悍的水泥和最粗的钢筋,立志建一座美轮美奂牢固异常的坟墓。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建设,其中夹杂着我们二人不知多少的血汗,终于在5月份竣工了。
                    
                      落成剪彩那天,许多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婚礼上的贺词也是什么什么永不倒之类的话。我们俩也得意洋洋。
                      以后便是每年一度的扫墓了,当时定的是:五年一小扫,十年一大扫,每年想着扫。
                    
                      当然农村人是没那么多讲究的,鲜花是没有滴,一束花能买两捆葱;巧克力也是没有滴,那玩意儿比馒头贵多了,且不经吃。那么打个牙祭便成了那日的固定曲目。
                    
                      有时老婆也抱屈,整年弄些少牢,怎么偶尔来个太牢吧?便提出了婚前提出没得到满足的要求:戒指,项链,金首饰。
                      我便耐心地给她算经济账,算到她感觉自己提的要求太过分为止。接着我又说:坟墓的牢固要戒奢戒侈,用心血浇铸才能永固千年。
                    
                      于是十年便在这着每年的添土祭扫中度过了。今年竟然忘了。
                    
                      不过我望着面前这高大宏伟金城汤池般的坟墓,欣慰地笑了:来他十个八个排的小三也攻破不了了。
                2010-6-1 20:07 回复  
                


                18楼2010-08-24 12:38
                回复
                  2025-07-02 19:30:56
                  广告
                  708班的旁听老生
                  曾把708比作客车和酒吧,现在再来一比。
                  一直以来,我在社会上游手好闲,四处闲逛,渴望有个收留自己的地方。
                  逐渐,由一个叫肚娘的人创办的白肚大学声誉鹊起,在教育界大放异彩,其中的铁耙系更是如日中天。
                       我便慕名而来,经过多方打听,铁耙系的708班连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想想自己学龄正合适,便萌生了插班入学的念头。
                       申办学籍,不料碰了一鼻子灰,且被告知入班有两个条件。一是交六份作业,不限字数;二是等上六个月。在此之前只能做旁听生。
                       我想,好班就是好班,条件真严,门槛真高。交六份作业保证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不是文盲,会写字;等上六个月,能看出学生有没有耐心,且爱不爱这个班。
                       我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旁听生生涯。
                       旁听生和统招生其实没多大差别,可允许在班上听课,也允许参加班里的各种活动。若说区别就是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且在课堂发言时必须喊上句口号:天王盖地虎!
                       记得最多的一天我喊了三十多遍“天王盖地虎”,嗓子都喊哑了。
                       708班有三个班主任,四五个班委。管理比较松散,除非学生口出脏言骂人或在班里捣乱,一般不管。不过当学生更要自觉,谁知道有时身边殷勤搭讪的同学是不是班主任或班委在微服私访。
                       班里很热闹,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很多学生多才多艺,能写能唱能画能吹。写的好,唱的妙,画的美,吹的圆,就能上班报,甚至上头条。
                       当然班里有时也会闹矛盾,互相掐个架恋个爱的也都有。
                       总之,班集体生活就是这样。
                       当一名旁听生好几个月了,班里的学生也由才来时的两千多,变成了现在的三千多。当我和一群旁听新生坐在一起时,人是那样的扎眼,心却是那样的老。
                       其实已经习惯了在说话前喊上句“天王盖地虎”,不喊反而不习惯了。
                       其实当一名旁听老生也不错,来时全身心地投入,走时抽身无牵挂。
                  2010-6-11 10:00 回复  
                  


                  20楼2010-08-24 12:39
                  回复
                    君子好球
                    屈指算来,除玻璃弹球和气球外,自己玩过的球的种类还真不少。若按喜好程度排个座次的话,依次为: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台球、排球。
                         一一述来,算存照留念吧!
                                                   乒乓球
                         我最爱乒乓球,证明就是我的右小臂比左小臂要粗一些,那是我这右撇子经常挥舞球拍的结果。
                         打乒乓球的历史可追溯到小学三年级。四张课桌一拼,上架一张条凳:便是简易的球台了。球拍是木板削的不规则方形,球实在找不到替代品了,只好哭喊着跟爹妈讨钱买了。
                         这一喜欢就是二十多年。
                         工作后的球台精致了很多,然而最熟悉和最钟爱的却是那上摆一溜砖的水泥台,因为在那上面我一拍拍挥走了自己的青春。
                         有四点多就起床抢球台的jiqing;
                         有三九天用砖砸球台上冰的豪情;
                         也有我们野路子出生的杂牌军大胜科班出身的正规军的辉煌……
                         然而一切俱往矣!
                         当现在偶尔手握球拍时,传到手上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同回忆过去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篮球
                         虽然知道NBA的韦伯一米七就能扣篮,但也清楚自己的先天条件不太适合打篮球:海拔不到一米七的二等残废,近视高达800°的眼镜四眼。可不知为什么,曾那么要命地喜欢。
                         熟悉篮球规则,当过高中篮球赛的吹哨裁判;
                         喜爱篮球明星,从CBA的三高姚王易到NBA的最高的最矮的最胖的后卫前锋,许多明星曾如数家珍。
                         当然比赛时,只是个凑数的人,可喜欢那种奔跑,甚至喜欢上了投篮不中。
                         然而,工作后不久,当一同事用胳膊肘直接把镜片捣碎到了我的左眼上,缝了数针,差点变成独眼龙后,我终于恋恋不舍地洒泪告别了篮坛。
                                                     羽毛球
                         没有球网和场地的打羽毛球,不叫打羽毛球。
                         对于羽毛球,特喜欢双打。那高低起伏的身姿,那前趋后退的步伐,特沉迷。
                         记得打球时,最擅长地就是将球扣杀到对手的身上,看对方的狼狈。
                         羽毛的羽毛球太贵了,最后一群穷学生甚至到了买不起球打的地步
                         工作后,买到起球了,且一买一筒,然而却找不到打球的人了。那羽毛球划出的优美白色弧线便逐渐淡出了视野。
                    


                    21楼2010-08-24 12:41
                    回复
                      一个女人的三次婚姻
                           女人是妻的同事,五年前,叫女孩,父亲是教育局长,家庭条件非常的优越。加上本人也柔顺可爱,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儿。
                           教育局长自然严把入门关。千挑万选,终于找了一个乘龙快婿,单位电业局,年薪十万,孩子也一表人才。
                           结婚了,女孩变成了女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半年后,女人怀孕了。男方全家奉若珍宝,求神拜佛,祈祷生个大胖小子。
                           怀孕八个月,B超检查是个女孩,丈夫要求打掉,大夫说胎儿太大孕妇有生命危险,丈夫马上变了脸,要求离婚。
                           法院不判:孕期不能离婚。
                           女孩生下,丈夫又提出离婚。
                           法院仍未判:哺乳期不能离婚。
                           一年后,终究离了婚,女孩归女人。
                           就这样,女人结束了她的第一次婚姻。
                           教育局长后悔自己瞎了眼,觉得自己柔顺的女儿受了欺负,同时自己关心太不够。
                      一年后,女人又结婚了,丈夫也是名老师,忠厚老实,不重男轻女。
                           女人便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
                           婚后,教育局长怕女儿再受欺负,把夫妻二人的工资全掐在自己手中,花多少, 给多少。
                           丈夫抗议几次,无效,都被“爱自己老婆就不要计较这些”给驳了回来。
                      泥人尚有三分土性,忠厚丈夫一挥手,彼此之间又被抛出了围城。
                           女人又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
                           教育局长后悔了,女人也后悔了。教育局长是后悔过于干涉内政,女儿后悔什么,没有人知道。
                           然而日子还要继续。终于,艰难地,女人开始了她的第三次婚姻。
                           婚前,男方自然打听她前两次离婚的原因,知道后约法三章:第一,不能随便往娘家跑;第二,家庭财政不容外人干涉;第三,男的说了算。
                           女人的第三次婚姻还在继续着,只是有时女人很想父母,父母也很想女儿,可随相隔不远,一年却见不了几次面,女人在家里也过的不顺心。
                           这第三次婚姻不知能否坚持到底?
                      


                      24楼2010-08-24 12:44
                      回复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
                        记忆里有这样一副画面:
                             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路边的马路牙子上蹲着两个傻兮兮的青年,目光呆滞,流着口水。
                             画面的主角是十几年前的我与同宿舍的W兄,而使主角们目光呆滞口水长流的则是路上来来往往的美女。
                             那时,我的鉴赏水平还停留在脸蛋儿俊就是美女的阶段,但经过W兄的启蒙教育和现场指点,才明白什么****、细颈修腿的才是美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觉悟之后,兄弟间便有了争执——为给一美女打80分还是90分而争执不休。这样的争执每天发生,这样的争执旷日持久,长达两年。
                             一次,一绝色女子飘然走过,那个绝色啊,咋形容呢,就用这吧:“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俗说就是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统统呆了,不禁呆了,回家还为此吵架。
                             我自然也不例外,两眼发直,目光如炬,似要灼透那薄衫。等女子走远,我仍不知自己已站起行着注目礼。恍惚间,W兄已不在身边,早拽起扔到一边的单车追到那女子前面又狠狠地看了两眼方怅然而还。
                        ………………
                        ………………
                             年前,到Y市出差,见到W兄,他在商场中打拼多年,虽小有成就,但仍孑身一人,而我则成了一个居家好男人。
                             当两只小小的酒盅举起时,W兄突然说:“还记得刚入学不久咱俩在迎新晚会上的朗诵吗?”
                             我认真地点点头。
                             穿过岁月厚厚的幕帘,我仿佛听到那青春的声音在耳边想起: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
                        2010-7-13 11:16 回复  
                        


                        26楼2010-08-24 12:46
                        回复
                          老婆学车记
                          教练望着分配到自己车上的二十一个学员,十五个女的,六个男的,长叹口气,说:“我带过这么多批学员,总结出一条经验:教学员别教女的,教女的别教老师,特别是不再年轻的女老师。”
                                我老婆这三个条件一个没拉。
                                回家后她问我为啥,我一一给她分析:一是女的学车本身比男的慢;二是老师一般大脑发达,小脑不发达,四肢僵硬,动作不协调;三是年龄大的老胳膊老腿的不灵活。
                          老婆听了,嘴一撇,一脸的不服气。
                                然而我的话不幸一一验证了。
                                老婆和另外两位女教师成了车上的落后分子。
                                那几天练倒桩移库,挂不上档,打反了方向,撞了杆,压了线,其他学员无语,教练也是满脸的同情。
                                老婆仿佛整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万分:没想到当了半辈子先进积极分子,到这儿竟成了差生。
                                人瘦了好几斤,胳膊晒得黢黑,脸不知是晒的还是心情不好也整天黑着。
                                我是整天陪着笑脸,怕勾起她的无名之火。在做好后勤工作的同时还兼着心理辅导:别急,学车的都有这个阶段,大不了咱当留级生,跟着下一批再学,反正不用再缴费。老婆苦笑一声:那不叫留级生,叫留学生。
                                我心里一乐,没敢笑出声。
                                老婆是不服气的,稍有点空闲就拉上我当义务陪练员教她学车。
                                难熬的半个月过来了。面临桩考,老婆忐忑不安,我开导她:你没问题,肯定能过,考前两天不是练得不错嘛!再说,咱基础扎实啊,啥错误都经历过,知道如何纠正,你车上还有比你刻苦的吗?撇夫抛女的,家也不顾。
                                老婆乐了,捶了我一拳。
                                果真,桩考过了。
                                又果真,三天后的场地考也过了。
                                即将面临实践的路考,老婆又有些忐忑 。
                                我说:咱有车,怕啥?我陪你练,最难的都过去了,还怕这小case 。
                                ……
                                时至今日,老婆很想用文字怀念一下自己的学车经历,很不幸地是,我又被捉刀了。
                          2010-8-21 19:22 回复  
                          


                          27楼2010-08-24 12:49
                          回复
                            小椴的一首诗
                            极浦一别后,江湖怅望多。?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揽风如挽袂,执手似初呵。?
                            人间但存想,天地永婆娑。
                                  对于小椴,不是很熟,只是看过他的《杯雪》和《洛阳女儿行》,却爱极了他的这首诗,记得几年前就摘录下来,读了又读。
                                  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感觉,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一种无以名状的苍凉,扑面而来,沁入心扉。
                                
                                  相忘谁先忘?
                                  谁先忘?好没道理的一问,放手不是背离,弃诺并非忘诺。
                                  若有此一问,应作何答?
                                
                                  倾国是故国。
                                  故国已倾,身寄何方,魂归何处?只有彼黍离离,却无旧时朱颜。
                                  若有此一遇,应何自处?
                                
                                  原先极喜欢极佩服能用文字细腻地表达自己情怀的人,正如有人能用声音去唱一首歌,能用笔去绘出一幅画。他们可用文字构筑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在其中悲歌欢吟,仿佛能体验多彩而不重复的人生。
                                  其实那不是空中楼阁,只是现实投影到空中的蜃楼。经过了几次的折射,已变得曲折复杂,快乐与伤都不再简单。
                                
                                  明白了这一点,我不再羡慕与喜欢。
                            2010-6-28 17:03 回复  
                            


                            28楼2010-08-24 12:50
                            回复
                              2025-07-02 19:24:56
                              广告
                              同学小会记
                              假作真时真亦假
                              草色遥看近却无
                              2楼
                                   前天午饭后,接到赵同学的电话:“虫,今天有四五个当老师的同学来县城听课,要我们晚上管饭,怎么着,这次该你放血了吧?”我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虽然对方看不见:“我说赵哥,赵总,您还不知道俺,一月就那三瓜俩枣的银子,老婆孩子一大堆俺容易吗?再说,俺请客,那不是臊您吗,您说是吧?”电话那头传来“嘁”声。我接着问都有谁。原来是周吴郑王四位女同学,还有周的老公我们的同学孙。
                                   听到有吴同学后,我沉默了,高中时我对这位女前桌曾“贼心暗许”,当然那时不叫“贼心”。
                                   记得高三下学期,和吴前后位,她前我后,俗套的故事就在半块橡皮、几本作业的来回中发生了,当然只俗套在了我这边。
                                   接着高考毕业上大学。
                                   上大学后,我千方百计找来吴的地址,便开始了鱼雁往来,当然只是些稚嫩的朦胧文字。自已心中的那颗小芽也在茁壮成长。大一快结束,正当我想剖一下白时,从别的同学那儿听到了她已有男朋友的消息。我便把鱼摔死,把雁掐死,把芽连根拔了,一同为这可笑的一段情感殉葬。
                                   后来,她写了两封信问我为什么不再写信,我没回。
                                   再后来,毕业了。
                                   再后来,工作了。
                                   再后来,听到了有个人把她的长发盘起,不是那个男友。
                                   再后来,就到了现在。
                              


                              29楼2010-08-24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