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字吧 关注:44,219贴子:1,434,709

回复:【Micro love letter】好日迟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看《解释鸿沟》发现自己已经快丧失思考的能力,与其说不会思考不如说是疲于思考,整个人的思想状态是疲软的,这一点太恐怖了。我的思维已经在多媒体时代下震碎,凭着强烈的感官体验与情绪波动,就这样一点点将生命耗费于虚浮的娱乐。
我总希望我对这个世界还保持着一些理解,但我真是害怕犯错害怕疼痛,在深入接触网络媒体时还保持着一点原始的愤怒,起码时敢于表达看法。但难以有实质上的讨论,我不愿套入那层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于是选择了远离,这是一种避让,也是一种逃跑,于是逐渐对事件变得冷漠,信息纷杂一划而过。
事实上我太强求一个“yes or no”的答案,非正确性的选项让我揣揣不安,可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只能去探索。尽头的尽头还是远方,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应该到此为止。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2楼2024-06-14 12:18
回复
    莫名其妙流眼泪。但其实不是莫名其妙。我好难过,我不想再用文字去肢解我的悲伤,就让痛苦停留在这一刻。让我毫无顾忌流眼泪。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3楼2024-06-14 15:24
    回复
      想到编剧概论上老师讲的,你可以选择沉默,这是你的权利,但绝不能说假话。而当你决定发声之时,要记得将目光投向那些微小的人群。说实话我真幸运,我们学院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抱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他们给予我审视自己、观察社会、思考时代的机会,时刻提醒我们不要主动或被动地丧失文科学子应有的那份人文思辩精神。每一位老师在结课时都会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戏剧里,每个灵魂都是自由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4楼2024-06-20 08:40
      回复
        戏剧从诞生之时就具有一种天然的政治属性:颠覆性。无论是西方戏剧起源的“弄臣”还是中国的优孟衣冠,作为唯一在帝王面前不具备任何特定属性的角色,他们颠覆阶级与分工,于历史舞台中央扮演各色人群。在戏剧中,一切现实的社会标签都湮灭了,借着假戏说真话,以戏剧的真对抗现实的假。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5楼2024-06-30 00:34
        回复
          把嘴巴封起来,思想会从笔下、眼神中甚至是发丝与毛孔中自然流淌出来,因为你就可以禁锢住肉身,却无法扼杀一个灵魂——然而问题是:人真的拥有灵魂吗?思想是生命的延续,可人类任何有意识的行动都是表演,你所思考的所表现出来的究竟是自我获得,还是仅仅为一种行动的模仿?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6楼2024-06-30 00:35
          回复
            我无法对多余的精力钱财感受分明,那对我来说是不够尖锐的东西,物是ABCDE,常人可用甲乙丙丁卯代替,都不重要。
            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感情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知识过剩,这是一个信息过剩,这是一个脚踏实地,聪明理智的时代。
            在这些过剩的产出堆中,我的思绪与念想横扫出一大片留给自己,而爱恨情欲如海啸时的浪潮喷射溢满,独留过滤后的浮渣与我共存。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24-07-07 08:52
            回复
              我家处于中心城区那一块,从二十四层往下望,下面是待拆迁的破旧平房,我以前就住在那。一间间紧密挨着,巷子七拐八拐像幼时走不出的迷宫,有些楼顶已经长满了杂草,然而还能看见纤维条搭着的被褥飘荡。右边搭了一架立交桥隔开,再往远处望就是高高矗立的大厦和电信塔。老城区就这么被包裹,好似电影里泛黄照片穿越而来的旧梦,其实也不过短短十年。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24-07-07 10:11
              回复
                悲剧发生时是不会有预兆的,生、老、病、死都只是一瞬间突然降临的,不会天色将暗也没有鲜红标语宣告。那只是很普通的一天,在你喝水和吃饭的空隙,人生的悲剧就发生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9楼2024-07-08 16:43
                回复
                  她走了。像一只青春鸟,在午夜的黑暗里,盲目地、危急地,四处飞扑。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0楼2024-07-08 16:55
                  回复
                    什么偶像的力量,太夸张了,都不过消遣品。可是黄文秀,每次再读黄文秀的故事我默默把抱怨都消化掉,一个自私抱怨的人在大无私的人的面前是无地自容的。
                    目标和目的确实是不一样的。功利性地读书是带有目的,一旦有了目的就会徒增很多痛苦。但读书应该给我们在逆境中仍坚毅前行的勇气 。 我只是想要尽可能多汲取一些知识,好让我在真正实践愿望时不至于那样手足无措。虽然说这辈子没有什么既定的轨道,但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真去支教或者扶贫我想我一定会崩溃。无力感,我已经预见到教育体制与社会大环境下的无力感,但为了栽一棵不知是否能够发芽的树,总有***复一日地去浇水施肥,期待百年后能给予一点点的庇护。哪怕没法亲眼见证。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1楼2024-07-08 16:58
                    回复
                      可我又的确是理想主义者,哪怕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却也害怕自己终有一日成为曾经讨厌的人。我不愿这样,不愿成为资本家的共犯,不愿高高在上地说些何不食肉糜的话,见过相似的人“飞升”后不再怀揣所谓热忱,为利益斤斤计较,可我不要变成这样的人。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2楼2024-07-08 16:58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3楼2024-07-10 16:44
                        回复
                          那样的百无聊赖令我诚惶诚恐,把自己变成机器就好了,在损坏之前永久地运作,只是流水线也无妨,好歹让我拥有行动的勇气与理由。躺在床上当然也舒服,大脑放空就要以光速飘浮起来啦,可我宁愿做钢筋相撞擦出电光的装置,日复一日地履行使命,让文字从干瘪身躯溢出,灵魂也要被搅碎重塑,直至面目全非。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4楼2024-07-20 23:15
                          回复
                            莎士比亚不是用虚弱的手去抓住幻想的匕首,而弥尔顿也不是颤颤巍巍地带领魔鬼远离阴森沉闷牢狱的禁闭。这些不是乱七八糟的呓语,也不是神经病的病态发泄,而是丰富饱满的幻想,这种幻想以一种“美好的疯狂”状态四处漫游,而不会频繁地想到身体方面的限制。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5楼2024-07-21 22:08
                            回复
                              有亲近之人在身边的时候会变得软弱。实质上我不怕蟑螂老鼠,高中的时候它们藏匿在出租屋每个角落,时不时溜出来转圈或者觅食,放老鼠夹也没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听着老鼠在上下楼的隔层里吱吱乱叫,我就这样与它们共存。说不害怕其实又是假的,我能徒手捻起一只虫子,但还是无法直接将它捏死,拍死蟑螂其实没什么好害怕的,但尸体总是不忍直视。其实想念小学时遇见老鼠能慌忙叫妈妈的时刻,不是想念老鼠,如果没有老鼠就更好了。想来想去其实妈妈也未必不怕,只是她不能怕,我也一样,我只是不得不面对。我只是不得不去面对一个人的生活,面对真实的臭水沟一样杂乱无章的生活。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6楼2024-07-21 23:17
                              回复