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屋吧 关注:25贴子:171
  • 0回复贴,共1

舞蹈记忆力培养的8大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安排上,应尽可能避免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安排在一起,以减少由于内容的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影响。
例如在基本功训练课上,教师需要经常性地变换练习组合,如果在同一次课上同时变换两个相同或相似的组合,学生就容易混淆,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时不能准确地回忆起来。
(二)明确提出识记的任务
有意识记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识记种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因为教师每堂课教学的要求不同,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应有所侧重。
如有的需要记忆动作的连接顺序,有的需要记忆动作的方法要领,有的需要记忆动作的规格要求,有的需要记忆动作的节奏或音乐等,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让学生知道记什么,记忆到什么程度。
(三) 注意营造适宜的气氛
情绪对记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识记和回忆容易受过分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干扰,轻松、愉快、平和的气氛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调节课堂情绪气氛,尤其是在要求学生识记时,要避免批评学生,而是要特别唤起他们的注意,只有受到注意的观察对象才能被记住。
(四)充分利用无意记忆规律
无意注意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难度适中的、新颖的、令人感兴趣的、令人愉快的、多种感官参加认识的内容都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而容易被记住。教师要在教学方法、教材编排、课堂组织等方面讲究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以使其记住更多的内容。

(五)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
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包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例如通过定时性记忆练习或课堂提问等,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
通过要求学生对新组合编排节奏规律的理解使记忆内容在头脑中系统化,并进行合理的复习,培养其记忆的持久性。
通过要求学生认真地识记和复习,使材料在头脑中形成精确的联系,养成经常检查自己记忆效果的习惯等,培养记忆的准确性。
(六)有效地组织复习
复习是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重要手段。遗忘进程存在先快后慢的规律,要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首先,为了防止遗忘要及时复习。在学习之后要抢在遗忘之前及时组织复习,否则学习的大部分材料就会很快遗忘。
如下课以后要让学生对课上新学的组合与节奏及时复习,没有练习条件时,进行表象练习(即在大脑中过电影)也都会有助于短时记忆的改善;其次,在复习的次数上,开始时可适当多一些随着时间的延长,复习的次数可逐渐减少。

(七)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使多种感官会与学习和复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的效果。在学习舞蹈时开放更多的人体信息通道, 能够将更多的信息输入大脑,不但有利于动作的掌握和提高,还有利于动作的记忆。
如学习新动作时学生不但要用视觉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还要用听觉接受教师的讲解,同时也要注意通过本体感觉和平衡觉等来体会动作规格要领,使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头脑中构成神经联系,形成记忆痕迹,当以后遇到相关信号的刺激,就可以引起多种相关记忆痕迹的复活。复习时如果一边记动作、一边听音乐,效果会比只记动作更好。
(八)善于利用遗忘的作用
遗忘本身既可以产生消极作用,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遗忘信息对舞蹈技能的学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训练中每位学生都会面临纠正错误动作的问题。
学生某些错误动作往往非常顽固、难以克服,这时就要运用遗忘的原理,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遗忘错误的信息。为达到无意识遗忘的目的,教师要避免对学生强化这些错误的信息,越强化效果就越适得其反。
如教师要是每天练习时都把这错误的信息挂在嘴边,甚至严厉批评学生,就难以达到无意识遗忘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多让学生有意识的记忆正确的动作,则会有助于错误动作信息的遗忘。


IP属地:北京1楼2023-10-26 17: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