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着来来往往校外人员拖家带口在思想湖旁边游玩,我就想起当年考取山西农业大学,开学来报到的那个遥远的早晨。
我是从一个村走进了另一个村。
我家住在长江中下游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喝着长江的水,吃着武昌的鱼,一点一点长大,又一点一点衰老。
那个平静的小村子带着南方的湿气,又带着北方的粗粝,包裹着我的童年和少年,见证着我的成长。
那时的我以为全国的村庄都是一个样子,可当我踏入农大的校门,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在我泱泱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居然有一个杨家庄这样的村子。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村里的房子可以当做学区房来用,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落后的村庄文化能和精英阶层的大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生为一体,密不可分。
每当我从小树林里走出,右拐进通往旧北门的那条直道上,我就充满无限的渴望。
那时,杨家庄还没被资本裹挟到身不由己,它还有着百花齐放的地摊氛围,它的小吃,它的烟火气,让我觉得杨家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之一。
可谁能想到呢,十年的时光,我等社畜吃尽了资本家的苦头,还要在饭桌上屈膝哈腰向资本家敬上谄媚的酒,以换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而杨家庄呢,俨然以一个资本家的姿态,屹立在荒芜、凋敝、毫无诗意的晋中大地上,他抬头对苍天,以鼻孔示学生,它规整了门面却抬高了物价,开发了新区却让学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它体面了,它出息了。学生们需要仰视,学生们需要让腰包吃亏,让父母吃亏,来跟上杨家庄的“体面”。
也许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村子,它们富起来了,它们城镇化了,它们强起来了,它们越来越像一座时尚的现代化都市。
祖辈们还蹲踩在矮凳子上端着碗嘬面条就蒜瓣,而孙子们早已被杨家庄一片大好的经济形势折腾得像个孙子一样。
这只是一个缩影,我们不必对着日渐式微的幸福感发一些无端的愁苦,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快熬过四年,去往更像城市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们不必顶着活在村子里的帽子,而承担着城里人的花销。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像一个城里人那样上下班,上下桌,上下床,不用无米之炊一样滑稽地去跟上一个村子的体面。
我是从一个村走进了另一个村。
我家住在长江中下游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喝着长江的水,吃着武昌的鱼,一点一点长大,又一点一点衰老。
那个平静的小村子带着南方的湿气,又带着北方的粗粝,包裹着我的童年和少年,见证着我的成长。
那时的我以为全国的村庄都是一个样子,可当我踏入农大的校门,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在我泱泱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居然有一个杨家庄这样的村子。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村里的房子可以当做学区房来用,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落后的村庄文化能和精英阶层的大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生为一体,密不可分。
每当我从小树林里走出,右拐进通往旧北门的那条直道上,我就充满无限的渴望。
那时,杨家庄还没被资本裹挟到身不由己,它还有着百花齐放的地摊氛围,它的小吃,它的烟火气,让我觉得杨家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之一。
可谁能想到呢,十年的时光,我等社畜吃尽了资本家的苦头,还要在饭桌上屈膝哈腰向资本家敬上谄媚的酒,以换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而杨家庄呢,俨然以一个资本家的姿态,屹立在荒芜、凋敝、毫无诗意的晋中大地上,他抬头对苍天,以鼻孔示学生,它规整了门面却抬高了物价,开发了新区却让学生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它体面了,它出息了。学生们需要仰视,学生们需要让腰包吃亏,让父母吃亏,来跟上杨家庄的“体面”。
也许这片土地上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村子,它们富起来了,它们城镇化了,它们强起来了,它们越来越像一座时尚的现代化都市。
祖辈们还蹲踩在矮凳子上端着碗嘬面条就蒜瓣,而孙子们早已被杨家庄一片大好的经济形势折腾得像个孙子一样。
这只是一个缩影,我们不必对着日渐式微的幸福感发一些无端的愁苦,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快熬过四年,去往更像城市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们不必顶着活在村子里的帽子,而承担着城里人的花销。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像一个城里人那样上下班,上下桌,上下床,不用无米之炊一样滑稽地去跟上一个村子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